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教案(精選13篇)
虎門銷煙教案(精選13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虎門銷煙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虎門銷煙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另有兩個多音字要掌握,理解並熟記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透過閱讀末段,體會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實驗目標:
讓學生回顧歷史,瞭解舊中國的屈辱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之心,情動於中而發而外。
教具準備:
《鴉片戰爭》錄影、《虎門銷煙》.課件、網路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理解相配的詞語。
2、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3、透過上網蒐集和處理資料,瞭解林則徐以及虎門銷煙的背離景資料。
一、課前準備:
觀看《鴉片戰爭》。
二、談觀後感受自然匯入
師:這是一部老電影了,但我卻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為作為一名中國人,這段歷史是永遠不能忘卻的。你們看完了以後,想說些什麼呢?
(生自由談論。)
師:影片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說你的理由。
(可自由談,只要說出理由就行,相機激發學生的愛國情,引出主人公林則徐)
師:你們瞭解林則徐嗎?
先調動學生已知,大致說說對林則徐的認識,引導學生上網查詢。然後師.總結。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提醒:不動筆墨不讀書。掌握生字詞。
出示要求:自讀課文
(1)藉助拼音讀準生字。
(2)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象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並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檢查自學效果。
(3)出示詞語。
鴉片 欺侮 鹽巴 虎門銷煙
歷史 裝點 頓時 偉大壯舉
(4)指名讀詞,重點讀準翹舌音、後鼻音。
(5)解釋詞義,瞭解詞語掌握情況。
(6)分自然段指名試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四、練習鞏固
1、描紅。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精讀課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2、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一、複習匯入
二、精讀課文
1、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事件?從課文中找一兩個詞語來說明。(引導學生讀讀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聯絡,理解“值得紀念”是不同尋常的意思,“偉大壯舉”是指偉大的舉動)(板書:偉大壯舉)
過渡:課文中說虎門銷煙是“偉大壯舉”,在“壯”下加“△”,“壯”在這個詞中是什麼意思?(雄壯、氣勢盛大)讀讀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現“壯”,將這些地方畫下來、讀一讀,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你能從哪些地方體會到這一事件的“壯”?
(2)讀後交流。引導學生體會這一段以銷煙前場面的隆重、壯觀體現了事件之“壯”。①前來觀看的人多而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寬闊的海灘擠得“水洩不通”;除了百姓還有文武官員、外國商人。②隆重,虎門寨裝點得“分外壯麗”,新搭起的禮臺上“彩旗林立”;官員“身著朝服”。(板書:場面:壯觀、隆重)
(3)指導朗讀。
這一段我們應該怎樣讀?先讓學生自讀感悟,然後試讀,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組織評議,教師適時點撥,然後再讀,要求學生讀出場面的壯觀、隆重,特別提示要把描寫人多、場面隆重的詞語讀好。
3、學習第三至五自然段
(1)過渡:銷煙前的場面是這樣的壯觀、隆重,可見虎門銷煙是一次“偉大壯舉”。接下來第三、四、五自然段寫了這個“偉大壯舉”的經過。默讀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一說這三個自然段主要講什麼?(虎門銷煙的經過)(板書:經過)讓學生概括說說主要經過:下令、銷煙、結果。
(2)從“虎門銷煙”的經過中,哪裡看出“壯”?
①指名讀第三自然段中描寫下令銷煙情景的句子。讓學生說一說哪些詞句寫出了事件的“壯”?從中能體會到什麼?
交流:“禮炮轟鳴”反映人民禁菸的強烈願望,林則徐“一聲令下”,說明了中國人民禁菸的堅強決心,這些詞語都寫出了事件之“壯”。
指導誦讀:抓住上面這些詞語進行誦讀,讓學生讀出中國人民激昂奮發之情,讀出氣勢,顯示出“壯”來。先學生試讀,再指名讀,評價,指點,最後齊讀。
②指名讀描寫銷煙方法的句子,邊聽邊想:是分幾步銷煙的?
(第一步:撒鹽巴教師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拋鴉片、倒石灰讓學生自己概括)(板書:撒鹽巴拋鴉片倒石灰)
自由讀描寫銷煙方法的句子,看看課文用什麼詞表示這三步的先後順序,並用“先……再……然後……”這幾個詞語複述工人是怎樣銷煙的。(板書:先再然後)
指導朗讀;這樣的銷煙方法真是簡易、獨特,而且有效。教師引讀。師:“隨著林則徐一聲令下,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開始了……只見……,先向……,再把……,然後又把……頓時,……”然後,自由練讀,結合插圖在頭腦產生影象,透過銷煙的過程感悟這是一次“偉大壯舉”。然後,指名讀。最後齊讀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麼樣呢?自讀第四自然段,讀時你想到什麼?想想應該怎麼讀?
教師點撥:
①從“跳哇、叫哇”想到銷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
②從“成千上萬”、“歡呼聲”想到銷煙的聲勢撼天動地,愛國拒侮的志氣、力量震驚中外。你能把這一段讀得更好嗎?把歡天喜地的“壯情”和撼人的力量讀出來。
(4)想不想來看看當時的情景?師播放虎門銷煙的.課件,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5)結果如何?請自讀第五自然段,再透過朗讀告訴大家。引導學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萬斤”朗讀體會“偉大壯舉”戰果之大。
三、拓展練說
(1)教師引導看圖: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則徐指揮銷煙的場景,再看看林則徐的塑像,你想說些什麼?可以結合現實.總結出:中國人民不可侮。(板書)指導朗讀。
(2)出示第六自然段。練讀,最後齊讀。
(3)說說你們讀完這句話後有什麼想說的?
(4)師.總結,激發孩子們為了中國的強大而努力學習。
(5)齊讀課文。引讀: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學法練筆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師出示“……先……再……然後……”及練筆要求。
3、小組合作練說,並互評。
4、推薦或自薦說,師生共評。
5、怎麼說就怎麼寫。
五、練習鞏固
1、小練筆
2、同桌互相複述課文。
虎門銷煙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用“先……再……然後……”表示順序的詞語寫一段表示動作的話。
4、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句外侮的精神。
教學重點:瞭解銷煙的過程。
教學難點:
懂得銷煙的意義。
教學準備:
投影片、配樂錄音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新詞,讀通課文,指導寫字。
教學過程:
一、直接匯入新課
1、板書課題《虎門銷煙》
2、質疑課題。
二、帶問題讀課文
三 再讀課文,出示要求。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2、標出自然段落。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投影出生字。
2、指名讀生字,難讀的糾正、強調。[“寨”(zhai)、“渣”(zha )]
3、齊讀生字。
四、輕聲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水洩不通:形容十分擁擠或包圍的非常嚴密,好象連水都不能洩出。
用“水洩不通”說一句話。
五、檢查課文自讀情況。
1、指名逐自然段朗讀課文。
糾正錯誤:身著(zhuo)朝(chao)服;應(ying )邀;
倒(d ao )下去
2、自由讀課文,畫出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連起來談談是一件怎樣的事?(指名回答)
六、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練讀。
2、重點指導:
“訊”、“洩”、“侮”注意這三個字的筆順。
“訊”的第四、五筆是“十”;“洩”的第五
筆是“1”;“侮”的第八筆是“一”。
3、描紅
4、個別評析。
5、臨寫
七、作業
1、生字、詞語抄寫兩遍。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讀講課文,抓住表示順序的詞語理解銷煙的經過。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新課
默讀課文想一想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歷史事件?
偉大壯舉
二、讀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體現是壯舉。
學生自學先小組交流。
三、集體交流。
1、第二節
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畫出其中的句子。(指名回答)
2、練讀,讀出不同尋常的感覺。
3、指名讀。
四、學習三——五節。
(一 ) 1、用自己的話概括的說說主要講什麼?
2、輕聲讀第三節,思考:銷煙的主要過程是怎樣的?
3、指名回答,改革概括:撒鹽、拋煙、倒石灰。
4、提問:課文是用什麼詞表示這三步的順序。
5、練習用順序詞複述銷煙過程。
6、師述:“群情憤騰”反映人們禁菸的強烈願望,民族英雄的“一聲令下”代表中國人們禁菸的堅定決心,正是這激昂的“群情”和堅定的“決心”震驚中外。
7、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8、指名讀。
〈二》 過渡:看到害人的鴉片被銷燬了,人們表現怎樣?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2、指名讀、練讀、指名讀。
〈三》 過渡:人們這樣高興,那銷煙一定非常成功。
1、自由讀第五節,畫出體現成果之大的詞。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3、指名讀。
五、小節過渡:
虎門銷煙這樣大得人心,震驚中外,所以這件事被稱為
“偉大的壯舉”,1839年6月3日確實是個值得留念的日
子,這一壯舉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1、齊讀第六節
2、練讀、指名讀
六、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銷煙的場景,再看看林則徐的塑像,你想說 些什麼?
七、佈置作業
1、課後詞語抄兩遍 2、練習複述課文
第三教時
教學內容:複述課文,用上“先……再……然後……”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1、默寫生字:訊、拋、寨
2、指名朗讀課文
二、分析課文結構
1、輕聲讀課文。
2、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是怎樣一步步寫的?
出示投影:
銷煙時間 銷煙地點 銷煙開始
百姓歡呼 銷煙結果 銷煙意義
3、提問:哪幾節是寫銷煙經過的?(指名回答)
三、複述課文
1、練習複述課文,先逐節複述,再連貫複述。
2、指名複述,師生共同評析。
四、寫話指導
1、出示投影
一群群光著脊樑、赤著雙腳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銷煙池裡撒下鹽巴,再把收繳來的鴉片拋入池內,然後把一擔擔生石灰倒下去。頓時,銷煙池裡像開了鍋一樣,“咕嘟咕嘟”直冒泡,散發出股股難聞的氣味。
2、自由讀投影上的文字。
3、同位討論生活中有哪些分三步以上做的事,練說。
4、指名說說。(師生評析)
五、佈置作業
你認為有哪些詞語比較好,把它抄下來。
板書設計
撒鹽
2、虎門銷煙 拋 煙 值得留念 倒石灰
虎門銷煙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用“先……再……然後……”表示順序的詞語寫一段表示動作的話。
4.認識虎門硝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扣圖引題。
(1)出示雕像圖。
(2)討論下面問題:這幅圖上畫的是誰?誰知道林則徐是什麼人?他曾經做過一件什麼了不起的事?
(課前可讓學生蒐集資料,接下來可交流蒐集到的有關林則徐或虎門硝煙的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板書課題,解題。
3、讀了課文後你想知道什麼?
二、初讀課文
1、範讀討論。
(1)錄音範讀課文。
思考:事情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事情的大致經過怎樣?
(2)讀後討論上述思考題。
2.自讀課文。
要求:
(1)輕聲練讀生字表上的字,讀準字音。
(2)邊讀課文邊畫出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絡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3)逐段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3.試讀課文
指名分段試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三、指導寫字
1、“洩、侮”按筆順描紅。
2、“寨”結構要勻稱,筆畫要緊湊。
四、作業
抄寫本課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認識虎門硝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指名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指讀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一、細讀課文
3、細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說說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麼。
(3)什麼樣的日子才“值得紀念”?(板書:值得紀念)
(4)讀了這一段你想知道什麼?
2、細讀第六自然段
(1)自讀第六自然段,理解有關詞語。
(2)說說這一段告訴我們什麼。(板書:打擊囂張氣焰,表明不可欺侮)
(3)讀了這一段你想知道什麼?
3、|細讀第二自然段。
(1)自讀課文。
(2)指名說說從哪兒看出虎門寨這一天不同尋常。(板書:水洩不通彩旗林立)
(3)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壯觀場面。
(4)討論:
為什麼來到海灘的人這麼多?文武官員到場說明什麼?為什麼邀請外國商人到場觀看?
(4)齊讀第二自然段。
一和六自然段由於時間關係,可在第一課時就教完,不必放入第二課時。
4、細讀第3~5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說說哪幾句寫下令禁菸,哪幾句寫硝煙經過?
①學習第一至三句
自讀體會哪些詞句最能突出中國人的氣勢。
齊讀這三句話。
指名說說讀了這三句話你們彷彿看到了什麼?
②學習第四、五句。
指名讀第四句話,用自己的話說說硝煙是分幾步進行的。
③有感情地自由練讀第三自然段。
(2)有感情地讀第四自然段。
(3)細讀第五自然段。
①指讀第五自然段。
②硝煙持續了二十三天說明了什麼?銷燬了二百多萬斤說明了什麼?煙渣被捲進咆哮的大海暗示著什麼?
③想象在中國人民強大的硝煙氣勢面前,外國侵略者垂頭喪氣的樣子。
④指導讀課文。
5、再讀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
(1)引讀
虎門硝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驚中外所以這件事被稱為——偉大的壯舉;它沉重的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這件事情意義重大,而它發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們說這一天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
(2)齊讀第1、6自然段。
這部分說話訓練可在學習相應自然段時在老師指導下就完成,不必放入第3課時。
三、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句子,體會虎門硝煙的偉大意義。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用“先……再……然後……”表示順序的詞語寫一段表示動作的話。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二、複述課文
1、默讀課文。
邊讀邊想:本課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麼?是怎樣一步一步把意思說清楚的?
2、討論上述思考題。
出示:值得紀念的日子→海灘轟動的場面→硝煙開始→百姓歡呼→硝煙結果→偉大意義
3、指導複述。
(1)四人小組練習複述。
(2)指名到講臺前複述。
(要求儘可能用上書上的有關詞語)
三、練習說話,寫話
1、出示幻燈文字。
只見一群群光著脊樑、赤著雙腳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硝煙池裡撒下鹽巴,再把收繳來的通商拋入池內,然後又把一把把生石灰倒下去。
2、討論:硝煙時工人們做了幾件事?(板書:撒鹽拋煙倒石灰)
課文中用什麼詞把三事件連起來?(板書:先……再……然後……)
3、小結
有時候我們要完成一件事,必須分幾步來做,為了表明這幾步的先後順序,我們可以用上“先、再、然後”來連線。
4、指導說話。
引導回憶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來完成。用上面的詞練習說話。
5、練習寫話。
板書:
2 虎門硝煙
水洩不通 彩旗林立 打擊 囂張氣焰
禮炮轟鳴 群情沸騰 表明 不可欺侮
震驚中外 偉大壯舉
虎門銷煙教案 篇4
教材簡析:
《虎門銷煙》是一篇寫事的文章,課文記敘了1839年6月3日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事件的經過,揭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謳歌了中國人民愛國禦侮的鬥爭精神,旨在培養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課文共有6個自然段,是按故事發展順序記敘的。第一自然段交代了虎門銷煙的時間;第二到五自然段具體記敘了虎門銷煙的經過,並用生動的語言描寫了群情激奮、大快人心的銷煙場面;第六段揭示了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全文結構嚴謹,首尾照應,記敘清楚有序。在敘事過程中還不惜筆墨地描述了老百姓對這件事的強烈反響,從側面反映了虎門銷煙是順乎民意的正義之舉,也顯示中國人民偉大力量的愛國行動。
設計理念:
引導學生積極獲取資料,閱讀語言材料,品味語言文字,整體感知,自主感悟,從而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受到情感的薰陶。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複述課文。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理解銷煙的主要經過。
教學難點:
懂得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
教學準備:
自制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匯入揭題
在新中國的歷史上,有幾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圖片展示開國大典、香港迴歸、澳門迴歸)為什麼值得紀念呢?(這些日子不同尋常,是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日子,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力量。)1839年6月3日也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在廣州虎門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外的事件(板書課題7、虎門銷煙)
二、明史激情
1、瞭解歷史背景。
19世紀初期,古老的中國在清王朝的封建統治下已日趨衰落,而同時期的歐美列強經濟發展迅速。以英國為首的帝國主義企圖用特殊的貿易——走私開啟中國的大門,獲取一本萬利的不義之財。(出現英走私圖片)看到這些圖片你想到了什麼?
2、瞭解英帝國賣鴉片對舊中國的危害。
鴉片的大量走私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出現吸鴉片圖片)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大量吸鴉片使大量白銀外流;中國人失去勞動力,軍隊失去戰鬥力。(過渡:鴉片該不該銷燬?)
三、概覽全文
1、齊讀第6自然段:
(1)作者認為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事件?從這一段中找出一個詞語。(偉大壯舉)
(2)理解偉大壯舉的意思。(指偉大的舉動。)
2、為什麼說虎門銷煙是“偉大壯舉”?(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表明了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虎門銷煙教案 篇5
課時目標:
1、認識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3、瞭解虎門銷煙的那段歷史背景,認識林則徐,瞭解虎門的地理位置以及當時鴉片給中國人帶來的危害。
教學過程:
一、揭題匯入。
1、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
2、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透過這雙眼睛,你對課文有哪些猜測?
3、有意識引導到課題的意思:在虎門銷燬煙(鴉片)。我們從題目中猜測到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可這是個不完整的句子,缺少了什麼?隨機生、師簡介林則徐(投影林則徐像及簡介)。
4、過渡:先讓學生說誰在哪幹什麼。(林則徐在虎門銷燬鴉片)暗示學生這件事還缺少時間,具體經過也是看不出的。
二、初讀課文。
1、範讀課文,提示學生注意讀音,標出自己與老師讀得不一樣的地方。
2、生自讀課文:標拼音,標小節,找出銷煙的時間,想想課文具體講銷煙經過的是那幾自然段。
3、檢查生字詞:
出示帶有生字的詞,指名讀,集體評議糾正。生領讀,指名檢查。
出示其他詞語,方法同上。(“分外,身著”的多音字要注意)
提問上述詞語的理解,學生互相解釋,或聯絡上下文理解。
4、理清條理:
(1)齊讀找到寫時間的第一節(投影)。提問這是個什麼樣的日子?強調“值得紀念”與“中國歷史”,告訴學生像這種以時間獨立成段的,就是要強調這個時間的重要性。引導學生讀好這一節。讓學生加上時間再說課文主要內容。
讓學生找找為什麼說這一天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然後自由讀一讀找到的第六節(投影)。說說哪些詞語能看出這個日子值得紀念。
引導學生提問:為什麼說“沉重地打擊…中國人是不可欺侮”。投影有關鴉片的圖片資料(重點突出危害性)和當時的時代背景。回頭再讀第六節。再讀第一節。
(2)交流寫銷煙經過的是哪幾自然段。(現在應該很容易找出來了)
三、寫生字。
先自己在課文後描紅。然後說說哪個字特別要注意,回答者用小黑板寫,然後向全班學生講解。在表格下面再臨寫這幾個提醒的字。
四、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課文。
虎門銷煙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9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用“先……再……然後……”表示順序的詞語寫一段表示動作的話。
4、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辱的精神。
重難點、關鍵
重點:讀懂課文,理解銷煙的主要經過。
難點:懂得虎門硝煙的偉大意義。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掛圖,這幅圖上的人物是誰?你瞭解他嗎?師補充簡介林則徐。
2、板題、解題
介紹虎門的地理位置、鴉片的危害,理解“銷煙”。
3、讀了課題後,你想知道什麼?
二、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檢查自讀情況。
1、檢查生字詞。
出示,指名領讀
師生提醒注意:
寨渣(翹舌音)
轟(後鼻音)
訊鹽斤(前鼻音)
2、出示討論:
(1)“喝啊,叫啊”的“啊”讀輕聲;
“身著朝服”中的“著”讀“”,“朝”讀“”
“倒下去”的“倒”讀“”
“分外”的“分”讀“”
“一擔擔”的“擔”讀“”;“應邀”的“應”讀“”
(2)長句子的朗讀
禮臺下,|一側|是身著朝服的|文武官員,|另一側|是應邀前來觀看的|外國商人。
3、指名分節讀課文,師生評議。考慮:事情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大致經過怎樣?
四、質疑,適時解答區域性疑問
五、指導寫字
1、“訊、轟、侮”按筆順描紅
2、“寨、轟、拋”結構要均勻,筆畫要緊湊,範寫
3、學生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用“先……再……然後”表示順序的詞語寫一段表示動作的話。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辱的精神。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講講課文主要內容
二、精讀課文
1、(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說說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麼?
(3)什麼樣的日子“值得紀念”。(即不同尋常的日子,發生重大事件的日子,應該記住的日子)
2、學習第6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6自然段。]
(2)理解有關詞語。壯舉:偉大的舉動。囂張:邪惡勢力上漲。氣焰:比喻人的威風氣勢。
(3)說說這一段告訴了我們什麼?(打擊囂張氣焰,標明不可欺侮)
(4)學習這兩段,你想知道什麼?(這一天發生了什麼事?這件事有多重要呢?林則徐是怎樣打擊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的?從哪兒看出中國人民不可欺侮?)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學習剩下來的文章。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輕聲朗讀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說說讀了這一段你體會到了什麼。
(2)指名說說從哪兒看出虎門寨這一天不同尋常。
(局面轟動: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擠得水洩不通;彩旗林立,局面莊重,身著朝服的文武官員,應邀前來觀看的外國商人都整齊地戰立在臺下兩側。)相機板書:水洩不通、彩旗林立
(3)指導朗讀,讀出興奮、激動的語氣,體會壯觀的局面。
(4)討論
1)為什麼來到海灘的人這麼多?(說明禁菸大快人心)
2)文武官員到場說明什麼?(說明政府禁菸決心很大)
3)為什麼邀請外國商人到場觀看?(讓外國人看看中國人民的威風)
(5)齊讀第二自然段
虎門銷煙教案 篇7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複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御外辱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複述課文。
2、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御外辱的精神和拒絕毒品的意識。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課時
兩課時
五、教學設想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瞭解林則徐以及時代背景。
1、瞭解時代背景以及林則徐事蹟。
2、初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初步熟讀課文,教師正音。
二、學習掌握本課生字詞。
1、教師指導本課重點詞語
鴉片 欺侮 鹽巴 虎門銷煙
歷史 裝點 頓時 偉大壯舉
2、練習寫字。
三、學習一、六自然段
四、佈置作業
1、寫字。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激趣匯入,引發思考
你們知道伊拉克和美國的戰爭嗎?誰能說說美國為什麼那麼容易就攻佔了整個伊拉克並且活捉了他們的總統薩達姆呢?(板書:實力 虎門銷煙)
二、讀課題,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要求學生把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意義都都說清楚
(教師板書: 偉大壯舉 )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教師過渡:
歷史的車輪劃過一百六十七載,今天我們只能藉助影片,去虎門感受這一偉大壯舉,回味那激動人心的一幕。
1、教師播放影片。引導學生自由談談自己看到的景象。
2、課文中是怎樣描寫這個場面的?我們來自由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從課文中找出描寫人多的詞來。
3、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並彙報。教師幫助學生理解“水洩不通”,並拓展“人山人海”“人流如潮”等描寫人多的詞語,突出語言文字訓練。
4、都有哪些人來了?
1)從“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體會到什麼?指導朗讀,引導學生讀出人多的感覺來。從 “身著朝服”,你體會到了什麼?
2)假如你是“外國商人”,面對虎門銷煙,你會怎樣想?
5、外國商人是如此厲害,咱中國老百姓怕不怕?相機理解“彩旗林立”。
6、林則徐怕嗎?讀出文中的話來回答。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學生讀句子,指導讀。
午後二時許,林則徐等人健步登上禮臺。這時候,禮炮轟鳴,群情沸騰。隨著林則徐一聲令下,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開始了。
2、讀第三自然段後半部分,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主要講什麼?(聽讀)
3、學生彙報,試著在頭腦裡中形成清晰形象的“銷煙圖”,並說一說。
4、快速閱讀第三自然段,想想課文是怎麼說的?
教師小結:第三節是一段動作描寫,用上了“先……再……然後”就使文章更加具體,更加有條理。我們看大螢幕,把這段話記住了。
大螢幕顯示:(指導背誦,讀寫結合)
“只見一群群 ,先再 然後 。”
5、用“先……再……然後”說話。
五、學習四、五、六自然段
1、教師過渡:告訴老師,銷煙就一天嗎?就這麼一點鴉片嗎?學生回答。教師指導朗讀第五自然段。從潺潺的溪流到奔騰的江河再到咆哮的大海,一步一步激發學生的情感。
2、老百姓有什麼反應呢?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來呢?
3、學生讀第四自然段,教師指導。
學生個別讀——學生評價——評價學生讀——出示資料激發感情——學生再讀——教師範讀——學生齊讀。
4、虎門銷煙至此結束了,它銷去的僅僅是害人的鴉片嗎?
5、學生自由談,教師引讀最後一段,體會“壯”。
1)學生快速通讀課文,想想課文哪些地方能體現“壯”。
2)補充材料,引導學生深入感受“壯”。
6、老百姓對鴉片銷燬後的生活有什麼期待呢?假如你是孩子,你對未來有怎樣的憧憬?假如你是母親,你對未來有什麼有什麼期盼?自由說說。
7、引入鴉片戰爭等資料,引發學生思考。
8、想想為什麼會有這樣事與願違的結局呢?我們今天學習和繼承先輩們愛國精神,可以做些什麼?
9、教師激情總結,引讀最後一句。
板書:我們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
是啊,只有踏實努力,不斷增強實力,我們才能理直氣壯地告訴全世界(引讀)——我們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
也只有這樣,全世界才會明白(引讀)——我們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
虎門銷煙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的十四個生字,讀準三個多音字的讀音,會寫田字格里的九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3、瞭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學習林則徐堅決抵禦外敵,維護民族尊嚴的崇高品質,激發學生的愛國之心。
教學重點:
鴉片銷燬的過程。
教學難點:
透過閱讀末段,體會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課時建議: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電影激趣 匯入新課
1、觀看電影《林則徐》片段。
2、談觀後感,自然匯入。
師:作為一名中國人,這部電影所描寫的這段歷史是永遠不能忘卻的。你們看完了以後,想說些什麼呢?(生自由談論。)
師:的確,外來的鴉片給中國人帶來的是災難,是痛苦,是誰敢在當時挺身而出,救人民於水火之中,這個人的名字就是(師生齊說)---林則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近這個偉大的禁菸英雄,學習《虎門銷煙》。
瞭解當時的背景,必然會激起學生們內心無比的激憤之情。
激起學生的內心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自主感悟
1、學生自讀課文,並圈出本課14個要求認讀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個多音字,遇到不認識的透過查字典解決。
2、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象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並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學生小組合作,解決不懂的詞語。
(教師要注意巡視,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4、全班交流。
5、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學生互評)
6、說說文章主要講述了一件什麼事。
有意識的告訴學生要把工具書帶進課堂,培養學生遇事自己解決的能力。
提高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
學生參與評價,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整體感知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想象畫面 激發情感
師:下面請同學們再仔細地默讀課文,邊讀邊想,從課文中你讀懂了什麼?
結合重要詞句來談讀懂的內容。學生可能說到的有:
1、林則徐禁菸行為受到了人們的支援。
重點如下:
(1)、當群眾知道虎門銷煙的訊息後,人們的語言、動作、神態是什麼樣的?(注意“笑嘻嘻”“興奮 ”“大聲地喊”以及“ 三個不怕 ”,想像當時的場面。)
這些語言都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2)、觀看銷煙的人數之多。(注意“人流如潮”)
(3)、銷煙過程中民工幹勁十足。(抓住民工的動作,並體會表示順序的詞語的用法)
人們面對銷煙場景所產生的感慨。理解“今天,林則徐當眾銷燬洋人的鴉片,怎麼能不叫人興奮?(反問句)虎門灘上,圍觀的群眾歡呼著,跳躍著。”
鼓勵學生想象當時銷煙時的場景,說說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2、林則徐禁菸很堅決。
重點如下:
(1)、林則徐高坐檯上。(注意從兩個“不管”和一個“都”中去體會。)
(2)、林則徐對外商說的一番話。(理解“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引導學生想象當時的林則徐是什麼樣的狀態和心情。
3、林則徐銷煙有深遠的意義:
提問:林則徐為什麼要禁菸?(注意理解“東亞病夫”和三個“多少”的含義;人們受鴉片殘害之大。)
林則徐銷煙有什麼意義?
師:當你瞭解了虎門銷煙的故事後,你最想說的是什麼?
(學生暢所欲言,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學生各抒己見,抒發自己個性化情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進入學習狀態。
讓學生體會總分的段落結構。
體會中國人對鴉片的痛恨之情。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透過想象體會銷燬鴉片給人們帶來的無限喜悅。體會鴉片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學生透過想象更能夠近一步的理解林則徐禁菸的決心。
不僅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更激起了學生對祖國的熱愛。
有重點的指導朗讀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二)熟讀成誦 提升情感
師:同學們真是太聰明瞭,讀懂了這麼多的內容,下面就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試著背給你的小夥伴聽。
學生從讀到感悟,再到背,是一個情感不斷提升的過程。鼓勵學生熟讀成誦,也是在無形中教給孩子一個好的讀書方法,讓孩子終生受益。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記憶生字 說話練習
1、組織學生自主探究,辨別生字。
2、學生自己找竅門,然後小組內交流。
3、教師要特別強調“妻、歷、督”的寫法。
4、指導學生用“首先……然後……再……”說一段話。
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
培養學生表達能力,體會表示順序的詞語的用法。
(二)拓展延伸 課外積累
師:林則徐是一位得到過很多讚譽的政治家,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評價林則徐是“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多讀一些介紹林則徐的文章,相信大家的收穫會更大。
為學生提供參考材料,利於學生針對性的學習。
虎門銷煙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用“先…...再……然後……”表示順序的詞語寫一段表示動作的話。
4、認識虎門硝煙的偉大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悔的精神。
5、增強診斷矯治意識,提高自我診斷矯治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整體初讀,基礎性診斷
1、揭題。
2、自由讀課文,初步感知。要求讀準字音,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3、學生質疑。
(1)請學生提出讀書遇到的不懂的問題。(學生質疑,以學定教)
(2)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3)交代學法:帶著這些問題,邊讀邊思考,深入學習課文。
二、精讀品位,引導探究,理解性診斷
1、學習第一節。
(1)自由讀課文,思考:什麼樣的日子才“值得紀念”?
(2)讀書彙報交流、小結。
2、細讀第六節。
(1)自由讀課文,思考:這段告訴我們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
(2)讀書彙報交流(注意理解“壯舉”“囂張”“氣焰”)
3、研讀第二節。
(1)自由讀課文。
(2)指名說說從哪看出虎門寨這一天不同尋常。(相機板書:水洩不通、彩旗林立)
(3)再讀課文,注意引導學生體會場面的壯觀。
思考:A、為什麼來到海灘的人這麼多?
B、文武官員到場說明什麼?
C、為什麼邀請外國商人觀看?
(1)彙報交流,師生評價。
(2)小結方法:回顧我們這幾小節的學習,我們採用了“一邊讀一邊思考”的方法,下面我們還用這個方法學習下文。
三、自讀領悟,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1、品讀三至五節,感受硝煙的經過。
這部分是課文的重點,要運用一邊讀一邊思考的方法,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研讀硝煙過程。思考:分幾步硝煙的?硝煙過程中人們的心情怎樣?煙渣被捲進咆哮的大海暗示著什麼?
(在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進行感情朗讀,做到讀中悟情,讀中悟理)
2、再讀第六節和第一節。
(1)引讀。
虎門硝煙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驚中外,所以這件事被稱為——偉大的壯舉;它沉重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這件事情意義重大,而它發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們說這一天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
(2)齊讀第一、六節。
四、遷移內外,讀說結合
1、出示:只見一群群光著背梁……然後又把一擔擔生石灰倒下去。
2、討論:硝煙時,工人們做了幾件事?課文用什麼詞三件事連起來的?(板書:先……再……然後……)
3、小結:有時我們要完成一件事,要分幾步來做,為了表明這幾步的先後順序,我們可以用上“先、再、然後”來連線。
4、指導說話,引導回憶,生活中哪件事需要分三步以上來完成?
5、練習說話
虎門銷煙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讀懂課文,瞭解虎門銷煙的經過,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
2、運用多媒體手段,再現歷史場景,引導學生在感受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走進虎門銷煙現場,感受老百姓激動的心情,瞭解虎門銷煙的偉大的歷史意義。
教學媒體:
自制《虎門銷煙》課件(文字、圖片、聲像),教師運用電腦等現代教學媒體,向學生傳遞教學資訊。
教學物件分析:
教學物件雖已到了中年段的末期,但由於生活的年代與虎門銷煙事件相隔久遠,因此,對鴉片給當時中國造成的危害不甚瞭解,所以對老百姓當時的歡呼雀躍、銷煙的歷史意義也沒有直接的感受,這些客觀情況造成了對課文理解的難度。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我們透過初讀課文,瞭解到1839年6月3日,林則徐領導廣東軍民在虎門寨銷燬了二百多萬斤鴉片。
2、這節課,讓我們穿過歷史長河,跨越時空,去銷煙現場看一看那值得紀念的一幕。
二、精讀課文:
請同學們開啟書本默讀課文。再次閱讀,你們又有哪些疑問呢?請在書中做個記號。
(一)質疑
(是怎麼銷煙的? 為什麼採用鹽巴、石灰銷燬鴉片的方法? 老百姓為什麼那麼高興? 為什麼邀請外國商人?
(二)交流
1、首先,讓我們來看看是怎麼銷煙的?能找到嗎?
出示句子:
先向灌了水的銷煙池裡撒下鹽巴,再……
(1)透過這句的介紹,你能說說銷煙有哪幾個步驟嗎?
(2)你從哪些詞語看出有3個步驟
(3)為什麼採用這樣的方法?
2、害人的鴉片就這樣被銷燬了,觀看的老百姓非常激動,你們從哪兒感受到的?
追問:成千上萬的人大聲叫喊、大聲歡呼,此情此景,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看見?
3、文中還有哪些描寫,也讓我們覺得這銷煙現場像過節一樣呢?讀一讀。
4、千上萬的老百姓為什麼那樣的激動、興奮,?
(當時的中國老百姓給鴉片害慘了。那時侯,鴉片如同一個惡魔,在中國的土地上肆虐。許多中國人沉迷於鴉片中,中毒上癮。)
請看下面一組真實的照片:(出示歷史照片)
雖然,他們的面容不一,卻有著一樣瘦弱的身體,為什麼?因為鴉片!鴉片使得他們不思勞作,鴉片使得他們傾家蕩產!
大片的田地荒蕪,大量的白銀外流。多少老百姓在痛苦地.掙扎,又有多少年輕的妻子淚眼相伴!
最可怕的是:當時的軍隊中,許多士兵手拿兩杆槍,一杆是作為武器的槍,鏽跡斑斑;另一杆就是煙槍,油光鋥 亮。當時的中國人被西方稱為“東亞病夫”。
現在,深受其害的老百姓看見鴉片被銷燬,怎能不激動不興奮?!
他們會激動地叫什麼?喊什麼?
誰再讀讀第四節?
讓我們走近些,再看看這激動人心的一刻。(看錄影)
5、目睹這壯舉的除了有受到鴉片殘害的中國人,還有應邀前來的外國商人。林則徐為什麼邀請外國商人呢?
(看看中國人銷煙的決心,警告)
那,外國商人看到了,會是什麼樣子呢?
正如第6節所說的,他們的囂張氣焰遭到了沉重的打擊。
據史料記載,銷煙前,外國商人根本不相信林則徐會把鴉片全部銷燬。此時,親眼目睹銷煙過程的外國商人在懊喪之餘,也不得不佩服林則徐。當時,就有外國商人向林則徐脫帽致敬。(出示史料照片)
6、你能勾勒一下心目中林則徐的形象嗎?(看圖片)
虎門銷煙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讀本課的1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另有3個多音字要掌握,理解並熟記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3、能用表示順序的詞語“先……再……然後……”寫一段話。
過程與方法
1、透過閱讀、想象,體會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2、學生回顧歷史,瞭解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學習林則徐堅決抵禦外敵,維護民族尊嚴的崇高品質,激發學生的愛國之心,情動於中而發於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辱的精神。學生透過認識鴉片的危害,激發學生遠離毒品的思想。
課前準備:
學生查詢一些背景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師:同學們,老師課前佈置大家蒐集一些關於鴉片的資料,還有鴉片戰爭時期中國的現實狀況,你願意與大家一起交談嗎?
學生對自己所收集的資料可以暢所欲言地與同學們進行交流。
二、初步感知
師:的確,外來的鴉片給中國人帶來的是災難,是痛苦,誰敢在當時挺身而出,救人們於水火之中,這個人的名字就是---林則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偉大的禁菸英雄的事蹟。
1、組織學生自主學習,讀通課文。
學生自讀課文,並圈出本課14個要求認讀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個多音字,遇到不認識的透過查字典解決。邊讀邊注意把不懂的詞語畫出來。
2、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互助識字。(教師要注意巡視,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小組內互相拼讀生字,解決不懂的詞語。實在解決不了的全班共同解決。
3、組織學生朗讀課文。
三、理解課文
師:生字都認識了,課文也讀得流利了,再仔細地讀讀課文,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麼?
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想。
學生彙報:
林則徐銷煙有深遠的意義。
結合課外資料來談。
林則徐領導的禁菸鬥爭,不僅在當時給帝國主義以重創,震驚了世界,而且在人類禁毒史上也寫下了輝煌的一章。
師:當你瞭解了虎門銷煙後,你最想說的是什麼?
學生暢所欲言。
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朗讀的重點應放在三和五自然段上,因為這兩段充分的體現了林則徐銷煙的決心和銷煙給人們帶來無限的喜悅。
師:下面我們再認真的讀一讀書,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讀給你的好朋友,如果你能背過來那就更好了。
學生選擇性的讀,並試著背誦。
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夥伴,選擇段落讀一讀或背一背。
四、書寫生字
虎門銷煙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虎門銷煙的經過及其意義。
3、認識虎門銷煙的偉大歷史意義,培養學生愛祖國、拒外侮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虎門銷煙的經過及其意義。
[教學難點]
抓住文章關鍵詞句,理解、體會。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七課《虎門銷煙》。(幻燈片1)(齊讀課題):透過預習,你們已經知道虎門在我國的什麼地方了嗎?(廣東省東莞市);“銷”是什麼意思?(銷燬);這裡的“煙”你知道指什麼嗎?(鴉片);你瞭解鴉片嗎?(幻燈片23456)。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站出來一位民族英雄——林則徐,他被當時的道光皇帝任命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菸,並在虎門海灘上將收繳來的鴉片全部銷燬。
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一起去感受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情景吧。在讀課文之前,老師想先檢查一下同學們對生字詞的預習情況。(幻燈片7)
讀完生字詞後學生齊讀課文,如果有讀錯字音的老師及時糾正。
二、精讀感悟
1過渡:說到虎門銷煙這件事,你最關心的是什麼?
2、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一天的虎門寨與往常有什麼不同?
(1)自由讀,指名說,理解“分外壯麗 水洩不通 彩旗林立”
(說明前來觀看的人多而廣。)
為什麼會這樣呢?
(2)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場面的壯觀和隆重。
3、學習第三自然段
理解“禮炮轟鳴 群情沸騰 震驚中外”
(說明儀式很隆重。)
(1)默讀課文,找出描寫銷煙的場面,在表示銷煙順序的詞語下面加“· ”,在表示銷煙動作的詞語下面加“波浪線--”。
(2)指名彙報(先—再—然後)(撒—拋—倒)
出示課件(幻燈片8)
(3)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銷煙經過嗎?(試述用上先-再-然後)
(4)你能用先-再-然後再說一句話嗎?
師:看著鴉片在銷煙池裡咕嘟咕嘟的冒著泡,你們有什麼感受?
4、學習第4自然段
師:現在,看到害人的鴉片被銷燬了,老百姓們有什麼表現?
指導朗讀。(學生模仿老百姓)
5、學習第5自然段
師範讀,找出有關數字多讀兩遍。從這兩個數字可以看出什麼?
( 說明銷燬的鴉片數量多。)
過渡:此時,我們已經充分地瞭解了鴉片的危害,非禁不可、非銷不可,林則徐銷得好、銷得對,可謂大順民心、大快人心。
6、學習第6自然段
齊讀。
師:你讀懂了什麼?
一舉兩得:打擊了外國的侵略,表明了中國的不可欺侮。
7、小結:
虎門銷煙讓外國人明白中國人禁菸的決心,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是不可欺侮的,虎門銷煙將永遠載入中國的史冊,它是中華雄獅覺醒的標誌!讓我們銘記這一幕,牢記這一天 ----- 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 (齊讀第一自然段)為了紀念這一天,人們把這一幕雕刻在了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出示幻燈片12)
三、練習(幻燈片13)
虎門銷煙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精讀課文,在讀中感悟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2、用“先……再……然後……”表示順序的詞語寫一段描寫動作的話。
教學重點:
在讀中感悟虎門銷煙的偉大意義。
教學難點:
在感悟中培養學生愛祖國、拘外辱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7虎門銷煙(齊讀課題)透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這裡的“煙”指什麼嗎?(沒錯,鴉片是一種危害生命極強的毒品。同學們請看,短短的幾十年間,帝國主義向中國傾銷的鴉片從最初的4千箱遞增到4萬多箱,在當時,我國吸毒人數達到200多萬,使得大量白銀外流。這是多麼令人氣憤!)讓我們永記這一天----1839年6月3日,(課件出示齊讀)這是中國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讓我們來看看偉大的民族英雄林則徐在這一天是怎樣禁菸的。
二、賞讀課文
過渡:請同學們開啟課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壯舉?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一)、品讀“壯”
1、虎門銷煙是個怎樣的壯舉?
生:偉大壯舉。(板書)
過渡:在“壯”下加“△”,“壯”是什麼意思?你是怎麼理解的?(“壯”在這兒是雄壯、氣勢盛大的意思。)請同學們讀讀課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體現“壯”,同桌之間相互討論,並說說你從中讀懂什麼?
2、生交流、彙報。
過渡:哪些句子體現了事件的“壯”,誰來說說。
生A:這一天,天氣晴朗,碧海、藍天、綠樹,把古老的虎門寨裝點得分外壯麗。(生談自己的理解)
師:寫出虎門寨景色的壯麗,暗示今天這裡氣氛特別。
指導朗讀
生B:一大早從各地聞訊趕來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寬闊的海灘擠得水洩不通。(生談自己的理解)
師:說得真好!水洩不通是什麼意思?形容人多的詞還有哪些?(人山人海人流如潮人如潮湧)
師小結:從這句話中我們體會到老百姓對此事十分關心,反映了銷煙行動深得人心。
指導朗讀
生C:新搭起的禮臺上彩旗林立;禮臺下,一側是身著朝服的文武官員,另一側是應邀前來觀看的外國商人。(生談自己的理解)
師:“彩旗林立”說明場面壯觀;前來觀看的有老百姓,官員,外國商人,說明此次銷煙的隆重意義非同尋常。
3、指導朗讀
生D:這時候,禮炮轟鳴,群情沸騰。隨著林則徐一聲令下,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開始了。(生談自己的理解)
師小結:“禮炮轟鳴”、“群情沸騰”也說明場面壯觀、隆重,同時反映人民禁菸的強烈願望,“林則徐一聲令下”說明了中國人民禁菸的堅強決心。
4、指導朗讀。
5、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2)小組賽讀
(3)齊讀
總結:這些詞句都寫出了事件之“壯”。
(二)、品讀銷煙的方法
1、哪些句子寫銷煙的經過。(指名讀)
2、分幾步銷煙?
3、作者用哪些詞表示這三步的先後順序?
4、指導用“先……再……然後……”說話。
5、齊讀第三自然段。
6、觀看銷煙的場景。
(三)品讀人們的表現
1、老百姓有什麼表現?
2、人們為什麼這麼高興?
3、出示課件,師總結:正因為這些鴉片,使多少中國家庭賣兒賣女、妻離子散!正因為這些鴉片,給中華兒女戴上“東亞病夫“的帽子;正因為這些鴉片,使我們由一個強國變為一個弱國。今天,我們將這罪惡的鴉片銷燬了,怎能不叫人興奮,怎能不叫人歡欣鼓舞呢?請同學們帶著高興的語氣自讀第四段。
4、指導朗讀
5、被毀的鴉片太多,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6、齊讀最後一段。(讀出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氣勢。)
7、再齊讀(師相機板書)
(二)觀看影片,昇華情感
過渡:多麼振奮人心啊!人們將這輝煌的篇章記錄下來,請看!
1、觀看影片
2、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麼?
三、總結
同學們,毒品是萬惡之首,曾給中華民族帶來極其深重的災難。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保持了三十年“無毒國”的聲譽。但是,如今毒品死而復燃,時時刻刻在侵蝕人民的生命,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抵制毒品對人類的毒害!
四、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回去查閱資料,以《珍愛生命,拒絕毒品》為主題,做一份手抄報。
板書設計:
虎門銷煙
值得紀念,偉大壯舉
中國人民是不可欺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