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北師大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師大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師大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區別“停”“亭”。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感受古詩所描繪的景色,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讚美之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教學難點:
在情境中理解古詩大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上節課我們傾聽了《春曉》鳥兒清新的叫聲,感受了《夏日》裡唯有蜻蜓飛的靜謐美景,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另一個生機勃勃的季節——秋天。請你看一組圖片:出示楓葉、楓樹、楓林的圖片,你有什麼感覺?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你見過真正的楓林嗎?大詩人杜牧在一次旅途中就見過,那真是漫山紅遍,層林盡染,在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如爍彩霞,他被這美麗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還寫了一首好聽的詩,你想讀讀嗎?請你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認準字形。
2、誰願意給大家讀讀?指讀。
3、出示畫面,師說意境:詩人在深秋的一個午後出遊,他來到了林木蕭條的山前,看見用石頭鋪成的小路彎彎曲曲,遠遠伸向山頭,那山上白雲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看見幾戶人家,詩人因為留戀這楓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車來觀賞。秋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盛開的紅花還要鮮紅,他情不自禁地揮毫寫了這首流傳千古的絕句《山行》,你聽:師配樂範讀課文。
4、請你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
三、感悟詩意,讀中體會詩情。
請你讀前兩句,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1)遠上寒山石徑斜 板:寒山 石徑 學習“徑”字。請同學說說哪個字是小路的意思?從“寒”中你知道了什麼?(深秋季節)
(2)白雲生處有人家 板:白雲 人家 白雲漂浮的地方有人家說明山很高
師引讀:到底是深秋時節啊,的確有些寒意了,詩人遠遠望去,不僅感嘆到:“遠上.....白雲.....”請你結合圖畫把這兩句詩讀一讀。
指導朗讀:自由讀,指讀,男生讀,女生讀,小組讀。
(3)寒山石徑,白雲人家,構成了一幅靜謐濃郁的山村秋景圖,作者行至山上,忽然止住了前行的腳步,你從哪句話中知道他停下來了?“停車坐愛楓林晚。”
·區別“停”“亭” 出示涼亭的圖片,字理,怎樣記住這個字?字謎: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寶蓋沒有點,丁字底下藏。做“停”的動作。出示句子:詩人(停)下腳步,來到一座(亭)子旁來觀賞這美麗的楓林。
由於特別喜愛楓林的`美景,他才停下車來觀賞。這句話哪個字說出了詩人的喜愛之情呢?(愛)正是因為楓林的美麗,所以作者對它產生了由衷的喜愛之情,不僅感嘆到:停車坐愛楓林晚。你願意讀讀這句話嗎?
讓我們再次欣賞一下這美麗的楓林。
(4)面對如此美麗的楓林,你想讚美一下它嗎?用你自己的話說出你此刻的感受。詩人又是怎樣讚美的呢?“霜葉紅於二月花”
為了停下來領略這山林風光,詩人竟然顧不得驅車趕路,那停車而望,陶然而醉的詩也與這自然融為一體,成了這景色的一部分。分層次指導朗讀:A。在落日的映照下,每一片楓葉都像燃燒的火焰,比二月春花更紅豔,他不由得發出感嘆:霜葉.....B。靜對這自然生命的壯觀,詩人心裡充滿了感動,他不由得發出讚歎:霜葉.....C。難能可貴的是,詩人透過這一片紅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樣的生命力,這是一種熱烈、生機勃勃的景色,他不由得發出驚歎:霜葉.....
(5)古往今來,楓葉一直是文人墨客筆下的精靈,被人讚頌,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讀了杜牧的這首紅葉詩,也寫了一首紅葉詩,名叫《和杜錄事題紅葉》。 “和”在這裡讀hè,意思是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和體裁做詩詞,杜錄事就是指杜牧。請你試著讀一讀:寒山十月旦,霜葉一時新。似燒非因火,如花不待春。自由讀,齊讀。師:在農曆十月的早晨,寒山上的樹葉經霜打了以後,在秋天裡一下子都變了樣。你看,漫山的紅葉,就像燃燒的火焰一樣火紅火紅的,但卻不是因為火才使它這樣紅的:又像盛開的鮮花紅紅的,但卻沒有等到春天就開放了。這首詩被稱為《山行》的姐妹篇。請你試著背一背。
四、拓展。
杜牧的一首《山行》把我們帶到秋的美景中,大詩人劉禹錫的《秋詞》也不乏生機,讓我們一起來讀讀。你還知道哪些描寫秋天的古詩?出示《楓橋夜泊》《秋夕》〈山居秋暝〉
北師大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2
[教學目的]
1.透過反覆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2.初步認識黃河在中華民族中的特殊地位。
3.品讀歌詞中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透過反覆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難點:揣摩意蘊豐富的語句,理解其深刻含義。
[教學準備]
教師要深人認識關於黃河、《黃河大合唱》的知識,做好相關課件。
學生要尋找有關《黃河大合唱》的視聽資料,聆聽黃河大合唱中的豪邁歌聲。查找了關於黃河的地理知識、悠久的歷史及文化精神的資料。
[教學步驟]
一、匯入
師:同學們,當一個民族處於危急存亡的時刻,我們實在需要母親河的召喚!當抗日烽火燃遍中華大地時,詩人光未然隨軍行進在黃河岸邊。雄奇壯麗的山河,英勇抗敵的戰士,使他感受到中華民族頑強的奮鬥精神與不屈的意志。於是,他向著黃河母親,唱出了豪邁的頌歌!
(教師藉助畫面、音樂的力量,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輕聲跟誦《黃河頌》。
學生展示自己課前的所瞭解的《黃河頌》的相關知識,瞭解《黃河頌》的寫作背景。)
二、自主學習,自由誦讀,初步品味歌詞中的語言
1.自由誦讀《黃河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醞釀感情,自由節選文中幾句或一節,給全班同學誦讀。
3.自我評價,品味課文中的語言。
教師設疑:你在剛才的朗讀中注意到了哪些問題?哪些地方或哪些詞句不夠滿意,為什麼?
4.學生相互質疑,也可師生相互質疑,並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5.全班評議首輪誦讀者,予以鼓勵。
(教師對學生朗誦的要求無需過高,對課文的理解要求也無需過深,相信學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調、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鄂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全集第13課《黃河頌》》。教師在此可以做出調整性的解答。)
三、感知課文,合作探究
1.主體部分中“望”字所統領的內容
2.頌歌的首尾如何呼應的
3.為什麼把黃河比作“搖籃”和“屏障”
4.“啊!黃河”在詩中反覆出現,有什麼作用?
(這個問題學生概括難度較大,教師可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黃河的自然特點、地理特徵、黃河在歷對中華民族的貢獻,黃河已成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等等。)
四、小組合作,誦讀課文
1.鼓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設計多種形式合作朗誦。
例如:人員數量的搭配——二人組、三人組、四人組、男女混合組……
歌詞篇幅的選擇——全文、一小節、甚至一兩句。
詩句的具體分工——學生對所選語段進行分工朗誦,創造多樣式的朗誦方法。
2.全班評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組合,予以鼓勵。
(本環節的設定意在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領略歌詞美感,將學生的情感逐漸引向高潮。)
五、深人探究,探尋詩歌的朗誦要點
教師質疑:以本課為例說明怎樣才能更好地朗誦一首詩詞?
(學生思考、討論。師生共議明確。)
1.把握詩詞的節奏、重音。
2.對詩人生平和時代背景的把握。
3.對詩詞語言的品味。
4.調節自己的感情。
學生再次自由朗誦,將剛才的所得加以體會。
讓首輪誦讀欠佳者再誦課文,展示自己的進步。
六、再誦課文
配以音樂,將學生的感情調至高峰,教師讀朗誦詞,全班一起朗誦。
七、拓展延伸
教師提供《長江之歌》歌詞,學生閱讀,並思考文後的題目。
多媒體顯示:《長江之歌》。
1.比較《長江之歌》與課文《黃河頌》,說說這兩首詩有什麼內在聯絡。
2.仿照“黃河頌”中比喻、擬人的寫法,以“啊!老師”(或母親,朋友……)為題,寫一兩個片斷。
3.課餘欣賞《黃河頌》與《長江之歌》,在激昂高亢的旋律中領略黃河、長江的風采,感受歌中洋溢的愛國熱情。
北師大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表情朗讀詩文,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2、瞭解《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和其他相關內容。
3、反覆朗誦並理解歌詞內容,感受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
教學重難點
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播放音樂《黃河大合唱》,以強烈的氣勢感染學生,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二、朗讀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
1、教師範讀;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3、學生齊讀。
三、內容研討
1、解題
本課題目是《黃河頌》,哪個詞是關鍵?(抓住“頌”字。)
2、這首歌詞的一、三兩節很顯然是首尾呼應,但這兩段文字著眼點完全相同嗎?
第一節重點落在“黃河”上,第三節重點落在“中華兒女”上。
3、第二節是主體部分,主要是“頌黃河”,但並不是立即開始歌頌,在“頌”之前有一個蓄勢階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個字來統領,應該是哪個字?(即“望”字。)
4、“頌黃河”這一環節也有明顯的外部標誌,這就是文中反覆出現的“啊!黃河!”這句話把內容劃分為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5、小結課文
四、用如下板書總結課文:
序曲——主體——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望黃河頌黃河學習黃河精神
五、再朗讀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黃河頌》音樂,進行配樂詩朗誦。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安排學生齊讀、領讀或個別誦讀。
六、課外作業
1、閱讀《黃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黃河之水天上來》。
2、欣賞《黃河大合唱》音樂,學唱《黃河頌》部分,並進行表演唱。
七、板書設計
序曲——主體——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望黃河頌黃河學習黃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