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綜合課《甜甜的糖果》

小班綜合課《甜甜的糖果》

  活動目標:

  1.幼兒在猜猜、抓抓、嚐嚐的遊戲中,體驗感知糖果的不同(數量、形狀、軟硬、味道等。)發展幼兒觀察比較簡單事物的能力。

  活動準備:

  2、紅、黃、小罐各一對,分別標上記號。

  3、各種糖果若干。(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的糖等。)

  4、數字排列紙條人手一份。

  5、小袋裝的跳跳糖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糖果姐姐。今天我帶來了一樣禮物,你們猜猜它是什麼?(糖)

  提問那你們喜歡吃糖果嗎?你們吃過的糖果都有什麼味道?(幼兒自由回答)

  那好,現在讓小朋友看看我帶的糖果都有什麼形狀的?(出示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心形)

  小結小朋友回答的真不錯,糖果不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而且還有各種各樣的味道,接下來老師跟小朋友玩個有關糖果的遊戲,就是猜糖果。

  二、操作遊戲

  (1)“猜糖果”

  1、紅罐中的糖果“一和許多”(罐內放置糖果)

  一罐裡放一顆,另一罐放許多顆,讓幼兒聽一聽、猜一猜

  教師小結:這裡只有一顆糖果,這裡面有這麼多糖果,數都數不過來,我們可以用一個詞語來說這裡面有許多顆糖果。

  2、猜黃罐中“多與少”(多些棉花糖與5個硬糖果),靠近孩子搖,多搖幾遍,嘴裡關照“仔細聽。”

  問題提示:明明這個罐子裡轟隆隆的,怎麼這個少,那個多呢?

  故抓住二點:

  一是驗證。

  二是引導幼兒思考糖果的軟硬差異。(原來啊,軟的糖果發出的聲音輕,硬硬的糖發出來的聲音響。)

  (2)抓糖果

  1、教師出示透明大桶,交代遊戲規則:一個手抓一次。

  2、準備兩個大桶(裝紅色的糖),節省時間,幼兒抓數自己的糖果。

  抓住兩點:一是否每個幼兒都在數,二是數的對嗎?會說總數嗎?

  3、教師圖象化統計:用事先準備好的糖果紙條與幼兒粘紙對應統計,統計最多的與最少的。

  4、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師抓糖的過程。

  問題提示

  (1)猜猜顧老師抓糖能抓幾顆?為什麼我抓的可能多?

  (2)教師用大手演示抓糖過程,引發幼兒思考。(為什麼大的手抓的糖果少?)

  (3)幼兒討論,教師嘗試。

  5.幼兒第二次抓糖。

  讓幼兒試一試,如不行。教師可提示語言,抓住後,數數多了嗎?

  教師觀察幼兒比較,排列的方法等。(教師小結:抓的方法不一樣,抓到的糖果也會不一樣多。下次我們到區角活動繼續去玩一玩,比一比。)

  (3)吃糖果

  嘗“跳跳糖”剛才在活動中小朋友都非常認真,老師為了獎勵你們,請你們吃糖果吧。

  提問:糖果能不能多吃啊?為什麼?

  小結:對了糖果雖然好吃,但是我們不能吃太多,吃多了會上火,更嚴重的話還會打針,還有就是吃多了對牙齒不好,會蛀牙。好今天老師就請小朋友吃一種很有趣的糖果,你們嚐嚐看,這糖果放在嘴裡吃起來會有什麼感覺。

  幼兒閉眼張嘴嘗,高興結束。(原來有那麼有趣的一種糖,吃在嘴裡還會跳舞呢。真是又好吃又好玩。)

  本次活動開展的非常的順利,糖果是幼兒所喜歡吃的,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飛速發展,現在的糖果有很多種類,無論是從糖紙的包裝上還是形狀上,都是種類很多的.,這些都深深吸引著孩子。

  在活動中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很高,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感知糖果的各種特徵,但是由於幼兒的年齡特徵,幼兒的表達能力比較欠缺,再加上幼兒入園時間不長,規則意識還不是很好,所以在活動時,老師的提問,只有幾個小朋友能夠回答老師的提問,透過這幾個孩子的回答,其他孩子才知道要怎麼樣回答老師的問題。幼兒的年齡小,所以他們的思維能力比較侷限,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比如(小朋友你們吃過的糖果都有什麼味道一個幼兒說草莓味道,其他的孩子於是都是有關水果味道的,我仔細的再提醒一下,那除了水果味道,還有沒有別的味道,幼兒的回答還是水果味道,這時候我提了下,老師吃過的糖果都有巧克力味道的)這下幼兒又轉移了,孩子的思想限制的,我們要適當的引導幼兒,但在引導的同時不能說的太直接,以免讓幼兒不在自己動腦思考。在幼兒品嚐活動的時候我涉及到得一個問題就是讓幼兒說(糖果能不能多吃)對於這個問題幼兒回答起來就比較內行,有可能在平時的生活中爸爸媽媽經常說糖果不能多吃啊,吃多了打針自己都意識到多吃糖果的害處。從活動的整體來看,幼兒對糖果也有了一定的認識,所以整節課上下來幼兒的興趣很高,但也有一兩個幼兒,看著自己媽媽在那,就過去粘著媽媽。總得來講幼兒的表現比上學期好多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