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褒禪山記》優秀教案(通用5篇)

《遊褒禪山記》優秀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遊褒禪山記》優秀教案(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遊褒禪山記》優秀教案1

  【教學目的】

  1、理解:

  領會前人關於“志”、“力”、“物”三者關係看法的精神實質,記住做學問要“深思慎取”的告誡,學習他們不相信舊說,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強調實踐,反對主觀臆斷的態度。

  2、積累:

  ⑴豐富學生有關文言文的誦讀知識,培養誦讀文言文的習慣。

  ⑵瞭解幾種文言句式,特別是賓語前置句。

  3、運用:

  辨析幾種常見的修辭格。

  【教學重點與難點】

  1、誦讀知識及誦讀習慣的培養。

  2、理解“志”、“力”、“物”三者關係,體會“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寫僕碑、前洞,詳寫後洞,與全文主旨的關係。

  4、掌握“觀”、“名”、“文”、“求”等詞的意義和用法;瞭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識點】

  1、讀準難字字音,掌握異讀的三個類別。

  2、讀準文言句子,不要讀破句。

  3、瞭解文言虛詞在表達語氣、傳達感情上的作用。

  【教學方法】

  串講法、誦讀法、多媒體。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解題

  1、本文體裁:遊記散文。

  2、全文內容:透過遊山,闡發兩點感想。

  二、範讀全文,自讀

  三、逐段辨析有關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

  (對照譯文,辨析疑難)

  1、第一段:

  ⑴讀準下列詞語的字音:浮圖、廬冢、漫、華、謬等。

  ⑵譯句: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⑶分析“其”字的用法。

  ⑷找出名詞用作動詞的例句。

  2、第二段:

  ⑴找出名詞作狀語的例子:側出。

  ⑵找出形容詞作動詞的例子:窮、明。

  ⑶解詞:曠、擁、怠、加、咎、極等。

  ⑷不要讀破句:“而餘亦悔之……之樂也。”

  3、第三段:

  ⑴辨析:“焉”、“而”、“也”等虛詞用法。

  ⑵解詞:觀、得、非常、至於等。

  ⑶讀準音:“相之”。

  ⑷口譯本段。

  4、第四段:

  ⑴標出下列句子的語中停頓處:“後世”句。

  ⑵悲夫(fú)

  5、第五段:

  ⑴找出假借字。

  ⑵找出判斷句、省略句。

  四、作業

  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分段討論問題

  1、第一自然段記了什麼?有什麼特點?

  提示:

  記所遊山名,交待“褒禪”山名之由來,介紹華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證“華山”原名叫“花山”。

  作者記遊時,並不沉醉於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為下文“謬其傳”埋下伏筆,已有“慎取”之意。

  2、第二段記敘遊華山洞的經過,哪些詳寫,哪些略寫?為什麼這樣處理材料?

  提示:

  寫遊前洞,惜墨如金,一筆帶過;寫遊後洞,潑墨如水,詳加介紹。

  這樣剪裁,是為下文議論鋪設事實依據。

  3、第三段作者寫遊山的心得體會。他闡述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請指出具體例句。

  提示:

  闡述了宏偉的目標與不可少的主客觀條件之間的聯絡。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說明“力”的重要。“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說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從反面強調“盡吾志”的重要。“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則從正面再次強調了“盡吾志”的重要。

  4、第四段,作者寫了第二點心得體會。哪句話能表明作者的觀點?

  提示:“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本文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結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語句起到了聯絡和照應作用,請分別找出來。

  (例句略)

  6、本文末一段寫了什麼?有何作用?

  提示:記同遊之人和時間。既照應前文,又對“餘與四人擁火以入”補敘。這種寫法,可使行文簡潔緊湊。

  二、讀全文,師指點

  三、完成思考與練習

  《遊褒禪山記》優秀教案2

  設計思路

  一、三維目標

  1、繼續積累文言語彙,特別掌握詞類活用的現象。

  2、學習即事明理,敘議結合,前後緊密相扣的寫作方法。

  3、學習從遊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積極的人生態度。

  二、整體思路

  教師應當將示範背誦作為一種直觀的教學手段加以運用,必要時應逐句地帶領學生誦讀,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治學、處事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三、教學流程

  (一)匯入新課:

  教師提問:在初中我們學過哪些用文言文寫作的遊記?

  《西湖遊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醉翁亭記》、《滿井遊記》

  這類文章有何特點?

  明確:敘事寫景,抒情感懷。一般以敘為主,感為輔。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遊記《遊褒禪山記》,看它在寫法上有何區別?(板書課題:《遊褒禪山記》)

  (二)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斷句讀。

  2、學生自瀆課文,儘量熟練,並藉助註解,利用工具書,掃清語言障礙。

  提示:

  (1)學生的自己不能解決的疑問可作好記載,教師巡迴解答。

  (2)指導學生像上一課一樣作好文言語言的積累。板書隨機。

  3、掌握大意(多媒體板書)

  討論、明確:本文先寫未盡興的遊山經歷(1、2段),然後由此引發議論(3、4段),第五段是遊記的結尾。

  (三)品讀課文

  1、研讀第一段。

  學生齊讀第一段,然後教師範背第一段,學生如果還有讀不準的字音要記好筆記。同時思考:介紹“褒禪山”的語句有哪些?為什麼要特別提到僕碑和僕碑上的文字?

  明確:第一問比較簡單,只是提示學生背誦的層次。第二問要提示學生尋找文中相照應的地方。

  原因:為後文的議論埋下伏筆。

  引領學生按層次背誦此段。

  2、研讀第二段。

  先點名誦讀第而2段(有基礎的學生),然後齊讀,再後教師領背。思考:此段中介紹了前後兩洞,你認為著重介紹的哪一部分?為什麼?

  討論,明確:較詳細地寫了後洞的特點以及遊後洞的所見所感。因為本段著重寫遊洞而不著重寫景,況且只寫了半途退出的經過。由此可看出,文章不重在記遊,而只是藉以表達自己的觀點,記遊只是為後文的議論作準備的。那麼,遊洞後,作者有什麼感受呢?

  “後悔”,因為餘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卻隨之出,不得極夫遊之樂也,實意在說明自己意志不堅定。

  學生小聲再誦讀課文,爭取當堂背誦。

  3、研讀第三、四段。

  (1)齊讀第三段,強調“而無物以相之”中的“相”讀作xiàng,思考:本段主要寫了什麼?

  明確:主要寫遊山的心得。具體內容分五層意思:①用一“嘆”字緊承上文,領起全段。②以古人作為立論的標準,從“求思”的深度和廣度兩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難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對比。④闡述宏偉目標,險遠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內在聯絡。⑤強調只要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即使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梅”。

  心得是什麼?在文中尋找關鍵語句回答。

  明確:這一段承接第二段遊山未盡興的事件引發的議論“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嗎?在文段中繼續尋找答案。(略)

  歸納起來,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條件就是“志”、“力”、“物”,強調了“力”與“物”這兩個客觀條件的作用,又強調了“志”這個主觀因素的關鍵作用,強調只要盡己之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亦可“無悔”、“無譏”,作者在這兒所論述的既是遊山之所得,又是治學處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業之道。從這裡大家受到了什麼啟發?能不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談一下。

  (2)教師背誦第四段,由於句子較長,強調句讀,便於理解。

  學生自由朗讀,思考:

  “古書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其文漫滅”。)“後世之謬其傳”又是跟哪句話相照應?(“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作者認為現實中像這樣的情況多嗎?(“何可勝道也哉”)

  由此討論:你認為現實生活中像這樣的情況多嗎?請舉例證明。

  學生暢所欲言,估計說的更多的使廣告招牌、報章雜誌上出現的。(略)

  提問: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

  明確:作者從僕碑發生聯想,指出對待傳聞應該採取“深思慎取”的態度。

  3、4兩段都是由生活中具體的小事闡明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出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4、教師背、學生讀最後一段,儘量慢一些,強調“父”字讀作“f”學習遊記寫法的結尾,再如《醉翁亭記》的結尾也是這樣。

  5、學生再讀課文,同方交換檢查背誦,並檢查默寫。

  6、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自己編寫結構提綱。

  (四)相關資料

  作者介紹: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現江西省臨川縣)人。仁宗慶曆進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要求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政策,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強化統治力量,以防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神宗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實行變法。因保守派反對,新法迭遭阻礙。熙寧七年辭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辭,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卒諡文。他強調“權時之變”反對因循保守,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其詩文頗有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之作,體現了他的政治主張和抱負。散文雄健峭拔,被推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詞雖不多但風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時代背景資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現在安徽省潛山縣)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辭職回家探親,在歸途中游覽了山巒起伏,有泉有洞,風景秀美的褒禪山,同年7月以追記形式寫下此文。

  《遊褒禪山記》優秀教案3

  【教學目的】

  1、學習蓋所以以觀名其等文言常見詞語的用法。

  2、體會文言斷句及句中停頓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點。

  3、學習本文以記遊寫感的寫法,體會作者在文中表現出的觀點。

  【教學重點】

  常見文言詞語的用法;作者的觀點。

  【教學難點】

  記遊寫感的寫作方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方法】

  文言教學三讀法(自讀──譯讀──導讀)。

  【學法點撥】

  整體感知、誦讀、點撥、自學、討論、批註等。

  【教學準備】

  1、自學。

  2、勾畫《高考神梯》。

  3、自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簡介作家作品時代背景。

  2、聽錄音,正音、明讀。

  3、誦讀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教師:本課是遊記。遊記這種體裁我們並不陌生,初中時我們已經學過。學生說出遊記的篇目。(《醉翁亭記》《小石潭記》《登泰山記》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記》和《岳陽樓記》列入遊記。)古代遊記的寫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點,濃筆重彩,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請同學們注意本文與所學過的遊記有什麼不同?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自號半山老人,世稱荊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宋仁宗時,他上萬言書,主張實行新法,改革政治。後拜相,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由於保守派反對,新法受阻。他具有樸素的唯物辨證思想,反對天命,提出了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進步口號。他的詩詞文多揭露時弊,體現了自己的政治主張與抱負。詩詞遒勁清新,風格高峻。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寫於34歲任舒州通判時。

  三、點撥

  本文學習步驟:

  1、閱讀課文。

  2、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章的寫作線索。

  3、逐段閱讀,弄清文中字句含義與用法。

  4、瞭解本文寫作特色。

  5、掌握作者要表達的思想與感情。

  6、背誦。

  四、整體感知

  1、聽錄音,正音:

  廬冢謬其傳無物以相深父窈然瑰麗

  2、明讀:所謂華山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者。而我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3、理清課文結構思路:

  ⑴本名與別名的由來。

  ⑵記遊洞經過。

  ⑶抒發遊洞的感慨(全文重點)。

  ⑷簡寫由僕碑而產生的感想。

  ⑸補記同遊之人、記遊時間。

  五、分析解讀一、二段

  1、補充註釋:

  ⑴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始:起初。舍:建房。

  ⑵而卒葬之卒:死。

  ⑶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名:給命名。

  ⑷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陽: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為陽)。

  ⑸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蓋:大概,可能。

  ⑹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窮:走到盡頭。

  ⑺不出,火且盡且:將要。

  ⑻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加:更加。

  ⑼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⑽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其:自己。極:盡。

  2、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⑴舍:

  A、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B、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C、便舍船,從口入

  D、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E、退避三舍

  ⑵餘:

  A、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

  B、餘與四人擁火以入

  C、遊刃有餘

  D、其餘,則熙熙而樂

  ⑶窮:

  A、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B、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D、復前行,欲窮其林

  ⑷然:

  A、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B、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C、奚以知其然也

  D、吳廣以為然

  3、下列句中哪些詞是詞類活用?請具體解釋之。

  ⑴唐浮圖慧褒始舍於此

  ⑵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⑶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⑷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⑸則其好遊直不能窮也

  ⑹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⑺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⑻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⑼餘亦悔其隨之而不能極夫遊之樂也

  4、朗讀課文,邊讀邊翻譯。

  5、分析理解:

  ⑴褒禪山因何而得名?他到底是什麼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現在的華山。

  ⑵對花和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鑽字眼的習慣,他也因此而尚受時人譏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這個習慣的?

  (討論)

  ⑶從文中所寫來看,作者為什麼要進山洞?又為什麼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

  ⑷現在時興一種運動,叫做探險運動,你認為這種運動興起的原因是什麼?

  (討論)

  六、熟讀課文一二段,課後用通順的語言認真翻譯一遍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研讀三、四、五段。

  2、小結本文。

  3、練習。

  〖教學步驟

  一、複習背讀第一二段(或抽查詞語理解情況)

  二、分析解讀三四五段

  1、補充註釋:

  ⑴於是餘有嘆焉焉:語氣詞,不譯。

  ⑵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以:因為,由於。

  ⑶夫夷以近,則遊者眾夫:那。以:而,並且。

  ⑷其熟能譏之乎其:豈,難道。

  ⑸何可勝道也哉勝:完全。

  2、下列詞語在句中應怎樣解釋?

  ⑴焉:

  A、於是餘有嘆焉

  B、而人之所罕至焉

  C、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焉用彼相矣

  D、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⑵其:

  A、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B、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C、其熟能譏只乎

  D、其真不知馬也

  E、汝其勿悲

  ⑶觀:

  A、古之人觀於天地、山川、草木

  B、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C、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D、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

  ⑷名:

  A、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B、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C、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D、莫名其妙

  E、不名一文

  F、以奇乃華山之陽而名之也

  3、指出下列句中詞類活用現象:

  ⑴往往有得

  ⑵夫夷以近,則遊者眾

  ⑶險以遠,則至者少

  ⑷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⑸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⑹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4、比較下列劃線詞語的古今意義和用法:

  ⑴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⑵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⑶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⑷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⑸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

  ⑹於是餘有嘆焉

  ⑺往往有得

  ⑻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⑼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5、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識:

  ⑴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⑵四人者:廬陵簫君圭君玉

  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⑷《臨川先生文集》

  ⑸今之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6、分析後三段:

  ⑴王安石基於這次旅遊產生了一點感想?請具體說明。

  答:賞非常之觀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對於古書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⑵王安石分析要賞非常之觀必需哪些條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⑶學習了本文,你有了怎樣的體會?你將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和學習?

  (討論)

  三、朗讀後三段,邊讀邊翻譯

  四、小結本文

  1、古人在遊記中寫感受常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的主旨,請找出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話:盡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作者記遊褒禪山不為記遊,而為發表議論:無論治學處事,首先要有百折不撓的意志,也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2、因事見理,敘議結合。本文前兩段記遊山,後兩段發議論,前面的記遊處處與後面的體會有關,後面的議論又緊扣前面的遊山經歷。前後呼應,結構謹嚴,具體生動,淺顯易懂。

  五、佈置作業:

  1、課堂作業:課後練習。

  2、課後作業:

  ⑴背誦全文。

  ⑵完成《高考神梯》。

  《遊褒禪山記》優秀教案4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關常識。

  2.掌握重要文言字詞及文言現象。

  3.學習、借鑑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後照應的寫法。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註釋、工具書疏通文字,教師進行點撥、解難。

  2.透過學生合作討論,指導學生從課文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後照應的寫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內容和結構,理解作者“有志”“盡吾志”的觀點。

  3.重視誦讀,落實背誦要求,聯絡學習過的實詞的意義和用法,溫故知新。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作者“盡吾志”和做學問“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學態度,明白其借鑑意義。

  【教學重點】

  學習“即事明理”的寫法,指導學生理清記敘和議論的呼應關係,研習第三段。

  【教學難點】

  課文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後照應的寫法,及“乃”“道”“蓋”“文”多義詞辨析,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投影、課件,印發《遊褒禪山記》課堂練習。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簡介作者與課文,學生分小組合作,積累文言詞語、句式。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在初中我們學過用文言文寫作的遊記有《小石潭記》、《醉翁亭記》等,這些遊記共同的側重點是什麼呢?

  那就是抓住景物的特點,濃筆重彩、精描細繪,表現山水之美。

  我們今天學習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板書)這篇遊記與我們學習過的那些遊記不同,它不重在表現山水之美,而是在記遊的基礎上,用酣暢的'筆墨進行大量的議論,記遊實際上是個引子,說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學習這類遊記有助於同學們提高思維的能力為此我們共同來研究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

  二、解題(簡介作者及課文)

  學生讀註釋①,瞭解作者及課文,教師補充。

  本文是王安石34歲時在任舒州通判時寫的一篇遊記,借遊生議,說明要成就一番事業,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並提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援下,制定並推行農田水利、青苗、均輸、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國力有所加強支援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對西夏的作戰形勢王安石拜相,他不顧保守派的反對,積極推行新法傳有“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觀點,這跟本文“盡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無悔矣”的觀點是一致的因遭到反變法派的猛烈攻擊,於熙寧七年(1074)罷相,次年再為相熙寧九年再次辭去相位,退居江寧(現在江蘇南京),潛心學術研究和詩文創作(王安石的詞教輔《菩薩蠻》)封舒國公,又改封荊國公,故世稱“荊公”。

  元祐元年(1086)司馬光執政,廢盡新法,王安石憂憤去世卒諡文,故又稱“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學上也是個革新派他是歐陽修倡導的北宋詩文新運動的積極參加者,反對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風,主張文章“務為有補於世”他的詩文多為揭露時弊,反映社會矛盾之作,體現了他的政治主張和抱負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獨樹一幟,詩歌遒勁清新,詞雖不多而風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瞭解作者的這些生平事蹟,更能深刻地理解這篇遊記體散文所蘊含的深意)

  三、整體感知:

  1.放影片,學生跟著閱讀課文,注意字詞讀音。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學生集體朗讀課文。

  4.對照註釋閱讀課文,疏通文意。

  5.理清思路,把握結構。

  提問:本文各段落寫了什麼內容?

  點撥:①(1~2):記敘——遊山經過。

  ②(3~4):議論——遊山心得。

  ③(5):記敘的結尾,補敘同遊者的籍貫、姓名。

  四、掌握重點文言詞句

  學生分小組合作,翻譯各段,解決各段的文言字詞句,如有疑難,則請其他同學回答,或教師點撥。

  1.課文第一段重點掌握詞句。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居住

  故其後名之曰“褒禪”:“名”,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

  距其院東五里:名→狀,往東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表判斷,為,是

  “……者,……也”表示判斷的兩種形式: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表示單純的判斷,“者”前是主語,“者”後是謂語。

  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今言…“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表示因果關係的複合判斷“者”在這裡除了表示停頓語氣外,還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2.課文第二段重點掌握詞句

  有泉側出名→狀,從旁邊

  有穴窈然幽深的樣子然,形容詞詞尾

  問其深形→名,深度

  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形→動,到盡頭

  餘與四人擁火以入“而”,表修飾

  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動→名,見到的景象

  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

  則其至又加少矣動→名,到達的人/更

  火尚足以明也形→動,照明

  則或咎其欲出者有人/責怪,埋怨

  3.課文第三段掌握下列詞句

  往往有得心得,收穫,名詞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因為/並且,連詞

  夷以近…險以遠而且,表並列,連詞

  古人之觀於天地觀察,動詞

  非常之觀不平常/景觀,名詞

  常在於險遠形→名,危險遙遠的地方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形→名,讓人迷惑的地方/到達/幫助

  於人為可譏:對於/是,算得上,動詞

  其孰能譏之乎:難道,副詞,表反問語氣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魚蟲、鳥獸:介詞結構後置句

  不隨以止也:不隨(之)以止也省略句

  此餘之所得也:判斷句

  4.課文第四段重點掌握詞句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因為

  後世之謬其傳弄錯,使……錯,使動用法

  而莫能名者沒有人/名→動,識其本名

  何可勝道也哉盡,完/說,動詞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的原因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以(之)悲夫古書之不存省略句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斷句

  五、佈置作業

  1.誦讀全文

  2.將文中出現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來,並歸類整理。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研習課文

  2.理清課文前後兩部分的內在聯絡,弄清因事說理敘議如何有機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學習文言文,重要的是誦讀,誦讀成詠方能加深理解內容現在按學習小組(四人)展開誦讀,第一小組讀完第一段,第二小組接著第二段,依次輪流下去,看哪個小組讀得最好。

  二、集體朗誦全文,注意語感

  三、研習、討論課文內容

  (一)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

  學生分小組思考、討論下列問題後,派代表回答

  1.段依次記述(每格一字):山之、山之、山之、山之

  2.畫出空間方點陣圖

  3.討論:為什麼要特別提及僕碑上的文字?對“花”和“華”的辨析體現了王安石愛鑽字眼的習慣,他也因此受時人譏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這個習慣的?

  4.為什麼說“華(huá)山”是“音謬”?

  學生思考後回答

  點撥:1.名寺洞碑

  2.寫僕碑是為後面議論埋下伏筆,作者認真考證僕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體現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後面議論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據。

  3.漢字最初無“花”字,“花”小篆中寫成像花形;“花”是後起字,有此字後“花”與“華”分開,“華”才讀“huá”王安石認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寫的今字,仍然應讀“huā”,而不應該讀成“huá”。

  (二)第四段寫由僕碑而得的感悟

  1.指名朗讀

  2.學生討論:在本段中作者表達了怎樣的觀點?這一觀點是怎樣演繹而來的?第四段又是如何與第一段照應的?

  點撥:作者認為治學不應當輕信盲從,以訛傳訛,而應該“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經過自己的頭腦認真辨析思考,然後謹慎地吸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揚棄那些有謬誤的東西這一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作者採用“不……不……”(“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雙重否定,強調突出“深思而慎取——深刻的思考,謹慎的採用對於治學的重要”這種治學態度是作者本人躬身實踐的。

  作者從第一段的“有碑僕道其文漫滅”,聯想到“古書之不存”,從“音謬”聯想到“謬其傳”的情況不可“勝道”,自然地得出治學必須“深思慎取”的結論前面提到的“僕碑”,為後面的議論“深思慎取”的治學態度提供了具體的資料前面是伏筆,後面是照應有敘有議,照應緊密構思嚴謹,邏輯嚴密。

  小結:第一段是把所遊之地交代清楚(所遊之地有褒禪山、慧空禪院、華山洞),主要說明褒禪山和華山洞名稱的由來,辨識“華實”之“華”應為誤讀第四段中寫到僕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關僕碑的描述照應前面的描寫為後面的議論埋下伏筆。

  (三)第二段記遊華山洞的經過

  1.提問:第二段可以分成幾層?

  可以分為兩層:第一層:簡介前洞和後洞第二層:追記後洞中所見並表示遺憾心情。

  點撥:這一段先介紹前洞和後洞,接著寫遊後洞的情形,然後簡析他們本來具有進洞盡遊的條件,結果卻是半途折回介紹前洞極簡略,只點明因“平曠”而“記遊者甚眾”;介紹後洞較具體,寫“窈然”,突出其艱險,寫“寒”和“深”都與“窈然”有關,也是“好遊者不能窮”的原因寫前後兩洞相互照應,著力突出“窈然”——洞險、深、盡、寒,為下文寫半途退出作鋪墊。

  2.提問:運用了哪些對比?有哪些作用?

  點撥:略寫前洞(19字),較詳細地寫了後洞特點及遊後洞的所見所感多處設比:①前洞的平曠與後洞的幽深對比;②前洞“記遊者甚眾”與後洞“來而記之者已少”對比;③“餘所至”之淺與“好遊者”所至相比;④進洞時“其見愈奇”的欣喜與出洞後“不得極夫遊之樂”的懊悔相比(欣喜和懊悔兩種情感,哪一種對文意來說更重要?)作用是為第二部分的議論作鋪墊。

  本段寫遊洞,並不寫景,只是寫了半途退出的經過,這與第一段中寫上山獨寫一塊倒在路上的碑類似顯然記遊不是重要的,而是藉以表達自己的觀點,記遊是為後面進行議論準備材料的。

  (四)研習第三段

  1.本段著重寫什麼?闡述了什麼觀點?學生思考後回答

  明確:寫遊褒禪山的心得體會,抒發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說的“有嘆”闡述“盡吾志”的觀點。

  (1)以“於是餘有嘆焉”一句承上啟下“於是”的“是”什麼意思?讓學生在第二段中找“是”所指代的“這種情況”都包括哪些語句?——“是”說“遊華山洞”從“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到“火尚足以明也”。

  (2)“嘆”字承上文的“悔”字,領起全段啟下,自然地轉入議論。

  2.主要寫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不是隨意的,而是經過深思而悟出來的作者以遊洞為喻,自己無所得產生的懊悔,就是因為沒有“求思之深”。

  3.寫現在一般“世人”的做法: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照應“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

  險以遠,則至者少”,照應“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不能窮也”。

  4.對比之後,重點闡述作者自己的觀點: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照應“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5.用“奇偉、瑰怪、非常之觀”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這種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的怎樣才能達到呢?學生找出文句後回答。

  作者提出了三個“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去掉雙重否定(作用是加強論述的力度),就是“三有”:有志(堅定的志向)、有力(不斷的艱苦努力)、有物(一定的物質條件)。

  6.三者關係:

  那麼為什麼後悔?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夠?是不是沒有相應的條件?學生思考後回答。

  因為餘之力尚是以入,火足以明也,卻隨之出,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根結在於他的意志不堅定。

  作者從順序上肯定了“志”的重要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

  作者又對“志”的重要性,作進一步的強調和申述。

  “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有“力”而無“志”,因此未達目的,這會被人譏笑,自己也會悔恨;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指出只要“盡吾志”,雖然不能達到目的,也可以無譏無悔;

  這一正一反得出結論:“盡吾志,可無悔”照應“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7.最後,以“此餘之所得也”,收束這一段議論,歸結到作者思想上的收穫,回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烏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段議論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終,前後呼應。

  四、問題探究

  1.思考本文的記敘部分和議論部分是怎樣緊密聯絡的?(提示:可以從過渡、銜接,前後呼應,遊山與治學處世三方面聯絡上思考)

  明確:文章兩部分之間使用了過渡句“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開啟下文,第三段第一句“於是餘有嘆焉”,緊承上文,領起全段使文章前後銜接,過渡自然。

  再一是文字上前後呼應,意思貫通正因為回家探親途中游山探勝,卻因輕信隨從,失諸檢察,半途而廢,褒禪山最為奇妙之處未能一睹為快,作者悔之不已,感慨系之,從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間的辯證關係;正因為遊覽中發現“有碑僕道”,“花”“華”音訛,於是由此發出了“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前後照應的句子體現了記敘正是為議論部分埋下伏筆,使議論有依據,議論部分是記敘的深化,是從具體事物中悟出來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還有一點就是作者把治學處世比做遊山,抓住它們之間的共同點: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態度遊覽中總結出“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道理從而勉勵自己和讀者在治學、處事、創業的道路上堅定志向,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攀登風光無限的險峰。

  2.本文由“不得極夫遊之樂”生髮出“盡吾志”的觀點,又由“僕碑”生髮出“深思慎取”的觀點,這兩個觀點彼此有聯絡嗎?

  明確:“盡吾志”的觀點——這正是“求思之深而無不在”的結果由此可見,“盡吾志”的觀點跟“深思慎取”的觀點是有聯絡的:“盡吾志”的觀點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礎上產生的;有了這個觀點,又能反過來促使人們“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古人之觀於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這句話,即可看出兩個觀點的聯絡)。

  3.討論總結這篇課文寫作上的特點

  討論、歸納,學生補充,教師訂正

  明確:

  (1)因事說理、敘議結合

  本文是一篇遊記,但不同於一般的遊記,不重山川風物之美的描寫和景物的敘述,或者寄託某種情致懷抱,而重在借景生論,因事說理,以說理為目的記遊的內容只是說理的材料和依據。

  文章以記遊作比喻,引發出議論,因事說理,以小見大準確而充分地闡述了一種人生哲理,給人以思想上的內涵啟發,使完美的形式和思想和諧統一文章前部分記遊山,後部分談道理,記敘和議論緊密結合,前後呼應文中記遊內容是後文議論的基礎,是議論的事實依據;議論是記遊內容在思想認識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

  全文即事明理記遊,處處為議論埋下伏筆;議論,句句與記敘相呼應遊蹤交代完整清晰,見聞卻言約而事豐,未盡的遊興在議論中得以宣洩,強烈的感受在議論中盡情地傾吐“記”為“議”提供形象依據,“議”是“記”的最後昇華二者相得益彰,渾然一體,平中見奇,別開生面。

  (2)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本文的主旨在於闡述要有“志”“盡吾志”並“深思而慎取”,為此選材遊褒禪山從略,遊華山洞詳寫,記僕碑文字從詳,其餘從略;前洞和後洞概況從略,遊後洞從詳,又以寫心情“悔”從詳。

  五、學生閱讀全文

  六、背誦第二段

  七、課堂小結

  本文最大的特點是因事見理、敘議結合前兩段記遊,第三、四段發議論記遊為發議論做鋪墊,而發議論則句句回應記遊兩者相得益彰,渾然一體學習本文要掌握這種在記敘的基礎上深入發表有道理的議論的方法。

  作者透過遊褒禪山的所見和所感,闡明瞭無論是治學還是處事,都必須具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態度,以及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八、佈置作業:背誦課文三段,力爭全文背誦。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辨析詞類活用

  2.指導整理“其”字的幾種用法

  3.完成課堂練習

  【教學步驟】

  一、指名背誦三段

  二、集體朗誦課文

  三、發放課堂練習,學生完成

  四、“其”宇在文中有二十多處,每個同學迅速找一處,指出它的意義同學更正

  1.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2.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3.距其院東五里4.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5.其文漫滅6.獨其為文猶可識,日“花山”

  7.其下平曠8.問其深

  9.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l0.人之愈深,其進愈難

  11.而其見愈奇12.然視其左右

  13.蓋其又深14.則其至又加少矣

  15.既其出16.則或咎其欲出者

  17.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18.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19.其孰能譏之乎20.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教師總結點撥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處之多,大致可分為五種型別:

  (1)指示代詞,相當於“那”“那個”“那些”

  (2)人稱代詞,相當於“它”(他)

  (3)人稱代詞,表領屬關係,作“它的”講

  (4)人稱代詞,活用為第一人稱相當於“我”“我們”“自己”

  (5)語氣副詞,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為“難道”;表估計時,譯為大概、可能

  五、指名學生彙報完成文後練習四的情況(解釋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同學們補充訂正)

  六、辨析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特殊句式

  看課文,指出加點的字古今詞義不同或詞類活用情況

  (1)而卒葬之古:終於;今:士兵,完畢

  (2)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數詞ll

  (3)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古:不平常;今:表程度的副詞,很、十分

  (4)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詞,“所”與介詞“以”結合,相當於“……的緣故”;今常用作因果關係的連詞“學者”:古泛指求學的人,讀書的人今: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

  (5)長樂王回深父這是一個通假字,“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稱。

  (6)問其深;則其至又加少矣;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這三個詞都可以視為形容詞用作名詞,分別為深度、到達的人、險遠的地方,也可以把“其至”“險遠”看做是後面省略,後面分別省略“之人”“之地”。

  (7)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謬”:弄錯,使……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名”:說出,說明,動詞。

  (8)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極”:盡情享受,形容詞用作動詞。

  4.指名回答下列句式的特點

  (1)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2)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3)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明確:這三個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斷其中的“者”是語氣助詞,表示提頓,“也”是語氣助詞,表示判斷第(1)個句子是一般判斷句,第(2)、(3)個句子是因果判斷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七、全文小結

  《遊褒禪山記》是一篇遊記體的論文,闡述兩個觀點,一是“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必須“盡吾志”以赴;一是古書不存,學者研究學問必須“深思而慎取”文章以遊山為喻說明無論治學、立業都必須有堅強的意志、百折不撓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態度;意志不堅,淺嘗輒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本文的結構謹嚴,可以從前後敘議的緊密聯絡,行文的上下呼應和寫法上曲折、起伏方面去體會。

  《遊褒禪山記》優秀教案5

  單元教學要點

  一、教材地位:

  本單元選擇就宋代著名散文大家蘇洵、王安石、歐陽修、蘇軾的散文名篇。《六國論》《遊褒蟬山記》是教讀課,後兩篇是自讀課。《六國論》《伶官傳序》都是借古諷今的史論散文,《遊褒禪山記》《石鐘山記》是因事說理的遊記散文。可以分別作比較閱讀。

  宋代散文繼唐代古文運動的傳統並有所發展,題材更加廣泛,形式更加多樣,語言更加暢達,長於議論,體現宋代以理入文的一代文風,對後世散文產生深遠影響。

  二、輔助教材

  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喜雨亭記》,蘇轍的《黃州快哉亭記》,司馬光的《赤壁之戰》,蘇軾的《赤壁賦》,比較各種遊記散文與史論文風格的多彩多姿。

  【知識目標】

  1、學習借鑑文章借古諷今針對現實有感而發的說理方式。

  2、理解重點詞句在文中的特殊含義與用法

  3、掌握幾個文言句式並能讀懂文中語句

  【能力目標】

  1、迅速把握文章整體內容與思想情感。

  2、能結合寫作背景賞析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情感目標】

  透過反覆誦讀體會作者深入思考,注重實踐探索的求知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誦讀背誦,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重點詞句在文中的含義。

  2、難點:領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熟練掌握文言詞類用法與句式是難點。

  【教學方法】

  誦讀法、探究法、引導法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瞭解作家作品及遊記散文的基本寫法

  2、藉助工具書初步讀懂全文內容

  3、體會作者是怎樣把記遊寫景與感悟說理結合起來的。

  二、學生簡介自己所瞭解的作家作品常識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好半山。世稱王荊公,王文公,王臨川。21歲中進士,40歲進萬言書,提變法,抑特權,力圖改變北宋積弱積貧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之策。49歲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援下力行新法,但遭司馬光為首的守舊派攻擊,54歲罷相,次年為相。56歲再次辭去相位,隱居江蘇南京,從事創作。封荊國公,諡號文公。《臨川先生文集》。

  三、朗讀文字,整體把握內容

  四、探究思考,理解中心思想與作者感情

  1、王安石具體描寫遊褒禪山幾個地方,哪個地方寫得最詳細?

  2、作者在第一段為什麼要特別寫不會引起別人注目的路邊石碑,後邊哪一個語句與它呼應?

  3、作者在遊華山洞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外人不容易注意的現象,最能引起作者感慨深思的是哪一個句子?

  4、作者透過遊華山洞的經歷悟出了什麼樣的人生道理?

  5、作者認為要完成自己的事業理想必須有哪些條件,哪一個條件是最重要的?

  6、作者認為盡力而為雖然可能不成功,可以問心無愧,也不用怕別人嘲笑,你同意這樣的觀點嗎?你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五、老師範讀全文,學生理解詞句

  六、作業

  1、藉助工具書讀懂全文語句,準備複述。

  2、完成《導學》練習,鞏固文言詞語與句式的理解。

  3、朗讀全文,準備背誦。

  第二課時

  一、重點語詞與句式理解檢測

  二、重點語段口頭翻譯檢測

  三、學生誦讀全文

  1、個別誦讀能力一抽一查

  2、集體誦讀訓練

  四、教師示範朗讀與誦讀指導

  五、學生劃分重點語段層次,把握背誦的文脈與記憶的銜接特徵語詞

  六、學生分層誦讀,以文意串連銜接回憶線索

  七、遷移運用

  把“遊華山洞”的兩段描述改寫成為現代散文。

  要求:

  1、能用一定的修辭手法描寫景物;

  2、運用心裡細節描寫表現遊覽者的見聞與感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