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通用18篇)

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通用1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2、歌曲《快樂的小舞曲》。

  教學目標:

  1、透過為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作即興表演和伴奏,繼續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從中培養熱愛集體和自己合作的精神。

  2、學會《快樂的小舞曲》的歌詞及歌譜。

  教學過程:

  1、跟著老師的琴聲複習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複習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的節奏型。

  雙響:__ __ │ __ __ │ ____ X │

  碰鈴:X X │ X X │ X X │

  三角鐵:X — │ X — │ X — │

  鈴鼓:X X │ X X │ X〃 — │

  響板:__ __ │ __ __ │ __ __│

  注意事項:①必須先學會拍對各種節奏短句。

  ②先用手模仿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法。

  ③在一起演奏時一定要控制力度。

  3、師生共同為歌曲3、4兩句設計伴奏,老師進行歸納、總結,並寫出伴奏譜。

  二、伴奏。

  1、學生學習完整的伴奏譜,一起為歌曲伴奏。

  2、分組學習幾個少數民族的舞蹈動作,(教師指導)並討論如何表演:對形、角色難得分配等)

  三、學習。

  1、四張圖片匯入新歌《快樂的小舞曲》教學。

  2、老師帶領學生按節奏朗誦歌詞,要求咬字準確、吐字清楚。

  3、跟著琴學唱歌曲。

  4、聽唱與跟唱相結合,學會歌譜,並要求背唱歌詞與歌譜。

  四、作業:

  1、為歌曲《快樂的小舞曲》選擇幾種打擊樂器。

  2、並分組寫出伴奏譜。

  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1、音樂遊戲《兩隻老虎》

  2、欣賞歌曲《天黑黑》

  3、複習歌曲《滑稽歌》、《數蛤蟆》、《顛倒歌》

  教學目標:

  1、透過聽、唱、做等活動,體驗童謠中蘊涵的樂趣。

  2、按不同的節奏說唱童謠,感受和聲的魅力,並用形體動作即興表演,培養學生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生用自然、親切的歌聲演唱童謠,感受童謠的歡樂。

  教學難點:

  音樂遊戲中歌曲與數板的速度要穩,音色要統一和諧。

  教具準備:

  錄音機及有關音響資料 插圖 小老虎頭飾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二、 複習歌曲

  1、匯入(可介紹與童謠有關的內容)

  2、複習歌曲《滑稽歌》、《數蛤蟆》、《顛倒歌》

  (出示與童謠相關的畫面,讓學生進行猜歌名,並進行演唱,可指名演唱也可集體演唱)

  三、 音樂遊戲《兩隻老虎》

  1、匯入(採用畫面匯入)

  2、學唱歌曲《兩隻老虎》

  採用聽琴聲學唱歌曲。

  3、為歌曲加入數板

  (1) 為歌曲加入數板a。(放兩遍歌曲,教師為第二遍加入數板)

  演唱兩隻老虎兩隻老虎

  數板奇—怪—真呀 真奇怪—

  (2) 學生說一說兩種演唱有什麼不同。

  (3) 學生練習(把全班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學生演唱歌曲,一組學生念數板。注意:歌曲的速度與聲音的強弱要和諧)

  (4) 為歌曲加入數板b。

  演唱兩隻老虎兩隻老虎

  數板沒有尾巴0沒有耳朵 0

  (5) 學生練習(方法同上)基礎好的班級可多個聲部一起進行。

  演唱兩隻老虎兩隻老虎

  數板奇—怪—真呀 真奇怪—

  沒有尾巴0沒有耳朵 0

  4、表演歌曲《兩隻老虎》

  (1) 教師指導學生按歌詞自編動作進行表演。

  (2) 學生集體表演。

  四、 欣賞歌曲《天黑黑》

  1、教師講解歌詞意思。

  2、學生欣賞。

  五、 延伸

  展示學生課後收集的童謠。

  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用明亮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學會使用蛙鳴筒與響板為歌曲伴奏。

  3、注意旋律的高低變化,並能用身體進行相應的聲勢律動。

  教學過程:

  一、欣賞《青蛙合唱》

  1、師:窗外蟬聲不斷,清風送來了荷花的香氣,這一切都告訴我們——夏天來了,聽聽夜晚的池塘邊有誰的叫聲呢?(播放青蛙音效)

  2、師:池塘邊的青蛙們都在歡快地歌唱,仔細聽一聽,樂曲中是用什麼樂器來模仿青蛙的歌聲呢?你能聽出這是幾拍子的音樂嗎?可以在手心裡輕輕點拍。(初聽)

  3、師:小青蛙和大青蛙在池塘邊你一言我一語,真是熱鬧呀,小朋友來聽一聽,這是誰的聲音呢?說說為什麼。(聽小青蛙和大青蛙的兩個片段)

  小結:小青蛙聲音高而明亮,大青蛙則低沉沉重。

  4、師:你會用怎樣的動作來表現大、小青蛙呢?試一試。(啟發學生,如小青蛙用向上,大青蛙向下;小青蛙用跳躍的步伐,大青蛙用穩重的步伐。)

  5、師:大小青蛙各有特點的歌聲組成了夏天裡獨特的《青蛙合唱》,讓我們再次欣賞這首樂曲,請你在音樂中用剛剛的動作來模仿你所聽到的大青蛙和小青蛙的歌聲,看看他們是按怎樣的順序演唱的?(復聽)

  二、新歌教授

  1、師:青蛙合唱隊美妙的歌聲吸引了其他的小動物也想來唱一唱呢,聽聽這首歌曲都有誰在唱歌,他們唱歌的聲音又是怎樣的呢?(初聽)

  2、師:老師也想來唱一唱這動聽的歌曲,想請小朋友用你們的聲勢動作來為我伴奏,我們來合作一下好嗎?(先清唱一句,嘗試用拍手拍腿來進行恆拍伴奏)

  3、師:小青蛙和小蜜蜂的歌聲真美呀,我們也跟著節奏來讀一讀歌詞吧。

  ①師分句領讀,注意咬字發音及音調的準確

  ②跟音樂伴奏誦讀

  4、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愛唱什麼歌吧。(跟琴分句學唱)

  ①跟琴分句模唱歌譜,重點句子高音時將聲音送出去

  ②讓我們找找看,這首歌裡都唱到了哪些音?D R M S L

  ③填詞演唱,注意咬字發音,音色明亮甜美

  ④完整演唱

  5、師:青蛙唱歌咕咕呱,聽聽老師手裡的樂器模仿的像不像?你知道它叫什麼嗎?你根據它的聲音會給它起個什麼名字呢?(出示蛙鳴筒)

  6、師:讓我們用蛙鳴筒來為歌曲伴奏吧,看看這條節奏你會讀嗎?如果能用手拍出來就更好了。(學生嘗試拍節奏)

  7、師生合作用蛙鳴筒和響板為歌曲伴奏,一半人演奏一半人演唱。

  8、總結

  教學反思:

  1、教師對學生的指導體現了一定的主導性,在技能、節拍感受上,透過多層次全方位的訓練來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

  2、自主填詞可以適當給小組一個定位,讓孩子有目標性地開展活動,畢竟低年級的孩子自主創新能力還未達到一定水平。

  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用打擊樂器為歌曲《好朋友》伴奏。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在為歌曲《好朋友》的伴奏中加入碰鈴、響板及各種自找、自制的打擊樂器,使伴奏音響更加豐富。

  教學過程:

  一、複習歌曲《好朋友》(暫不用打擊樂器)

  1、演唱歌曲

  2、我們有很多好朋友,(引導學生拓寬好朋友的概念。)

  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是好朋友。

  二、學習新歌《各族好朋友在一起》

  1:有感情地朗讀《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歌詞——範唱歌曲兩遍。

  2:輕聲唱歌詞。

  3:指導學生演唱,唱好______O的節奏型,唱出歡快、跳躍感。

  4:分句學唱歌詞,再完整地跟琴唱詞。

  5:出示打擊樂器,讓學生認並選擇。

  6:創編節奏,為歌曲伴奏,四分休止符處的配法。

  並寫出兩小節的節奏譜(碰鈴、響板)

  7:引導學生髮現第3、6小節的小過門

  8:指導學生進行歌表演。

  9:有表情地進行表演(唱、奏、動)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透過樂曲的聆聽,感受音樂的特點,並能自編動作。

  2、初步瞭解音的高低,並能結合生活中的聲音聽辨、感受。

  教學重點

  聽辨、感受、體驗

  教學難點:

  聽辨、感受、體驗

  教學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問好、入座!

  2、發生練習。

  3、複習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匯入。

  2、聆聽《洗手絹》《大家來勞動》。

  3、(1)在完整地聆聽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調。

  (2)輕聲隨範唱錄音哼唱旋律。

  (3)聽著錄音有感情地讀歌詞。

  (4)分小組編創動作,請小組內一名同學表演,其他同學有感情地唱歌。

  4、音的高低:

  (1)教師組合一組汽車、輪船的音響錄音或琴模仿這些音響,讓學生聽辨、模仿。

  (2)讓學生按課本上的插圖模仿動物的叫聲或交通工具發出的聲音,讓大家聽辨、說出哪個音高,哪個音低。

  (3)提示學生在生活中還有哪些高低不同的聲音,模仿給大家聽。

  5、運動:

  (4)教師指導學生為兩組節奏選擇恰當的專案,填上象聲詞,如射箭:嗖0嗖0,摔跤:嗨—嗨—。分別填寫在方框裡。

  (5)分聲部拍一拍,再三聲部同時拍出。

  (6)分聲部讀一讀,再三聲不同時讀出。

  (7)分小組進行,看那一組選擇的象聲詞合適,讀出的效果好。

  三、結束部分:

  小結。

  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唱:《動物說話》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蘇少版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聽,誰在唱歌》中歌曲《動物說話》。注重培養孩子“音樂以聽覺為基礎”的意識和靈敏的“音樂耳朵”,以會唱歌的動物引領孩子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從中學會傾聽,培養樂感,激發創造,體驗快樂。《動物說話》是一首活潑風趣的兒童歌曲,歌曲表現了小雞、小鴨“說話”時形象的聲音和可愛的模樣,充滿遊戲性和活動性。演唱時可以模擬小動物的叫聲,也可以用節奏動作表現想象,歌詞編創,既有模仿,也有較為廣闊的想象空間。

  設計思路:

  本課教學,透過引導學生模仿小動物說話,運用圖片、師生接龍、律動、歌唱等不同的活動方式,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強調傾聽音樂的重要性,在音樂活動中模仿動物叫聲,並在間奏處做出表演動作,發掘學生的表演潛能。

  教學目標:

  1.用自然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激發對音樂的興趣。

  2.在模仿、體驗、合作中感受歌曲特點。

  3.模仿動物說話創編歌詞,在歌曲間奏處做出律動。

  教學重難點:

  1.用自然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模仿動物說話創編歌詞,在歌曲間奏處做出律動。

  教學用具:

  多媒體 鋼琴 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圖片匯入

  1.模仿動物叫聲

  師:今天呀,我們來到了動物園,大家能模仿這些小動物的叫聲嗎?

  生:能。

  (展示圖片)

  【小羊】

  生:咩咩咩

  【小貓】

  生:喵喵喵

  【小狗】

  生:汪汪汪

  【青蛙】

  生:呱呱呱

  【小雞】

  生:嘰嘰嘰

  【小鴨】

  生:嘎嘎嘎

  師:看來大家都很細心,知道這些小動物是怎樣說話的!下面我們來玩一個小遊戲,我來問,你來答。比如我問“小羊說話?”你們回答我“咩咩咩”。

  (響板打恆拍)

  2.師生接龍小遊戲

  師:小羊說話

  生:咩咩咩

  師:小貓說話

  生:喵喵喵

  師:小狗說話

  生:汪汪汪

  師:青蛙說話

  生:呱呱呱

  師:小雞說話

  生:嘰嘰嘰

  師:小鴨說話

  生:嘎嘎嘎

  【設計意圖】透過欣賞動物圖片,模仿小動物的叫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課堂氛圍,在師生接龍的遊戲中熟悉歌詞、感受節拍,為本課教學做好鋪墊。

  二、新歌教授

  (一)整體感知

  1.初聽歌曲,感受情緒

  師:小朋友們太厲害了!不僅能夠在生活中細心觀察小動物們是怎樣說話的,還可以跟著響板的節奏學出小動物的叫聲,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聽這首歌曲《動物說話》,聽完後告訴老師你心情怎麼樣?(完整聽歌曲)

  師:聽完歌曲,你們心情怎麼樣呢?

  生:開心、快樂。復聽歌曲,間奏處加入律動師:讓我們在開心、快樂的心情中再來聽一遍歌曲,這一次請大家仔細的觀察,老師在聽歌的同時做了哪些動作?

  (1)教師示範

  第一段間奏處拍手,第二段間奏處五指模仿鴨嘴帶領生模仿師:不知道同學們發現了沒有,在歌曲中,老師是在有歌詞的地方做了動作,還是在沒有歌詞的地方做了動作呀?

  生:沒有歌詞的地方

  師:在歌曲中,沒有歌詞的部分叫做間奏,大家能不能在間奏處模仿老師做出相應的動作呀?

  (師帶領生在欣賞音樂中,間奏處做出相應動作)學唱歌曲鋼琴伴奏,教師範唱 師:接下來,讓我們伴隨著鋼琴聲,先聽老師唱一遍,請大家在間奏處做出相應動作。師單手彈旋律,生默唱師:我們配合的真好!大家現在應該對歌曲很熟悉了,你能不能聽著琴聲,在心裡默唱一遍歌曲呢?注意,是默唱,動嘴巴,但不要發出聲音,仔細聽琴聲。師生接龍演唱歌曲師:現在大家對歌詞很熟悉了,又聽了一遍旋律,我們先用接龍游戲的方式試著唱一唱歌曲。

  師:小雞說話

  生:嘰嘰嘰

  (間奏處:拍手)

  師:小雞說話

  生:嘰嘰嘰

  (間奏處:拍手)

  生:嘰嘰嘰

  (間奏處:拍手)

  生:嘰嘰嘰嘰 嘰嘰嘰

  師:小鴨說話

  生:嘎嘎嘎

  (間奏處:五指模仿鴨嘴)

  師:小鴨說話

  生:嘎嘎嘎

  (間奏處:五指模仿鴨嘴)

  生:嘎嘎嘎

  (間奏處:五指模仿鴨嘴)

  生:嘎嘎嘎嘎 嘎嘎嘎生完整演唱歌曲師:同學們真棒!下面就是大家的表演時間了,請同學們帶著開心、快樂的情緒,完整的演唱歌曲,在間奏處做出相應的動作。

  【設計意圖】在模仿、體驗、合作中,進一步加強對歌詞和旋律的熟悉,並能根據所唱動物的特點,在間奏處加上相應的動作,瞭解間奏的含義。

  歌曲表現 1.代入其他小動物的叫聲,創編歌詞

  師:我們剛剛演唱的歌曲裡唱到了小雞說話,還唱到了小鴨說話,那麼第三段歌詞由你們來創編!請同學們模仿其他小動物說話,填在方格里唱一唱吧!

  【設計意圖】結合課前的模仿訓練,將其他小動物的叫聲編成歌詞帶入旋律中,鍛鍊學生的樂感,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興趣。

  五、課堂總結

  師:我們今天學習的歌曲叫做《動物說話》,希望大家今後更加留心其他小動物的叫聲。下次有機會向老師展示你們創編的歌曲,同學們再見!(迴圈播放《動物說話》伴奏音樂,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學生離開課堂。)

  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知識“聲音的強弱”。

  唱歌《大鼓和小鼓》。

  教學目標:

  1、瞭解並能分辨聲音的強弱。

  2、學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3、能用強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以更好地塑造歌曲音樂形象。

  教學重難點:

  學生唱準高低不同的音。

  教學準備:

  CD

  教學過程:

  1、知識“聲音的強弱”

  (1)播放強弱不同的聲音,引導學生分辨聲音的強弱。

  (2)認識力度記號。

  (3)將學生分組,為學生設定情景,表現聲音的強弱。

  2、學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1)聽辨聲音

  聆聽大鼓和小鼓,說說大鼓和小鼓的聲音有何不同?

  (2)聆聽範唱

  初次聆聽,感受歌曲歡愉的情緒。

  再次聆聽,隨歌曲在“咚咚”“嗵嗵嗵”處跺腳、拍手。

  (3)學唱歌曲

  師分句教唱歌曲。

  歌曲中有大跳音程,老師可用手勢輔助學生唱準。

  第一句的第二小節、第四小節之後可以換氣,而第二句儘量不換氣。

  在學唱過程中,老師就隨時提醒學生注意下正確的演唱姿勢,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歌唱習慣。

  (4)表現歌曲

  師啟發學生分組為歌曲設計強弱不同的力度,試試哪種力度更適合表現歌曲音樂表象形象。

  邊唱邊唱,邊用聲勢動作伴奏。

  分小組邊唱歌曲邊列隊行進。

  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一、欣賞樂曲,讓學生隨意做動作感受。

  二、學習用歡快、活潑的情緒、輕巧的聲音、清晰、準確的演唱曲。

  三、讓學生主動參與設計歌曲遊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一、提問匯入

  二、欣賞《亮火蟲》

  初聽《亮火蟲》

  師:一路上小朋友看到了那麼多美麗的景色,這是一首描寫亮火蟲的曲子,請展開你們那想象的翅膀再聽一遍。

  復聽。

  三、歌詞創編

  師(戴著火車司機的帽子):你們看老師現在象做什麼職業的?(火車司機)誰想來當一當?給你戴戴,請你說一說戴上這頂帽子有什麼感受?(3~5名同學)我們就帶上這種自豪、神氣、開心的情緒來唱一唱。

  生:(聽音樂,邊聽邊自由做動作)

  師: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歡快活潑,老師今天有個想法,想讓小朋友自己來學這首歌,誰先會唱,我們就請他當小老師,哪怕只教一句也行。唱得好,表演得好的小朋友,老師會獎勵他一份小禮品。小老師們再仔細地聽聽音樂。

  生:(互教)

  師:(點評)《火車開了》這首歌我們的小朋友唱得可真好聽呀,那我們的小司機能不能根據這首歌的節奏換上不同的歌詞呢?

  師:老師先來編,比如第一句: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車開了,編成: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車走了。誰來編?每個小朋友只要能編出一句就很棒了!

  生:(創編歌詞)

  師:小朋友們編的歌詞真好啊!我們來試一試唱唱我們自己編的詞。

  四、音樂遊戲

  師:我們的小司機開著自己的火車,你最想去哪兒?

  師:想去這麼多的地方呀!可今天小司機只能去一個地方,那你們舉手投票看看想去哪個地方的小司機最多,我們就去哪兒。

  生:(投票)讓我們一塊兒去祖國的首都北京,到那兒看升旗。

  師:去_地方,路途可遙遠了,我們要經過XX平原,XX隧道,XX大橋,我們一起來動動腦筋,用小凳子擺出山坡、隧道、大橋。

  生:(擺凳子)

  師:(問擺設)一路上小火車要上山坡、過大橋、穿山洞可有趣了,那我們向著太陽出發吧。

  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透過聽、唱、說、演、感受表現小動物的音樂,從而懂得愛護動物。

  2、能準確地拍擊二、三聲部的節奏,培養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感受並演唱小動物的音樂。

  教學難點

  能準確拍擊二、三聲部的節奏。

  教學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起立、問好、入座。

  (2)發聲練習。

  (3)複習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導言。

  2、表演《我有一隻小羊羔》。

  (1)完整聆聽歌曲範唱。演唱歌曲時要注意學生歌曲的每小節第一拍要唱的強。歌中的襯子“呀”不要唱的又重又長,要使演唱給人以親切、優美的感受。

  (2)歌曲學會後,分小組編創動作,要讓學生聽著範唱錄音編創動作,一方面透過聽覺加深印象,一方面用動作幫助記憶歌詞。

  (3)有感情地邊唱邊表演。請幾位自願敲擊打擊樂的同學按課本上的標記用打擊樂為大家演唱伴奏。

  2、編創與活動:

  (1)這是一條三聲部複習鞏固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節奏練習,教師引導學生看畫面編講短小故事。已引起學生的興趣。提示:小羊羔怎樣走?

  (2)拍節奏時可將學生分成三組,邊讀邊拍節奏組合,最後三組節奏組合起來。使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多聲部的認識。

  三、結束部分:

  小結。

  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分析:

  《旋律的級進、跳進和同音反覆》內容選自選自花城版三年級上冊第8課《感知音樂中的旋律(1)》,該單元選擇了一首經典的根據《G大調小步舞曲》旋律改編而來的歌曲《我們大家跳起來》幫助學生理解和認知,《我們大家跳起來》為C大調,3/4拍,a+b+a+b1的一段體結構,旋律明快,情緒活潑,是一首能清晰表現出旋律進行的歌曲。

  教學物件分析:

  這是三年級的學生第一次從認知角度接觸音樂中的“旋律”要素,在以往的`兩年多音樂學習中,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學唱了許多歌曲,也能進行一般的視譜,對旋律的進行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同時三年級學生天真,活潑,求知慾強,透過“音樂遊戲”的方式應能幫助學生較好地理解和認知旋律的進行——級進、跳進、同音反覆。

  教學目標:

  1、理解和認知旋律的進行——“級進、跳進、同音反覆”。

  2、能進行簡單的級進、跳進的旋律編創。

  教學重點:

  學習旋律的進行,理解“級進、跳進、同音反覆”

  教學難點:

  能進行簡單的級進、跳進的旋律編創。

  教學課時:

  10—15分鐘(微型課)

  教學準備:

  卡片、鋼琴、PPT

  教學過程:

  1、師生問好。

  2、打手勢唱歌譜。

  (1)唱歌譜第一樂句並打手勢,速度稍慢,提示做到“音唱準、拍要穩,手勢也要對”。

  (2)唱歌譜第二樂句並打手勢,速度稍慢,因第二樂句音型相對密集,教師應根據實際進行調整。

  (3)齊唱第一、第二樂句歌譜並打手勢,請能力強學生到前面做小老師。

  3、理解和認知旋律的進行。

  (1)旋律進行的引出

  師:同學們,剛才在你們的手勢裡,已經非常形象地展現了旋律進行的三種形態—級進、跳進、同音反覆。

  (2)思考、觀察並找出旋律中的“級進、跳進、同音反覆”

  A.教師打手勢演示,學生也同時打手勢並觀察,共同找出第一樂句前1、2小節中的“級進、跳進、同音反覆”

  B.教師繼續引導學生找出第二樂句節中的“級進、跳進、同音反覆”。

  (3)學生分組練習

  A.將學生分四個小組,邊做手勢邊討論,每組負責2個小節,找出第三、第四樂句中的“級進、跳進、同音反覆”,教師指導。

  B.學生分組反饋結果,教師評價或生生評價

  4、旋律進行的編創

  (1)跳進旋律的編創

  規則:教師指定一個音,如mi,請學生再選2個與之形成“跳進關係”的音,用這3個音即興編創一條二拍子2小節的“跳進”旋律。

  A.唱好選定的音。

  B.教師示範用選定的3個音進行即興編創(可4-8小節)後,學生即興編創。

  C.學生自選的3個音即興編創。

  (2)級進旋律的編創。

  規則:學生自選3個“級進關係”的音,並即興編創一條二拍子2小節的“級進”旋律。

  A.唱好選定的音。

  B.學生進行即興編創,教師反饋和調整

  5、小結。

  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

  ① 初步瞭解中國的抗日戰爭,激發其愛國主義思想。

  ② 瞭解歌曲內容,抒發對二小的敬佩和懷念之情。

  2、技能目標

  ① 引導學生進行聽賞(女聲獨唱)——改編——聽賞(童聲合唱),感受速度、力度、演唱形式、歌詞、情緒等相關因素對錶現音樂作品的作用。

  ②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誦、舞蹈、小品、歌唱等)進行歌曲表演,培養其豐富的創作能力和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 對獨唱歌曲進行改編。

  2、 用不同的方式(朗誦、舞蹈、小品、歌唱等)進行歌曲表演。

  教具準備:

  課件、鋼琴、繪畫用品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創設情境,瞭解時代背景。

  1、聽賞歌曲《松花江上》(電視播放VCD碟片)

  問:你從歌曲中知道了些什麼呢?

  (設計意圖:透過歌曲,讓學生了解在中國歷史發生的一件大事——日本的侵略

  戰爭,從歌曲中知道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

  2、欣賞影片《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的部分鏡頭。

  問:你從畫面中看到了些什麼?

  生討論回答:中國人民透過不同的方式在同敵人進行鬥爭。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中國人民英勇抗日的情況……透過讓學生“看電影”,

  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欣賞歌曲《二小放牛郎》

  1、匯入:你知道當時的孩子們是用怎樣的方式在抗日的呢?(站崗、放哨、送信等)今天,老師請同學們從歌聲中去聽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一位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2、師講述故事(用優美、委婉的歌聲講述)——出示歌詞,投放連環畫。

  問:

  ①演唱形式?情緒?

  ②從歌聲中知道了些什麼?

  (設計意圖:有了第二環節的輔墊後進入第三環節——欣賞歌曲《二小放牛郎》,

  這兒用故事匯入,並運用歌唱的方式,即符合此曲敘事性歌曲的體裁和學生愛聽故事這一特點,又符合音樂課要突出音樂性這一特點,透過教師優美、委婉的演唱,讓學生了解了歌曲的內容。)

  3、創作改編歌曲——(出示歌詞)

  問:假如請你來演唱此曲?你認為歌曲應該用怎樣的情緒演唱?為什麼?

  生討論:第一段演唱可‘一般’(指起伏不大),因為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第四段要激烈一些,因為在打仗第五段要悲傷,因為二小犧牲了,第六、七段也要悲傷,不過比第五段要弱一些

  問:為了讓歌曲講述得更生動,老師請同學們幫忙,為歌曲進行一次改編,你認為可以從哪些方面去改編呢?

  分小組討論:

  (設計意圖:傳統的音樂教育過份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上學生循規蹈矩,一切按教師的要求行事,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新意識,而創作教學作為一種教學領域,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而且能夠深化學生對已學音樂知識(速度、力度、情感等相關因素)的理解、運用。強化進一步學習的慾望,併為下一步聽賞作準備。)

  4、聽賞鍾維國改編的童聲合唱《二小放牛郎》

  問:歌曲哪幾方面進行了改編?和同學們的相比較,我們哪幾個方面的改編和作曲家是相同、相似的`?

  生討論:情緒——速度——力度——歌詞——演唱形式進行了改編。

  (設計意圖:透過欣賞,讓學生對改編後的歌曲有一個完整的瞭解,透過與作曲家比較,讓同學們有一種“成功”的喜悅,也為了比較區別,促使他們聚精會神地去細聽和分辨。)

  問:改編後好嗎?為什麼?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到速度、力度、情感等相關因素對錶現音樂作品的作用)

  5、欣賞舞蹈《二小放牛郎》

  問:除了用歌曲來講述故事外,還有什麼方式?

  生討論:朗誦、繪畫、舞蹈、小品、電影等

  (多媒體展示,七段故事情節可以自由選擇觀看。並讓學生跟學一些動作,感受其肢體的韻味)

  (設計意圖:此內容是全國少兒舞蹈大賽中獲得金獎的一個舞蹈精品,十三位小演員(十二隻小牛和二小)透過肢體語言,直觀地抒發了其豐富的情感內涵,在舞蹈這一流動的過程中,使舞蹈者與欣賞者心靈彼此融合,迸發心靈的共鳴。透過以舞助聽的形式,學生不僅有視聽結合的立體感,而且更容易受音樂氣氛的感染)

  四、創作表演

  1、引導學生選擇表現形式

  問:“你想用怎樣的方式來講述這個故事呢?”

  ——請出五個組長(朗誦組、繪畫組、舞蹈組、小品組、歌唱組)其餘同學自由選擇小組。

  要求:選擇1—2個情節

  2、 小組討論、創作

  3、表演展示

  (設計意圖:前面的幾環節安排使學生們深深地被歌曲吸引著,被歌曲激動著。為了讓同學們盡情地一抒情懷,我安排了創作表演這一環節。並用比一比、賽一賽的激勵機制,使學生一個個都認真地投入了,由體驗付諸於實踐。並在觀眾的“點評”下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五、課堂小結

  觀看一段精彩的電視回放:1945年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勝利後喜悅、歡騰的慶祝場面。

  問:你看到了什麼?今天的音樂課,你知道了些什麼?

  (設計意圖:前後呼應,讓學生了解抗日戰爭最後的結果,給學生上了一堂難忘的歷史課。同時,起到一個總結概括作用:既可瞭解學生在這堂課中知識的掌握情況,又可瞭解作品對學生的情感影響。)

  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透過欣賞第四十五交響曲,感受音樂的美妙之處。

  教學重難點:

  瞭解歐洲音樂的風格特點。

  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簡介:

  升f小調第四十五交響曲《告別》,1766年,奧地利作曲家海頓任職的艾斯特哈齊府樂團的主人尼古拉斯公爵在一個可以俯瞰諾吉托拉湖全景的風光明媚的地區,修建了一座豪華、壯麗的宮殿,主人特別將它命名為“艾斯特哈齊堡”。宮內規定,管弦樂團的團員和雜役們都不許攜帶家屬進入。

  三、樂曲概述

  該曲寫於1772年,該年正值禁令執行特別嚴格的時期,多數的團員們全年幾乎大部分時間都得住在宮殿裡,見不到家人。海頓在樂團裡一直是最有威望的團長,所以團員們都把希望寄託在他身上,希望他能想辦法改善目前這種不便的生活。海頓終於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他構思了一部交響曲,在樂曲的最後,請參加演奏的樂團團員在演奏完畢以後,一個個收拾樂器,吹熄譜架上的蠟燭退場,只留下極少數的人,孤單地繼續演奏,藉此表現出樂團團員們的心情。就這樣,海頓寫成了《告別交響曲》,調號也選擇了代表孤寂的升f小調。據說,當本曲首次在公爵面前演奏時,尼古拉斯終於領悟了其中的寓意。翌日,他馬上傳令讓全體人員放假回家。

  四、樂曲賞析

  教師播放樂曲,引導學生欣賞:

  全曲分為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甚快板,升f小調,3/4拍子,奏鳴曲式。以突然出現的全樂隊合奏,以及分解和絃急速下降的第一主題開始。樂句單純,但能給人極深刻的印象。

  第二樂章,慢板,A大調,3/8拍子。這一節奏徐緩的樂章亦為奏鳴曲式。絃樂器靜靜地演奏出主題旋律,顯得沉靜而安詳。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稍快板,升F大調(有六個升記號,在當時可以說極為少見)。全樂章在情調上,屬於節奏稍快而較複雜的段落,其中段以三度重疊的兩支法國號奏出,但音樂並不因此而顯得粗野,依舊典雅莊重,是這個時期海頓最完美的小步舞曲之一。

  第四樂章,急板,升f小調,2/2拍子,奏鳴曲式。終樂章分成兩個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為交響曲通常的終樂章形式,以極快的速度向前發展。第二部分為慢板,3/8拍子,這是最後附加的部分,體現出曲名“告別”的含義。不久,第一雙簧管與E調的第二法國號結束演奏。初演時,還特別依照海頓的指示,將譜架上的蠟燭吹熄,團員紛紛抱著樂器依次退場。最後的十四小節,由兩個繼續演奏著的第一小提琴,在安靜而孤寂的氣氛中,結束全曲。

  五、教師小結:

  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聆聽紅葉之歌和空山鳥語,體驗北京香山的美好秋景。

  2、學習演唱《我是山裡小歌手》,表達熱愛山區,熱愛家鄉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感受歌曲的情緒

  2、唱歌曲時,要唱出,對家鄉熱愛的情緒。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欣賞歌曲《香山紅葉》感受香山的美景。

  2、學唱歌曲《我是山裡小歌手》,表達熱愛山區,熱愛家鄉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音樂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新授:

  (一)聆聽《香山紅葉》預設問題,聽完之後說說你的感受

  1、匯入:大家去過香山麼?秋天的香山給你們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下面我們來欣賞一首描繪香山紅葉的歌曲。看看香山紅葉的圖片

  2、提示:認真地聽,並記下令你印象最深的歌詞,聽完說一說。

  3、復聽,歌曲給你那些感受?你對香山紅葉的感受聯絡起來,紅葉象徵什麼?

  4、隨歌曲錄音唱一唱。

  (二)表演《我是山裡小歌手》

  1、匯入:聽一聽山裡孩子的美妙歌聲。播放音樂或課件

  2、交流一下對聆聽《我是山裡小歌手》的感受。

  3、讀讀歌詞,說說應該用什麼情緒演唱?

  4、跟著範唱試著唱一唱,老師指導。

  5、再聽歌曲錄音範唱。

  6、有感情的演唱。能夠隨著集體基本演唱出歌曲

  課後反思:

  這首歌曲描寫了山裡的好風光,也是要教育學生要熱愛自己的家鄉,建設自己的祖國。

  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能用熱愛家鄉一樣的情感演唱歌曲:《拉薩謠》。

  2、瞭解西部地區的風土人情,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教學重難點

  1、用熱愛家鄉的情感演唱歌曲。

  2、能隨教師琴聲視唱曲譜。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欣賞《走進西藏》

  教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首非常動聽的歌曲,它會帶領同學們來到一個神秘的地方,會給同學們帶來美的享受,我們一起來聽。(錄音播放《走進西藏》學生靜聽)

  提問:聽到這首優美的歌曲,你彷彿來到了什麼地方?你彷彿看到什麼美麗的景色?(生回答)

  教師出示布達拉宮的圖片,請同學們邊觀看邊總結:西藏位於我國西南部,那裡有世界上的山脈,有最美麗的雪域風情,有勤勞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那氣勢宏偉的布達拉宮,更有那風格獨特優美、粗獷的音樂。讓我們一起聽一聽。

  二、學習歌曲《拉薩謠》

  (一)學唱曲譜

  1、播放歌曲《拉薩謠》學生靜聽,並談一談聽後的感覺,及歌曲的特點。

  2、教師總結:《拉薩謠》這首歌曲是我國當代作曲家何訓田所作的曲子,樂曲優美獨特,粗獷樸實,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演唱歌曲,《拉薩謠》吧!

  (教師出示曲譜,並播放樂曲旋律,請學生邊聽邊找出組成旋律的各音)

  (1 2 3 6)

  3、教師引導學生隨琴演唱以上各音。

  4、隨教師琴聲輕聲演唱歌譜(用啦的演唱方式進行練習、哼鳴演唱等)。

  (二)學唱歌詞

  1、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2、教師介紹歌詞內容,使學生了解西部地區的風土人情。

  3、教師範唱(伴奏)。

  4、在理解了歌詞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如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分句指導、師領唱,生跟唱、師生合作演唱、男女生合作演唱、個人展示)

  5、在歌曲基本掌握的基礎上,再次欣賞《拉薩謠》進一步感受樂曲的情緒

  6、讓學生結合拉薩謠的歌詞談論一下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抒發自己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7、引導學生用熱愛家鄉的情感演唱歌曲,全體隨教師伴奏演唱。

  三、小組比賽:看誰唱的最棒。

  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 篇15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歌曲《布穀叫,春天到》,感受大自然中的美,引導學生熱愛小動物、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生活。

  【過程與方法】

  充分的聆聽歌曲,透過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領悟歌曲,學生能夠感受歌曲表達的情感。

  【知識與技能】

  學習柯爾文手勢,透過柯爾文手勢,感受音高的變化;能夠輕柔、抒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夠輕柔、抒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難點】

  學習音高手勢,透過手勢,感受音高的變化。

  三、教學用具

  鋼琴、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教師播放一組關於“布穀鳥”的影片,請學生們觀察,從影片中你能聽到什麼?

  學生自由回答。(布穀~布穀~)

  教師總結:布穀鳥是一種會唱歌的鳥類,它經常用自己美妙的聲音,給人們唱出動聽的歌曲,告訴人們,春天來了。今天我們就來學唱歌曲《布穀叫,春天到》,感受布穀鳥給我們帶來的春天的氣息。

  (二)感知歌曲

  1.初次聆聽。教師提問學生:歌曲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歌曲給人一種歡快的感覺,聽起來很開心。

  2.教師演唱歌曲,提問學生:你能想象到什麼樣的畫面?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感受音樂,能夠想象出布穀鳥在天空飛翔,春姑娘與它一起到來的景象。

  (三)學唱歌曲

  1.跟隨老師範唱,學生模唱3(mi)、5(sol)兩音,感受兩個音之間的距離。

  2.(1)教師用手勢,指導學生進行學習。

  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 篇16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歌曲《唱山歌》,感受壯族民歌的風格特點,培養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

  採用欣賞法、小組合作等方法,激發對音樂的理解。

  【知識與技能】

  瞭解“對唱”形式、“變換拍子”及壯族民族風俗,並能用優美、委婉的聲音演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壯族民歌的風格。

  【難點】一字多音的演唱。

  三、教學用具

  鋼琴、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播放電影《劉三姐》對歌影片片段,提問學生影片中的人物在做什麼,周圍的景色怎樣,唱歌的人是誰,她是哪個少數民族的歌手。教師總結“影片當中的人們在有山有水的地方開心地對歌,我們曾經學過“甲天下”的山水在廣西桂林,這個美麗的地方不僅有迷人的風景,更居住著一群勤勞善良、樂觀開朗的壯族人民。除了剛才播放的對歌歌曲,電影裡還有另一首優美的歌曲《唱山歌》,接下來我們伴隨這首歌曲,一起走進我們的桂林,走進壯族。”

  (二)初步感知

  1.初聽歌曲,教師設定問題:歌曲表現了什麼樣的情緒?速度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進行總結:歌曲的情緒是優美、婉轉地,速度為中速。

  2.再次聆聽歌曲,教師設定問題:歌曲的節拍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進行總結:歌曲是由2/4和3/4交替進行的,這樣的節拍我們叫做“交換拍子”。

  (三)探究學習

  1.學生學唱旋律,感受變換拍子的旋律特點;

  2.找出旋律中的相似樂句,並根據特點劃分樂句;

  3.分樂句帶入歌詞,學唱歌曲,理解歌詞表達的思想感情;

  4.觀察歌詞與旋律對應特點,找出“一字多音”,並掌握“一字多音”的唱法;

  5.跟隨鋼琴伴奏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介紹壯族風俗歌會“歌圩”,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影片中人們的演唱形式和學生自己演唱歌曲的形式有什麼不同,結合歌曲《唱山歌》總結壯族民歌的風格特點,由小組代表發言進行小組間的討論交流。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唱山歌》,走進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透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桂林不僅有美麗的風景,還有動聽的音樂以及善良的壯族人民。我們國家有55個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文化,我們除了要了解這些文化,還應該保護和傳承我們國家的這些藝術瑰寶,熱愛我們的民族文化。

  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 篇17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對歌曲的學習,增強熱愛自然、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

  運用分析法、小組探究法,提高音樂鑑賞能力,培養音樂學習興趣。

  【知識與技能】

  感受新疆塔吉克等少數民族音樂的特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欣賞歌曲,瞭解歌曲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

  理解音樂表現景色、表現新疆塔吉克少數民族音樂的特點。

  三、教學用具

  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環節一:匯入新課

  教師帶領學生複習上節課的知識《海浪的嬉戲》。“上節課我們感受到了來自西方印象主義時期的大海,還記得它有什麼特點嗎?”學生自由回答。“環行之旅還未結束,今天我們又要去往哪一站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環節二:初步感知

  1.初聽歌曲,節奏和旋律有什麼特點。

  2.復聽歌曲,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感情,主題部分可以分為幾段。

  環節三:分段賞析

  1.教師出示作者簡介及歌曲簡介,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瞭解歌曲。

  2.對比兩段主題旋律,在旋律和節奏上有什麼不同,分別透過怎樣的方式表現了怎樣的感情。

  3.分析歌曲如何體現新疆塔吉克族的風格特點(旋律、節奏),組織遊戲拍打節奏,感受交替拍子、7/8拍的音樂特點。

  4.跟隨伴奏學唱歌曲音樂主題片段。

  環節四:鞏固提高

  1.結合《帕米爾,我的家鄉多麼美》的特點,欣賞聲樂套曲《祖國四季》中的“春”——《祖國的春天》,感受同一聲樂套曲的不同曲目有什麼異同之處。

  2.小組討論,總結音樂特點和歌曲表達的思想感情,透過歌曲的情感,以及歌曲中描繪的祖國廣闊土地的美景,增強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環節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欣賞了“自然之韻”中的最後一首歌曲《帕米爾,我的家鄉多麼美》,同學們透過對本章節音樂的欣賞和學習,領略了不同地區的不同音樂,欣賞了不同風景,感受到來自各地對自然、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課程的最後留一個作業,同學們將本章中出現的幾首歌曲以表格的形式歸納總結它們的體裁、特點及表達的內容,並思考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絡。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同學們,下課!

  蘇少版一年級音樂教案 篇18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運用力度與音色的變化來表現歌曲中不同的角色與情景,並表達對小青蛙喜愛的心情。

  2、透過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隨音樂動一動,

  3、引導學生感受3/8拍在音樂中的表現特點。

  教學過程

  1、聽音樂進教室。

  2、師生問好。

  ①今天老師想改變一下以往問好的方式

  3、我們試一試有節奏的問好

  ②你可以用這個節奏

  4、再創編一句嗎?

  【這個節奏是本歌曲中的一個難點節奏,把這個節奏用到這裡,為歌曲學習也是一個鋪墊。】

  5、匯入:

  師:同學們表現的真不錯,接下來我們輕鬆一下,老師給你們出一個小謎語,很簡單,大家來猜一猜,“身穿綠色衣,露著白肚皮,保護莊稼小衛士,農民伯伯心歡喜。”

  生:青蛙。

  師:你對青蛙的瞭解有多少?

  生:自由說說。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歌曲《小青蛙,你唱吧》

  【用趣味性的謎語匯入,激發學生對歌曲的學習熱情。】

  6、歌曲學習:

  ⑴放錄音機範唱。

  ⑵請你談談你對這首歌曲的初步印象,或者說感覺怎麼樣?

  ⑶聽歌曲。

  師: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感受一下歌曲。

  ⑷師彈奏第一段的旋律,請同學用“la”在心裡默唱。

  ⑸奏第一段旋律,這次請同學們輕聲用“la”模唱。

  ⑹教師提示學生表情,聲音,引導學生再次用“la”模唱。

  ⑺生用“lu”模唱。

  ⑻找一名同學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⑼教師範唱。

  ⑽學們試著輕聲唱唱第一段歌詞。(教師伴奏,引導學生輕聲哼唱第一段,錯誤地方教師給予糾正。)

  ⑾教師伴奏,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第一段。

  ⑿學生試著輕聲唱唱第二、三段歌詞。

  ⒀教師伴奏,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第二、三段歌詞。

  【引導學生自己歸納出如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讓學生自己去嘗試,去感受。】

  ⒁教師伴奏,學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⒂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請幾名同學為歌曲伴舞,感受音樂的節拍特點。

  師:同學們唱得真好,但我覺得如果能為歌曲配上一些打擊樂器和舞蹈那就更棒了,老師這有一些打擊樂器,誰來試一試選一種打擊樂器為這首三拍子的歌曲伴奏。

  5、結束部分: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圖片,請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

  希望同學們透過對《小青蛙,你唱吧》這首歌曲的學習,能夠更加愛護我們身邊的動物,讓它們和我們一起快樂的成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