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養成教育教案

中班養成教育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養成教育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養成教育教案1

  【設計意圖】

  如今社會,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在生活上關注比較多,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照顧的無微不至,所以導致孩子在生活能力上較弱,有的孩子甚至還養成不愛洗澡的壞習慣,因此設計了《養成愛洗澡的衛生好習慣》,讓幼兒的自理能力,講衛生的習慣有所提升。

  【活動目標】

  1、知道勤洗澡可以保護皮膚。

  2、透過遷移生活經驗及音樂表演,初步學習自己洗澡。

  3、養成良好生活衛生習慣。

  4、初步瞭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5、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豬小弟》《洗澡歌》。

  小豬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豬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它的名字叫"豬小弟",我們一起來聽聽在它身上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二、聽音樂《豬小弟》。

  提問:

  1、開始小豬沒有朋友和它遊戲?為什麼沒有?(因為它身上全是泥。)

  2、後來有朋友和它做遊戲了?為什麼又有朋友了呢?(因為小豬它洗澡以後變乾淨了。)

  三、組織幼兒討論:

  你愛洗澡嗎?為什麼要經常洗澡呢?

  【教師小結】

  1、洗澡可以使我們乾淨,這樣人很舒服。

  2、運動後會出汗,皮膚上就有汙垢,汙垢就容易產生細菌,對皮膚不好。

  3、經常洗澡,乾淨的皮膚可以放出"溶菌黴"消滅細菌,保護我們的皮膚。

  四、討論:你是怎樣洗澡的?

  五、即興表演:

  沖水--擦肥皂--搓泡泡--沖水--再搓一搓--沖水。

  六、幼兒隨音樂表演,體驗洗澡的樂趣。

  你洗乾淨了嗎?還想洗洗哪?(幼兒自由地創遍:頭、胳膊、肚子、屁股、腿等等。)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中班養成教育教案2

  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內容及其意義。

  2、知道吃飯時要細嚼慢嚥。

  3、培養良好的用餐習慣。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活動準備:

  1、幼兒用的餐具或玩具餐具。

  2、教師自備小熊、小兔、小猴或其他小動物布偶。

  活動過程:

  《午餐時間》故事內容;

  午餐時間到了,小熊一心只想玩,加上今天的飯裡有他最討厭的紅蘿蔔,所以,當其他小動物都專心高興地吃午餐時,小熊卻一會兒用湯匙玩飯菜,一會兒拿著玩具跑來跑去。

  過了一會,小熊的好朋友小狗、小兔吃飽飯,收拾好餐具準備出去散步了。小熊看到了很著急,一直嚷著:“不要留下我一個人,等等我!”但是,小兔提醒他說:“老師說要把飯菜都吃完,才可以離開。”小熊連忙對小狗、小兔說:“等等我一下,我馬上就吃完了。”小熊匆忙地把飯菜扒進嘴裡,嚼都沒嚼就吞進肚子。然後把餐具一丟,就跟著小猴、小兔出去了。

  美國多久,小熊就抱著肚子蹲在地上,大聲叫著:“我的肚子好痛哦!我的'肚子好痛哦!”大家都害怕了,不知道小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只能趕快扶起他去找老師求救了。

  (一)、教師先和幼兒一起回憶、描述今日中午的用餐情形(上午則回憶前一日中午的用餐情形),以引導幼兒進入“午餐時間”的學習情境。

  (二)、教師配合餐具,以布偶講演幼兒用書上的故事。

  (三)、教師提問並討論:

  1、動物幼兒園午餐時間發生了什麼事情?(此問題是引導幼兒回想故事情節中特別的部分——如小熊沒有好好吃飯。)

  2、你認為小熊為什麼會肚子痛呢?

  3、吃飯的時候應該要怎麼樣才不會像小熊一樣肚子痛呢?

  (四)教師總結:教師引導幼兒從故事和日常生活例項的共同討論中歸納用餐時的好習慣,並由教師總結與提醒。

  1、定時定量。

  2、細嚼慢嚥。

  3、不挑食、不偏食。

  4、要專心用餐,不邊吃邊玩。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中班養成教育教案3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情境活動中,進一步感知好習慣的重要性。

  2.在自我評價中,逐步引導孩子堅持養成良好的習慣。

  3.積極、愉快地參與活動。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5.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環境準備:

  1.創設一個“家”的情境,兩組遊戲材料:a組玩具;b組圖書。

  2.評比表1張,紅花若干。

  3.磁帶《健康歌》、錄音機、攝象機。

  活動過程:

  1、邀請“小客人”入場,有禮貌地打招呼。

  老師介紹“我家”——書房、遊戲房;

  介紹另一位小客人——“皮卡丘”並出示“皮卡丘”紅花榜:“看看下面的活動哪個孩子表現好,比比哪組的紅花多。”

  願意看書的孩子請到“書房”,願意玩玩具的孩子請到“遊戲房”。

  教學建議:這一環節將幼兒引入遊戲情境中,教師要以極大的熱情進行情緒引導,讓幼兒感受到現場創設的情境氛圍,從而放鬆情緒投入遊戲活動中,保持原生狀態,以保證下面環節錄像的真實性。

  2、教師實況錄影。

  幼兒自由選擇分組遊戲:願意玩遊戲的孩子請“玩玩具”;願意看書的孩子請到“書房”看書。

  教學建議:這一環節的關鍵所在:教師儘量不去打擾孩子的活動,讓孩子自由進行。並用攝像機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記錄下每個孩子在活動時的行為習慣。

  3、組織幼兒分段觀看剛才現場拍攝的錄影,並展開討論。

  A:(1)第一段“看書”:看看、想想自己怎麼做的?你的好朋友怎麼做的?

  這樣做對不對?為什麼?

  (2)觀看第一段後,幼兒相互討論:你在大螢幕上看到了誰?(你)他的表現怎麼樣?是怎麼做的?這樣做對不對?為什麼?

  教師傾聽,參與討論。

  (3)幼兒自由發表看法,教師逐步引導,根據幼兒回答以兒歌形式加以總結,並鼓勵孩子說給“皮卡丘”聽聽。貼紅花以示鼓勵。

  B:(1)第二段錄影:“玩玩具”。看看玩玩具的孩子怎麼做的?玩玩具時要注意什麼?要養成那些好習慣?

  (2)觀看第二段後,幼兒相互討論。教師傾聽,並參與討論。

  (3)幼兒自由表述。教師根據孩子的表現和回答,逐步加以引導,歸納,用兒歌形式總結,並將編成的兒歌說給朋友聽聽。

  教學建議:本環節教師應依據現場孩子的習慣表現、靈活隨機地加以組織引導。參與幼兒討論表揚習慣好的孩子,認識到不良習慣給大家帶來的影響與不便,鼓勵孩子改掉壞毛病養成良好習慣。

  4、數數哪組紅花多,教師表揚、鼓勵習慣好的孩子。

  5、邀請大家參加家庭舞會——《健康歌》聽音樂,跳舞,做運動。

  教學建議:本環節雖接近尾聲但仍以家庭舞會的形式結束,讓幼兒沉浸在遊戲情境中,拓展到其他方面的好習慣,如:生活、衛生習慣,寓教於樂。

  幼兒角度:

  在教師的引領下幼兒透過自身與同伴的習慣對比是否會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幼兒是否樂意表達自己的看法?

  教師角度:

  能否適時、適宜、靈活地進行隨機引導,組織幼兒討論,進行現場調控。

  活動反思:

  幼兒沉浸在遊戲氛圍中,輕鬆自由,討論熱烈,基本能很好地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對於孩子的現場反應表現,也能恰當,適宜靈活地給予回應,師幼互動頻率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