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優秀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優秀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含反思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優秀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含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標】

  1、知道《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北宋時期的優秀繪畫作品,感受畫面所表現的繁榮與熱鬧。

  2、欣賞畫面上的人、物及人們的活動,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畫面的美。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1、掛圖16號。

  2、家長幫助幼兒瞭解北宋是我國古代的一個歷史朝代,它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所在位置。

  3、畫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小朋友,你們清明的時候會和家裡人做什麼?你知道古時候的人們清明節期間做些什麼嗎?我這裡有一幅北宋時期著名畫家張擇端的畫,名字叫《清明上河圖》,畫的是北宋時期都城汴京的人們在清明節期間的活動。這幅畫很長,我們一起來欣賞其中的一部分畫面。(教師事先準備有關張擇端的相關事蹟)

  二、欣賞整體畫面。

  教師出示掛圖,提問:這幅畫畫的是什麼地方?看來這幅畫你有什麼感覺?(熱鬧,繁榮)

  三、欣賞畫面中的人和物。

  幼兒觀察討論。

  提問:畫面中橋上、橋下及橋邊各有哪些人?他們在做什麼?他們的表情怎樣?他們的穿著打扮和我們有什麼不同?

  那時候人們使用哪些交通工具?

  那時候的房子是什麼樣的?你見過這樣的.房子嗎?在哪裡見過?和現在我們住的房子有什麼不同?

  集體交流,進一步欣賞。

  各種人:橋上的行人、賣東西的人、看熱鬧的人、橋下的人、船上的人、橋邊店裡的人。

  各種交通工具:毛驢、馬、獨輪車、轎子、船等。

  各種建築:橋、茶館、飯店等。

  四、總結。

  這幅畫描繪的是一千年前北宋都城汴京(也就是現在的河南開封)橋頭繁榮熱鬧的景象。這幅畫總長528.7釐米,一共畫了1643個人,每個人做的事情都不一樣。在我國曆史上,沒有一個畫家能達到這樣的水平,所以說《清明上河圖》是和珍貴的。現在它被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裡。

  五、學學畫畫。

  幼兒選擇畫面中喜愛的人物、交通工具或建築畫一畫,或將自己周圍人們趕集、逛街的場景畫一畫,將幼兒的作品貼在牆上。

  【活動反思】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我請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找到課文中描寫這一片段的文字,透過朗讀,體會畫作的內容。接著,我讓學生找出這副畫的特點。從而讓學生比較好地理解了《清明上河圖》的價值。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育是大教育,要提倡交叉學習,我想:只要學生學到了知識,得到了能力,課堂就是成功的。

  課前佈置學生預習,瞭解《清明上河圖》及其作者張擇端的相關資料,上課已始讓學生相互交流,達到資源共享。在此基礎上,根據閱讀提示讓學生讀課文,整體瞭解這幅畫,之後讓學生自學,自讀課文將字讀準,並反覆讀文標出自已的感受,突出略讀課文的特點。在學生交流感受時,我再對學生的讀進行指導,並引導看圖,特別是圖的長高,及圖上的人物數量及牲畜的數量,當與現實的進行比較學生感知了圖後,孩子們不禁對圖有了一種佩服的感覺。接著我讓學生自已選自已喜歡的那一段仔細讀一讀體會一下。結尾時對整篇課文進行了總結,分析了課文的描寫順序(總分的結構)。最後是播放課件,欣賞古畫《清明上河圖》,並讓學生談談感受,感悟我國古代人民的藝術才能,進而突出了教學重點。這篇課文主要讓學生欣賞圖,透過圖片播放,學生從整體感知,再具體出示部分圖片讓學生具體欣賞,結合作者的描述達到合作者共鳴。與現實的進行比較學生感知了圖後,學生們不禁對圖有了一種佩服的感覺,還激發了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愛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