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課文《“人文精神與現代化”學術研討會綜述》教案
選修課文《“人文精神與現代化”學術研討會綜述》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選修課文《“人文精神與現代化”學術研討會綜述》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構想:
本文選自《實用閱讀》(選修)“歸納梳理的藝術”單元。這是一篇新聞綜述,內容豐富,資訊量大。根據單元教學要求,本節課以快速提取歸納要點為學習重點,以問題解決為主要學習形式,以期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 、能準確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提高閱讀效率。
2、能較好地掌握一些歸納的方法。
3、能真正理解“人文精神”並在生活中較好地體現它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人文精神”和“現代化”的內涵及關係。
2、對複雜的材料進行歸納梳理。
教學過程:
一、導語
生活中會有這樣一個現象,很多詞語、概念大家如數家珍,但我們卻很少有坐下來想一想的機會,我們似乎被大眾的符號所包圍,我們在接受符號,使用符號,但是我們沒有機會時間、精力、甚至沒有形成習慣去反省我們所使用的符號的真正含義。耳熟能詳的“人文精神”便屬於這其中的一個符號。90年代中期曾經在中國掀起一個為人文主義精神守望的大討論。20xx年,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文史哲》華誕50週年之際,由期刊發起並在北京主辦了一次大型的“人文精神與現代化”的.學術研討會,就“人文精神”的內涵等問題深入探討。我們即將要學習的就是《文史哲》的副主編劉京希先生對會議一個客觀而翔實的綜述。
二、“問題導學”過程
1、此次大會共探討了那些主要問題?請概括文字的內容,給每一部分擬一個小標題。
(要求學生速讀全文,3—4分鐘完成,學生上黑板)
教師點撥:
2、能否根據文字內容說說究竟什麼是“人文精神”?
(師生共同研習第一部分內容)
(1)關於“人文精神”的內涵,文字綜述了許多學者的看法,請選擇其中的一種觀點,嘗試用文字關鍵的資訊來詮釋。
(2)雖綜述了許多的看法,但都有其共同點,請結合自己的理解說說。
教師補充:正因為“人文精神”強調的是對自我的關照、人的主體精神地位,因而在不同的歷史時間段人們對“人文精神”的理解才有很大的差異。
3、在現階段的學者們看來,“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還是應該——(用書上的詞語填寫);“人文精神”和現代化是——(用書上的詞語填寫)。
4、由學生自學第二、三部分內容,然後質疑。
(教師選擇部分問題實物投影,當場組織學生解決問題)
5、教師在學生的互助學習的基礎上,再設計幾個相關的問題。
(1)現代化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2)“科學精神”和“科學主義”的區別是什麼?
6、請結合全文,嘗試為此次探討會寫一篇的簡短的新聞報道。
(注:此環節需要10分鐘左右的時間,可當場投影學生的作業,教師要重點指導新聞的寫作)
7、教師總結:本文的文體特點;歸納的藝術等。
三、探究“人文精神”
1、一個人文主義者在任何時候任何問題上都必須保持的操守是——
他從不迷信也從不承認什麼絕對權威與真理,他不會在強權的脅迫下說違心的假話,哪怕是沉默失聲也絕不阿諛奉承。
他既不媚俗,也不媚雅。更不會像個沒定性的孩子到處跟風,朝三暮四地說著自己都莫名其妙的蠢話。
他對所有違人的本性和良知的言行決不附和,並盡其所能地予以糾正。
他必須對處於強勢的各種勢力保持警惕態度,隨時準備與強惡勢力及其觀念進行鬥爭,以保護自己和強弱群體的合法與正當的權益。
探究的問題:
(1)你能根據上則材料說說“一個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所保持的操守”是什麼。
(2)你能根據上則材料的內容,結合自身的理解,再續寫兩句嗎?
2、生活中我們又是如何體現“人文精神”的?
3、社會主義市場下應該如何去倡導人文精神?
四、佈置作業
做學案的“高考連結”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