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綜合活動:小綿羊
中班綜合活動:小綿羊
一、設計思路:
我們現在正在進行《寒冷的冬天》主題活動,在進行“動物過冬”的小主題活動中,幼兒對什麼是冬眠?哪些動物會冬眠?哪些動物不會冬眠?產生了興趣。在散文詩:“冬天是什麼”裡,幼兒瞭解到松鼠、兔子、綿羊在冬天就會換上一件厚厚的毛大衣,暖暖和和的過冬。於是發現幼兒操作包裡有一份這樣的操作紙,挺適合現在的主題進展。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用白色毛線剪成小段裝飾在綿羊身上,但其中整合了一些數知識的內容,如觀察大綿羊有幾隻?數一數,並找出相應的數字卡片。
二、活動目標:
1、嘗試將毛線剪成小段,貼上在綿羊身上。
2、瞭解綿羊在冬天會長出又長又密的毛來保暖。
三、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操作包p35、
白色毛線若干
數字卡片人手一份、
剪刀、固體膠若干
四、活動預設過程:
(一)看一看:小綿羊長啥樣?
1、出示小綿羊毛絨玩具:看一看小綿羊長的`怎麼樣?
2、觀察綿羊的形象特徵:圓形的身體、頭上長了兩個彎彎的角、有四條腿。
(二)找一找:草地上有幾隻綿羊?
1、每人一張操作紙,引導幼兒找一找有些什麼不同?
2、數一數大綿羊有幾隻?小綿羊有幾隻?請幼兒從字卡里尋找數字,把相應的數字找出來。
3、緊靠在一起的有幾隻?單獨站立的有幾隻?一共幾隻?
(三)說一說:小綿羊的過冬方法?
1、冬天這麼冷,小綿羊是怎麼辦的呢?(小綿羊冬天時長出了又長又密的毛,就像穿了一件棉襖一樣,一點也不怕冷了。
(四)剪剪帖帖:為小綿羊穿衣服
1、教師示範剪成短直線,要求又短又細
2、帖的時候儘量要直。
3、幼兒操作,注意在剪的時候,把毛線全部剪完後再貼。
4、幼兒交流,互相欣賞作品。
五、活動反思:
1、在“找一找”的環節裡,我只投放了數字4和6,幼兒數小綿羊沒有很大的問題,4只小綿羊很快就找到了,但個別幼兒對數字的認識不夠,拿數字時拿錯了,說明還有一些幼兒對數字不認識。
2、在幼兒剪貼毛線的時候,老師從時間的緊湊性角度考慮,要求幼兒全部把毛線剪光後再貼。在活動中有的幼兒還是剪一根,放下剪刀、拿起固體膠貼一根。發現這個情況後,我把兩個幼兒的操作紙進行對比,看看誰的方法動作快?透過這樣的比較,相信孩子對老師的要求會更明白。
3、本來認為貼的時候不會出現問題,往綿羊身上貼就對了。但有的幼兒從身體輪廓線往下,都帖到草地上了,老師請這些幼兒去認真看看老師的範例。還有一些幼兒出現了橫的貼或貼的太少的情況都進行了個別指導。最後的幼兒評價交流中大家把一些好的作品進行了介紹,有6名幼兒得到了3個五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