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語言感恩父母教案範文(精選9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感恩父母教案範文(精選9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感恩父母教案範文(精選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語言感恩父母教案1

  教案目標:

  1、透過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內容並體驗作品蘊涵的深厚情感。

  2、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感恩”的理解,並聯系已有的經驗創造性地進行講述。

  教案准備: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磁帶/CD。

  教案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初步瞭解畫面內容,激發欣賞的興趣。

  仔細看一看,畫面上畫了些什麼?你看了這幅畫有什麼感覺?(鼓勵幼兒積極表達自己的理解)

  這幅畫說的是一篇非常好的散文,名字叫做《感恩的心》,誰要對誰表示感恩呢?請你仔細聽。

  欣賞散文前半段,理解並感受散文蘊涵的情感。

  2、散文的名字叫什麼?散文裡說了些什麼?誰對誰表示感恩呢?

  落葉為什麼要對大樹媽媽感恩?(大樹媽媽養育了小樹葉)

  蒲公英為什麼要對風婆婆感恩?(風婆婆幫助蒲公英播種)

  花瓣為什麼要對大地公公感恩?(大地給花兒養分,幫助它成長)

  在老師的帶領下,邊看幼兒用書,邊朗誦散文前半段。

  3、出示散文後部分圖片,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感恩之情。

  引導幼兒觀看圖片,初步瞭解圖片內容。

  畫上畫的是誰?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討論他們的感恩,他們要感恩誰呢?

  4、透過討論,幼兒創造性地講述自己的感恩之情!

  為什麼要感恩爸爸媽媽?為什麼要感恩老師?為什麼要感恩朋友?你還要感恩誰?為什麼呢?

  教師朗誦作為討論的總結?

  5、聽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受?讓幼兒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

  我們要感謝這麼多愛我的人!幫助我們的人,你想對他們將一句什麼話表示你的感受?

  幼兒園大班語言感恩父母教案2

  教學設計意圖: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感恩教育應該從孩子抓起。作為即將畢業的大班孩子,想透過此次社會活動:《感恩的心》,藉助《口渴的螞蟻》這樣一個故事情節,體驗小螞蟻期盼、驚喜、感恩的心情。然後在表達交流中,將教學的重心迴歸到幼兒的生活,並以製作感恩卡的形式,引導幼兒體會別人對自己的愛,同時,也要教育幼兒學會把自己的愛積極的反饋給別人。希望透過《感恩的心》這樣一個活動載體,讓紙趣藝術之花在孩子心中開放的更加絢麗多彩。

  活動目標:

  1、透過故事和談話,體會她人對你的幫助,並運用自己的方式回饋別人對你的愛。

  2、初步培養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透過製作感恩卡等活動表達老師給予他們的愛。

  難點:讓幼兒學會感恩,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及人有感恩的心。

  活動準備:

  1、音樂:感恩的心。

  2、彩色卡紙、黑筆、固體膏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述故事《口渴的螞蟻》

  討論:聽完故事後你的心情怎麼樣?為什麼?小螞蟻口渴了,誰幫助了它?小女孩遇到了什麼困難?小螞蟻又是怎麼幫助她的?

  二、遷移經驗,說說自己生活中被關心、被幫助的情景。

  1、幼兒回憶自己生活中被關心、被幫助的情景。

  2、進一步感受成人對自己的關心和幫助。

  (1)家中:媽媽洗衣服、爸爸拖地、爺爺餵飯。

  (2)幼兒園:老師教本領、阿姨做飯

  (3)社會:清潔工掃地、警察指揮交通·······

  三、探討交流感恩的方法,製作感恩卡,送給辛勤培育你的老師。(播放感恩的心音樂)

  1、設計感恩卡。

  2、製作感恩卡

  3、贈送感恩卡。

  活動反思:

  首先作為一堂社會領域的紙趣研討課,要充分激發和調動幼兒情感方面的東西。活動第一個環節,故事的講述要合理,順暢,圖片的出示容易打亂孩子們的傾聽,導致故事缺乏了完整性,不利於幼兒對故事的理解,也就難於讓幼兒產生情感的共鳴。而要讓幼兒去理解:螞蟻為什麼會幫助小姑娘。在第二個環節中,讓幼兒說說自己生活中被關心被照顧的感覺,要運用多種方式,例圖片的方式去引導幼兒去感受,可能會更恰當些。藉此喚醒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在活動中,還要讓孩子們充分去聯絡生活實際,例你在幼兒園過的幸福嗎?為什麼過的這樣幸福快樂。在製作感恩卡時,要有目的的進行設計,這是讓幼兒透過製作感恩卡這樣一個媒介,來表達自己情緒情感的一種方式。同時可以引導幼兒說說畫畫。教師的示範一定要有主題和明確的目標。製作表達很重要,但情感的表達是關鍵。最後環節,讓孩子將感恩卡不僅僅侷限於是送給在座的老師,而應該是你最想感恩的人,然後將活動推向高潮。

  幼兒園大班語言感恩父母教案3

  活動準備:

  1、照片,父母的簡單情況,家庭生活中的2——3件。

  2、音樂,錄影資料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

  放《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曲,聲音由弱到強。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首歌的名字嗎?

  2、聽到這首歌有什麼感受,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的腦海中出現了那些情景?

  3、誰能說一說這首歌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二、情感體驗

  小朋友們,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唱出了我們擁有母親的愛是多麼的幸福,失去母愛是多麼的淒涼,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我們長大,他們為我們做了許許多多的事情,下面我們一起做一個遊戲,走進心靈深處去尋找我們的爸爸媽媽。

  1、心理遊戲

  (1)準備活動:使身體輕鬆,最後達到輕鬆自然的狀態。身體坐直,靠近椅子背,坐穩,然後做三次深呼吸,再從頭、頸、肩、胸慢慢放鬆,這是可以提醒幼兒可以趴在桌子上,火靠、躺在椅子上,宗旨、做呢樣放鬆怎樣舒服就可以怎樣,繼續腰部放鬆,腿、腳放鬆,提示:啊!好輕鬆啊!好舒服!真想睡一覺,可以輕輕的閉上眼睛。

  (2)活動開始(心理暗示)

  現在,腦子裡空空的,大大的,白白的,亮亮的,或者是黑黑的.,什麼都沒有,靜靜的停一分鐘。(很輕的嬰兒聽哭聲想起)那一天,隨著聽哭聲,一個小生命誕生了,原來,那就是我,看,那眉毛、那眼睛、那小嘴、小手、小腳丫,渾身上下……、我躺在媽媽身邊……媽媽看著我…慢慢的…,我會說話了,會走路了,會吃飯了,會穿好衣服了。

  那天,媽媽沒送你上幼兒園,你一天一天長大了,那天,下雨了……媽媽來接你,那天,你得獎了……(停頓一會,給幼兒充分的想象時間)。好請小朋友們睜開眼睛看一看,站在你面前的是誰?

  遊戲結束後,幼兒慢慢回到現實情境中。

  2、請小朋友說說你在遊戲中看到了什麼?現在心裡有什麼感受?

  3、在我們的生活中父母把無私的愛給了我們,許多小朋友都想講一講,(找幾個人)

  4、在將父母事情時,你又是什麼感受?

  5、聽別人將父母的事情是你又是什麼感受?

  三、激發情感

  1、每一位父母都是偉大的、無私的,他們用心呵護著自己的兒女,願意為兒女付出一切,無論生活多麼艱辛,工作多麼艱苦,他們都能克服困難,幸福的生活著,快樂的工作著,你願意介紹一下你的父母嗎?

  2、誰願意介紹一下自己的父母(不指明自願上臺)

  你認為你的父母是一個怎樣的人?你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心情怎樣?

  四、暗示導行

  1、如果你的父母就在你面前,你想對他說什麼?

  2、你愛你的爸爸媽媽嗎?你是怎麼愛他們的?

  3、你現在心理是一種什麼感受?

  4、愛是一種付出,更是一種享受,我們付出愛的同時,享受著一種幸福和快樂,享受著生活,享受著人生……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嗎,讓我們一起去回報我們偉大的父母。

  幼兒園大班語言感恩父母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促進家庭和睦,完善人際關係。

  2、瞭解愛媽媽,愛長輩的美好情操。

  二、活動準備:

  小動物頭飾、音樂CD。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音樂響起)教師講故事《小烏鴉愛媽媽》

  二、基本部分:

  1、有感情的複述故事

  引導幼兒感受故事的含義。

  2、啟發提問:故事裡面都有誰?

  幼兒:小烏鴉、烏鴉媽媽、小燕子、小喜鵲。

  提問:烏鴉媽媽為什麼不自己捉蟲子吃?小燕子和小喜鵲說什麼了?

  幼兒:烏鴉媽媽因為生小烏鴉得病了。小燕子和小喜鵲說烏鴉媽媽懶。

  提問:那你們覺得烏鴉媽媽懶嗎?

  幼兒:不懶。

  提問:小燕子和小喜鵲最後知道事情的真相了嗎?小烏鴉是個好孩子嗎?

  幼兒:知道了。小烏鴉是個好孩子,他愛媽媽。

  引導幼兒大膽發言,加深幼兒對故事的印象。

  三、和幼兒討論‘我的媽媽’

  四、結束部分(老師用最樸實的語言總結長輩對我們的愛)

  孩子們是媽媽將我們帶到這個美麗的世界,是媽媽和爸爸給了我們美麗的衣服和好吃的飯菜。在我們摔倒時,是他們將我們扶起,當我們生病時使他們將我們照顧,所以我們要記住爸爸媽媽的愛並感謝爸爸媽媽。

  五、家庭作業(請家長輔助)

  1、回家認真吃媽媽做的飯菜不挑食。

  2、幫媽媽爸爸捶背。

  幼兒園大班語言感恩父母教案5

  設計意圖:

  在當今物質條件優越的時代,孩子們感受著來自家庭及各方面的寵愛,成為“家中的太陽”,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習慣接受別人的關心愛護,不積極主動對待他人,甚至由嬌而橫。為此,我們要加深孩子對愛的理解,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快樂生活離不開別人的幫助,培養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活動名稱:

  《感恩的心》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從小有愛心,樹立心中有他人的情感,用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

  2、學習用語言行動表達感恩。

  活動準備:

  課件《失語女孩的故事》、公益廣告《心在一起》、遊戲“愛心之旅”伴奏音樂、歌曲《感恩的心》

  活動過程:

  一、情感體驗

  播放課件《失語女孩的故事》,深深體會母愛的偉大,引起情感共鳴,融入失語女孩的精神世界。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聽一個真實的故事,是一個失語的(不會說話)小女孩的故事,聽後說說你的感想。”

  幼1:小姑娘很可憐。

  幼2:小姑娘很堅強。

  師:“那麼她的母親呢?”

  (抓住母親臨死手中的那塊年糕,引導幼兒理解母愛的偉大)

  “媽媽死後,她是怎樣做的?”讓幼兒發言,教師重複小女孩的話,同時做出手語。

  師:“小姑娘為了感恩母親,選擇了堅強勇敢的活下去,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我們要感恩的人。”

  二、感恩的人

  逐一播放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感受來自生活中的關愛,瞭解我們要感恩的人。

  1、圖1:感恩父母,瞭解養育之苦(圖片內容:孩子發高燒,躺在床上,額頭上敷者毛巾,母親的神情中顯出無比擔心與關愛。)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你的父母是如何關愛你的呢?”

  幼1:媽媽天天給我做好吃的,買新衣服。

  幼2:爸爸辛苦上班掙錢給我買玩具。

  幼3:下雨了,媽媽把雨傘給我,可她卻淋著雨。

  2、圖2:感恩老師,瞭解培育之難(圖片內容:小男孩摔倒了,老師蹲在旁邊,沒有及時扶他,而是給予鼓勵,讓他自己爬起來。)

  師:“在我們生活中,老師還教你幹什麼呢?”

  幼1:老師教我唱歌、畫畫。

  幼2:老師和我們一起去找春天。

  師:“老師教你們學本領,讓你們長大,做自己想做的事。”

  3、圖3:感恩夥伴,體驗友情之樂(圖片內容:兩個小夥伴在一起,其中一個把自己心愛的玩具給另一個玩)

  師:“你和你的小夥伴在一起開心嗎?有哪些開心的事?”

  幼1:我們一起做遊戲。

  幼2:她幫我係釦子。

  4、感恩周圍的人,瞭解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圖片內容:鋤禾,瞭解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珍惜糧食。)

  師:“在我們生活周圍還有哪些需要我們感恩的人?”

  幼1:醫生為我們看病,讓我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幼2:建築工人為我們蓋起了漂亮的房子。

  還有警察、環衛工人……

  三、如何感恩

  1、讓幼兒自由發言,“你最感謝誰,如何感謝他?”

  幼1:感謝爸爸媽媽,我可以幫他們幹活。

  幼2:感謝環衛工人,我們不亂扔法果皮紙屑,一起來保護環境。

  2、看公益廣告《心在一起》進一步理解如何感恩,知道我們要從小講文明、懂禮儀。

  3、生活體驗

  創設情境遊戲“愛心之旅”讓孩子在情境中學習助人為樂。

  情境:在旅途中,有位孕婦上車了,不小心手中的袋子掉在地上,有位小朋友幫忙撿起來(謝謝你——不用謝),又有人給他讓了座。

  4、教師小結

  (教師透過圖片引導,讓幼兒說出要感謝的人)

  師:“在我們身邊有太多要感謝的人,感謝父母把我養大;感謝老師教給我本領;感謝小朋友帶來的歡樂、幫助;感謝農民伯伯種出的糧食……如何感謝他們呢?”

  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說出:

  ①做力所能及的事;

  ②懂得分享,分享快樂與痛苦(幫助他人);

  ③從“謝謝“開始,說一句祝福的話,送一份禮物;

  ④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保護環境等。

  四、情感迴歸

  師:“在我們旅行即將結束時,我們來欣賞一個感恩歌曲《感恩的心》。”

  (播放音樂,幼兒隨老師做手語,在音樂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美工活動:每人制作一個愛心卡,送給你要感謝的人。

  2、角色遊戲:互換角色,體驗殘障帶來的不便。

  幼兒園大班語言感恩父母教案6

  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發展的情感脈絡,理解並表現詞"氣喘吁吁"等。

  2、初步懂得向曾經幫助、關心過自己的人表達感恩之情。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與故事內容匹配的動畫課件、小動物圖片"感恩備忘錄"記錄紙、影片儀等。

  活動過程:

  一、以"小豬"形象,匯出課題內容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看看是關於誰的呀?

  二、欣賞故事前半部分,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邊演示課件邊講述故事第一段,表現"氣喘吁吁"等詞語的表情與神態。

  2、就故事內容進行提問。

  "你認為是誰幫助了小豬?"發表各自的意見。

  三、繼續感受故事後半部分,學會感恩。

  教師邊演示課件邊講述故事第二段。設問:你喜歡這些小動物嗎?為什麼?

  四、聯絡實際回憶別人對自己的關愛,表達感恩之情

  師:生活中有沒有別人關心愛護你的事呢?和你的小夥伴分享一下,你想感謝誰?為什麼?怎樣感謝?

  五、製作感恩卡,感受互愛的情感

  1、介紹"感恩備忘錄",師幼共同探討記錄方法。

  2、幼兒用自己的方式方法作記錄。

  3、鼓勵幼兒大膽地介紹自己的"感恩備忘錄"。

  六、在"感恩的心"的音樂中,結束部分

  1、鼓勵幼兒多學本領,將來彙報父母

  2、播放音樂《感恩的心》,把感恩卡送親人。

  活動延伸:

  日常滲透:繼續學習用多種方式對周圍的人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

  活動反思:

  活動中給了幼兒發展的空間,幼兒的活動、活動之後的感悟和體驗的表達給予了幼兒創造和發展的空間。幼兒在用心體驗、真情表白之中,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得到了發展。給予了幼兒更多人文的關懷。幼兒在思考、交流、體驗中得到了感情的昇華,也學到了學習方法。

  幼兒園大班語言感恩父母教案7

  活動目標

  1、透過多種活動,讓幼兒瞭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他們愛的無私和偉大。

  2、在感受被愛的基礎上,學會理解、關心、孝敬父母,激發幼兒感恩他人、感恩社會的情感。

  3、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造能力,並豐富他們的想象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感恩。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父母之愛

  活動難點:懂得如何孝敬父母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向父母瞭解自己在成長過程中他們付出的辛苦。與家長共同收集有關公益活動的資料(如四川地震社會各界捐款、救人等資料)。

  2、物資準備:動畫歌曲《小烏鴉愛媽媽》,關於家長照顧孩子的課件,公益廣告《給媽媽洗腳》,歌曲《感恩的心》。四川地震有關畫面(捐款、救人場面等)。投影儀。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活動過程:

  一、動畫歌曲《小烏鴉愛媽媽》匯入。

  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動畫歌曲,請你們認真看,仔細聽,然後回答老師的問題。(播放動畫歌曲)

  提問:

  動畫中都有誰?歌曲裡唱了什麼?

  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麼感受?為什麼?

  教師小結:小烏鴉是烏鴉媽媽辛辛苦苦撫養大的,現在媽媽老了,小烏鴉在報答媽媽的養育之恩。那我們的爸爸媽媽是怎樣把我們撫養大的呢?

  二、看課件。瞭解爸爸媽媽是如何把自己撫養長大的。

  畫面一:家人給寶寶餵飯。

  畫面二:家人給寶寶洗澡。

  畫面三:家人給寶寶穿衣服。

  畫面四:爸爸帶寶寶去動物園玩。

  畫面五:媽媽教寶寶學走路。

  畫面六:一家人去郊遊。

  畫面七:媽媽帶孩子學習滑旱冰。

  提問:

  1、朋友們剛才我們看到了爸爸、媽媽為寶寶做了哪些事?你們的爸爸媽媽為你們做過哪些事情呢?

  2、他們為你們付出這麼多的辛苦,小朋友的心裡有什麼感受?

  教師小結:其實爸爸媽媽為了小朋友的健康也付出了很

  多心血,特別是你們生病的時候,他們是怎樣照顧你們的呢?

  三、瞭解自己生病時爸爸、媽媽的做法和心情。

  1、教師請個別幼兒講述。

  2、請一名家長講述。(現場請家長講述)

  今天,老師特意請來了一名小朋友的媽媽來到這裡,現在我們掌聲歡迎這位媽媽到前面來就坐。

  (家長講述見附件)。

  教師:小朋友們,讓我們再一次用掌聲感謝這位媽媽給我們帶來這麼感人的故事!

  提問:

  1、這位小朋友生病的時候,他的爸爸媽媽心裡感到怎麼樣?

  2、當針扎到孩子的臉上的時候,孩子大聲哭了,爸爸和媽媽怎麼樣了?

  3、為什麼爸爸、媽媽也跟著掉眼淚呢?

  4、聽了這個故事以後,你心裡有什麼感受呢?

  教師:既然我們都知道了爸爸、媽媽是這麼的愛我們,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他們呢?(幼兒自由講述)

  四、懂得應該如何尊重他人、孝敬長輩。

  1、幼兒之間互相捶背。

  幼兒站成一橫排,全體向右轉,後面的小朋友給前面的小朋友捶背,再反方向轉過來,後面的小朋友給前面的小朋友捶背。

  提問:

  a、剛才別人幫助你捶背的時候你心裡感到怎麼樣?

  b、你幫助別人捶背的時候你心裡感到怎麼樣?

  教師:既然互相幫助是那麼的快樂,以後我們就應該多關心、尊重、和幫助他人,這樣做別人快樂我們也會快樂。

  2、教育幼兒孝敬長輩。

  觀看公益廣告《給媽媽洗腳》

  提問:畫面上的小朋友和他的媽媽在幹什麼?

  教師小結:孝敬老人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希望小朋友們都能成為孝敬老人的好孩子。

  教師:其實除了爸爸媽媽以外,還有很多人都非常關心和愛護我們,知道他們是誰嗎?

  五、感受來自社會的愛與被愛,激發幼兒感恩他人、感恩社會。

  教師啟發幼兒:

  (1)、我們生活的環境乾淨整潔,是誰的功勞呢?

  (2)、我們每天都能吃到營養美味的食品,是誰的功勞呢?

  (3)、前幾天我國四川省發生了特大自然災害,你們知道是什麼事情嗎?幼兒講述。

  (4)、看課件(災區救援等畫面)

  提問:

  1、災情發生後,災區變成了什麼樣?你的心情怎樣?在這件事情上有什麼讓你感動的地方?你想為災區的人們做哪些事情?

  2、你在電視上或是幼兒園裡瞭解到人們都為災區做了什麼?

  3、災區的人們會對幫助他們的人說什麼呢?你想對災區的人們說什麼?

  4、請小朋友對所有關心過我們的人說一句話。

  教師小結:我們要感謝我們的爸爸、媽媽把我們養育大;感謝親人對我們的關心;感謝所有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們;感謝祖國給了我們這麼好的生活環境!

  六、幼兒表演手語《感恩的心》。

  為了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請小朋友創編表演。教師播放音樂《感恩的心》,教師與幼兒共同隨音樂表演。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的安排,我認為遵循了新《綱要》中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注重了教育內容的情景化、過程化、活動化、經驗化,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情感發展,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幼兒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情感態度。作為一堂綜合活動研討課,要充分激發和調動幼兒情感方面的東西。

  幼兒園大班語言感恩父母教案8

  【教材分析】

  幼兒天生具有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若不加以正確引導,有可能逐漸形成只知索取、不懂給予和感恩的性格。因此,感恩教育至關重要,應該滲透於日常生活的點滴小事中。大班幼兒即將畢業,本次活動以他們在幼兒園度過的最後一個教師節為契機,讓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選擇合適的材料,運用畫、剪、貼上等方法設計、製作平面或立體的感恩卡。在設計、製作的過程中,引導幼兒體會老師對自己的愛,懂得感恩並學會把自己的愛積極地反饋給老師。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各種感恩卡,知道送感恩卡是表達心意的一種方式。

  2、請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嘗試運用畫、剪、貼上等方法設計、製作平面或立體的感恩卡。

  3、引導幼兒感受制作感恩卡的快樂和贈送感恩卡的幸福。

  【活動準備】

  1、蒐集祝福卡、贈言卡、問候卡、賀卡等創設卡片展覽會。

  2、彩色卡紙若干,剪刀,膠水,帶有卡通圖案的報紙,彩繩、鈴鐺等若干。

  3、幼兒提前熟悉歌曲《感恩的心》。

  【活動建議】

  1、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引導幼兒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提問:這是什麼歌曲?在教師節來臨之際,你最應該感謝誰?為什麼?你想用什麼方法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2、帶領幼兒參觀卡片展覽會,引導幼兒討論製作卡片的方法。

  (1)帶領幼兒參觀卡片展覽會,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喜歡哪張、為什麼以及它是怎樣製作的。

  (2)邊展示卡片邊進行小結:卡片有很多種,贈送的時間、場合不同,其代表的意義也有所不同。卡片的製作方法多種多樣,可以用鏤空的方法將裡面的圖案透出來;可以是立體的、活動的;也可以是懸掛式的。卡片中的圖案和賀詞表達了製作者的心意,可以畫、可以剪、可以貼上。

  (3)鼓勵幼兒嘗試選擇多種材料,運用畫、剪、貼上等方法設計、製作平面或立體的感恩卡。

  引導幼兒思考自己想製作什麼樣的卡片,鼓勵幼兒自由選擇製作材料。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可以根據幼兒的能力進行個別指導,鼓勵幼兒大創新,製作與別人不同的感思卡。

  最後,提示幼兒在卡片上畫上或寫上祝福的話語,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4)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卡片,講述自己的製作過程及表達的情感

  3、引導幼兒將自己製作的感恩卡送給老師,體驗表達愛的幸福

  (1)提問:你想把感恩卡送給哪位老師?為什麼?你想對老師說什麼?

  (2)幼兒件隨音樂給老師贈送賀卡。

  幼兒園大班語言感恩父母教案9

  活動目標:

  1、知道我們的城市有很多的清潔工為我們大家服務

  2、把分開的心形圖畫貼上起來

  3、用感恩的心情去體驗樂趣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5、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清潔工的錄相。

  2、剪刀、畫筆、油畫棒、紙。

  3、歌曲《感恩的心》。

  活動過程:

  1、匯入:“小朋友,現在我們先來看一段錄相”

  “錄相看完了,誰能告訴老師你們看到了什麼啊?”

  幼:清潔工在掃地,在打掃衛生,在檢垃圾。

  師:那你們想一想,要是沒有這些清潔工阿姨,我們的城市會變成什麼樣子啊?

  幼:很髒,垃圾很多

  師:清潔工阿姨,叔叔為了保持我們城市的清潔,非常辛苦。我們大家都很感謝他們,那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該送給他們什麼禮物來表示我們對他們的感謝呢?幼:花、賀卡

  2、示範、講解做賀卡的方法

  師:有的小朋友說啊,可以做賀卡送給他們,那我們今天就來做賀卡,好不好啊?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張老師已經做好了幾張賀卡,你們看看,我是怎麼做的

  教師操作,把幾張卡粘在一起,就可以把它做成一個更好看的像燈籠一樣的賀卡了!

  師:恩,小朋友們都非常聰明,待會你們做的時候可以和老師做一樣的,也可以做不樣的,我要來看看哪些小朋友比較能幹,可以做出不樣的?

  3、製作,教師巡迴指導(播放音樂《感恩的心》

  4、展示作品,讓幼兒互相欣賞作品,並說出一句感恩的話。

  活動反思:

  1、充分體現了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有機結合。

  從學習過程來看,這節課應該是最大限度的把學習的機會放給了學生。學生自主探究從課前追被就已經開始了,蒐集相關材料,自讀自悟自演自創,自己組織活動內容,自己編排主持詞,連成展示活動,全體同學都在積極地參與活動。

  2、正確處理了師生在課堂上的關係

  整節課大都是學生在自主學習,自己展示,自己主持,我認為課堂的主角應該是同學們,應該把他們能力素養的提高作為教學首要的目標。教師要做的是引導組織學生創造性的理解和使用學習材料,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儘可能的提高。

  3、注重學科間的融合

  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曾經說過:語文教師應該有點藝術細胞,常聽音樂可以使人更有靈性和悟性,因此,結合本次的主題,我選用了學生比較熟悉的《感恩的心》為開課和結課的歌曲,讓學生在溫馨的旋律中開始心靈的旅行,最後又在深情的旋律中提升情感,給學生回味的餘地。

  同時,鼓勵學生配樂朗讀,為此,向學生推薦節奏舒緩的《致愛麗絲》和《秋日的私語》以供學生選擇。在學生習作時,放背景音樂,烘襯整個教學氛圍,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