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福燈籠》教學設計含課後反思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福燈籠》教學設計含課後反思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福燈籠》教學設計含課後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目標:

  1.學習製作圓柱體、長方體、三菱柱等不同樣子的福燈籠。

  2.能用描畫、剪紙、貼上等多種方式創造性的裝飾福燈籠。

  3.感受福燈籠帶來的喜悅,體驗製作福燈籠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1.重點:學習製作不同樣子的福燈籠。

  2.難點:能用描畫、剪紙、貼上等多種方式創造性的裝飾福燈籠。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寫毛筆字及剪紙的經驗。

  2.物質準備:

  ⑴彩色卡紙、亮光紙、彩紙、皺紋紙、彩筆、毛筆、乾花、小剪刀、膠水、雙面膠等材料若干。

  ⑵教師自制福燈籠範例、燈籠展示課件、背景音樂、模擬樹、佈置有民間特色的“炕”作為幼兒操作檯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看課件,以社群活動“福燈籠大賽”匯入活動,激發幼兒製作燈籠的樂趣。

  1.播放課件,引導幼兒交流自己見過的燈籠,豐富已有經驗。

  提問:剛才課件裡有什麼樣子的燈籠?你還見過什麼樣的燈籠?是什麼材料做的?

  2.以社群舉行“福燈籠大賽”,激發幼兒製作燈籠的興趣。

  二、教師出示自制的福燈籠,引導幼兒知道製作燈籠的方法。

  1.教師出示自制的福燈籠,提問:燈籠上有什麼?由幾部分組成?引導幼兒知道燈籠由燈籠提手、燈籠身體、燈籠穗子組成。

  2.出示步驟圖,引導幼兒嘗試按照步驟圖製作三稜柱。

  ⑴提問:燈籠身體是什麼樣子的?三稜柱是怎麼做出來的?

  ⑵出示步驟圖,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總共有幾步、有陰影部分、有對摺線、箭頭代表對摺的方向。)

  ⑶教師出示介紹不同對摺線的卡紙,鼓勵幼兒仔細觀察看看有幾根對摺線,並嘗試按照對摺線自由探索,看看都能折出什麼樣子的燈籠身體。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操作示範,並小結提升:折的時候要沿線對齊,折過的地方要壓平。

  3.教師介紹材料,鼓勵幼兒大膽選擇,製作和裝飾福燈籠。

  出示各種製作材料及福字,引導幼兒採用描畫、剪紙、貼上等多種方式創造性的裝飾福燈籠。

  小結:可以用多種方式來體現福燈籠的“福”字,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裝飾燈籠。

  3.幼兒動手操作,體驗製作福燈籠的樂趣。

  ⑴幼兒自由選擇操作材料,大膽設計,提醒幼兒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

  ⑵播放音樂,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幫助能力稍弱的幼兒,鼓勵幼兒製作出不一樣的福燈籠。

  4.師幼共同欣賞、評析作品,分享成功的快樂。

  ⑴懸掛“福燈籠”:出示社群背景圖,請幼兒將製作好的“福”燈

  籠懸掛到“福氣多多樹”上;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欣賞和評析,提問:你是製作福燈籠的?你喜歡哪個福燈籠?為什麼?

  ⑵請幼兒帶著自己製作的福燈籠去參加社群“福燈籠”大賽,自然結束活動。

  延伸活動

  1.引導幼兒回活動室,進一步裝飾自己的“福燈籠”,參加社群大賽。

  2.區角活動:提供更多材料,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自由製作多種多樣的福燈籠。

  課後反思:

  一、活動聯絡生活,重視幼兒興趣、動手能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本活動選自省編教材主題活動《冬天的故事》,此活動雖然出自冬天主題,但幼兒對燈籠的喜愛不單單停留在春節或元旦。恰巧社群開展的'系列傳統文化活動中,有燈籠展覽這一環節,結合當地的特色活動,能更好的體現“藝術來源於生活,迴歸於生活”這一教育理念。活動中我採用了欣賞、探索、創作等相結合的手段,培養了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緒,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動手操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引導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大膽裝飾和創作,並且圍繞

  活動的關鍵字“福”,根據幼兒的能力水平,自主選擇用毛筆寫、剪紙、描畫等多種方式表現,將我們的傳統文化自然融合其中。

  二、根據幼兒的不同能力,正確評價幼兒,保持其製作的樂趣與熱情。我在巡迴指導時,緊扣教學目標,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大膽制

  作與裝飾,並及時對幼兒的作品給予肯定和表揚,幫助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孩子們在不斷的鼓勵中熱情滿滿,製作興趣高漲。

  三、尊重幼兒的意願,滿足幼兒的製作需求。

  在活動後期,個別幼兒製作興趣高漲,我及時提醒幼兒,可以活動後繼續裝飾,並且在活動結束後,與幼兒一起繼續裝飾自己的福燈籠,孩子們對於參加大賽,自信滿滿。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