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熊和石頭人(精選13篇)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熊和石頭人(精選13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熊和石頭人,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熊和石頭人 篇1

  設計意圖

  音樂是情感的形式,音樂以心靈的律動美化情感。自然而純真的心靈最容易被音樂喚起,跟隨著音樂舞之蹈之。對於幼兒來說音樂所能帶來愉悅心情甚於其他的藝術。以音樂欣賞來啟迪兒童的心靈、智慧的思維,不僅是對幼兒藝術素質的培養,更是達到其全面發展的捷徑。抓住這一點,結合幼兒喜愛的遊戲,音樂遊戲對幼兒的影響也就不言而喻。

  活動目標

  1.感知音樂的強弱、快慢變化,大膽想象音樂所表現的情節。

  2.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強弱、快慢的感受。

  3.體驗玩音樂遊戲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聽辨音樂的強弱與快慢。

  難點:大膽地用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知道音樂快慢強弱的變化

  物質準備:大熊頭飾、音樂《熊與石頭人》、PPT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幼兒觀看PPT,根據PPT內容表現小貓,小鳥,大熊等動物的動作和叫聲,感知音的長短及快慢

  二、基本部分:

  1.播放音樂,讓幼兒充分感知,猜想並表達請幼兒聽一聽,老師帶來的音樂,音樂裡是誰?

  2.聽完整音樂,找答案,到底會是誰。

  3.在聽一聽音樂,我們指的是誰?不能進到森林裡?

  4.如果大熊真的來了,我們怎麼辦?(幼兒一起討論方法)

  5.引出我們可以變成石頭人。躲避大熊。你們可以試一試用什麼樣的動作將自己的身體變成石頭人。

  6.正式介紹音樂名字——熊和石頭人

  (1)再聽音樂,引導幼兒傾聽大熊來時的音樂變化

  師:大熊來的時候音樂是怎樣的?大熊後來走了嗎?(放音樂)

  ①引導幼兒討論大熊來時音樂的強弱變化。教師:大熊來時音樂是怎樣的?

  ②鼓勵幼兒嘗試用各種造型表現石頭人。

  教師:你可以怎麼表現,讓自己成為石頭人?

  ③討論大熊離開了沒有?聲音有怎樣的變化?你是怎麼聽出來的。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2)聽音樂表演,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變化表現石頭人的各種造型避開大熊。

  提前想好一個動作,大熊來的時候變成石頭人不要動,直到大熊離開。

  (3)表演音樂——教師做大熊,音樂熊出來了,來到你身邊,你不能動,大熊離開,你可以隨音樂做動作。動作要變換。

  三、結束部分:遊戲:“走走停停”

  認真傾聽音樂,音樂停止時做出不同的動作,控制住自己的動作。自然結束。

  活動總結

  這節音樂活動《熊和石頭人》以動靜交替的形式出現,很生動、有趣,而且讓幼兒有發揮想象的空間。初次接觸這首歌曲,首先想到,遊戲豐富又有極大的趣味性,孩子們一定很喜歡這種動靜交替的音樂遊戲活動。整個活動從掌握這一方面來看還不錯,歌詞簡單、易懂。在實際教學中深受幼兒喜愛我覺得是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音樂本身具有遊戲性有情節”小朋友對有情節的遊戲”特別是兇猛的動物吃小動物的遊戲特別感興趣。

  第二歌曲裡面的小動物:小鳥、小兔、大熊等是小朋友比較熟悉又比較喜歡的小動物”小朋友對模仿小動物表演具有天然的喜好。

  第三幼兒對石頭人的造型非常喜歡平時孩子們經常玩“木頭人”的遊戲”孩子們對“做出一個造型控制不動”非常感興趣。

  第四歌曲簡單”唱起來朗朗上口”易於表演。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小朋友感興趣那麼學起來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目標制定方面,我是根據課程上的活動目標而制定,也根據制定的目標展開來教學活動,讓幼兒在遊戲中學到知識,較好的完成目標。在活動設計上我都能運用遊戲形式,讓幼兒隨教師一起進入遊戲情境,所以在活動中幼兒的興趣高。在整個活動中我能關注到幼兒的表現,比如聽熊來之前和熊來了之間的音樂時,班上一個小朋友覺得是雪的聲音,針對這個問題我

  並沒有置之不理而是對這名幼兒進行了引導,反問幼兒雪有聲音嗎?等到了下雪的季節我們一起區尋找雪的聲音。

  音樂遊戲中,我們較常見的就是按音樂的節奏做動作,本次活動中,大熊出現時,音樂節奏很強,節奏變化較大,幼兒能感受到音樂的節奏並且對所聽到的音樂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了音樂的快慢與強弱。在玩第一遍遊戲後我請幼兒討論躲避大熊的方法,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再次聽音樂時引導幼兒傾聽大熊來時的音樂變化,之後加深難度音樂不斷變化,引導幼兒根據音樂變化感知大熊是否到來,最後請幼兒回憶自己的動作鼓勵幼兒擺出各種造型,在進行最後音樂遊戲時請一個幼兒扮演大熊,其他幼兒當石頭人是幼兒參與度很高都想出來自己的動作扮演石頭人但發現了一個問題:是許多幼兒的動作基本一樣,我在引導幼兒參與與創編活動中存在欠缺,幼兒想象力受限制,動作不豐富。

  針對這個問題活動後我進行反思,教師應該更多的給孩子提供、創設發展求異思維的空間,但是也應建立在孩子們現有的生活經驗上、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實際,建立在孩子們的興趣點上。

  透過認真的反思,我也發現了教學活動中有些環節可以進行改進,比如:比如在欣賞音樂時還不夠投入在欣賞音樂時教師要根據不同的音樂表現出不同的表情及動作這樣孩子們才會更好地投入進去。比如在幼兒表演環節我還能夠適度再放手一些更多地鼓勵幼兒多樣化的表現對於幼兒創新能力和表現力的培養會更加有利活動比較好地發揮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很多環節如對錶演動作的探討、對遊戲的討論都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理念使幼兒能夠分成投入地沉浸在學習活動中”主動地學、有效地學。

  在整個教育活動中我始終作為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除了以可愛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自己的形態感染幼兒外還挖掘了此活動的價值採用了適宣的方法如:表演法、遊戲法、交流討論法等對活動加以整合達到了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幼兒的活動在快樂,自由創編中結束,我覺得,這節課達到了讓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快樂,遊戲的效果,透過這節課,我深深感受到孩子們在這節課中所體會到的快樂,開心。透過這個活動我收穫很多,我相信不斷進行課後反思一定能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水平。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熊和石頭人 篇2

  一、教學內容

  大班音樂活動《熊和小孩》(音樂遊戲)

  二、教學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學唱歌曲。

  2、能根據歌詞內容和即興樂曲的特點,較合拍地自由舞蹈。

  3、學會控制性遊戲:並在熊出沒時,保持原有造型不動。

  三、教學準備:

  1、物質準備:大熊的圖片一張。歌曲錄音磁帶和錄音機。

  2、幼兒準備:知道熊的習性。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能根據歌詞內容和即興樂曲的特點,較合拍地自由舞蹈。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

  情景教學法,遊戲,練習法。

  六、教學過程:

  一、結合圖片談話匯入,瞭解大熊的習性。

  1、師:小朋友們,我們今天把大熊請到我們的教室來了,你知道大熊有什麼習性嗎?

  2、小結:大熊的家在森林中,他的鼻子很靈敏,他們在白天的時候出來活動,大熊只吃活的東西,不吃死的東西。所以當大熊出現的時候我們不能動。

  1、幼兒說說自己瞭解的大熊的習性。

  2、認真傾聽教師小結,瞭解大熊出現時不能動。

  透過圖片及教師提問,幼兒對大熊的習性會有一些瞭解,再透過互相討論及教師小結,幼兒能瞭解當大熊出現時,我們要保持原有的姿態不動。為遊戲按照規則開展做了鋪墊。

  二、學唱歌曲,鼓勵幼兒嘗試用兩種不同語氣來演唱歌曲。

  1、欣賞歌曲。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歌曲裡面小朋友們一起去森林玩,我們來看看他們去森林做什麼了。

  2、提問:

  (1)你聽到了哪幾種動物?

  (2)小朋友們去哪裡了,做了些什麼?

  (3)要是大熊走了過來你要怎麼辦?

  3、學唱歌曲,鼓勵幼兒嘗試用兩種不同語氣來演唱歌曲。

  4、帶領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1、欣賞教師演唱歌曲。

  2、根據教師提問,說說、學學歌裡唱的內容。

  3、學習用兩種不同的語氣演唱歌曲。

  4、完整演唱歌曲。

  直觀的感知對幼兒有很大的觸動和影響,所以本環節我安排幼兒在欣賞歌曲後,同時在說一說的過程中,幼兒自然的記住了歌曲。在學一學的過程中也為幼兒後面的動作、表情創編和表演打好了基礎,提供了示範。

  三、鼓勵幼兒自由創編動作,嘗試與同伴合作表演歌曲,體驗樂趣。

  1、啟發幼兒根據歌詞內容,歌曲中歌詞的變化來創編動作。

  2、請幼兒倆倆結隊合作表演歌曲。

  1、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和表情。

  2、倆倆自由結隊表演歌曲。

  1、情緒的表達離不開聲音、表情和動作,所以本環節鼓勵幼兒大膽創編相應的動作與表情,以此來強化幼兒對歌曲的理解和演繹。

  2、透過倆倆組合自由表演的輕鬆形式讓每個幼兒都有參與和展示的機會,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四、根據即興樂曲,玩遊戲:大熊來了。

  1、先由教師扮演熊,小朋友做即興的舞蹈動作。到熊出沒的音樂開始時,小朋友們保持原有的姿勢不動。大熊抓在動的小朋友吃掉。

  2、請不同的孩子扮演熊,一起玩遊戲。

  1、與教師一起玩控制性遊戲:在熊出沒時,保持原有造型不動。

  2、與同伴一起玩遊戲。

  透過遊戲有效的讓幼兒體驗控制性遊戲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熊和石頭人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並大膽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歡快和笨重兩種不同的形象。

  2.培養自控能力,遵守遊戲規則,愉快地進行遊戲活動。

  活動準備:

  透過認知活動,瞭解熊力氣大、笨拙、專捉活的動物等特點和習性。

  活動過程:

  1.教師請幼兒欣賞歌曲,感受並理解音樂表達的內容。

  2.讓幼兒嘗試根據歌詞的提示跟著音樂唱一唱,跳一跳。

  3.請幼兒聽音樂,猜音樂。

  教師提問:請小朋友聽聽誰來了?

  讓幼兒聽聽《熊走》的音樂,引導幼兒說說:“你感是誰來了?”

  請幼兒聽音樂做一做熊的'動作,引導幼兒用合適的表情和動作表現熊的形象和它走路時笨重的感覺。

  4.玩遊戲《熊和石頭人》。

  教師講解遊戲玩法:請一幼兒扮演熊,先躲在“熊窩”裡。歌曲部分全體幼兒邊唱歌邊按歌詞的提示自由地表演,當聽到《熊走》的音樂時,幼兒裝成“石頭人”做一造型動作並保持不動。扮演“熊”的幼兒按照音樂的節奏從“熊窩”裡出來,尋找會“動”的幼兒,把他“吃”掉。被“熊”吃掉的幼兒停止遊戲,回到座位上等待。

  5.遊戲時,教師引導“熊”根據教師的琴聲中轉強的音樂指示,在離開的中途突然轉回頭,尋找會“動”的幼兒,增強遊戲的緊張感和趣味性。

  6.音樂停止時增加“熊”試驗真假“石頭人”,以培養幼兒自控能力。

  7.教師用神秘的語氣指導幼兒時行遊戲,以增加幼兒參加遊戲的興趣。

  8.幼兒熟悉遊戲後,可自由結伴舞蹈,與同伴合作造型“石頭人”。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熊和石頭人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聆聽的習慣,感受小猴和熊不同形態的音樂,引導創編各種小猴的動作,表現其音樂形式。

  2、激發幼兒喜歡小猴的情感及做音樂遊戲的興趣。

  重點與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創編各種小猴的動作。

  難點:分辨小猴和熊兩種不同情趣的音樂。

  準備:

  森林圖一幅,各種動物。

  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開火車來到“森林”。

  問:我們來到了哪裡?

  森林裡有什麼呀?

  幼兒自由想象,教師根據回答,在圖中放上各種動物等。

  二、初步感受小猴和熊的音樂。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想聽嗎?我們來聽吧!(完整欣賞音樂一遍)

  問:你聽了音樂,有什麼感受?

  2.小猴和熊也來了,聽聽看,哪是小猴,哪是熊。(完整欣賞一遍)

  (1)欣賞小猴的音樂,創編小猴的動作。

  A.我們來聽這段音樂是誰來了。(幼兒欣賞辨別)

  B.小猴是什麼樣的?

  C.我們跟著音樂來做做吧!幼兒跟著音樂做小猴的動作。

  D.小猴還可以怎麼樣?讓幼兒創編各種不同的小猴的動作。

  E.跟音樂學小猴。

  (2)欣賞理解熊的音樂。

  A.聽聽這段音樂是誰來了?

  B.熊的音樂聽上去怎麼樣?(幼兒自由想象)

  C.熊遇到小猴會怎麼樣?(幼兒自由述說)

  三、師生合作遊戲。

  1.出示頭飾,激發幼兒玩遊戲的熱情。

  2.交代遊戲要求:

  老師扮做熊,小朋友扮做小猴,小猴可以按自己喜歡的小猴動作參加遊戲。

  3.遊戲。

  4.簡短小結,請一幼兒扮做熊再次遊戲。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熊和石頭人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歌曲內容,熟悉音樂旋律,能合著節拍自由結伴表演。

  2、在學會歌表演的基礎上,學玩控制性遊戲:當熊出現時,能保持原有姿勢不動。

  3、體驗,分享和交流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重點:

  瞭解歌曲內容,熟悉音樂旋律,能合著節拍自由結伴表演。

  活動難點:

  在學會歌表演的基礎上,學玩控制性遊戲:當熊出現時,能保持原有姿勢不動。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樹林背景圖、小鳥、小兔、小孩、熊圖片;熊的頭飾;錄音機、磁帶。

  2、經驗準備知道熊的習性。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教師出示熊的頭飾:小朋友們,它是誰?熊是個很厲害的動物,它會傷害小孩,當小孩遇到熊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

  2、對了,只要小孩一動不動地裝木頭人,熊就不會傷害我們了。

  3、讓我們一起來唱唱《熊和小孩》的歌吧。

  二、學習歌表演並創造最後不動的造型

  1、熊沒有來的時候,小動物和小孩在幹什麼?

  (1)幼兒即興表演小動物和小孩

  (2)相互學習和模仿夥伴的動作

  2、熊來了,小動物和小孩怎麼辦呢?

  (1)幼兒自編不動的造型

  (2)相互模仿和學習

  3、熊來了,看到都是石頭人,它會怎樣呢?

  (1)學熊走路

  (2)學熊尋找食物的樣子

  三、感受和欣賞完整的音樂,體會ABA的音樂結構

  1、欣賞第一遍音樂:

  (1)音樂有幾段?

  (2)它們有什麼不同?

  2、欣賞第二遍音樂:

  (1)什麼地方是小孩和小動物在一起玩的音樂?

  (2)什麼地方是熊來了的音樂?

  四、幼兒合作玩《熊和小孩》的遊戲1、教師介紹遊戲玩法。

  2、教師扮熊玩遊戲。

  3、幼兒扮熊玩遊戲。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熊和石頭人 篇6

  活動目標:

  1、能按訊號快走。

  2、能較好的控制自己的行動,反應靈敏。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遊戲,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4、培養幼兒與他人友好合作的意識,能與其他幼兒共同遊戲,樂意與他人交流、分享不同的玩法。

  活動準備:

  熊的頭飾一個,場地兩端各一條線,為起點線和終點線。

  活動過程:

  一、律動匯入:

  1、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來鍛鍊鍛鍊身體。

  2、師生一起做律動--世界真美好。

  二、介紹玩法:

  1、教師戴上"熊"頭飾。

  提問:現在我是一隻大熊,肚子真餓,我發現了一群可愛的小朋友,要來吃了你們,你們怎麼辦?(變成石頭人,一動不動)2、教師戴上頭飾站在起點線前5米,幼兒四散站在起點線後。

  3、教師發出訊號後,"熊"和幼兒同時往前走,"熊"隨時可以回頭看,又餓看見熊回頭必須立即停止不動,保持原來的姿勢裝作石頭人。

  4、如果"熊"發現誰動了,就喊他的名字,該幼兒要站到場外,以最先到達終點線的幼兒為勝,勝利的幼兒扮熊。

  5、幼兒遊戲後,進行遊戲評價。

  三、共同遊戲:

  1、教師扮演熊,其餘幼兒共同遊戲。

  2、接著換幼兒輪流進行扮演熊。

  3、遊戲一輪下來進行遊戲評價。

  四、放鬆運動:

  教師:熊沒有吃到我們,只好走了,我們一起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活動反思:

  《熊和石頭人》以動靜交替的形式出現,很生動、有趣,而且讓幼兒有發揮想象的空間。

  初次接觸這首歌曲,首先想到,遊戲豐富又有極大的趣味性,孩子們一定很喜歡這種動靜交替的音樂遊戲活動。

  整個活動從掌握這一方面來看還不錯,歌詞簡單、易懂。

  在目標制定方面,我是根據課程上的活動目標而制定,也根據制定的目標展開來教學遊戲活動,讓幼兒在遊戲中學到知識,完成目標。

  首先,讓幼兒先欣賞歌曲,對歌曲感興趣,再學習歌曲,在熟練掌握歌曲後,加以動作。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大,但發現了一個問題:是許多幼兒的動作基本一樣,我在引導幼兒參與與創編活動中存在欠缺,幼兒想象力受限制,動作不豐富。音樂遊戲中,我們較常見的就是按音樂的節奏做動作,本次活動中,大熊出現時,音樂節奏很強,節奏變化較大。需幼兒根據音樂節奏走路,但活動開始,我疏忽了這一點,所以這節課的難點沒法突破。

  活動在快樂,自由創編中結束,我覺得,這節課達到了讓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快樂,遊戲的效果,透過這節課,我深深感受到孩子們在這節課中所體會到的快樂,開心。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熊和石頭人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的旋律特點,能按要求隨音樂作出相應的動作。

  2、能愉快地參與遊戲,遵守遊戲規則。

  3、與同伴友好合作進行遊戲,有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一、遊戲引入

  與幼兒一起玩“熊和石頭人”的遊戲,提出要求:熊回頭時石頭人要保持一個動作不能動。

  二、熟悉音樂

  1、完整欣賞一遍音樂。

  2、再次欣賞一遍音樂,簡單分析樂曲結構。

  3、老師隨著音樂用手指在腿上進行表演,提醒幼兒注意觀察老師的動作在音樂進行到什麼時候有變化。

  4、幼兒跟隨教師一起用手指在腿上進行遊戲。

  5、引導幼兒跟隨音樂創編動作進行表演。

  三、遊戲活動

  1、第一遍遊戲:幼兒起立,站在教師身後。教師當熊,進行遊戲1遍,不做造型要求。

  2、第二遍遊戲:熊每次回頭時,要求幼兒作出動物的造型。

  3、第三遍遊戲:要求幼兒兩人一組,第三句時找朋友,第四句時兩人一組擺出最後的造型,造型兩人要有身體上的接觸。

  4、第四—五遍遊戲:方法同前,要求四人一組擺出不同造型。

  5、第六—八遍遊戲:請幾位幼兒扮演熊進行遊戲,鼓勵幼兒提出造型要求。

  四、放鬆活動

  開火車遊戲,結束(四段音樂連放)。幼兒隨音樂分別作出開車、停車的動作,自然結束。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熊和石頭人 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AB段的歡快氣氛,隨音樂大膽創編村民勞動的動作。

  2.在故事情境中熟悉遊戲規則,體驗音樂遊戲的樂趣。

  3.透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音樂、手花

  活動過程:

  一、感受AB段樂曲,大膽創編動作。

  1.完整欣賞音樂,結合故事情境瞭解“木頭人”的含義。

  2.隨音樂節奏,大膽創編村民勞動的動作。

  二、瞭解遊戲規則,探索遊戲玩法。

  1.欣賞A段音樂,玩遊戲“木頭人”。

  (1)幼兒隨音樂自編動作,進行“木頭人”遊戲。

  (2)配班老師做“熊”,師生一起玩木頭人遊戲。

  (3)一幼兒做“熊”,再次遊戲。

  2.欣賞B段音樂,探索選“聰明人”。

  (1)討論:怎樣把熊引開?

  (2)和配班老師合作隨音樂表演選“聰明人”。

  (3)提問:村長是怎樣選“聰明人”的?“聰明人”往哪裡跑?

  三、集體遊戲“熊和木頭人”。

  1.師生合作:配班老師做熊,老師做村長,幼兒當村民完整遊戲。

  2.生生合作:兩名幼兒分別做熊和村長,其他做村民進行遊戲。

  小百科:熊,是食肉目熊科動物的通稱,熊平時還算溫和,但是受到挑釁或遇到危險時,容易暴怒,打鬥起來非常兇猛。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熊和石頭人 篇9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歌曲《熊和石頭人》的基礎上,用動作表演歌曲內容,當“熊走”音樂出現時,能控制住自己不亂動。

  2、能創編不同的造型,並能根據詞義共同制定玩法和規則。

  3、遵守遊戲規則,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已學會歌曲《熊和石頭人》,有自由造型的經驗。

  2、物質準備:音樂磁帶《熊和石頭人》,熊的頭飾2~4個。

  活動建議:

  1、複習歌曲《熊和石頭人》,教師引導幼兒在熟練歌曲的基礎上創編動作進行表演。

  組織幼兒複習歌曲1~2遍,引導幼兒根據歌詞的內容進行動作創邊,教師對幼兒創編的動作進行梳理,全體幼兒隨音樂邊表演邊唱。

  2、引導幼兒討論,制定遊戲玩法和規則。

  提問:根據歌詞,你覺得誰應該變成石頭人?為什麼?石頭人是什麼意思?怎樣做才算是石頭人?

  什麼時候小動物們才能變成石頭人呢?

  小結:當大熊回頭或轉身的時候,小動物們就要變成石頭人。“石頭人”要保持造型不動。遵守這個規則,就不會被大熊吃掉;被大熊發現了,就要把他抓到場外停止遊戲。

  3、教師和幼兒一起隨音樂玩遊戲。教師可先和1~2名幼兒一起當“熊”,重點引導幼兒遵守遊戲規則:“熊”來了,“石頭人”要保持造型不動。

  4、引導幼兒討論,增加遊戲規則,加大遊戲的難度。

  教師可提示幼兒,“熊”可以用什麼方法試探“石頭人”是不是真的?如:做鬼臉兒、撓癢癢等;每個“石頭人”可以試探幾次?

  如果遊戲中出現“熊”和“石頭人”位“到底動了還是沒有動”發生爭執時,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解決。如:“石頭人”要誠實,對每個“石頭人”,“熊”只能試探一次等。

  小結新規則:“熊”可以用表情和動作曲試探“石頭人”時不時真的,“石頭人”在這種不能夠情況下,仍要堅持不動。每個“石頭人”“大熊“只能試探一次。

  5、利用新規則繼續遊戲,教師可鼓勵幼兒創編“石頭人”的造型,體驗遊戲的快樂、有趣。

  【遊戲玩法】

  一人或幾人扮演“熊”,事先找地方藏好,全體幼兒邊唱邊邊按歌詞表演。當唱到“再把舞來跳”這一句歌詞時(歌曲的後半部分暫時不唱),教師插入即興彈奏的舞曲(也可播放事先準備回到的舞曲磁帶),幼兒隨音樂自由結伴舞蹈。當教師開始彈奏“熊走”音樂(即歌曲的後半部分————從“要是大熊走過來”這句歌詞至結尾)時,幼兒必須擺好一個造型不動。此時扮演“熊”的幼兒按節奏走出來,發現“動”的小朋友,就“吃掉他”。“被吃掉”的幼兒退出遊戲,回座位上等待。當“熊”走音樂漸弱、漸慢,“熊”離開座位幼兒躲起來時,舞曲音樂再次響起,剩下的幼兒自由舞蹈,並在音樂結束時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熊和石頭人 篇10

  活動目標:

  1、能用連貫的語言和豐富的詞彙去續編故事的結尾。

  2、培養幼兒能大膽想像及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3、發展幼兒合作和表演的能力。

  活動準備:

  背景圖用可以活動的烏龜和熊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跳著快樂舞進場。

  (二)幫助幼兒進圖加的情景,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圖片內容,引出故事。

  1、(背景圖)小朋友,我們來到哪兒了?(山坡上)請小朋友找個地方坐下吧?

  2、咦,你們看山坡上有什麼啊?再看看山坡旁邊又有什麼?

  3、對呀,你們看,美麗的小河旁有一處綠綠的小山坡。一天,一隻小烏龜慢慢地爬到小山坡上曬太陽,突然誰來了?

  (三)引導幼兒仔細地去觀察、理解圖片中主要角色的神態動作。

  老熊看見烏龜是怎麼想的?臉上有什麼表情?烏龜看見熊來追它們,臉上露出什麼樣的表情?

  (四)讓幼兒圍繞以下幾個問題進行續編故事。

  1、熊看見烏龜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

  2、烏龜有逃脫熊的追捕?如果有,又是怎樣逃脫的?

  (五)提供蜜蜂、刺蝟、螞蟻、公雞的頭飾,讓幼兒發展想像力。

  師:你們看,愛幫助別人的小動物們也想幫助烏龜逃脫熊的追捕,它們是怎麼幫助小烏龜的呢?

  (六)請幼兒分組,然後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七)結束活動,離場。

  剛剛小朋友續編了這麼多精彩的故事結尾,現在小烏龜請你們一起玩遊戲,好嗎?(跳著快樂舞離場)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熊和石頭人 篇11

  設計思路:

  這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故事本身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和畫面感,透過胖胖熊幫助瘦瘦老鼠的故事對培養幼兒助人為樂的優秀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先以送禮物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看圖的積極性。然後引導幼兒發揮想象,鼓勵他們大膽說出圖意,初步構建故事。最後引導幼兒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感情,培養助人為樂的品質。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並能大膽說出圖意。

  2、幫助幼兒根據角色表演故事。

  3、感受幫助朋友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故事幻燈片、角色卡片

  活動過程:

  1、入場:音樂《請讓我來幫助你》

  2、透過談話激發幼兒看圖畫的興趣。

  以送禮物引出第一幅圖畫,並引導幼兒猜測胖胖熊與瘦瘦老鼠之間發生的故事。激發幼兒看圖說話的興趣。

  3、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鼓勵他們勇敢說出圖意並模仿故事中的角色。

  (1)請看圖上有誰?他們關係怎麼樣?怎麼看出來的呢?

  (2)熊媽媽在幹什麼?她給誰做的呢?

  (3)胖胖熊穿這條褲子正好合適嗎?為什麼?怎麼辦呢?

  (4)小熊的好朋友看到胖胖熊穿著新褲子會說什麼呢?

  (5)瘦瘦老鼠穿的什麼衣服?他看到胖胖熊的新褲子又會說什麼呢?

  (6)如果你是胖胖熊你會怎麼幫瘦瘦老鼠呢?

  (7)夏天到了,胖胖熊又一次幫助了瘦瘦老鼠,你知道他是怎麼幫的嗎?

  4、完整聽故事,根據角色進行表演。

  5、教師小結:胖胖熊和瘦瘦老鼠是一對好朋友,朋友遇到困難時我們要盡力幫助他。幫助了別人我們也會很開心。

  5、延伸活動:請幼兒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和好朋友聽。並且在朋友有困難的時候要幫助他們。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熊和石頭人 篇12

  【故事】

  森林裡住著胖胖熊的一家,有熊爸爸、熊媽媽、熊哥哥,他們整天忙碌,非常勤勞。胖胖熊的鄰居是小老鼠一家,有鼠老大、鼠老二、鼠老三,他們好吃懶做,就想偷胖胖熊家的東西吃。

  夏天來了,胖胖熊家裡的西瓜獲得豐收,大家都來收西瓜。

  熊爸爸抱著西瓜走來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進籮裡,非常高興,哈哈哈哈……。

  熊媽媽抱著西瓜走來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進籮裡,非常高興,哈哈哈哈……。

  熊哥哥抱著西瓜走來了,嘭、嘭、嘭、嘭,把西瓜放進籮裡,非常高興,哈哈哈哈……。

  小老鼠聞到了西瓜的香味,也想吃西瓜,他們悄悄出來偷西瓜啦。

  鼠老大出來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鼠老二出來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鼠老三出來偷西瓜,嘀嘀嘟、嘀嘀嘟。

  壞老鼠被胖胖熊發現了,他們趕快逃跑,胖胖熊緊緊追趕,老鼠嚇跑了,胖胖熊開心地笑了,哈哈哈哈……。

  【教育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熟悉故事內容,學用樂器演奏動物走及笑聲的節奏。初中掌握節奏型X—|X—|X—|X—|,XXX|XXX|,X—|X—|。

  2、指導幼兒透過探索活動,初步認識動物走路聲音特徵與樂器(大鼓)聲音性質的關係。

  3、要求幼兒積極參加探索活動,感受故事情節帶來的愉悅情緒。

  活動過程:

  一、示"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圖片,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二、幼兒一邊聽老師有表情地計劃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愉悅情緒,一邊在教師的提示下使用像聲詞並模仿動物走路及知的節奏做動作。

  1、教師對出現的聲音進行提問:

  (1)故事講了哪些小動物?

  ①胖胖熊走路發出了什麼樣的聲音(嘭、嘭、嘭、嘭,出示節奏卡)

  ②胖胖熊收西瓜很高興的時候發出了什麼聲音(哈哈哈哈,出示節奏卡)

  ③小老鼠出來偷西瓜發出了什麼聲音(嘀嘀嘟、嘀嘀嘟,出示節奏卡)

  2幼兒模仿故事中動物走路及笑的聲音。

  它們的聲音是怎樣的?你能模仿嗎?(教師依次提示,幼兒依次模仿)

  3在教師提問"小老鼠與胖胖熊走路哪個輕、哪個重"的啟發下,幼兒初步感受動物走路特徵的不同。

  三、幼兒辨別節奏

  1、幼兒傾聽教師敲擊鼓面、敲擊鼓邊的聲音,辨別其輕重,並在教師啟發下將打擊樂器的聲音與動物走路聲音進行匹配。

  教師:老師來敲擊鼓面和鼓邊,你們來辨別老師敲擊鼓面跟誰走路發出的節奏一樣,敲擊彭邊又跟誰走路發出的節奏是一樣的。

  教師:老師敲鼓打節奏,你們來模仿動物走路,看看誰的節奏最準。

  2、幼兒透過樂器演奏動物走路聲節奏

  教師指圖譜節奏幼兒使用鈴鼓、木魚、雙響筒打擊節奏。

  3、幼兒傾聽教師拍鈴鼓的聲音,在教師的啟發下將鈴鼓的聲音與熊的笑聲相匹配。

  教師:這是誰在笑啊,我們來數數胖胖熊笑了幾下,下面陳老師要用鈴鼓來演奏胖胖熊的笑聲。

  四、在教師重點講述故事二、三部分的同時,幼兒用樂器演奏參與故事。

  1、教師敲擊大鼓模仿動物走的聲音及節奏,幼兒用動作及像聲詞與教師一同模仿,並作鈴鼓表示熊的笑聲。

  2、教師敲擊大鼓,帶領全體幼兒練習。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熊和石頭人 篇13

  設計意圖

  3~6歲幼兒在幼兒園生活中,生活技能的教育及其訓練仍佔一大部分,因為處於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大多具有自我的意識,也具備了一些生活自理技能,在幼兒園幼兒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基本上都能自理生活,但在家庭中,有些幼兒由於動作不熟練和依賴心理,往往由成人包辦代替了幼兒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其實“小事”不小,生活能力是人自立的基礎,所以加強幼兒生活能力訓練,也同樣可以培養幼兒的自尊和自信。為此,設計了中班的心理健康課“起床嘍”,讓幼兒在看、聽、說、練的實踐活動中得到薰陶。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自己穿褲、穿鞋、繫鞋帶,在成人幫助下穿好上衣。

  2、培養幼兒樂意自己穿衣、穿褲、穿鞋的習慣,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透過看錶演、競賽活動,培養幼兒的自尊和自信。

  活動準備:

  1、情景表演:小花熊和小黑熊。

  2、實況錄影:

  ①幼兒在園午睡室起床的情景。

  ②一幼兒在家起床的情景。

  3、汽車的音樂、電話機(玩具)。

  4、幼兒已學會自編兒歌《起床》。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1、幼兒集體表演唱《小弟弟,早早起》。

  提問:這首歌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師:早上起床時你們的衣服、褲子、鞋子是誰穿的?

  (師:真棒,很多小朋友的小手真靈巧,衣褲、鞋子都是自己穿的,可還有的小朋友是爸爸媽媽穿的。)

  3、放電話鈴聲,師接電話,並告訴幼兒是熊媽媽打電話來邀請中⑵班幼兒去看她的孩子小花熊和小黑熊是怎樣起床的?那麼,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

  4、放開汽車的音樂,幼兒自由律動。

  二、觀看情景表演《小花熊和小黑熊》

  表演後提問:

  1、熊媽媽家有哪兩個寶寶?

  2、你喜歡哪隻小熊?為什麼喜歡它?

  3、你們喜歡小黑熊嗎?告訴小黑熊,怎麼做你們就喜歡它了?

  教師小結:小花熊真能幹,在家起床時不要媽媽幫它穿衣服、褲子,自己的事情會自己幹,我們獎給它一朵笑臉花。

  4、可是小黑熊怕穿不好衣服、褲子、鞋子等,我們怎樣去鼓勵他?(幼兒以鼓勵的口吻激發小黑熊的自信心)如:幼兒說:“我以前不會穿衣服,老師、媽媽教我後,我慢慢地會穿了。”

  三、看實況錄影①

  1、小朋友都看到自己了嗎?你起床誰幫你穿衣、穿褲、穿鞋的?

  2、你還看到誰?她是怎樣起床的?

  師小結:小朋友和小花熊一樣能幹,大多數小朋友在幼兒園不要老師穿衣,只有個別小朋友老師幫一下忙他也會穿了,有的小朋友甚至還幫助其他小朋友。過渡語:剛才去了小熊家,現在想不想去小朋友家看看?

  四、看實況錄影②

  1、她是誰呀?

  2、這位小朋友在家起床時是怎麼做的?(用先……再……最後來講述)

  教師小結: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在幼兒園在家一樣,都是自己穿衣、穿褲、穿鞋、繫鞋帶的,老師也要獎給她一朵笑臉花。

  3、集體念兒歌《起床嘍》。

  五、穿衣、繫鞋帶比賽。

  1、師:我們來一個穿衣、繫鞋帶比賽,好嗎?老師這兒還有許多笑臉花,如果你們有進步,笑臉花就會跟你交朋友,如果這次你拿不到笑臉花,怎麼辦?

  2、有目的挑選依賴性強的幼兒參加比賽。

  3、品德教育:看到小朋友的進步,笑臉花很高興,也希望你們以後在家去園一個樣,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笑臉花繼續跟你做朋友,你們有信心嗎?

  活動延伸:

  1、角色遊戲:娃娃家。請家長來園參加遊戲,瞭解自己孩子自理能力的情況,使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很能幹,在家要放手讓孩子鍛鍊。

  2、比一比給家長髮放記錄卡,如果小朋友在家自己穿衣褲,家長獎給幼兒笑臉花。比一比,一星期中在園、在家的笑臉花哪個多?

  附:

  1、兒歌《起床嘍》小朋友,早早起,疊好被子穿衣褲。繫鞋帶,蹦蹦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情景表演《小花熊和小黑熊》

  熊媽媽(一位教師扮演):小花熊,小黑熊,起床嘍!(說完,熊媽媽去廚房做飯。)小花熊:唉,起床了。(說著從床上坐起來,熟練地穿衣、穿褲、繫鞋帶、疊被子;而小黑熊仍縮在被窩裡睡覺,不理媽媽。)熊媽媽(又喊):小黑熊,起床嘍!小黑熊:不,我不會穿。熊媽媽:你看,小花熊自己穿衣,真是個好孩子,你也自己學著穿吧,不會的地方媽媽來教你,好孩子自己穿。小黑熊(撒嬌地):我不,我怕穿不好,我還怕煩,我要媽媽穿。熊媽媽:真沒辦法。(說著幫小黑熊穿起衣褲來)小花熊:媽媽,我穿好了,我自己洗臉去。——下場熊媽媽:好孩子,去吧。小黑熊穿好衣服。——下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