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細胞膜
高一生物細胞膜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初步學會設計實驗的能力。
(3)學會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現象。
2、過程與方法
(1)能透過圖示和實驗來歸納問題、總結規律;
(2)能運用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來解釋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有關現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並樹立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區域性與整體相協調的科學世界觀。
重點與難點
1、重點
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難點
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質壁分離實驗的設計。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三、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引入:小實驗——蘿蔔條的軟硬對比
1、浸在濃鹽水中的蘿蔔條;
2、浸在清水中的蘿蔔條;
3、新鮮的蘿蔔條。
小結:細胞的滲透吸收和滲透失水
滲透:水分子透過細胞膜的擴散。
觀察並分析造成軟硬差異的原因。
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
置疑1:如何從顯微角度觀察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思考引導學生透過到本質看現象
1、實驗設計: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水和失水實驗
材料:洋蔥鱗葉
置疑2:為什麼選用洋蔥做實驗?思考
2、滲透的結構基礎
讀圖識圖
複習:選擇透過性的概念
為實驗設計鋪墊
置疑3:水分子透過滲透作用主要進入了細胞的什麼結構或從什麼結構離開了細胞?思考並判斷為實驗設計鋪墊
儀器和試劑:顯微鏡、鑷子、載玻片、蓋玻片、刀片、30%蔗糖溶液、清水
討論:如何設計實驗
小結:
設計原則:對照原則
變數唯一原則
設計實驗並交流
引導學生形成實驗設計的科學理念
指導學生操作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技能練習
實驗總結: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水和失水影片
質壁分離:植物細胞壁與其原生質層分離的現象。
質壁分離復原:質壁分離後的細胞恢復原正常形態的現象。
置疑4:聯絡實驗思考細胞吸水或失水的外部條件是什麼呢?
思考學會由現象到原理的自我歸納總結
3、原理
當外界溶液濃度 小於 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吸水;
當外界溶液濃度 大於 細胞液濃度時,細胞失水。根據操作過程中看到的三個影象逐一分析
學生總結
進一步探究:洋蔥外表皮細胞液的`濃度。討論交流拓展思維,鞏固實驗
思考題
1、將動物紅細胞分別放在蒸餾水中和濃鹽水中會看到什麼現象?
2、為什麼對農作物一次施肥過多,作物會出現“燒苗”現象?
3、將新鮮的黃瓜放在蔗糖與食醋配製成的糖醋汁液中,開始時黃瓜呈現萎縮,糖醋汁液麵上升。2天后,糖醋汁液麵下降,黃瓜呈現膨脹並有酸甜味道,說明醃製的黃瓜細胞內既有蔗糖分子又有醋酸分子,試分析原因。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設計方面進行了多次改進,最後確定為先讓學生設計實驗,透過實驗總結出原理,再由拓展實驗將實驗和原理整合在一起,為學生創設思維拓展的空間,最後聯絡習題解釋生活和生產實踐方面的現象,將知識運用到實際。作為教師,整個過程始終耐心細緻的在引導學生如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個人認為這是值得肯定和有效的地方。在細節方面,如果以蔗糖分子和水分子為例,將原生質層選擇透過性的特點講透、講深,相信學生在設計和理解方面會更快更好。另外在習題設計上,如果將“燒苗”現象講透,點到植物會因外界濃度過高導致質壁分離時間過長而死亡,則學生在解釋醃黃瓜現象時思維會比較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