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遊褒禪山記》精品教案

高中文言文《遊褒禪山記》精品教案

  在學習中,大家都背過文言文,肯定對文言文很熟悉吧?現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相信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文言文《遊褒禪山記》精品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的:

  1、學習“蓋”“所以”“以”“觀”“名”“其”等文言常見詞語的用法。

  2、體會文言斷句及句中停頓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點。

  3、學習本文以記遊寫感的寫法,體會作者在文中表現出的觀點。

  教學重點:

  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作者的觀點。

  教學難點:

  記遊寫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方法:

  文言教學三讀法(自讀—譯讀—導讀)

  第一課時

  一、教學匯入

  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在作文課上集中練習了“感受生活—描寫生活”這一專題,其實在古文中不乏這樣的範例,“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大都是寫生活的典範散文。韓愈的《馬說》,柳宗元的《捕蛇者說》等均是由生活而感,由感而成文。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體會一下作者是如何抒寫自己的旅遊感受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臨川(今江西臨川)人。仁宗朝進士,神宗時任宰相,推行變法,史稱“王安石變法”,列寧稱之為“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王安石是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齊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張文學應當“有補於時”,重在“適用”。其散文現實性和戰鬥性都很強。王安石曾封荊國公,所以世人稱為“王荊公”。本文寫於34歲任舒州通判時。

  三、聽錄音,正音正句讀

  1、對劃線詞注音釋義是否正確?請在括號裡作判斷。

  A、褒禪山(bōushán,即華山)亦謂之華山()

  B、今之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zong,墳墓)也()

  C、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yao,深遠幽暗)然()

  D、既其出,則或咎(jiu,責怪)其欲出者()

  E、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xiang,幫助)之()

  F、何可勝(sheng,完全,盡)道也哉()

  G、廬陵簫君圭(gui,人名)君玉()

  H、餘弟安國平父(fu,對男子的美稱)()

  2、下列各句中哪些停頓是正確的?

  A、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B、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C、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

  D、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

  E、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F、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分析解讀一二段

  (一)補充註釋

  1、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始:起初;舍:建房

  2、而卒葬之卒:最後

  3、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名:給??命名

  4、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陽: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為陽)

  5、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蓋:大概,可能

  6、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窮:走到盡頭

  7、不出,火且盡且:將要

  8、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加:更加

  9、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10、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其:自己;極:盡

  (二)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1、舍

  A、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B、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C、便舍船,從口入

  D、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E、退避三舍

  2、餘

  A、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

  B、餘與四人擁火以入

  C、遊刃有餘

  D、其餘,則熙熙而樂

  3、窮

  A、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B、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D、復前行,欲窮其林

  4、然

  A、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B、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C、奚以知其然也

  D、吳廣以為然

  (三)下列句中哪些次是詞類活用?請具體解釋之。

  1、唐浮圖慧褒始舍於此

  2、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3、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4、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5、則其好遊直不能窮也

  6、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7、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8、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9、餘亦悔其隨之而不能極夫遊之樂也

  (四)朗讀課文,邊讀邊翻譯。

  (五)分析理解

  1、褒禪山因何而得名?他到底是什麼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現在的華山。

  2、對“花”和“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鑽字眼的習慣,他也因此而尚受時人譏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這個習慣的?(討論)

  3、從文中所寫來看,作者為什麼要進山洞?又為什麼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

  4、現在時興一種運動,叫做探險運動,你認為這種運動興起的原因是什麼?(討論)

  五、熟讀課文一二段,課後用通順的語言認真翻譯一遍

  六、教學後記:

  第二課時

  一、複習背讀第一二段(或抽查詞語理解情況)

  二、分析解讀三四五段

  (一)補充註釋

  1、於是餘有嘆焉焉:語氣詞,不譯。

  2、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以:因為,由於

  3、夫夷以近,則遊者眾夫:那;以:而,並且

  4、其熟能譏之乎其:豈,難道

  5、何可勝道也哉勝:完全

  (二)下列詞語在句中應怎樣解釋?

  1、焉

  A、於是餘有嘆焉

  B、而人之所罕至焉

  C、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焉用彼相矣

  D、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2、其

  A、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B、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C、其熟能譏只乎

  D、其真不知馬也

  E、汝其勿悲

  3、觀

  A、古之人觀於天地、山川、草木

  B、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C、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

  4、名

  A、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B、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C、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D、莫名其妙

  E、不名一文

  F、以奇乃華山之陽而名之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詞類活用現象

  1、往往有得

  2、夫夷以近,則遊者眾

  3、險以遠,則至者少

  4、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5、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6、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四)比較下列劃線詞語的古今意義和用法

  1、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3、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4、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5、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

  6、於是餘有嘆焉

  7、往往有得

  8、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9、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五)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識。

  1、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2、四人者:廬陵簫君圭君玉??

  3、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4、《臨川先生文集》

  5、今之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六)分析後三段

  1、王安石基於這次旅遊產生了一點感想?請具體說明。

  答:賞“非常之觀”“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對於古書“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2、王安石分析要賞“非常之觀”必需哪些條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3、學習了本文,你有了怎樣的體會?你將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和學習(討論)

  三、朗讀後三段,邊讀邊翻譯

  四、作業:課後練習

  五、教學後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