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上冊《在牛肚子裡旅行》語文教案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上冊《在牛肚子裡旅行》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上冊《在牛肚子裡旅行》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相關詞語。重點指導書寫、識記“胃、剛”兩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正確把握“答”、“應”、“骨”、“幾”多音字的讀音。
3、透過口語練習,讓學生了解紅頭在牛肚子裡旅行的原因和過程的同時,獲得語言概括能力的訓練。
4、透過讀課文,初步瞭解牛胃的特殊構造及功能。
5、培養學生遇事冷靜,相互幫助的處事哲理。
教學重點:
結合文字理解紅頭在牛肚子裡旅行的過程。
教學難點:
透過口語練習,鍛鍊學生的口語概括能力。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師:同學們喜歡外出旅行嗎?哪位同學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去過的地方,旅行後有何感受?(指名說)
師:同學們去過的地方可真多,可謂是見多識廣。今天吳老師也帶著同學們去一個神秘的地方旅行,請同學們開啟課文第10課。
二、揭題。
1、齊讀課題。
2、引導學生理解、區分“旅遊”和“旅行”。(旅行重在“行”,主要指到處行走。旅遊重在“遊”,主要指觀光、遊玩。)
3、引導學生在讀課題後質疑:讀完課題後,你想提出什麼問題?(指名說。預設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誰在牛肚子裡旅行?為什麼會在牛肚子裡旅行?怎樣在牛肚子裡旅行?)
4、指名說說是誰在牛肚子裡旅行的?(是小蟋蟀紅頭在牛肚子裡旅行的)結合圖片指名讓學生寫寫“蟋蟀”,並說說識記方法。
過渡: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共同解決同學們提出的另外兩個問題。
三、學習課文。
(一)整體感知,快速把握。
1、請同學們快速地把課文看一遍,然後說說哪些小節講到了這兩個問題。
2、指名說說自己找到的資訊。(1—7小節講紅頭到牛肚子裡旅行的`原因,8—18小節講紅頭在牛肚子裡旅行的過程。)
過渡語:同學們讀書很認真,下面我們先來探討紅頭到牛肚子裡旅行的原因。
(二)創設情境,探究原因。
1、請三名學生表演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發現問題。(指名說說自己發現的問題)
2、學習多音字“答”。
課件出示多音字“答”,指導學生朗讀。
3、探究原因。
同桌進行口語練習(用課件出示“因為,所以”的句式,讓學生說說紅頭到牛肚子旅行的原因。)
過渡語:對於紅頭來說,這次旅行純屬意外。紅頭是怎樣進行這次意外的旅行的?下面我們一起合作朗讀課文的8—20小節。
(三)再讀課文,瞭解旅行過程。
1、提出合作讀書的要求:
(1)女同學讀紅頭說的話,男同學讀青頭說的話,老師讀旁白。
(2)邊讀邊思考:青頭是怎樣幫助紅頭的?
2、全班交流學習收穫。
(1)課件出示多音字,學習多音字,相機指導書寫“應”,指導理解相關詞語。
(2)指名說說青頭是怎樣幫助紅頭的?
A。指名說。
B。結合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相關內容,引導學生品讀感悟。
(3)口語練習:由於得到青頭的幫助,紅頭順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裡的旅行。紅頭的旅行路線是怎樣的?請與同桌合作完成下列練習。
紅頭從________走到________,又從________來到了________。最後,在牛________的時候,隨著________。
(過渡語:牛到底有幾個胃?我們一起來看看畫面。)
(4)指名結合畫面內容完成以下口語練習。
牛共有________胃,前________,只有________。
四、歸納小結
1、初步瞭解科普童話小品的文學體裁。
師:課文用童話的形式,透過紅頭在牛肚子旅行的經歷,向我們介紹了牛胃的特殊構造及功能,這樣的體裁就是科普童話小品。
2、概括分析,明曉事理。
紅頭在牛肚子裡的旅行可以說是一次意外,如果沒有得到青頭的幫助,它也不可能順利地從牛肚子裡出來。從他們身上你看到了什麼?有何感悟?(預設學生的回答:相互幫助,團結友愛,遇事冷靜不慌張)
是啊。不論我們遇到什麼樣的事,都不能緊張,一定要發揮聰明才智,冷靜處理好事情。更重要的是學會互相幫忙,共同解決困難。請記住:團結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