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春風》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春風》含反思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春風》含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結合圖片理解詩歌內容,能夠完整的朗誦詩歌。

  2、能用適當詞語更換詩歌中的某些名詞,初步學會仿編詩歌。

  3、透過學習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4、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活動準備】

  1、觀察過春天的景色,對春天的特徵有初步的瞭解。

  2、掛圖《春風》,課件《春風》、圖片:小鳥、花蛇、楊樹、桃花。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與幼兒談話,匯入主題。

  師:孩子們現在是什麼季節?啟發幼兒從柳樹發芽了、小草長出來了、花兒開放了、蝴蝶飛舞等春天的特徵,談談自己對春天的認識。(幼兒根據自己對春天的認識進行交流)

  2、開啟PPT,看看裡面都有誰?

  二、基本部分。

  1、找一找,看一看,結合掛圖,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師:剛才我們看到了誰,請你在圖畫中找到它。它在幹什麼?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話講一講。

  2、指導幼兒學習詩歌,感受詩歌的句式特點。

  (1)教師朗誦詩歌。在朗誦的同時,指點圖片上的景物,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讓幼兒感受句子的韻律和節奏。

  (2)老師採用邊唸詩歌邊表演的方法和幼兒一起學唸詩歌,注意引導幼兒理解"吹綠"、"吹紅"、"吹來"、"吹醒"等詞的.含義。

  師:春風為什麼能吹綠了柳樹?春風為什麼能吹紅了桃花?吹醒了青蛙是什麼意思?

  (3)幼兒朗誦詩歌,初步學會按節奏朗誦。

  教師說詩歌中的每句的前半句,指著圖中的相應內容提示幼兒說出詩歌中的後半句。如教師說"吹綠了"幼兒說"柳樹"。

  教師說詩歌中每句的後半句指著掛圖中的相應畫面提示幼兒說出詩歌中的前半句。如教師說"柳樹"幼兒說"吹綠了"

  三、仿編詩歌。

  利用圖片,啟發幼兒用適當的詞語更換原詩歌中的某些名詞,學習仿編詩歌。春天真美。春風一吹,吹綠了柳樹,還吹綠了什麼?還吹紅了什麼?引導幼兒結合觀察活動所累積的知識仿編詩歌。老師可用示範仿編的方法幫助幼兒學習句式“吹×了××”。

  活動反思

  1、活動的選材結合季節特徵,並把已有的知識經驗遷移到新的環境中,教師在活動中注意運用開放性的提問引導幼兒發現、思考、充分培養幼兒創造思維。

  2、教師為幼兒提供獨立活動和創意活動的機會,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在活動中的審美體驗和創造。

  3、在嘗試使用圖記中也有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抓住時機運用圖記。

  歸納了三點:圖--字--詞句的過渡。

  小班出現圖記時多以閱圖為主,它可以出現在學詩歌之前,而且圖記要大,具體形象,色彩鮮豔,幼兒對圖記有了一定理解認識後,可採用標誌、手勢、來學詩歌。

  中班多以圖夾文的形式出現,在製作圖記時開始向抽象性過渡,可出現簡筆畫,數量多一些,也可偶爾出現文字元號。

  4、根據此類活動我還展開相應的延伸活動,如《夏天》《我愛》,都是透過以上的形式創編不同的詩歌內容,孩子的創造空間更加寬泛,口語表達能力也大大增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