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通用11篇)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通用11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學會“澡、械”等5個生字,正確書寫“誕生、洗澡、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捨”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三個關於科學發現的三個故事在寫法上和內容上的相同點。

  4.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認識到到凡事多問幾個為什麼的重要性。

  5.體會本文語言生動、準確的特色,學習用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與本文事例相關的圖片或錄影資料,生字、新詞、重點語句的課件。

  2.鼓勵學生透過各種途徑查閱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1.有很多同學特別崇拜科學家,能說一說你最崇拜的科學家是誰嗎?

  2.你們知道科學家們主要依靠什麼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嗎?(學生自由發言,如:善於思考、勤奮刻苦、鍥而不捨等等。)

  3.教師小結:縱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學說的發現者、創立者,差不多都是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看出問題,不斷髮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溯源,最後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板書課題)

  4.誰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學生自由發言。)下面我們來共同學習第20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相信同學們學過課文,對這句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開啟書,自讀課文,要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詞語:

  誕生縱觀漩渦敏銳追根求源見微知著鍥而不捨

  洗澡花圃推理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打破砂鍋問到底

  (1)指名讀詞語。

  (2)齊讀一遍。

  3、好!同學們再讀課文,看課文講了哪三個故事?分別是什麼?

  學生自由回答:

  謝皮羅教授從洗澡水的漩渦中發現問題,透過反覆的試驗和研究,發現水漩渦的旋轉方向和地球的自轉有關。

  化學家波義耳偶然發現鹽酸會使花瓣變紅,繼而進行了許多試驗,終於發現了酸鹼試紙。

  奧地利醫生從兒子做夢時眼球轉動這個現象,經過反覆觀察和分析,推斷出凡睡者眼球轉動時都表示在做夢。

  三、細讀課文,找出規律。

  1、這三個同學說的很對!這三個故事是多麼有趣的生活現象啊!現在再請同學們仔細讀讀三個故事,看看這三個故事的介紹和內容,有什麼相同點?可以在課文中畫一畫。

  (學生邊讀書邊思考)

  2、我看到有許多同學在書做了圈畫,有的還做了批註。很會學習。

  3、現在請同學們在四人小組裡交流交流自己的發現,討論存在的疑問。

  (四人小組交流)

  4、現在請同學說說交流後自己的認識。

  三個故事都是講生活中的偶然發現的問題;

  三個故事都是講科學家發現和發明的故事;

  三個故事都是說明“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5、大家講的很好。有沒有人能把三個故事間的相同點分析透徹些?

  三個故事中提到的科學家發現和發明的過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發現問題,不斷地追問;再進行反覆的研究和試驗;最後解決了問題,得出了結論。

  6、你真棒!課文讀的很仔細,分析的也很有道理。書上有一段話和你說的意思是一樣的,同學們看看是哪一段啊?

  (第二自然段)

  投影(第二自然段)

  7、齊讀第二段

  8、是啊,“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問題、追根求源,最後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這也是課文中的哪句話的意思?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9、一起讀這句話!

  10、這裡的“?”“!”各指的是什麼?作者這樣表達有什麼好處?

  ?的含義是:看出問題,不斷髮問、追根求源。

  !含義是:不斷解決疑問,找到真理。

  11、科學,能從生活的細小現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你還能舉出一個嗎?

  魯班上山,手被植物葉劃傷,後來發明了鋸。

  牛頓在樹下,被蘋果砸了頭,後來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雷達、風車……

  12、這麼多的事例說明了科學並不神秘,真理並不遙遠。但是真理的發現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是什麼呀?

  只要你見微知著,善於發問並不斷探索,那麼,當你解答了若干個問號之後,就能發現真理。

  13、這也是說課文中的那句話————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四、迴歸整體,總結收穫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

  知道了科學發現的一般規律: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知道了文章思路:開頭提出自己的觀點,再用三個具體事例來說明這個觀點是正確的,最後再來闡述開頭的觀點。

  科學發現的“偶然機遇”只能給有準備的人,而不會給任何一個懶漢,希望同學們也做一個“有科學準備的人”。

  四、鞏固提高,隨文練筆

  仿照課文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實說明一個觀點。比如“功夫不負有心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透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麼認為懷特森先生是的老師。

  3.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生字、新詞、重點語句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交流談話,匯入新課

  1.板書課題,你認為什麼樣的老師是的老師?

  2.這節課讓我們去認識一位的老師。請同學們讀讀課文前面的閱讀提示,請你根據閱讀提示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學習任務。

  二、自主預習,初讀感知

  1.自由練習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不理解的詞語,透過查字、詞典,聯絡上下文,看圖或小組討論等方法解決。

  3.整體感知課文,瞭解課文的大致內容。

  三、圍繞提示,自讀自悟

  1.學生圍繞閱讀提示中的思考題“作者為什麼說懷特森先生是他‘的老師?’”來自主學習。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

  四、全班交流,讀中點撥

  小組代表向全班彙報本組學習體會,教師組織學生就重點內容進行全班交流與研討。

  1.關注作者前後的不同情感變化。抓住了“這算什麼老師──我的老師”這一情感衝突,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

  2.關注對懷特森先生的認識。感受先生與眾不同的教學方式,及作者為什麼說懷特森先是他“的老師?”

  3.關注文章給學生其他方面的的啟示。

  五、總結收穫,拓展延伸

  1.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學生自由暢談。

  2.選下面的一個題目寫一寫。

  《我看懷特森先生》 《由<我的老師>所想到的》

  《假如我是懷特森先生的學生》 《怎樣看待書本和》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透過抓住重點句子,聯絡自己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時光匆匆,要珍惜時間,不能碌碌無為。3.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並把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4.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緻描寫、多用比喻的方法。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蒐集並閱讀朱自清的資料和他寫得的其他散文。教師可向學生推薦《荷塘月色》《背影》《綠》《春》《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等散文。

  3.蒐集關於珍惜時間的格言警句、詩詞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教師談話:在我國現代文學有一位的作家,他一生勤奮,筆耕不輟,給我們留下190多萬字的作品;他一生重病,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毛主席曾讚揚他是最有骨氣的中國人。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2.課前蒐集資料,你對朱自清先生有哪些瞭解。(學生介紹自己蒐集的資料)

  3.朱自清先生不僅是一位詩人、學者,而且還是一位傑出的散文大師,他為我們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他的散文被稱作“美文的典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賞讀他24歲時寫下的一篇散文《匆匆》。

  4.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教師配樂範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感覺難讀或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詞的讀音和含義。

  ⑴注意“涔、潸”的讀音。

  ⑵引導理解“徘徊、蒸融、挪移、頭涔涔、淚潸潸、赤裸裸”等詞語的含義。

  3.出示文中的疊詞“匆匆、斜斜、默默、白白、茫茫然、輕輕悄悄”。讀詞後請學生在學習課文時注意這些疊詞的作用。

  4.指生朗讀自己感覺難讀或自己喜歡的句子。

  5.默讀課文,思考:初讀課文,你讀懂些什麼?有什麼感受?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6.學生讀書後全班交流初讀後的感受。

  三、品讀感悟,體會感情

  1.談話過渡:作為一篇傳世佳作,本文語言優美、文辭雋永,文中語句飽含哲理、耐人尋味。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匆匆》,走近朱自清,去欣賞、品味、感悟、思考這優美的語言。請大家默讀課文,把你感受最深的或者特別喜歡的句子畫下來,並在旁邊標註上你的感受體會,一會兒進行交流。

  2.全班交流,先把自己標畫下來的句子,讀給大家,然後談自己的感受或喜歡的原因。學生可能標畫出以下句子,教師引導學生感悟的要點如下。

  ⑴學習體會第一自然段。

  ①“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這句話的理解要點:

  a.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用對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還來,楊柳枯了還青,桃花謝了還開”與時間流逝進行比較,寫出了時間一去不復返的特點。

  b.本段最後四個反問句,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留戀。4個問句,作者在問誰?可以理解為作者可能在問自己,也可能是在問你、問他,問我們所有的人;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在用問句表達心裡的疑惑,他或許並不想讓誰回答,而是想以發問的方式告訴人們無論對誰時間都是一去不復返的,每個人都應該好好珍惜。

  c.理解四個追問時,可引導學生感受和體會作者寫下這些文字時的心情?(惋惜、後悔、茫然、痛苦或無奈)在學生感悟後,要及時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感受融進去朗讀課文。

  ②可適時補充臺灣作家林清玄《與時間賽跑》一文中,父子倆的對話。引導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想一想,去年的你和現在的你一樣嗎?教師也可以適時談談自己的變化,以引發學生的共鳴。

  ③指導學生朗讀:當你感受到了這些,你再讀一讀這一段,是不是有了新的感觸呢?

  ⑵學習體會第二自然段。

  ①“在默默裡算著,八千多個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這句話的理解要點是:

  a.“八千多個日子”是指作者從1898年出生到寫作本文的1922年,一共是24年,八千多個日子。

  b.這句話作者運用了比喻,把逝去的'時間比作“針尖上的一滴水”,把“時間的流”比作“大海”,這樣描寫使本來無形的時間變得有形。

  c.“溜”“沒有聲音,沒有影子”可以理解為時間無聲無息的流逝,非常快。

  d.“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可以體會到作者面對逝去的日子,覺得自己光陰虛度而無所作為,不禁流淚落汗。由此可見作者是十分在意時間的,因為只有珍惜時間的人,才能感受到時間的無情流逝,才會覺得時間不夠用,才會用一日一日的計算時間。

  ②指導朗讀:

  a.要讀出惋惜、留戀、自責之情。

  b.教師可適時範讀,讀後請學生評價,教師可聯絡自己的切身的感受指導學生讀好本段。

  第二課時

  一、繼續品讀課文,體會感情

  1.學習體會第三自然段

  ⑴時光究竟是怎樣從我們身邊悄悄溜走的呢?

  學生以讀代答――“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裡閃過了。”

  ⑵體會寫法:

  ①作者使用了排比句,把時間擬人化“跨、飛、溜、閃”,寫出了一天的時間是怎樣很快的從身邊“溜走”的。

  ②作者透過生活具體的小事情“吃飯、洗手、睡覺、沉默”等,賦予時間以生命,十分生動具體的描寫出了時間是怎樣一點一滴在不知不覺中從我們身邊流逝的。

  ⑶導讀出時間流逝的匆匆和永不停息。

  (4)教師小結:作者抓住生活中的小事,賦予時間生命,把時間當作一個有生命的東西來寫,才讓我們感受到時間就在身邊,而且來去匆匆。

  二、讀寫結合,學生練筆

  1.朱自清的時間步履匆匆,在洗手、吃飯的時候過去了。那麼,同學們,你們的時間是怎樣從你的身邊一點一滴溜走的呢?請大家學著朱自清先生的寫法,也抓住自己身邊的小事,賦予時間生命,讓我們感覺到時間是怎樣從你的身邊流逝的?看誰寫的最有朱先生的風格。

  2.學生自由仿寫練筆。

  3.學生寫完後,朗讀交流,師生及時評價。(過渡)面對“逃去如飛”的時光,作者不禁想到“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裡”的自己能做些什麼,於是一連串的問題傾瀉筆端。

  三、試答追問,延伸拓展

  1.學習體會文章的最後兩個自然段。

  ⑴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幾次追問?(六次)有幾次做出了回答?(前兩次)師生讀書問答。

  ⑵引導學生試答文中後四次追問:你覺得怎樣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跡?怎樣的人生就是沒有虛度,才算是沒有白白的在這個世界上走一遭?可以舉一個你佩服的人做例子來說明。引導學生既要談偉人名人的事例,又要關注自己身邊的普通人。

  ⑶出示朱自清資料,引導學生談感受:你覺得朱自清先生有沒有在這個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聯絡朱自清寫作本文時的年齡和一生的成就感受體會)

  四、交流名言警句,進一步懂得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1.古今中外,許多文人墨客寫下了不少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你知道哪些?

  2.教師出示自己蒐集的名言警句,學生朗讀。

  五、拓展思路,深化認識

  1.讀書思考:文章第一自然段寫到燕子去了還來,楊柳枯了還青,桃花謝了還開,可是燕子還是去年的燕子,楊柳還是去年的楊柳,桃花還是去年的桃花嗎?(燕子已經不再是去年的燕子,楊柳也不再是去年的楊柳,桃花當然也不再是去年的桃花。對於世間萬物來說,時光都是一樣的公平,一樣的一去不復返。)

  2.出示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師生齊讀這首詩,深化認識。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4

  “班級紀念冊”教學設計

  一、教學要求

  1.透過製作“班級紀念冊”,培養學生熱愛母校、珍惜同學情誼的思想感情,培育團隊精神。

  2.以生活為本位,啟發學生從自己的經歷中選取作文材料;開拓思路,使他們體會到:同一題材,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寫出不同的作文。

  3.說寫結合,完成兩篇作文:

  (1)介紹照片中的“我”;

  (2)為同學的照片寫一份說明(照片中的“他”)。

  二、教學安排

  1.導語。

  你們即將離開生活了多年的母校,告別朝夕相處的同學,必定有些依依不捨。為了給母校留下一個永久的紀念,建議你們每人挑選一張自己認為最有意思的生活照片,彙集成一本“班級紀念冊”送給母校。你們同意嗎?

  但是,光有照片還不夠,建議你們各自為自己的照片寫一點說明,附在其中,好不好?

  2.範例及講評。

  你為什麼帶這張照片來?它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它能說明什麼?先想一想,誰願意說說?

  講評重點:有無具體內容,是否介紹清楚。

  板書:

  圍繞一個意思要有具體內容特點介紹清楚

  3.練習。

  (1)獨立思考:這張照片是在什麼情況下拍的?其中有什麼故事?

  (2)小組交流,練習口述。

  4.大組交流。

  請各小組推薦:哪位同學說得較好?

  講評:進一步啟發思維,介紹各自的特點。

  5.當堂習作。

  限定時間,快速習作。

  6.相互修改。

  找一個朋友,徵詢意見,自行修改。

  7.小結。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藉助詞典、聯絡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查字典理解字詞。

  2.閱讀描寫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幾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1.談話匯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會帶給我們啟示,像那個“我”至今還常常想起的頂碗少年,還有那一棵棵優雅自在,顯示著勃勃生機的桃花心木。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對於他們的存在,我們常常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啟示的。比如我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5課《手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指生逐段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3.速度課文,口頭完成填空:課文先總寫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後分別具體寫( ),最後總結寫( )。

  4.請學生根據填空的內容,給課文分段,在此基礎上體會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的中心句。(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麼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3.彙報交流,體會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絡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

  理解要點如下:

  ⑴大拇指:短處:姿態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只有一個關節;長處:最肯吃苦。

  ⑵食指:短處:姿態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複雜、機敏。

  ⑶中指:短處:養尊處優,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並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美。

  ⑷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秀麗,樣子可愛,在絲竹管絃、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四、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指生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透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的描寫果真“卻無愛憎在其中”嗎?

  3.你願意做哪根手指呢?為什麼?

  《手指》教學反思

  這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著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態和性格。最後闡明瞭一個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嚴謹,主題鮮明突出。全文緊緊圍繞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和性格進行描寫,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刻畫出了姿態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認識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體會手指帶給我們的啟示,瞭解作者採用的表達方法。教學這篇課文,重點理解五根手指有什麼特點,作者運用什麼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難點是領悟其中的道理。

  初讀課文,瞭解大意後,五根手指的特點,學生容易把握,我把重點放在表達方法的體會上。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後一自然段進行整體理解。瞭解課文主要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態和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點的句段,進行重點體會。如,描寫“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狀實在算不上美”一段話,先指導學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狀(姿態)特點──不美。具體表現為: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從體形、頭形、構造三方面進行描寫,大拇指鮮明的形象躍然紙上。然後用關聯詞“但”一轉,寫他在五指中,卻是最能吃苦的。具體描寫了拉胡琴、水噴出來、血要流出來時他“相幫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勁扳住”的表現,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特點。瞭解了這段話的基本意思,再引導學生體會寫法,畫出寫大拇指形狀和寫“吃苦”的句子,體會作者運用什麼表達方法進行描寫,重點體會排比句式的表達作用。

  為了突破難點,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這個道理,我設計了表演“五指爭論”這個環節。四人小組各人分別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與無名指、小指,爭一爭誰的優點多,一番爭論下來,請學生談談體會。讓他們感受到,只看到自己優點是不行的。在讓學生互相找找對方的優點,讚一讚,懂得每個人都有優點。闡明“團結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體會這句話蘊含的道理。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瞭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

  4、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緻描寫、多用修辭的方法。

  教學重點

  正確朗讀、背誦課文,領悟作者細緻描寫、多用修辭的方法。

  教學難點

  瞭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

  教學準備

  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題綱

  1、讀準生字詞。

  2、瞭解朱自清的生平資料和作品。

  3、蒐集積累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一、情景匯入。

  師:1.播放一段時鐘的“嘀嗒”聲,引導學生談自己聽後的感受。

  2.介紹朱自清,引入課題。

  二、初讀課文,體會情感。

  1.學生默讀全文;

  2.體會作者寫這篇文章時的心情。讓學生初步瞭解全文,感悟作者情感,抓住“嘆”、“悔”二字統領全文。

  三、研讀課文,理解文意。

  (一)研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1.找出並細讀“嘆”的段落。

  2.注意“碗”、“伶俐”的寫法及讀音;

  3.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向同學們說說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說說作者怎樣寫時光匆匆的,並仿照這樣的寫法寫上幾句;

  5.體會文中疊詞運用的巧妙;

  6.有感情地朗讀本段。

  (二)研讀課文第二、四自然段

  1.找出並細讀“悔”的段落。

  2.注意“徘徊”、“裸”的寫法及讀音;

  3.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向同學們說說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體會作者悔意何來;

  5.體會比喻、擬人修辭手法運用的妙處;

  6.有感情地朗讀本段。

  (三)略讀課文第一、五自然段

  1、透過刪讀體會排比句的優美,講解“;”的用法。

  2、文章開頭的寫法有什麼好處?

  四、再讀課文,深化感受。

  1.談談自己學了本文後想到了什麼?

  2.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說明時光飛逝或勸人惜時的詞句。

  五、背誦課文

  學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為此做出的貢獻,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理解先烈的廣闊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2、從郝副營長在戰鬥中捨身為後續部隊引路的壯舉,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三、教具:

  生字新詞卡片、電視

  四、教學過程:

  (一)、導語:

  《燈光》這篇課文給我們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它是誰寫的呢?(王願堅)王願堅是當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參加八路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當過隨軍記者,解放後創作了不少革命歷史題材小說。《閃閃的紅星》這部電影的編劇就有他一個。

  (二)、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讀後評議,糾正錯誤,認識生字詞)

  (三)、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哪些地方是寫現在,哪些地方是寫往事的?

  (全文一頭一尾是寫現在,中間大部分是寫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後自然段寫的是現在,其餘寫的都是往事。)

  2、學生自讀往事這部分內容,說說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學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後同座互相說一說。再請幾個學生裝在全班說說,然後組織學生評議。

  (四)、精讀往事部分內容

  1、學生默讀這部分內容,找出描寫"燈光"的句子,用筆勾畫下來。

  2、學生彙報自己勾畫的句子。

  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著天安門廣場周圍的宏偉建築,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著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他注視著那幅圖,默默地沉思著。

  他又划著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和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他把頭靠胸牆上,望著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對未來的憧憬裡。

  這位年輕的戰友不顧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友來。

  3、學生就這些重點句子自讀質疑,互相討論。

  (1)、學生質疑:為什麼看到這上千萬盞燈,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萬盞燈”——這麼多得燈,大放光明,廣場周圍還有許多“宏偉的建築”,說明祖國的建設突飛猛進,所以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2)、學生質疑:郝副營長:“完全陷入對未來的憧憬裡”,他在憧憬什麼呢?

  (郝副營長的話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願,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國的下一代,希望能夠給他們創造一個優越的學習條件。郝副營長所說的"多好啊!"是指孩子們在這光亮的燈下學習、生活是多麼幸福啊!憧憬的內容可能是:等革命勝利後,勞動人民將為建設祖國、為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為地主資本家賣命,他們的子女將有可能在舒適的環境中讀書學習,不再像父輩那樣被剝奪上學的權利------)

  4、重點討論:“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來得及見一見電燈。”對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讓學生聯絡課文內容,聯絡自己的思想、生活實際充分發言,透過討論,體會到這句話含義深刻,表現了革命先烈不惜犧牲自己性命為後代謀幸福的無私奉獻精神。體會到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正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無數先烈正是為了後代的幸福而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我們生活在這幸福之中,不能忘記犧牲自己性命的先烈們。)

  (五)、有感情地朗讀回憶往事的這一部分內容

  (六)、板書設計:

  5、燈光

  廣場 燈光 一聲讚歎 (多好啊) 幸福生活

  陣地 火光 憧憬未來 (多好啊) 生命換取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8

  一、素質教育目標

  (-)知識教學點

  1、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多好啊在文中多次出現,體會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訓練點

  l、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感悟郝副營長的美好心靈,學習他不怕犧牲的精神,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回報祖國。

  (四)美育滲透點

  讓學生體會生活之美、生命之美,提高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美、辨別美的能力。

  二、學法引導

  學過自主學習,主動探究。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中,理解先烈的寬廣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2、從部副營長在戰鬥中捨身為後續部隊引路的壯舉,學習先烈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難點

  理解作者由具體的事物而產生的聯想。

  (三)解決辦法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時理解和感悟郝副營長無私奉獻的精神。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可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透過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回報社會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步驟

  (一)揭題,練說

  1、板書課題。

  2、練說。教師提問:

  ①你見過什麼燈?它們的形狀是怎樣的?分別用在什麼地方?

  ②這些燈的主要作用是什麼?如果沒有這些燈,生活會是怎樣的?有了這些燈生活又變得怎樣?

  (學生聯絡實際,在說的過程中已經對我漫步天安門廣場感到光明和溫暖有了具體的認識。)

  (二)理文,練說

  1、讀課文,弄清人物間的關係。

  (我與郝副營長,雖然工作性質不同,但目的是一個,即消滅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中國。)

  2、讀課文,弄清文中三個多好啊間的關係。

  (課文三次出現多好啊!這句話,可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來,標上序號,然後讀一讀上下文,找出是誰在什麼情況下說的,他們說這些話時看到的是什麼,可能想到了什麼?然後透過小組交流、集體彙報的形式,幫助學生弄清這一問題。第一次說這話是對天安門廣場燈光的讚歎,是引起我回憶的直接原因。第二次說這話的是郝副營長,他看了書中插圖後,對圖上的孩子能在燈光下看書深感羨慕。第三次說這話的依然是郝副營長,他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三)激情,練讀

  1、指導學生讀回憶部分。

  (郝副營長的話要讀出沉思、詢問、回憶、憧憬的語氣:激戰部分要讀出猛烈、著急;戰鬥結束部分,語速放慢,讀出對戰友無限崇敬之情。可採取指讀、組內讀、齊讀等形式。)

  2、指導朗讀課文首尾段。

  (這部分總的基調是流暢,讀出對戰鬥深沉的懷念。)

  3、自由感情朗讀全文。

  (學生在感情朗讀當中自然感受到當前生活的幸福,聯想到先烈的獻身精神,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四)延伸拓展

  1、簡介作者,鼓勵課外閱讀。

  2、寫出學習本文後的感想。

  (五)佈置作業

  1、鼓勵學生課外閱讀《七根火柴》、《三人行》。

  2、練筆:仿照課文的敘述形式寫篇作文,內容自選。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學習並積累“鼻祖、曠野、隨心所欲”等詞語和優美語句。

  2、瞭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體會在表達上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透過默讀,瞭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難點:體會寫法,感受語言特點。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準備:

  透過網路或者圖書館等查詢藏戲的由來、歷史變化及主要劇目等相關資訊;藏戲面具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創景激趣

  1、出示藏戲的有關圖片,配樂介紹:藏戲是藏族的傳統劇種,它簡單到沒有舞臺燈光和還不會結束??藏戲,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傳承下來。今天,我們就來了解藏戲是怎樣形成的,有著怎樣的特色。

  2、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1、藏戲同其他劇種相比,獨具魅力的地方是什麼?

  2、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畫出相關語句。(戴著面具演出;沒有舞臺;一部戲演三五天還沒有結束。)

  3、朗讀品味,瞭解藏戲的特點

  (一)讀第一部分,初步瞭解藏戲的特點

  1、找讀前三自然段,說說你都聽出了什麼。

  (藏戲有三個突出特點;世界上這樣的劇種很少,而藏戲是其中之一;連續三個排比式的問句,更加突出了藏戲的特點,其中還有著民族的自豪感。)

  2、練習朗讀後,找學生朗讀,要求分別讀出藏戲的特色;藏戲劇種的稀少;中國擁有藏戲的自豪。

  (二)讀課文第三部分,具體瞭解藏戲的特點

  1、默讀8自然段到最後,找與第一部分相對應的具體描寫。(8—16自然段寫的是藏戲戴著面具演出的特點;17—18自然段寫的是藏戲演出沒有舞臺的特點;19—20自然段寫的是藏戲一部戲要演出三五天的特點。)

  2、自由讀8—16自然段,說說你進一步瞭解到了什麼。

  3、看圖片,結合具體的面具,說一說顏色象徵了什麼,對角色的什麼特徵作了誇張。

  4、自由讀17和18自然段,結合“不要,只要”來體會藏戲以廣闊的大自然為背景,道具更是簡陋到了極點。

  5、你想看藏戲嗎,為什麼?(感受藏戲的自然、古樸、神秘這些獨特的魅力。結合看戲人,來體會輕鬆自然、隨心所欲帶給人們的藝術享受。)

  (三)師生合作讀,感受藏戲特點和相呼應的詳略得當的表達方式。

  1、師讀: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戴著面具演出的呢?生讀:8—16自然段。

  2、師讀: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在演出時沒有舞臺呢?生讀:17和18自然段。

  3、師讀: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還沒有結束的呢?生讀:20自然段。

  4、師生合讀:21自然段。

  三、彙報交流,排疑解惑(瞭解藏戲的形成)

  1、自讀後小組討論:唐東傑布的傳奇故事有哪些傳奇色彩

  2、交流、生髮:

  (1)以弱抗強的傳奇:年輕的僧人→兇險的自然。結合“數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馬脫韁般的激流中,許多試圖過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帶點的詞,來體會雅魯藏布江的兇險,一個年輕的僧人想為百姓造福,要與天抗爭。這是勇敢的傳奇。

  (2)創造奇蹟的傳奇:一無所有→58座鐵索橋。透過7位姑娘組成的藏戲班子,以藝術和善良感召人們,大家由鬨笑到獻出人力、物力、財力,在江上建了58座鐵索橋,來體會這種齊心合力,人定勝天的傳奇色彩。

  (3)藝術的傳奇:僧人→藏戲的開山鼻祖。這人僅由7人組成的藏戲班子,開創了一個新的藝術。

  四、迴歸教材,評價小結

  許多地區、民族,都有著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是中華文化的奇葩。藏戲,作為藏

  族的傳統劇種,到幾百年後的今天,仍有著無窮的魅力,是寶貴的文化遺產。讓我們再一次齊讀開頭部分。

  五、鞏固應用,拓展延伸

  用自己的話寫一寫藏戲的形成及特色。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0

  學習目標:

  1、學習並積累“鼻祖、曠野、隨心所欲”等詞語和優美語句。

  2、瞭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體會在表達上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

  透過默讀,瞭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準備有關戲曲種類的錄象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1、觀看錄象,感受豐富多樣的戲曲種類。聽一聽,看一看,你能說出這些戲曲的名稱嗎?

  2、上節課,我們隨作家老舍一同感受了美好快樂的春節,我們的祖國不僅有豐富多彩的節日風俗,還有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黑格爾曾經說過:“哪個民族有戲劇,就標誌著這個民族走向成熟戲劇是一個民族開化的民族生活的產物。”生活在我國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就是一個古文化十分發達,堪稱相當成熟的民族。她所創造的舉世矚目的藏戲藝術之神奇獨特、燦爛輝煌,正好印證了世界智者有關民族成熟與否的論述。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它有著1300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歷史最久遠的戲劇之一。藏戲藝術,劇種流派眾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文成公主》《諾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薩雯蚌》《白瑪文巴》《頓月頓珠》《智美更登》《蘇吉尼瑪》八大劇目已成經典,音樂唱腔韻味雋永,面具服飾五彩繽紛、瑰奇神異,名角新秀不斷湧現。所有這些,無不昭示著藏戲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今天,就讓我們共同去領略有著悠久歷史,深受藏族人民喜愛的藏戲。

  二、整體閱讀,初步感知

  1、閱讀課前導語,明確自讀要求。

  2、默讀課文,注意默讀的速度。讀後劃出文中不懂的詞語,利用工具書或聯絡上下文想想意思。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讀懂的詞語。

  4、速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段講了藏戲的形成,哪些段介紹了藏戲的藝術特色。

  讀後交流、梳理:4-7段講的是藏戲的形成,8-19段講的是藏戲的藝術特色。

  三、自主研讀4-7段,感受藏戲形成的神奇。

  1、自由讀4-7段,思考藏戲是怎麼形成的,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指名說藏戲的形成,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後提出需要補充的內容。

  3、這個傳奇故事最打動你的是什麼?學生自由表達,如唐東傑布為民造福的美好心願,七位姑娘的義舉,

  4、把你的感受帶入文中,有感情地讀一讀吧。

  小結:這個傳奇的故事深深紮根在藏民的心中,唐東傑布不愧被譽為藏戲的開山鼻祖,時至今日,在每一個藏戲劇團,都會供奉有他的畫像,接受著一代代藝人的膜拜,也讓我們頓生出幾分神聖和肅穆感。

  四、自主研讀8-19段,感受藏戲獨特的藝術魅力。

  1、出示研讀主題:

  ①()的面具;

  ②()的舞臺;

  ③()的演唱風格;要求: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讀內容,反覆閱讀相關段落,把藏戲的主要特點用一句話或一個詞概括出來。

  2、集體交流研讀結果,說說你是從哪知道的。

  ①面具:多樣、誇張、形象鮮明。

  ②舞臺:沒有固定舞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③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動作豐富、不受時間限制

  3、補充閱讀短文,感受藏戲的地域文化特點。

  閱讀材料如下:有人跟我說,一聽到藏戲,尤其是身在他鄉,就彷彿又回到在遼闊的草原上,感受著高原的藍天白雲。這話並不誇張。藏戲的聲音悠遠而鏗鏘,象冰川汩汩的流水,又如高原遒勁的疾風,它是唱者全身氣力的投入,它的感情充沛而豐富,曲調跳動而激越,帶點悲傷,帶點憂鬱,更包含滄桑;藏戲是高原的藝術,自然融入的高原的氣魄與雄渾。它那類似西洋詠歎調的唱腔能把人的心緊緊抓住,一頓一揚,忽高忽低之間,貫穿消融了人生的喜怒哀樂,因此聽藏戲實際也是在感悟和體會,一曲一調,一章一節也許正應和了你心靈深處的真性情,所以有人在聽時便邊舞邊合,這便是藏戲唱功的神奇了。

  藏戲的形式也大有可說之處,僅面具就多樣而且表意豐富,這有點象京劇,藉助臉譜能夠反映人物的性格形象,不過前者的色彩不是直接勾勒在人臉上,藏戲佩帶的面具造型粗獷、抽象。從形狀上分,藏戲面具有直板式的,也有形象立體的,而質地則多為皮革、絨布,也可以泥塑而成。至於顏色的表意:黑色代表陰險,紅色代表權力,黃色代表智慧傳統悠久,博大精深,這就是藏戲得以傳世的根本所在了。

  儘管短暫的接觸,使得我至今還沒有完整的欣賞過一場藏戲。但是以採訪為機緣,在視聽中感受震撼,在震撼中有所感悟,藏戲在我的西藏之行中已經注入了額外的意義,它也將我引入西藏的神奇之中。

  讀後交流:藏戲獨特的地域特點體現在哪?

  4、對照開頭,體會寫法。

  ①再讀8-19段,請你試著用幾句話概括藏戲的特色。

  ②指名讀1-3段,體會作者是怎樣概括的?

  ③評一評這樣開頭的好處。

  5、總結:有著千年悠久歷史的藏戲藝術,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風雨洗禮之後,時至今日,猶如一朵盛開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蓮花,深深地紮根在西藏人民的心靈深處。藏族人民透過它歌頌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現實中的假、惡、醜。可以說,她是藏族群眾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兒女創造的一個藝術奇珍。

  教學反思: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11

  設計意圖

  本設計將“悟詞情,品畫意”作為研讀目標,教學中努力體現“課內外聯絡、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學思想。

  1、將音樂引入語文課堂,藉助音樂,形象解讀《卜算子?詠梅》一詞。

  2、將繪畫引入語文課堂,藉助畫面,再現梅之風姿,梅之品格。

  3、透過對比閱讀,解讀梅花的兩種形象,詩人的兩種境界。

  4、引導學生查詢、蒐集、拓展閱讀毛澤東其他詩詞,透過組織澤東詩詞朗誦、演唱會,促使學生積累語言,積澱情感。

  教學過程

  一、背誦匯入

  我們已經讀過幾首詞了,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詞讀或背給大家聽。

  二、自-閱讀

  今天我們要學習毛澤東的一首詠梅詞。請同學們自己反覆地讀讀課文,想想詞中寫了梅花的什麼特點,讚揚了梅花怎樣的品格,把自己的感受在空白處寫一寫。

  三、交流討論

  結合具體詞句,充分交流見解;教師相機點撥,使學生對毛澤東詞中的梅花產生讚歎之情。

  1、從“飛雪”“百丈冰”等詞可以讀出,梅花綻放於最寒冷的時節。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況“已是懸崖百丈冰”,可以想象大雪紛飛,天地間了無生機,梅花卻不畏嚴寒,一花獨放。

  2、從“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可以讀出梅是報春的使者,卻不爭春邀寵,居功自傲,表現了梅花謙遜的作風。

  3、從“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可以讀出百花盛開之時,梅花卻無比欣慰地飄落叢中,表現了梅的豁達與無私。

  四、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1、梅花以其樂觀自信、謙虛坦蕩的品格,贏得了毛澤東的讚頌,讓我們再來聽一首讚頌梅花的歌曲(播放《紅梅贊》)。

  2、讓我們用自己的朗讀來讚頌梅花吧(學生放聲練習朗讀)。

  3、邊讀邊想象畫面,有感情地讀。(引導學生根據課件呈現的音樂和畫面的變化,滿含激昂之情、讚歎之情地誦讀,教師相機引導示範。對學生富有個性的朗讀給予鼓勵,對學生動情的朗讀給以表揚。)

  五、對比閱讀,感悟詩人的情感

  1、閱讀陸游詠梅詞,簡介創作背景。

  (乾道二年,陸游因“力說張浚用兵”,受到了賣國派的打擊,被罷免了隆興通判的職位。在山陰寂寞地度過了四年,便開始了西行萬里的遠遊。作品裡風雨交加的黃昏、孤獨綻放的梅花,正是陸游受打擊後心境的寫照。)

  毛澤東在讀陸游的詠梅詞後,填詞一首,卻“反其意而用之”,表達了樂觀自信的胸懷。郭沫若在讀了毛澤東的詞後也和詞一首,寫道“曩見梅花愁,今見梅花笑”,鮮明地寫出了兩首詞中梅花的不同形象與兩位詩人的不同心境。

  2、再讀毛澤東的詠梅詞,想象“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景象,試著畫一畫,並給自己的畫寫上一個題目(如,寒梅傲雪、春的使者、凌寒獨放、寒梅鬥雪、一枝獨秀)。

  3、配樂欣賞畫家為毛澤東的詠梅詞所配的畫;有感情地背誦詠梅詞。

  六、拓展閱讀

  1、課外閱讀毛澤東的其他詩詞。

  2、用一週時間進行準備,然後組織一次毛澤東詩詞朗誦、演唱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