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高樓》大班優秀教案
《蓋高樓》大班優秀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蓋高樓》大班優秀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蓋高樓》大班優秀教案1
活動目標:
1、探索紙筒的粗細與承受積木數量間的關係。
2、積極猜測、討論,表達自己在探索中的發現。
3、在科學操作活動中,能耐心、細緻地與同伴合作。
活動準備:
1、人手一份長條形白紙,長短有不同。
2、雙面膠、積木、記錄表。
3、幼兒已有做紙筒的經驗。
活動過程:
1、“捲紙筒”活動,幼兒自制操作材料。
(1)嘗試讓紙筒站立的方法:
師:老師這兒有一張長方形的紙,你有什麼辦法讓這張紙能站穩在桌上呢?
師:那需要什麼幫忙?(固體膠)我來試試看。(教師示範卷的方法)
(2)幼兒製作紙筒。
師:恩,你們也來卷一個,好嗎?
(3)做好之後與同伴比一比,看一看,引導幼兒發現紙筒的粗細不同。
師:你們卷的紙筒一樣嗎?哪裡不一樣?(有的粗,有的細)你是怎麼知道的?(看一看,兩個對著比一比)為什麼會粗細不同呢?
(4)小結:紙比較長,卷的紙筒就比較粗,紙比較短,卷的紙筒就比較細。
2、設定情境,引導幼兒自主探索不同粗細的紙筒與承受積木數量之間的關係。
(1)設定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師:剛剛小朋友們自己動手卷了一個紙筒,現在就請你們用自己卷的紙筒和一些積木寶寶來蓋高樓,好嗎?
(2)幼兒獨立操作探索:怎樣放積木才能放的又多又穩?
師:請你將積木一層一層的放在你的紙筒上面,看看怎樣放積木才能放得又多又穩?
(3)引導交流討論
師:剛剛你蓋高樓蓋的怎麼樣?發現什麼問題?
師:為什麼一組上有的小朋友的紙筒上可以放很多塊積木,但是有些小朋友的紙筒上紙放了幾塊就倒掉了呢?
師:原來那些可以放很多積木的紙筒都是比較胖比較粗的紙筒,看來是紙筒越粗,上面就可以放越多的積木
師:除了紙筒的粗細會影響我們放積木的塊數,還有什麼事也會對我們放的積木的數量產生影響呢?(太用力,撞到的,沒放在中間,紙筒邊緣沒卷平,因此紙筒擺放在桌上之後失去平衡,致使積木一個也放不上等)
教師引導總結:在紙筒上堆放積木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輕拿輕放積木,注意不碰撞自己和別人的積木,如果用很大的力氣,很容易紙筒就會被我們壓倒,推翻,而且要把積木堆在紙筒的中間)
3、介紹記錄表,兩人合作蓋高樓。
(1)提出任務
師:知道了要注意的事項,想不想再來蓋一次高樓?
師:那這次小朋友們有新的任務了,要請兩個小朋友合作來蓋高樓,一個小朋友堆積木,另一個小朋友數數並記錄,而且這次你們要拿兩個不同粗細的紙筒來蓋,比一比哪一個紙筒蓋得高樓比較高,你們願意接受這個挑戰嗎?
(2)介紹記錄表
師:那記錄的小朋友要怎麼記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教師講解介紹)
(3)提出注意要求,幼兒操作
師:這一次堆積木的小朋友動手要輕、慢,記錄的小朋友要仔細、認真,放一塊數一塊,積木一倒,馬上數一數一共堆了幾塊,並且記錄在表格中,這樣一起合作才能又快又準確的記錄。
師:先請你們找到合作伙伴,輕輕的商量好誰堆積木,誰來記錄。商量好了嗎?
師:然後請堆積木的小朋友從籃子中挑出一個比較粗,一個比較細的紙筒,開始合作蓋高樓吧!
4、分析記錄表,幼兒表達實驗的結果和發現
師:現在你發現記錄表上的秘密了嗎?(請幾位幼兒上臺展示自己的記錄表並說一說你是怎麼合作記錄的,在記錄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最後說一說自己的記錄結果。)
師:其他小朋友的記錄情況和別人的一樣嗎?如果不太一樣,那麼可能是什麼地方出現了問題?
師小結:透過小朋友們的合作,我們發現了紙筒越粗,積木放的就越多。你們都發現了嗎?而且也知道了搭積木時要輕輕的,慢慢的,可以與夥伴們友好合作搭積木,你們平時能做到嗎?
《蓋高樓》大班優秀教案2
活動目標:
1、探索紙筒的'粗細與承受積木數量間的關係。
2、鼓勵幼兒積極猜測、討論,表達自己在探索中的發現。
3、在科學操作活動中,能耐心、細緻地與同伴合作。
4、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悅。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操作1:人手一張長條形的白紙;
操作2:兩人合作,各長短不一的白紙一張。
2、膠水,記錄表,鉛筆,積木。
活動過程:
一、怎樣讓紙站立。
1、提出問題:
師:我這兒有一張長方形的紙,你有辦法讓這張紙站穩在桌上嗎?
2、幼兒自己探索。
3、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
4、肯定和表揚小朋友好的方法。
5、教師與幼兒一起分享自己的方法:將紙製作成紙筒。
二、製作紙筒,發現紙筒的粗細與紙的長度的關係。
1、師:我們也來製作一個可以站立的紙筒吧,請小朋友看看虛線部分的邊表示什麼意思?
2、幼兒:是捲起來後塗膠水的地方。
3、師: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張,製作紙筒,做好後讓它站立在桌上。
4、幼兒製作。
5、提問:你們有沒有發現,為什麼有的小朋友的紙筒粗,有的小朋友的紙筒細?
6、引導幼兒發現紙筒的粗細與長度有關。
三、蓋高樓。
1、師:我們一起來玩蓋高樓的遊戲吧,把積木一塊一塊放在紙筒上,怎樣放才能放得又多又穩?
2、輕拿輕放積木,注意不碰撞自己和別人的積木。
3、出示記錄表:不同粗細的紙筒到能能放幾塊積木呢?我們兩個孩子合作實驗,把結果記錄在這張記錄表裡。
4、記錄方法:放一塊數一塊,邊放邊數,當積木倒掉的時候,數到幾就把它記錄下來。
5、幼兒兩人合作,教師巡迴指導。
6、介紹結果。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記錄結果。
7、分析記錄表。
聽著這麼多小朋友的記錄結果,你發現了記錄表上的秘密了嗎?
8、紙筒越粗,積木放的越多。
延伸活動:
出示兩個粗細一樣,高低不同的紙筒。
師:如果是同樣粗的紙筒,高低不同,哪個放的積木會更多呢,我們到活動區再去試一試,好嗎?
活動反思:
一、有效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的合理與否,直接關係到這節課的成敗,而教學設計是基於對本班孩子的瞭解以及對於教材知識熟練把握上做的較高層次的教學課堂管理。結合小班幼兒對動物的喜愛之情,我選擇了故事《鱷魚和長頸鹿》作為活動的匯入,以此來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展開環節分為了兩部分:首先設計選擇同樣形狀、大小的積木玩具引導幼兒合作蓋高樓環節,藉此給幼兒提供一個蓋高樓的初步經驗,激發幼兒對嘗試活動的興趣。第二部分給幼兒提供充足的各種操作材料,讓幼兒自由探索操作,從而學會運用各種材料來堆高、堆穩的方法。第三部分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幼兒成功搭建高樓的照片,引導幼兒在欣賞過程中總結出搭建高樓地方法。結束部分沒有特意設計,在幼兒自由操作中自然結束活動。本教學設計的不足:首先知識目標的制定偏於簡單,幼兒很容易完成。其次,活動流程設計不是很合理孩子坐下站起來頻率太多,影響了孩子的注意力。第三,照片的放映設計雖很有新意,但效果不是很好,孩子過多的關注的是人而不是高樓。
二、有效的分配課堂時間。有效的分配課堂時間,可以對教材內容做出更準確的闡釋、敘述從而引導孩子參與各項活動,最終完成活動目標。本次《蓋高樓》活動的不足在於沒有合理分配好課堂時間,使得各環節活動開展有蜻蜓點水的感覺,顯得都不夠紮實,尤其是自由操作環節的活動提供的時間不夠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