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電安全教育小班教案(精選5篇)

防雷電安全教育小班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防雷電安全教育小班教案(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防雷電安全教育小班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學會如何防雷電。

  2、鍛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3、透過表演遊戲的形式,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感受到活動的樂趣,並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學的安全知識。

  二、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

  1)錄音機、磁帶。

  2)模擬大樹一棵。

  3)模擬電線杆一根、電線一條。

  4)模擬房子一座。

  5)用銀色的包裝紙剪成一條條細小的長帶。

  6)小兔子頭飾(若干)。

  7)籃子一個。

  8)音樂《下魚了》。

  9)自編兒歌一首《安全避雷電》。

  2、知識經驗準備:

  認識情景表演中的小演員。

  三、活動過程

  1、匯入,今天,xxx小朋友邀請我們到他家去做客,現在我們出發吧。

  2、躲雷雨閃電的情景。

  1)剛走到半路上,突然傳來一陣雷雨閃電的聲音(用錄音機播放音樂)""孩子們,下雨了,打雷啦,趕快躲",仔細觀察孩子們躲在哪裡。

  2)雨停了,繼續走,來到了xxx的家裡坐下,他媽媽熱情招待我們。

  3、圍繞剛才躲雷雨閃電的情景進行提問:

  1)剛才我們在半路上遇到什麼事情啦?

  2)今天小可愛也遇到了像我們同樣的事情,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樣做的,好麼?

  4、觀看課件《如何防雷電》

  5、圍繞課件內容與幼兒展開討論。

  1)故事裡的小可愛她是躲在哪裡避雷雨閃電的?

  2)小哥哥又是躲在哪裡避雷雨閃電的?

  3)小可愛、小哥哥,誰做得對呢?

  4)教師小結。

  A)不可以跑到大樹下躲避雷雨閃電。

  B)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C)不可以躲在電線杆下。

  D)不可以躲避在潮溼的地方。

  6、教念兒歌《安全避雷電》

  7、表演遊戲《下雨啦》

  情景設計:播放音樂《下雨啦》,兔媽媽和小兔們隨著輕快的音樂去採蘑菇,突然下雨了,打雷了,兔媽媽和小兔們趕快躲雨。雨停了,兔媽媽表揚躲得好、躲得對的小兔。

  8、結束。

  小兔們再次隨兔媽媽出去採蘑菇。

  防雷電安全教育小班教案2

  學習內容:防雷擊知識

  學習目標:

  1、大致瞭解雷電產生的原因。

  2、瞭解雷電的危險性。

  3、掌握簡單常用的避雷知識。

  學習重點:掌握簡單常用的避雷知識。

  學習過程:

  一、看圖片,師生圍繞雷電現象自由談話(雷電是怎樣產生的?聽過雷擊傷人的事嗎?)

  二、教師講解

  1、雷電傷人的四種方式:

  直接雷擊、接觸電壓、旁側閃擊和跨步電壓

  (1)雷電產生的原因:一部分帶電的雲層與另一部分帶異種電荷的雲層,或者是帶電的雲層對大地之間迅猛的放電。這種迅猛的放電過程產生強烈的閃電並伴隨巨大的聲音。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閃電和雷鳴。

  (2)雷電的危害①擊死擊傷人畜②擊毀建築、大樹、用電設施。

  2、舉例

  三、雷擊的救護方法

  四、師生討論:怎樣防止雷擊?討論後教師小結:

  (一)一般避雷方法①雷擊時遠離大樹,高大建築。②避免使用電器,看電視,打手機,打電話(必須打時使用擴音)。③關閉門窗。④不拿金屬物體在手

  (二)板房避雷:①課桌椅離開牆壁。②不靠進避雷杆。

  五、讀兒歌。陰雨天,生雷電,避雨別在樹下站,鐵塔線杆要離遠,打雷家中也防患,關好門窗切電源,避免雷火屋裡竄。

  防雷電安全教育小班教案3

  時間:20xx年4月6日星期五

  主講人:彭向慈

  主題:雷擊的預防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讓學生知道哪些場所和行為容易發生雷擊災害;

  2、透過學習讓學生知道雷電發生前後的注意事項

  教學過程:

  一.雷雨天易發生雷擊的場所

  (1)地勢較高處的地方。

  (2)無防雷設施的地方。

  (3)離高大樹木、電線杆等物體很近的場所。

  (4)露天游泳池、開闊的水域或小船上,樹林的邊緣。

  (5)電線杆、旗杆、乾草堆、帳篷等沒有防雷裝置的物體附近。

  (6)水管、煤氣管、電力裝置、拖拉機、摩托車等外露金屬物體旁邊。

  (7)孤立的煙囪或大樹。

  (8)空曠地帶孤零零的棚屋、崗亭等。

  二.雷雨天易引發雷擊的現象有

  (1)大開門窗,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

  (2)接觸天線、煤氣管道、鐵絲網、金屬窗、建築物外牆。

  (3)使用帶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撥打、接聽電話。(4)用噴頭洗澡。

  (5)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鋤頭等。

  (6)進行踢足球、攀登、釣魚、游泳等戶外活動。

  三、如何預防雷擊災害

  1、雷雨天氣時,要注意關好門窗。

  2、雷雨天氣時,最好把電器的電源切斷,並拔掉電源插頭。

  3、雷雨天氣時,不要使用帶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關閉手機,更不能接打電話。

  4、雷雨天氣時,不要接觸天線、煤氣管道、鐵絲網、金屬窗、建築物外牆等,遠離帶電裝置,不要赤腳站在泥地和水泥地上。

  5、不要在雷電交加時用噴頭洗澡。

  6、立即尋找避雷場所,可選擇裝有避雷針、鋼架或鋼筋混凝土的建築物等處所,但是注意不要靠近防雷裝置的任何部分;若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可以蹲下,兩腳併攏,雙手抱膝,儘量降低身體重心。

  7、如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爬行的感覺,頭髮豎起,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按上一條要求,做好防雷擊動作,並拿掉身上佩戴的金屬物品。

  8、不要待在露天游泳池、開闊的水域或小船上,不要停留在樹林的邊緣。

  9、不要待在電線杆、旗杆、乾草堆、帳篷等沒有防雷裝置的物體附近。

  10、不要停留在水管、煤氣管、電力裝置、拖拉機、摩托車等外露金屬物體旁邊。

  11、不要躲進空曠地帶孤零零的棚屋、崗亭裡。

  12、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鋤頭等。

  13、應立即停止踢足球、攀登、釣魚、游泳等戶外活動。

  14、多人一起在野外時,應相互拉開幾米距離,不要擠在一起。

  15、高壓電線遭雷擊落地時,近旁的人要保持高度警覺,當心地面“跨步電壓”的電擊;逃離時的正確方法是雙腳併攏,跳著離開危險地帶。

  防雷電安全教育小班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道雷電形成的原理過程,明確雷雨天氣的危害,樹立防雷電的安全意識。

  2、透過調查和收集資料,瞭解好掌握預防雷擊的方法好技能。

  3、初步掌握遭遇雷擊之後的緊急治療方法和應急措施。

  教材分析:

  引言部分指出了雷電的危害,同時揭示了本課要了解的內容和重點的教學任務。主體部分共設不友好的.來訪者和避開雷電防雷擊兩個主題。

  教學重點:

  雷電形成的原理過程,明確雷雨天氣的危害,樹立防雷電的安全意識。

  教學難點:

  遭遇雷擊之後的緊急治療方法和應急措施。

  教學過程:

  一、認識雷電

  1、教師為學生播放一段雷雨季節電閃雷鳴的影片資料,提問:‘這是什麼現象?經歷過這種天氣嗎?當時有什麼感受?”

  2、學生根據生活體驗交流對雷電的認識。

  3、教師引導:“雷電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在我們生活中就經常會遇到雷雨天氣。你知道雷電是怎樣形成的嗎?”

  4、學生先就自己瞭解的相關知識介紹,然後教師結合教材介紹進行補充。可以利用電發生器等科學試驗器材為學生演示一下雷電產生的原理。

  二、正確認識雷電的危害

  1、教師引言:“雷電發生時的溫度高達20xx℃,大家想象一下,這樣的溫度會產生怎的危險?

  2、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交流雷電的危害。

  3、教師小結:“雲層能積聚大量正電荷,而地球是導體,本身積聚負電荷,從而使得雲層與雲層之間、雲層與地面之間形成很高的電勢差,幾百萬伏到幾億伏,因而產生的電流就十分強大,達到幾萬安至十幾萬安,形成高熱和強光,會造成巨大破壞,能使人立即死亡。

  如果透過樹木、建築物,巨大的熱量和空氣的振動都會使它們受到嚴重的破壞。”

  4、根據真實案例體會雷電的危害。

  (1)瞭解教材“真實再現”的案例,教師提問:“這樣的嚴重後果你想到過嗎?當我們遇到雷雨天氣的時候,你想到會有這樣的危險發生嗎?”

  (2)學生交流對這一事件的認識,並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對雷電災害的瞭解和認識。

  (3)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多雷擊事件案例,幫助學生更全面、明確地認識雷電,重視雷電的危害。

  三、整理資料

  1、教師指導學生將收集的資料和透過學習瞭解的雷電危害進行整理。

  2、學生交流收穫。

  四、野外預防雷擊

  1、教師引言:‘當我們上學、放學的時候,外出遊玩的時候遇到雷雨天氣是常有的事情,那麼如果在外遇到雷雨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2、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了解的相關知識進行交流,教師結合教材相關資料進行補充。

  (1)避雷、避雨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2)使用雨具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3)留意自己的衣著有沒有容易導致危險的物品。

  (4)避免使用電子產品。

  (5)不進行危險活動。

  五、家庭防雷電措施

  1、教師出示一組居家生活中的防雷電圖片,讓學生判斷其正確與否,並說明理由教師給予分析和補充。

  2、教師啟發:“我們在雷雨天氣應該注意防雷擊,那麼在平時沒有出現雷電天氣的時候,又該怎樣預防雷電呢?”

  3、學生交流日常生活中的防雷電措施,教師補充,如安裝避雷針等。

  六、雷擊後的救護

  1、師:“雷電的危害是巨大的,我們平時一定要加倍小心。不過如果有人不幸遭遇雷電傷害,我們千萬不要慌張,也不要猶豫不決耽誤救治的時間,學習正確的施救方式可以讓我們及時幫助遭遇雷擊的患者擺脫生命危險。”

  教師播放對遭遇雷擊者的緊急救護影片,並結合影片進行救護方法的講解。

  2、學生分組進行救護技能的訓練。

  防雷電安全教育小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學會如何防雷電。

  2、鍛鍊幼兒對事情的判斷能力和想像力,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如何防雷電》;躲雷雨閃電的情景場地佈置(即遊戲場地):大樹一棵、電線杆一條,房子一座,雨的形成:用銀色的包裝紙剪成一條條細小的長帶,掛在場地的房頂上面飄落下來;情景演習的準備:電燙鬥一個,一件破了一個洞的衣服;小兔子頭飾、木籃子各40個;音樂《下雨了》。

  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匯入:今天,黃可芳小朋友邀請我們到她家去做客,現在,我們出發吧。

  二、躲雷雨閃電的情景:

  1、剛走到半路上,突然傳來一陣雷雨閃電的聲音(用錄音機播放音樂),"孩子們,下雨了,打雷啦,趕快躲"。仔細觀察孩子們躲在哪裡。

  2、雨停了,繼續走,來到了黃可芳的家裡坐下,她媽媽熱情招待我們。

  三、圍繞剛才躲雷雨閃電的情景進行提問:

  1、剛才我們在半路上遇到什麼事情啦?

  2、你們是怎樣避雷雨閃電的?躲在哪裡?

  3、今天小可愛也遇到了像我們同樣的事情,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她是怎樣做的?

  四、觀看課件《如何防雷電》。

  五、圍繞課件內容與幼兒展開討論:

  1、故事裡的小可愛她是躲在哪裡避雷雨閃電的?

  2、小帥哥又是躲在哪裡避雷雨閃電的?

  3、小可愛、小帥哥誰做得對呢?請幼兒自由討論,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事情的判斷能力。

  4、老師小結應該怎樣防雷電。

  (1)不可以跑到大樹下躲雷雨閃電。

  (2)不可以躲在電線杆下。

  (3)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4)不可以躲在潮溼的地方。

  六、情景演習:突然在黃可芳家裡的一個角落裡冒出一陣陣煙和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

  七、與幼兒一起討論應該如何安全用電。

  1、尋找出冒煙的苗頭,找出原因。

  2、與幼兒一起討論在家該如何安全用電?請幼兒各抒已見,這時候,要運用靈巧的引導語言來開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對事情的判斷力。

  3、老師小結該如何安全用電:

  (1)、不玩弄電器的插頭,需要時請大家幫忙插和拔。

  (2)、不用溼手觸控電源開關。

  (3)、在沒有學會操作前不能隨便按動電器上的旋鈕及各種鍵,有的家電只有大人才能操作,不能隨便亂動。

  (4)、注意節約用電,要隨手關燈,沒人時不開燈,電視看完要及時關掉。

  八、表演遊戲:《下雨啦》。

  情景設計:

  播放音樂《下雨了》,兔媽媽和兔子們隨著輕快的音樂採蘑菇,突然下雨了,打雷啦,兔媽媽和兔子們趕快躲雨,雨停了,兔媽媽表揚躲得好、躲得對的小兔。

  活動反思:

  1、幼兒對安全用電的知識掌握得很好,大部分幼兒都有這方面的經驗,這說明,家長們在家都有教育幼兒如何安全用電。

  2、幼兒對參與表演性質的遊戲非常感興趣,幼兒在玩中學得更好、更快。這個活動環節如此吸引幼兒,應該讓幼兒多玩幾次遊戲,在以後的戶外活動中,要安排插入這個遊戲讓孩子們玩。

  3、幼兒的想像力比以前有所進步,並且對事情的判斷能力也提高了不少,這真是可喜可賀,我發覺孩子們在玩中、在動態中更有積極性,更能發揮他們自己潛在的能力,思維都變得活躍而富有前進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