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1.1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2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1.1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2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1.1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2,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1.1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21

  1.1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

  〖教學過程:

  一、看一看:(情境創設)

  教師(導語):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圖形,其優美的結構值得我們鑑賞,其奇妙的性質等著我們去探究。請聽來自世界圖形的對話吧。

  設計:(1)卡通A(代表平面圖形):“我是平面圖形,是大家的老朋友,我家的家庭成員一定比你家多。”

  (2)卡通B(代表立體圖形):“我是立體圖形,是大家的新朋友,大家知道的並不一定比你少。”

  教師(問):卡通A、B身體各部分是什麼圖形?

  透過卡通A、B 的對話,組織學生討論,派代表指著螢幕上圖形說明自己的觀念,讓學生主動參與,激起他們的興趣。培養集體意識,增強團隊精神。

  教師(導語):看來同學們非常善於觀察圖形,不知你們能否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中的圖形?請看來自生活中的立體圖形。

  (出示課題):生活中的立體圖形

  音樂響起,螢幕播放錄象。

  二、議一議(課堂討論)

  問題1:你發現錄象中的.這些物體與哪些立體圖形相類似,你能找出與這些立體圖形相類似的物體嗎?

  組織學生圍繞以上問題四人一小組討論,說明自己的觀念,其他小組積極點評,補充,得出常見的立體圖形:圓柱、圓錐、正方體、球、稜錐。

  問題2:比較這些立體圖形,看看相互之間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電腦演示:(1)球體 (2)圓柱 (3)圓錐

  並透過實物展示,引導學生觀察、討論、歸納,得出常見的立體圖形的分類:球體、柱體、椎體。

  電腦演示:由圓柱變成稜柱(三稜柱、四稜柱、五稜柱┉┉),

  問題3 以三稜柱為例,說出一個稜柱的稜數與底面的邊數,側面的平面的個數之間的關係?

  誘導學生思考:當稜柱的稜柱的稜數越來越多時,稜柱就越來越趨向於什麼立體圖形?

  (用類似的方法),電腦演示:將圓錐演變成稜椎(三稜錐、四稜錐、五稜椎┉),再由稜錐演變成圓錐。

  透過一連串的活動,讓學生掌握從特殊到一般,再有一般到特殊的的認知思想,瞭解圖形之間的相互聯絡。透過對比,確立分類思想。並用類比的方法,自主的討論、歸納,突出重點、化解難點,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

  三、練一練(評價)

  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由感性到理性”的認知規律,依據“主體參與,分層最佳化,及時反饋,激勵評價”的原則,我設計了以下訓練題:

  1、發給學生一些圖片或實物,說說手中的圖形,是什麼立體圖形?沒有發到的學生,舉出立體圖形的例項。

  儘量讓每個學生都發言,注意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設計1.1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22

  學生很容易解決,相互交流,自我評價,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3、電腦演示:

  如下圖,第一行的圖形繞虛線旋轉一週,便能形成第二行的某個幾何體,用線連一連。

  由平面圖形動成立體圖形,由靜態到動態,讓學生感受到幾何圖形的奇妙無窮,更加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

  四、做一做(實踐)

  1、用牙籤和橡皮泥製作球體和一些柱體和錐體,看哪些同學做得比較標準。

  2、使出事先準備好的等邊三角形紙片,試將它折成一個正四面體。

  五、試一試(探索)

  課前,發給學生閱讀材料《晶體--自然界的多面體》,讓學生透過閱讀了解什麼是正多面體,正多面體是柏拉圖約在公元400年獨立發現的,在這之前,埃及人已經用於建築(埃及金字塔),以此激勵學生探索的慾望。

  教師出示實物模型:正四面體、正方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正二十面體

  1、以正四面體為例,說出它的頂點數、稜數和麵數。

  2、再讓學生觀察、討論其它正多面體的頂點數、稜數和麵數。將結果記入書上的P128的表格。引導學生髮現結論。

  3、(延伸):若隨意做一個多面體,看看是否還是那個結果。

  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困難,師生可以共同參與,適當點撥,歸納出尤拉公式,並介紹尤拉這個人,進行科學探索精神教育,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積極參與集體探討,建立良好的相互瞭解的師生關係。

  六、小結,佈置課後作業:

  1、用六根火柴:①最多可以拼出幾個邊長相等的三角形?②最多可以拼出如圖所示的三角形幾個?

  2、針對我校電腦室對全體學生開放的優勢,教師告訴學生網址,讓學生從網上學習正多面體的製作。

  讓學生去動手操作,根據自身的能力,充分發揮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