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測量亭子》
大班數學《測量亭子》
活動目標:
1、使用各種工具進行自然測量,初步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並記錄測量結果。
2、積極動腦,解決測量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學會與他人合作進行測量,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觀察過各種樹,測量幼兒園裡的樹。
2、毛線、回形針、紙條、綵帶等;記錄單、鉛筆。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引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看看亭子是什麼樣的?柱子是什麼樣的?數數有幾根柱子?
二、引導幼兒運用不同材料,進行測量。
1、提問:你剛剛是用什麼量的?是怎麼量的呢?來給大家示範一下。
2、討論:你覺得他的這種方法怎麼樣?
小結:找到起點做好標記,從起點開始測量,如果長度不夠,做好標記,再從標記處接著往下量。
三、幼兒第二次操作,並記錄測量結果。
1、幼兒進行測量,教師進行觀察指導。
2、你是用什麼量的?怎麼量的?你量的結果是怎樣的?
3、為什麼同一根柱子,你們量了之後記錄下來的結果不一樣呢?
4、教師小結:雖然量的工具不同,但是量出來的柱的長度還是一樣。
四、拓展思維。
1、介紹常用的測量工具,直尺、捲尺等,引導幼兒嘗試使用標準的測量工具。
活動反思:
圍繞原本生態教育,利用幼兒園的生態環境開展本次活動。《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在幼兒生活中,可以用來進行測量的工具有很多,在幼兒測量樹幹的基礎上,引導幼兒使用多種材料測量柱子。
本次活動,讓幼兒透過自己動手、動腦,自主的探索、發現、操作,從而獲得測量的.正確方法與經驗,從中體驗經過他們自己探索發現而獲得的成功,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幼兒在交流的過程中,大膽的說出自己的做法,教師始終支援孩子的活動,只作適當的引導,不同的做法是孩子智慧的碰撞,最終孩子在交流評價的過程中找到了正確的測量方法。這樣的過程讓幼兒感到是他們自己在獲得經驗,獲得知識,而不是老師說教、灌輸給他們的。真正感受到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