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公開課怎樣使聽到的聲音變大教案
中班科學公開課怎樣使聽到的聲音變大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公開課怎樣使聽到的聲音變大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動目標:
1.尋找生活中的聲音,能聽辨好聽的和不好聽的聲音。
2.感受各種聲音的特點,嘗試製造好聽的。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透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空瓶子、盒子、罐子,小石塊、沙子、紅豆、黃豆、小紙片,樂音與噪音的音樂,雷聲、動物叫聲、流水聲、鋼琴聲等錄音。
活動過程:
一、興趣匯入,辨別生活中的聲音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咱們來玩個遊戲,請你閉上小眼睛。猜一猜這是什麼聲音?”
1、教師播放打雷的聲音:“你聽到了什麼聲音?”
幼兒:“雷聲”
教師:“來學一學雷聲”
幼兒模仿。
2、教師播放流水聲“這是什麼聲音?”
幼兒:“水的聲音”
3、教師播放鑼鼓聲“你聽到了什麼聲音?”
幼兒:“敲鼓的聲音。”
教師:“你再哪裡聽到過敲鼓的聲音啊?”
幼兒1:“電視裡”
幼兒2:“過年的時候”
幼兒3:“廣場上”
幼兒學小貓的叫聲。
教師:“小朋友們的耳朵真靈!我們剛剛聽到了打雷的聲音流水聲敲鼓聲小貓的叫聲,生活中還有許多聲音,你都聽到過什麼聲音呢?”
幼兒交流自己聽到過的聲音。
(教師以平時聽到過的、感興趣的聲音為切入點,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各種有趣的聲音,透過模仿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更加濃厚,為幼兒積極參與操作活動打下了基礎。)
二、製造聲音
教師:“小朋友們都聽到了老師帶來的聲音,現在我們來自己製作聲音。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什麼?”
幼兒:“盒子瓶子還有小罐子。”
教師:“來,我們每人一個來試著製造聲音吧。”
幼兒自由操作。
教師:“好啦,誰來說說你方法?”
幼兒1:“我用手捏瓶子就會有聲音。”
幼兒2:“我用瓶蓋來刮瓶子。”
幼兒3:“用罐子敲一敲地就會有聲音。”
幼兒4:“用兩個盒子來碰一碰。”
教師:“哇,小朋友真的很有辦法啊,那有沒有和他們想法不一樣的?”
幼兒:“還可以裝上東西搖一搖。”
三、嘗試比較裝有不同物品的聲音的不同
教師:“老師就給你們準備了東西,看看都有什麼?”
幼兒:“小石子、紅豆、黃豆、紙片、沙子。”
教師:“我們來試一試,這些東西裝在瓶子裡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但是老師有要求,聽清要求再去裝。第一,每個瓶子裡只能裝一種東西,裝完吧瓶子寶寶的蓋子蓋的緊緊的,不要讓裡面的東西跑出來,第二,在裝東西時在桌子上面裝,裝時候要保持桌面和地面的乾淨,第三,聽到老師唱1 2 3 4 5-的時拿著瓶子候趕緊回到座位上,聽清楚了嗎?去吧。(教師進行巡視指導,指導幼兒之間裝的相同和不同材料進行對比)
教師:1 2 3 4 5-,都做好了嗎?吧你們的瓶子保護好,不能讓他發出聲音,(請兩位裝有相同豆子量多和量少的幼兒進行對比,讓幼兒說說有什麼不同聲音,然後再請裝有小石子和紙片的兩位小朋友進行對比讓幼兒說說有什麼不同聲音)
幼兒1:裝的豆子多聲音大,裝的豆子少聲音就小。
幼兒2:裝小石子的盒子聲音重,裝紙片的盒子聲音輕。
教師:“原來裝的東西一樣,裝的多和裝的少它發出的聲音就會不同,裝不同的東西聲音也會不一樣,恩小朋友們真棒。現在請小朋友閉上眼睛,你來聽一聽老師播放的聲音哪個更好聽?”
四、樂音和噪音
教師分別播放鋼琴曲和電鋸的聲音,讓幼兒傾聽並說出感覺。
“你喜歡哪種聲音?”
“聽到電鋸的聲音你會有什麼感覺?”(難聽、刺耳)
“聽到刺耳的聲音你會怎麼辦?”
幼兒1:“我會把耳朵堵上。”
幼兒2:“戴上耳麥。”
五、活動總結。
教師:今天我們發現了很多聲音,也比較了聲音的不同,其實在生活中還可以找到很多很多聲音哦,那我們到外面去找找好聽的聲音吧。
(此環節以幼兒主動探究為主,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材料,教師循序漸進一步步的引導幼兒製作聲音,在幼兒擺弄的過程中他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活動中一直保持著和諧自主的氛圍,尊重了幼兒的個性需求。)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設計我從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出發,利用多種感官透過聽一聽、玩一玩、學一學的方式,讓幼兒主動尋找生活中的聲音探索聲音的特點。
第一環節尋找生活中的聲音。突然發出的、特別的聲音總是能引起幼兒極大地好奇心,所以,我找了一些幼兒平時生活中比較容易接觸到而又引起幼兒興趣的聲音,讓幼兒們能感受自制聲音帶來的樂趣,充分的.體現了師生互動。
第二環節制造聲音。我以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的身份,為幼兒提供了操作材料讓他們自由去嘗試怎樣讓物體本身發出聲音,幼兒透過親自遊戲,發現了透過碰、擠、刮、敲等方式來使物體發出聲音,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情緒高漲。
第三環節時探索聲音的特點。教師透過在操作區放置不同的材料來激發幼兒的主動探索,教師提前設計探索性的問題,講清活動時規則,使幼兒在操作時有目的性。很多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很認真,等老師總結得出結論的時候,很多幼兒已經得出了結論。很多幼兒都明白了一樣的物體,數量不同,發出的聲音不一樣。不同的物體裝在同一個瓶子或罐子裡聲音也會不同。但在本環節,也發生了突發情況,一個孩子的瓶蓋沒有蓋好導致豆子跑了出來,引發了其他幼兒的哄搶。在此時就考驗了教師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我在此環節沒有及時清理好豆子,使幼兒的注意力分散了。
第四環節是分辨樂音和噪音。透過兩種聲音明顯的對比,幼兒分清了好聽的聲音和不好聽的聲音,並學會了在噪音環境下保護自己的身體。
整個活動的層次還是比較清晰,孩子們始終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自由的遊戲著。在操作中嘗試、模仿、觀察、比較、傾聽,突發事件的發生告訴我以後該要怎麼去處理,不要忽視每一個小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