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樺林好地方教案

白樺林好地方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白樺林好地方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白樺林好地方教案1

  [教學目標]:

  1、演唱、表演歌曲《白樺林好地方》,編創讚美自己家鄉的歌詞唱一唱。

  2、感受加拿大兒童的童年生活與風土人情,擴大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

  [教學內容]:

  1、教唱、指導表演歌曲《白樺林好地方》,並編創讚美自己家鄉的歌詞唱一唱,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

  2、引導學生在表演歌曲過程中感受加拿大兒童的童年生活,體會加拿大獨特的風土人情。

  [教學重點]:

  1、歌曲教唱;

  2、歌詞創編。

  [教學難點]:

  1、歌詞創編;

  2、打擊樂伴奏;

  3、漸弱的處理。

  [教具準備]:

  1、多媒體教學課件;

  2、鋼琴;

  3、課堂打擊樂。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談話匯入。

  同學們,你們的家鄉在那裡?家鄉的哪些景色給你的印象最深刻?

  三、課件展示。

  教師多媒體演示《我們的家鄉》課件。(寬闊的包河大道、挺拔的區政府大樓、熱鬧的集市……)學生們討論、交流。

  四、情景匯入。

  在遙遠的北美洲,有一個寬廣、富饒而美麗的國度,她的名字叫加拿大,你們對她有多少了解?

  多媒體演示《白樺林好地方》課件,伴隨課件演示,教師向學生逐一解釋圖片含義。(附後)。

  白樺林裡有這麼多美麗的景物、可愛的動物、迷人的植物,你們想聽一聽關於白樺林的歌曲嗎?

  五、初步感受。

  教師播放《白樺林好地方》歌曲,師生共同欣賞。

  提問:歌曲中的那些句子唱出了對白樺林的讚美?

  六、教唱歌曲。

  1、教師彈奏旋律,範唱。

  2、彈奏旋律,教唱曲譜。

  3、播放《白樺林好地方》歌曲伴奏,教師指揮,學生在老師的指揮下演唱曲譜。

  4、提問:你能聽出在歌曲中有哪些曲調是相同或相近的嗎?

  播放《白樺林好地方》歌曲錄音,學生輕聲哼唱。

  學生交流、討論。

  教師總結。

  5、教師彈奏旋律,學生試唱曲譜。

  6、填入歌詞,隨伴奏輕聲演唱。

  教師重點部分指導。

  7、完整演唱。

  教師彈奏,學生隨伴奏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七、表現歌曲。

  1、力度表現。

  解釋力度記號“f”、“漸弱”,指導學生演唱(開始用“f”表現對家鄉的歌頌和自豪感,在最後七小節的尾聲襯詞處力度漸弱,表現漸漸遠去的腳步聲)。

  2、打擊樂伴奏。

  師:大家演唱的很有感情!如果能加上自己的伴奏的話就一定會更有表現力!下面請同學自己選擇課堂打擊樂器為我們的歌曲伴奏。

  首先加強每個獨立聲部的演奏,逐一加入。順序為:鈴鼓、響板、木魚、三角鐵。

  八、歌詞創編。

  1、歌曲理解。

  師:同學們已經學會了《白樺林好地方》這首歌,這首歌曲主要表現了什麼?

  2、遷移匯入。

  你們能夠用這首歌的曲調,自己填上歌詞,創作一首讚美自己家鄉的歌曲嗎?

  3、歌詞創編。

  再次演示《白樺林好地方》課件,學生分組思考、討論。

  請各小組選一位或幾位代表上臺演唱。教師鋼琴伴奏,學生用課堂打擊樂器伴奏。

  綜合各小組彙報成果,歸納較為合理的歌詞,全班有感情的演唱、表現。

  九、課後作業。

  師:同學們真聰明!用自己的歌詞唱出了對家鄉的熱愛。這讓老師也想起了自己的家鄉,那是一個幽靜而美麗的山村。

  多媒體展示《好山好水好山村》課件(清澈的溪流、古樸的民房、勤勞的農民……)。

  你們能在課後為老師編一首讚美家鄉的歌曲嗎?

  [教學後記]:

  附:《白樺林好地方》課件教師配圖解說詞

  1、大家現在看到的是北美洲地圖。圖中在美國上方、紅色部分的就是加拿大,她位於北美洲北部,是一個氣候寒冷、資源豐富、地廣人稀、風景優美的國家。

  2、加拿大國旗上的這個圖案是什麼?為什麼要把楓葉圖案放在國旗上呢?

  3、對了,在加拿大,楓樹是最為普遍、最常見的一種樹。

  4、每年秋天,漫山遍野的楓葉把加拿大染成了紅色的海洋。

  5、落在地上的葉子甚至把地面完全覆蓋。

  6、而在加拿大廣袤的國土中,除了楓樹,還有一種富有特色的樹種,就是白樺樹。

  7、白樺樹主要生長在加拿大北部,大片大片的白樺樹連線在一起,組成了風景優美的白樺林。

  8、富饒的自然條件讓白樺林成了動物們的樂園!大家認識這種動物嗎?

  9、它的名字叫做海狸,是一種善於游泳的鼠類動物。

  10、除了海狸,麋鹿也是這個動物樂園裡的主人。

  11、它們是一種性情溫順的動物,喜歡群居,人們常常可以看到它們成群結隊地在白樺林裡自由自在地遊蕩。

  12、白樺林的附近,還有一些讓人留戀忘返的景物,我們看看它們是什麼?

  湖水、岩石、草原、峭壁……

  13、這就是白樺林,白樺林裡迷人的景物還有很多很多

  白樺林好地方反思

  本節課在四年級二班上的這個班級的學生活潑開朗,課堂紀律良好,學生表現能力課堂反映都很不錯,整節課課堂的設計能按照既定的目標完成,在課中儘量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學習熱情,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音樂綜合表現力。教學過程的設計追求音樂課堂教學的動靜結合、張馳有度,使音樂課讓孩子們感到親切、輕鬆、美麗,讓音樂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但是也有許多不足之處現將本節課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反思如下:

  一、課堂特點:

  1.整堂課的教學中注重音樂情感的體驗,課堂教學語言不羅嗦 。

  2.課堂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驗教學活動,教學策略多。例如匯入階段的`拍好複習,後面的情感處理,聲音的由近到遠。

  3.課堂上學生投入積極性較高,置身於課堂情境中,達到課堂教學目標。

  4. 課堂常規規範,學生的音樂知識紮實,唱歌聲音柔和。

  二、自我評價與反思:

  從總的課堂效果來看,還是不錯的,教學目標基本落實,但某些細節掌握不是很精確。在這節課教學中,我透過多種形式讓學生仔細地聆樂曲,感受歌曲的的旋律美參與音樂,在課堂開始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讓學生用“啦”的開聲演唱感受音的高低並用動作來形象模仿音高的位置,以此為鋪墊解決了後來歌曲中高音和低音的演唱問題;後來透過回憶前面學過哪些外國民歌匯入這首加拿大民歌,在後面的聆聽透過聆聽歌曲讓學生從歌中找出演唱了哪些美麗的景色,引起學生興趣讓他們去感受、體驗歌曲的旋律美、歌詞美、意境美,體驗2/2拍子與4/4拍等不同拍子,不同速度,力度所帶來的不同感受,同時又複習了前面的節奏。後面歌曲處理我用不同力度引導學生感受漸弱變化體會音樂中漸行漸遠的音樂主題形象;最後打擊樂器的加入讓孩子們體驗不同樂器的特點在樂曲伴奏中的作用,在此環節我口頭表述了每種樂器的節奏又演示了一遍,但是在學生練習時我發現孩子們對節奏型把握不好,應該把節奏譜出示在黑板上利於學生演奏和對應每種樂器的位置,讓學生更好的演奏配合歌曲的演奏。在教學設計之初我設計結尾編創歌唱自己家鄉的美景,但是由於前面演唱部分的時間沒有把握好沒能完成此環節,還是很遺憾的。最後在課堂語言上還不夠精煉,對學生的評價用語還比較單一,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透過不斷地反思和認真學習的態度,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白樺林好地方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用自然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白樺林好地方》,並準確表達歌曲的情緒;

  教學重點:

  能正確清晰地演唱歌曲《白樺林好地方》;

  難點:

  歌曲最後一句的節奏;歌曲的表演及創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組織教學:

  (多媒體播放少數民族圖片音樂,學生猜一猜是哪個民族。)

  師:新疆有動人可口的葡萄,有美麗的舞蹈,蒙古有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有賓士的駿馬,這些都是吸引人的好地方,讓人不禁有想提起旅行包去旅行去遊玩的衝動。同學們,你曾經去過哪些美麗的地方?留下過哪些美好的回憶呢?

  師:好,今天何老師就要帶領同學們走出中國的大門,走進楓葉之邦——加拿大,去感受一下那兒的美麗景色——

  二、激趣鋪墊,感受情緒:

  1、師:要想進入這扇通往加拿大的大門,就必須先來玩一玩專門為遊人準備的有趣的跳格子游戲,找對了,跳對了,你才能進去——

  2∕2XXXXX︳XXXXX︱XXXXX︱

  三、拓展延伸:

  1、師:在每年春暖花開的三四月,加拿大都會大肆慶祝一大盛節——楓糖節,這一天,加拿大人民會採摘楓葉、楓汁釀製成楓糖,大家聚在一起品嚐,而除了釀製楓糖之外,他們還會載歌載舞,上演精彩的歌舞表演,今天人們就要排練《白樺林好地方》這個節目在楓糖節上表演,看到了我們動人的演繹,想讓我們一起來出謀劃策,當一回小導演,讓他們的節目更加精彩!大家一起來想一想要怎麼樣創編《白樺林好地方》,才能更豐富多彩!看看比比誰是最佳導演!

  (學生自由說一說:唱,跳……)

  加入課堂樂器並表演:

  響板:X0X0|X0X0||

  手鈴:0XX0|0XX0||

  鈴鼓:X000|X000||

  2、創編歌詞(填空):

  四、課堂總結:

  師:今天我們領略了美麗的加拿大風光,感受體驗了那兒的音樂,並用自己優美的歌聲讚揚了白樺林,更為加拿大楓糖節獻上了精彩的節目,同時老師也發現了同學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才能,棒極了。就讓我們把這種創造和美帶入同學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吧!

  (學生隨著歌曲旋律走出教室)

白樺林好地方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用自然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白樺林好地方》,並準確表達歌曲的情緒;

  2、透過聽、唱、動等綜合性音樂活動,在自由探索的活動中,對歌曲有初步的體會;

  3、在聆聽、學唱歌曲中,表達對美麗景色的讚美和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能正確清晰地演唱歌曲《白樺林好地方》;

  難點:歌曲最後一句的節奏;歌曲的表演及創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組織教學:

  (多媒體播放少數民族圖片音樂,學生猜一猜是哪個民族。)

  師:新疆有動人可口的葡萄,有美麗的舞蹈,蒙古有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有賓士的駿馬,這些都是吸引人的好地方,讓人不禁有想提起旅行包去旅行去遊玩的衝動。同學們,你曾經去過哪些美麗的地方?留下過哪些美好的回憶呢?

  師:好,今天何老師就要帶領同學們走出中國的大門,走進楓葉之邦――加拿大,去感受一下那兒的美麗景色――

  二、激趣鋪墊,感受情緒:

  1、師:要想進入這扇通往加拿大的大門,就必須先來玩一玩專門為遊人準備的有趣的跳格子游戲,找對了,跳對了,你才能進去――

  22XXXXXXXXXXXXXXX

  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

  X―――X―X―X―――X―――‖

  蓬蓬蓬。

  ①、師示範;②、學生試拍;

  2、師:真棒!瞧,白樺林中的幾棵音樂樹,他們正列隊歡迎我們呢,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他們――

  1=F22

  6―6―3―3―6―6―3―3―(此句的6低八度)

  6―5―5―1―2―1―3―――

  6―5―5―1―2―1―3―――

  ①、師範唱;②、學生唱譜;

  3、師:聽,音樂樹後面還跟著幾隻可愛的小麋鹿,他們正踩著小楓葉,

  踏著輕快的步伐準備來歡迎我們呢!讓我們一起來加入他們―(播放音樂,初聽)

  三、學唱歌曲,體驗情緒:(遊覽加拿大)

  1、師:讓我們跟上小麋鹿輕快的腳步,趕緊去感受一下加拿大的風光吧!

  看看那都有哪些吸引人的景色?

  (聆聽錄音範唱《白樺林好地方》,感知內容)

  2、師:有海狸,大麋鹿,湖水,平原,草房,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讓我們閉上眼睛,跟著老師的歌聲再來感受一下吧!

  (師範唱,學生感受情緒)

  3、師:面對如此愜意的景象,如此美麗的白樺林,你最想說的一句心裡話是什麼呢?

  (學生髮自內心抒發情感,對白樺林的讚美之情溢於言表)

  師:同學們都由衷的抒發了內心的情感,有句話說的好,當我們用言語無法表達時就用歌唱來表現吧!讓我們用la的音來唱一唱――

  4、填詞演唱:

  5、歌曲處理:(注意重音記號)

  1=F22

  666616666166661

  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蓬得得蓬蓬

  6――― 6―1― 6―――6―――‖

  蓬蓬蓬

  師:小麋鹿伴著歌聲越飄越遠,我們應該怎麼唱?(漸弱)

  6、完整表演唱

  四、拓展延伸:

  1、師:在每年春暖花開的三四月,加拿大都會大肆慶祝一大盛節――楓糖節,這一天,加拿大人民會採摘楓葉、楓汁釀製成楓糖,大家聚在一起品嚐,而除了釀製楓糖之外,他們還會載歌載舞,上演精彩的歌舞表演,今天人們就要排練《白樺林好地方》這個節目在楓糖節上表演,看到了我們動人的演繹,想讓我們一起來出謀劃策,當一回小導演,讓他們的節目更加精彩!大家一起來想一想要怎麼樣創編《白樺林好地方》,才能更豐富多彩!看看比比誰是最佳導演!

  (學生自由說一說:唱,跳……)

  加入課堂樂器並表演:

  響板:X0X0|X0X0||

  手鈴:0XX0|0XX0||

  鈴鼓:X000|X000||

  2、創編歌詞(填空):

  師:幫他們排了個精彩的節目,那我們也總得出個節目啊!他們有讚美自己家鄉的歌,那我們能不能也來編一首讚美自己家鄉歌曲呢?

  ( )好地方,我們的家鄉,那裡有( ),( ),藍色湖水岩石岸,我將要再回還。

  五、課堂總結:

  師:今天我們領略了美麗的加拿大風光,感受體驗了那兒的音樂,並用自己優美的歌聲讚揚了白樺林,更為加拿大楓糖節獻上了精彩的節目,同時老師也發現了同學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才能,棒極了。就讓我們把這種創造和美帶入同學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吧!

  (學生隨著歌曲旋律走出教室)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