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語言冬至優秀教案

幼兒園大班語言冬至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冬至優秀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語言冬至優秀教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節以及冬至節的來歷

  2、感受繪本故事中冬至節的習俗3、讓幼兒瞭解並認同冬至節,喜愛傳統節日,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時代內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傳。

  活動準備

  1、透過網路等途徑,收集與冬至有關的資料。

  2、向老人詢問民間流傳的與冬至有關的習俗。

  3、製作課件。

  活動過程

  一、交流資訊,自然引入。

  1、播放《節氣歌》播放二十四節氣歌,引出《冬至節》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引起幼兒的好奇心,講述關於節氣的資訊。預設: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並且是很重要的一個節氣。冬至這天,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時候,過了冬至開始“數九”,九九八十一天後,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3、引出繪本故事《冬至節》

  二、透過繪本故事說冬至由來

  簡介冬至的由來、俗稱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黑夜會慢慢變短。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中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冬至是大雪冬至後是小寒,因為冬至沒有固定於特定一日,所以被稱為“活節”;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陽曆年(元旦)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冬至”又稱為“冬節”。

  三、說冬至傳說、習俗過渡:為什麼古代的節日還能保留至今?讓我們一起用傳說和習俗來“說冬至”吧!

  1、用傳說說冬至。主要有:傳說一:冬至餛飩夏至面。傳說二:冬至吃狗肉。傳說三:冬至南吃餃子北吃餛飩

  2、用習俗說冬至。主要有:

  (1)習俗一:祭天迎日、緬懷祖德——冬至之祭

  (2)習俗三:葭灰土炭、圖歌消寒——冬至之娛

  (3)習俗四:盛情敬師、贈襪履長——冬至之禮

  (4)習俗五:精心寧神、食療養生——冬至之養

  四、遊戲活動

  用紙黏土製作餃子和湯圓,感受冬至節的氛圍

  活動延伸

  1、體驗:跟家長學會做餛飩或水餃,感受冬至節的喜慶,增強學生動手的能力。2、講述:給弟弟妹妹講述有關冬至的傳說和習俗。

  冬至節微反思:透過此次繪本故事《冬至節》的活動,幼兒瞭解了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節的來歷及習俗,感受了爺爺給孫子講述冬至節的愛意,並且學會了九九歌,感受了傳統節日的濃厚氛圍,本次活動幼兒主要作為傾聽者,在延伸活動中將讓幼兒進一步參與到活動中。

  幼兒園大班語言冬至優秀教案2

  活動目標:

  1、能圍繞一個話題進行討論,知道冬至由來。

  2、願意當眾表達,表達時自然、從容、自信。

  活動準備:

  利用回家時間和父母收集關於冬至的相關資訊

  活動過程:

  (一)音樂歌曲《給小桃樹穿件新棉襖》匯入:

  教師彈奏樂曲,幼兒隨樂曲演唱。

  孩子們,你們歌唱的時候特別專注,真棒!

  剛才我們演唱了有關冬節歌曲《給小桃樹穿件新棉襖》,冬季裡有個節日馬上就要到了。是什麼節日呢?(冬至節)

  (二)冬至節的談論

  小朋友說的真好,冬至節就要到了。哪個小朋友能給我們說一說冬至節(叫3-4名幼兒)

  冬至節我們可以做哪些活動來慶祝呢?(改變戶外運動、包餃子、講給小班弟弟妹妹)

  (三)自行如廁穿著外衣,到小班請弟弟妹妹一起進行戶外活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