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化石吟》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化石吟》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化石吟》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習要求:

  ①讀出悠然神往的意味

  ②領略科學之美、文學之美

  ③也嘗試來點化石吟哦

  學習重點:詩意的課文朗讀和拓展材料的詩句擬寫

  學習課時:二課時

  操作程式:

  第一課時“吟”詩切入首尾解讀

  一、入課。詩歌難寫,但會“吟”則可以出詩。俗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吟”也是詩歌體裁的標誌之一。加以引導,讓學生回顧已學帶“吟”標題的詩歌,諸如《石灰吟》、《遊子吟》、《暮江吟》等等(教師可不說出標題,期待學生報題,再予以綜合歸納)。在學生報題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齊聲朗誦這些詩句。再提示這些詩歌皆是短章,表現手法不是抒情,就是描寫,其吟詠的內容不是個體的生態體驗就是眼前所見的相關事物。就科學現象而加以吟哦,今天所學可能是首次。

  二、標序。整首詩共七節,要求學生先將序號按慣例標出。

  三、首尾解讀。首尾即1、2、7節。首先,採用多種方式吟誦和朗讀。以教師範讀始,接著或齊讀,再點讀,分組讀,將詩句讀得琅琅上口,讀得搖頭晃腦,讀得師生進入忘乎所以的情景中。續而,逐節於詩意作出概括並板書。其間,留給學生醞釀並互相之間充分交流的時間。然後點名或自主回答,教師點評且歸納總結:1、2節發問求教,語意探詢;第7節照應作答,語意肯定。

  以詩句來就生物進化的科學現象進行仰頭向天式發問,在我們有限的讀書生涯中,似乎這首詩是第一回。其實,古人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歌詠。比如愛國詩人屈原寫過《天問》,詩中就天文地理、日月星辰等引人思考和探索的科學現象,一口氣提出了172個問題。

  到唐代,大散文家柳宗元用近似回答和對應的方式,也激情澎湃地吟唱了一回《天對》。科學與詩可以相通,科學引人作詩意般的遐想,科學的本質也就是詩。又續,深味具體詩句的含義。比如,“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說話”的意思,即是考古學家們能從遺存在化石中的資訊裡,找到或者解開生命現象的某些密碼,客觀上就等於化石在說了話。

  那麼,“長眠地下剛甦醒的化石啊”一句,“剛甦醒”是什麼意思呢?在引導積極、自主發言的基礎上,或予以歸納綜合,或予以提示點撥,“剛甦醒”就是化石發掘出來以後,進行了相應考古研究,獲得了初步的發現和了解。

  收尾,研讀第7節最後一句,留下釦子,設定懸念。第7節末尾句雲,“你講的故事多麼令人神往、驚訝!”讓學生大聲忘情地朗讀,接下質詢,“你講的故事”是什麼故事,我們知道了麼?故事應在哪?這種設問,學生答出,則順勢接過;學生未答,則教師自問自答:故事在3、4、5、6節;是什麼故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且聽下回分解。由此轉入學生課後預習理解中間四節的期待。

  四、課後作業佈置。把“讀一讀、寫一寫”後的單字和詞語抄寫三遍,且單字給注音,詞語加以解釋。

  第二課時聽你故事展我詩才

  一、承前,界定故事的範圍指代。開初仍繼續齊讀第7節,拎出“你講的故事”發問:故事在3、4、5、6節早就講過,這第7節的收束句不過是總結、劃句號而已。誠然,前面的幾節裡到底講了什麼故事,讓我們一起深潛感悟吧!

  二、朗讀依然不可少。多形式反覆朗讀,逐節進行,或範讀起首,或以範讀作結,前者是為了演示舉例,後者是為了正宗表白。但重頭戲始終放在學生興趣和主體的參與上。獨誦也好,二重演讀也罷,小組競讀、全班齊上陣等等,就讀的量而言,每一詩節起碼不應少於四遍,應讓學生爛熟內容。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一是注意以意義為節奏單位,一是標出雙行中的押韻詞,朗讀時重音收落,讀出參與的熱情和洋洋意氣。

  三、感悟故事內容。予以簡練概括。其過程可大致逐節進行。先引導學生自主歸納,或一句話,或一個語詞提煉,點評標註於相應的.詩節旁,同時註明為“己”。再提倡安排交流,或點名,或讓學生自行公佈結論,且要求聽者認真記下同學的思維成果,與自我批註並列,旁註明“友”。在這個基礎上,教師以隨機掌握課堂,也平等地公佈相應看法並板書,也同樣要求學生旁註“師”字。教師的概括和板書大意為:

  三者合列,於學生得到比較、鑑別、提高和反省的參照系。這種自注、眾議和老師分析跟程式二是交錯進行的。對於各節詩行,有的先朗讀後感悟筆記,有的邊讀邊悟記,有的先默默悟記後大聲朗讀,多樣且有變化地教學,不是全部都機械地先讀後整理。

  四、具體詩句的理解和探究。比如,“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平凡的真理”在我們的認識和理解中可以找出哪些?萬物非上帝所造,本乃客觀存在;勞動創造世界,勞動使猿變成人,勞動創造了人本身;知識就是力量,讀書使人聰慧……儘可從日常生活中和學習實際聯絡起來,找到例證,啟示學生認識化石提供真理的物質性。

  另外,“海枯,石爛,日轉,星移……”幾種現象的指代意義,且從詩句中找到原答。前者暗含地殼運動、時間推移、空間換位、世事的滄桑變遷,學生能答大意,即予肯定;後者以後續句“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為照應解答。

  五、拓展閱讀並寫作實踐。發放影印資料,即《深圳商報》20xx年11月6日新聞“古脊椎動物年會在深圳召開,與會專家稱化石森林成為深圳一塊瑰寶”,引導學生為深圳擁有“華夏古國繼萬里長城、秦始皇兵馬俑後的又一奇蹟”而興奮和燃燒。

  為更好地激發詩情衝動和寫作慾望,教師也又提供自己根據新聞而發的題為《化石森林吟》的下水詩作(甚而當場即興下水也未嘗不可,也許更好),自得其樂、自我欣賞地誦讀一遍,然後讓學生不拘形式、充分自由地議說長短優劣。末了,更要掌握好火候,及時要求學生也當堂抒發我心中詩情,注意押韻更好。這個環節是重頭戲,前面的學習和感悟要為此時的抒寫蓄勢作鋪墊,以期達到人人都是小詩人、我也來點詩情的效果。

  六、給出相應時間,教師巡堂。待多數同學即將完稿之時,隨機抽誦詩作並組織討論,發現值得圈點的,不求全責備,哪怕一句半行,教師也應予以張揚、肯定和點評。

  七、解鈴而全班統收詩作。

  附詩作起興材料:

  古脊椎動物年會在深召開,與會專家稱

  化石森林成為深圳一塊瑰寶

  (記者徐升實習生劉勇)11月3日至6日,第八屆古脊椎動物年會在仙湖植物園召開。中國古脊椎動物學會理事長葉捷研究員稱“古脊椎動物學會借這次會議沾點年輕特區的靈氣和朝氣”。市城管辦主任吳子俊說“深圳正好藉古脊椎動物年會積澱文化底蘊”。

  昨晚6時,副市長卓欽銳在市迎賓館會見中科院楊遵儀院士、劉東生院士等參加第八屆中國古脊椎動物年會的部分代表。

  昨天,與會的100多名中外學者興致勃勃的參觀了仙湖植物園,欣賞過湖光山色一處處或開闊、或深邃的景觀,窺視到一株株稀世奇花異草,領略了在地下岩層中沉睡了億萬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很好!”、“真不錯!”、“了不起!”、“OK”嘖嘖讚歎聲不絕於耳。

  來自加拿大埃德蒙頓大學教授NatRutter夫婦來到化石森林前,看到那成於億萬年前的樹木矽化石列列聳立,激動地稱其為“華夏古國繼萬里長城、秦始皇兵馬俑後的又一奇蹟。是中國保護生態環境的象徵,國際上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典範”。

  中科院劉東生院士高度評價說“深圳對古生物保護如此重視,是新的城市的象徵,新的城市的風貌,高揚可持續發展的旗幟,構築文化的骨架”。劉院士發自肺腑地說,一塊化石,放在外面是一塊石頭,放在博物館裡就是無價之寶,收藏好,加以研究,挖掘其科學意義,幾百年後還可以供人研究。

  來自海峽彼岸的胡忠恆博士感慨萬千地說,祖國大陸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近十年來,熱河植物群研究做得這麼好,心裡很高興。

  附二:化石森林吟(本老師試作,不吝獻醜)

  沉睡了多少年熬不住歷史的寂寞

  終於現身於今朝還是中華雄起的感召

  珍藏了多少秘密抵不過南國開放的誘惑

  終於作出無聲的宣告還是深圳文化的薰陶

  你把生命的真理揭示同長城、兵馬俑併為奇蹟

  你把自然的密碼藏牢華夏古國又一新瑰寶

  你把進化的資訊刻畫古生物研究多了新證據

  你把生態的形象傳報張揚深圳文化的新風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