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健康領域《齲齒》教案
幼兒園大班健康領域《齲齒》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領域《齲齒》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使幼兒瞭解齲齒形成的原因以及預防齲齒的有關知識。
2、知道堅持早晚刷牙、吃完東西漱口,養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生習慣。
3、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
4、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生的方法。
5、瞭解主要症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準備:
活動前兩天把洗淨蛋殼浸在醋裡;活動前幾天收集的幼兒的漱口水;齲齒形成過程課件、《愛吃糖的老虎》課件;投影儀、電腦;每人一面小鏡子;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利用課件引出主題
小朋友你們知道森林裡最兇的動物之王是誰呀?可是現在小動物們誰都不怕他了,你們知道怎麼回事嗎?那讓我們來看看故事吧!播放《愛吃糖的老虎》課件,提問:狐狸想出了什麼辦法哪?老虎的牙齒怎麼了?引出問題找找自己是不是也有壞掉的牙齒哪?
二、找齲齒
1、用小鏡子找一找自己的牙齒有沒有變黑或壞掉的?
2、觀察長有齲齒的幼兒的牙齒
3、變黑壞掉的牙齒叫“齲齒”。
三、利用實驗探索齲齒形成的原因
那小朋友的齲齒是怎樣形成的那?(請幼兒討論)
出示幼兒的漱口水,請幼兒觀察裡面有沉澱物質,請幼兒聞一聞是什麼味道?(酸的、臭的)
這種酸的、臭的物質會對牙齒產生怎樣的影響哪?
堅硬的雞蛋殼就像我們的牙齒,還記得我們前幾天尚老師把雞蛋放到了什麼裡面了?(醋)醋就像小朋友剛剛問過的漱口水,那蛋殼經過醋的浸泡會發生什麼變化哪?
現在請小朋友們每人從碟子裡拿一塊沒有用醋泡過的雞蛋殼,和泡過的雞蛋殼比一比,看看有什麼不同?(孩子們可能發表多種意見,對的加以肯定,不恰當的加以引導。)
醋裡浸過的蛋殼為什麼會變黑、變軟?
那我們就請個小朋友帶我們到小小的牙洞裡面看看吧!(看《我為什麼會蛀牙》課件)
小結:食物殘渣在細菌作用下會分解成酸,酸會腐蝕牙齒變黑,成為齲齒。
四、討論如何保護牙齒,預防齲齒
那我們既然知道了齲齒是怎樣形成的',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牙齒哪?(請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總結保護牙齒的方法:少吃甜食、早晚刷牙、吃完東西漱口(利用詩文:漱口及刷牙)
有一首歌就是告訴小朋友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牙齒的,我們來一邊聽著這首刷牙歌一邊把我們的牙刷刷乾淨把!隨音樂《刷牙歌》做律動出教室.
教學反思:
透過學習,幼兒瞭解齲齒形成的原因以及對人身體的危害,幼兒還掌握了正確的刷牙方法,有利於養成早晚刷牙的衛生習慣,收到良好的效果,整個教學活動層層遞進,從材料,形成到組織的各個環節,教師的語言以及幼兒的表現等,都是個性化濃郁的,不斷激發孩子慾望的,孩子主動探索主動學習發現知識的一次活動。總之,是把枯燥的科學活動和其他領域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達到了整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