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活動《小海軍》(精選8篇)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活動《小海軍》(精選8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活動《小海軍》,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活動《小海軍》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小海軍》原曲的堅定、雄壯、有力以及變速後音樂的輕柔與優美體驗音樂變化美的神奇。
2、嘗試運用語言、節奏、動作等方式表現《小海軍》原曲與變速後曲子的異同,重點感受與表現變速曲中所體現的小海軍操練歸來的各種生活情景。
3、萌發對小海軍的熱愛,增強幼兒大膽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初步能演唱歌曲《小海軍》;海軍生活VCD;海軍帽、彩旗等。
活動過程:
一、演唱《小海軍》,進一步感受與表現原曲雄壯有力的性質
1、幼兒隨進行曲入場。
2、師幼共同表演《小海軍》
3、引導幼兒運用語言、肢體動作等方式表達對原曲雄壯有力性質的體驗。
提出問題:聽了這首音樂有什麼感覺?音樂中的小海軍們正在做什麼?
(幼兒紛紛用“雄壯、有力量、神氣、有精神”等詞彙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並且用動作、語言等方式表現和描述音樂中的小海軍正在開炮艇、格鬥、射擊、瞄準、操練……由此可見幼兒對原曲音樂性質的理解比較到位,有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二、觀看錶現海軍生活的VCD,同時欣賞《小海軍》變速曲,引導幼兒感受樂曲變速後輕柔、優美的性質
1、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提出問題:同樣是《小海軍》的歌曲,現在聽起來感覺怎麼樣?和原來有什麼不同?音樂中操練歸來的小海軍們在做什麼?
(幼兒能運用“優美、安靜、很慢、很輕、輕柔"等詞彙來表達自己聽完小海軍的變速曲後的感覺。
剛開始他們只感受到和原來相比音樂速度變慢了,並沒有發現音樂強弱的改變。教師將原曲和變速曲再次對比,並透過手勢變化引導幼兒感受兩曲之間力度的不同。幼兒感受到同樣是《小海軍》的歌曲,音樂的強弱、快慢改變了,聽起來的也就感覺不一樣了
由於幼兒對海軍的日常生活情景比較陌生,因此他們只能將自己的生活經驗遷移到海軍身上,認為操練歸來後海軍會做吃飯、洗衣服、睡覺等事情。)
2、引導幼兒運用身體節奏等方式表現對原曲與變速曲的理解。
(頭、肩、手、腿、膝、腳等身體部位都成了幼兒表現的道具,他們富有創造性地運用身體節奏較準確地表現音樂的快慢、強弱,不難看出他們對原曲與變速曲的理解進一步深入了)
3、觀看海軍生活VCD後,啟發幼兒用動作表現變速曲中小海軍的生活情景。
(1)師幼共同表現。
(表現海軍生活的VCD是幫助幼兒瞭解海軍操練歸來後的生活情景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透過觀看VCD,幼兒能用動作表現彈吉他、拉小提琴、寫信、看書、打電腦等小海軍操練歸來後的生活。但是在初次的表現中,幼兒的動作比較單一,如有的幼兒一直做看書的動作,沒有變化。)
(2)教師伴隨音樂有表情地朗誦散文詩,引導幼兒再次感受和表現變速曲所表達的情景。
(在散文詩的啟發下,有些幼兒能邊聽音樂邊根據詩的內容相應地變化動作。)
三、創設情境。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小海軍》原曲與變速曲的區別。並表現小海軍操練與生活的情節。
1、幼兒在原曲的伴奏下表現小海軍操練的情景。
2、幼兒登上“軍艦”;完整地表現原曲與變速曲中小海軍的不同生活。
(活動至此,幼兒能較自主地、完整地運用體態表現原曲與變速曲中小海軍的不同生活。尤其對原曲的表現從動作與力度上都十分到位,但是幼兒運用體態表現變速曲時動作的美感有待進一步提升。)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是“一曲多用”的形式在中班上期的初次嘗試,因此我們選擇幼兒們熟悉、喜歡的歌曲《小海軍》作為活動的載體並取得了良好的效罘。在活動中我們運用聽聽、看看、說說、身體節奏、體態表現等方法逐步引導幼兒感受、體驗並表達原曲與變速曲之間的不同感覺。同時,透過教師的語言、動作、神態和環境創設,營造相應的氛圍,不斷推進幼兒的感受和體驗。總的來說,這次活動目標明確、層次清晰、教學策略得當。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有待下一步進行解決:
(1)在幼兒聽完第一遍變速曲後就請他們說出原曲與變速曲之間不同的原因還早了些,放在身體節奏之後幼兒可能會更容易理解。
(2)幼兒在運用體態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體驗的美感還不夠,在下階段的活動中應引導幼兒注意動作與音樂之間的聯絡。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活動《小海軍》 篇2
設計意圖:
秋天來了,秋風送來涼意,把數目吹得晃來晃去。一片片樹葉從樹上飄呀飄呀落下來,像在跳舞,像在說話。天真爛漫的孩子們怎麼會忽視這無形中的變化,他們好奇、興奮,甚至會隨落葉一起飛舞,一起唱歌,內心的情感流於言表,讓我們情不自禁的參與。為此,我設計了這次音樂能夠,旨在讓幼兒在探究的同時,學會感受,學會傾聽。
活動目標:
1. 在歌唱活動中,瞭解歌曲內容,欣賞並感受歌曲的優美旋律。
2. 瞭解落葉知識,感受大自然的季節變化。
活動準備:
落葉若干,背景圖,小兔貼圖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
出示背景圖,小兔貼圖,講述故事:
秋天來了,秋風吹起來了,吹到了草地上,吹到了花園裡,吹到了樹林裡。一天,小貓咪到樹林裡玩,忽然,它發現一個秘密,什麼秘密呢?不知什麼時候,地上已經落下了好多好多樹葉。小貓咪好奇地撿起一片樹葉,小心的問道:“小樹葉,小樹葉,你為什麼會離開了媽媽?”小樹葉回答:“秋天來啦,秋風起來啦,我就會離開媽媽。”“你要飄向哪兒呢?心裡可害怕?”小樹葉沙沙,沙沙沙沙沙,非常勇敢地回答:“放心吧,春天,春天我會回來,打扮樹媽媽。
提問:
1. 小貓咪發現了什麼秘密?它怎樣離開媽媽?
2. 心裡害怕嗎?(不害怕,勇敢地說)它勇敢地說了句什麼話?
(瞭解知識:樹葉是缺水才落下來的,樹葉落下來是為了讓大樹媽媽明年春天能有更多的新樹葉。)
二、幼兒完整欣賞學習歌曲,傾聽歌曲節奏,感受優美旋律
我把剛剛的故事編成了一首很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1. 教師示範演唱歌曲。
提問:這首歌曲叫什麼名字?
2. 帶著問題在聽一次歌曲。(幼兒可以輕輕跟唱)
提問:
①你最喜歡哪句?唱給小朋友聽一聽。
(教師重複唱句子一次,幫助幼兒加深記憶,並集體跟唱一次)
②聽了這首歌,你有什麼感覺?
3. 重難點學習,提出來跟唱幾次。
4. 集體演唱歌曲,自由新增動作。
5. 分組演唱歌曲。形式:男女,個別等。
三、活動小結
秋天到了,小樹葉都從樹媽媽的身上飄落下來了嗎?哪些樹葉沒有落下來呢?沒有落下來的樹葉都是什麼顏色的?我們一起去外面找找看吧!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活動《小海軍》 篇3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知歌曲的前奏、間奏和結尾以及在各段歌詞處的遊戲規則。
2、欣賞韻律表演,藉助"大花貓"和"小老鼠"角色,幫助幼兒學習歌曲。
3、感受遊戲的樂趣,學會控制自己的身體保持不動。
4、在活動中與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5、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活動準備:
1、請兩個小朋友排練情景表演:大花貓和小老鼠。
2、小老鼠、大花貓頭飾各一個。
3、給扮演大花貓和小老鼠的小朋友化妝,特別是小老鼠,要按照歌詞的內容進行化妝。
活動過程:
1、複習律動:快樂的小熊。
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扮演快樂的小熊走路、小熊跳舞和小熊騎車,走進教室。
2、欣賞韻律表演:大花貓和小老鼠。
教師:你們看到了什麼?小老鼠長著什麼樣?他們在做什麼?
3、觀看"小老鼠"表演,學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教師:天黑了,小老鼠偷偷地從洞裡跑了出來,你們聽……教師:小朋友,我們一起跟著"小老鼠"學一學吧!
幼兒跟著"小老鼠"延長歌曲的前半段,在間奏處,帶領幼兒找空地方蹲下來做"吃東西"動作。
4、觀看"大花貓"表演,帶領幼兒歌唱並玩遊戲。
教師帶領幼兒到教室中間唱歌曲的前半部分,並在間奏出鼓勵幼兒做吃東西動作。依據幼兒的興趣程度,可帶領幼兒玩遊戲1-2遍。
幼兒觀看"大花貓"表演,鼓勵幼兒跟著"大花貓"學習表演貓叫、貓走路等動作。
講解遊戲規則:提醒幼兒聽見大花貓來了,就立刻不動,這樣大花貓就不會發現你們了。歌曲唱完,當你們聽見大花貓說"喵嗚、喵嗚"的時候,花貓就去抓老鼠,老鼠結噶進跑回家坐在椅子上。
教師扮演大花貓,幼兒扮演"小老鼠",師生共同玩遊戲兩遍。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活動《小海軍》 篇4
活動目標:
1、根據音樂創編不倒翁和小娃娃的動作。
2、體驗與同伴進行音樂遊戲的快樂。
3、藉助圖譜、動作、遊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並學唱歌曲。
4、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活動準備:
錄音、玩具等。
活動過程:
1、複習上節課所學習過的歌曲。
2、創編動作聽第一段,創編不倒翁的動作,表現出不倒翁的搖搖晃晃。
3、聽第二段,創編小娃娃的動作,表現出小娃娃動作流暢的感覺。
4、展示和分享幼兒分兩組,分別扮演不倒翁和小娃娃。
幼兒合作進行遊戲。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教師為主體,單向發揮作用,違背了以幼兒為主體的理念,缺乏了師幼互動的過程。在活動中無論是欣賞,理解歌詞、唱歌、表演,雖然教師嘗試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形式來吸引和激發幼兒的興趣,但是反覆的播放,重複地練習讓幼兒大部分時間花在消極地坐、聽、等待上,嚴重束縛幼兒雙手與大腦,禁錮了幼兒的思想與情感,活動過程中幼兒缺乏主動性、積極性,更談不上創造性,為了學會教師所教的內容而感到困難,感到苦惱,自然會毫無參與活動的興趣,更不用說是大膽的表達表現音樂的愉悅感了。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活動《小海軍》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複習並鞏固固定節奏。
2、音樂遊戲:以律動、身體節奏等方式帶入歌曲《懶惰蟲》。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歌曲《懶惰蟲》,節奏卡片
活動過程:
1、 固定節奏問答
(1)教師先排出一組節奏,再幫助幼兒排另一組有所變化的節奏。
(2)先引導幼兒如何將名字與卡片節奏結合在一起。
(3)鼓勵幼兒自己創作並回答節奏(要會排也要會念),幼兒排節奏卡教師念出節奏。
(4)請個別幼兒排節奏卡,全體幼兒一起念出節奏。
2、 音樂遊戲
(1)教師教唱歌曲第一段時,幼兒模仿蟲子的動作扭來扭去。
(2)第二段唱到肚子痛時就摸肚子。
(3)第三段再模仿蟲子的動作扭來扭去。
(4)教師拍"噠噠 空"的節奏,讓幼兒跟隨,不間斷的拍,教師逐漸帶入歌曲。
(5)幼兒拍"噠噠 空" ,"噠噠 空"的節奏,邊拍邊唱歌曲。
(6)幼兒自由選擇樂器進行歌曲敲奏。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表現積極,但忽視了能力弱的幼兒的表現,在下次活動中需要個別指導。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活動《小海軍》 篇6
遊戲目標:
1、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感受音樂的美,並創造性的表現美
2、能聽辨出mi、sol 、la ,並能初步理解三個音在五線譜上的關係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遊戲材料:
小雞,小兔、小鳥頭飾若干、狼頭飾一個,花皮筋
活動過程:
一.小動物找夥伴遊戲過程
1、老師與幼兒共同討論,根據小雞,小兔、小鳥的體型、特徵,確定它們代表哪個音
2、幼兒自選小動物的頭飾,進行遊戲
3、教師連續彈三個音,最後停在一個音上,戴著與這個音相應頭飾的小朋友找與自己同類的小夥伴抱在一起。
4、違反遊戲規則停玩一次
二.動物找家遊戲過程
1、教師將花皮筋在地上拉成五線譜狀,並將三個音的卡片放在相應的地方,引導幼兒觀察三者之間的關係,說說:誰的家最高,誰的家在中間,誰的家最矮。
2、說明遊戲規則:幼兒根據聽到的音樂自由表現,音樂停,小動物迅速站到自己的家內
3、遊戲進行兩遍後,提高難度。由教師扮演狼,音樂一停,狼就要出動。提醒幼兒快速反應,否則就會被狼抓住。
4、引導幼兒相互討論,分配角色,商定規則,教師可以提供幫助和配合,幼兒自由遊戲。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音樂與遊戲相結合的活動,這種活動比較能刺激幼兒的`神經,從而激發了他們的興趣。活動中,孩子們能在音樂聲有趣的和夥伴一起碰一碰小手,碰一碰小腳,開心的笑著,遊戲著。要求幼兒能邊唱歌邊與同伴合作遊戲,剛開始時幼兒只記得去尋找自己的朋友而忘記了唱歌,但是透過老師與幼兒之間的示範,這讓孩子能更好的掌握了遊戲的規則。本次活動是以音樂遊戲貫穿始終的,採取了邊唱邊與幼兒一起玩的形式,這就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歌曲和動作。此外,在活動中也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碰一碰”的熱情,也給幼兒與幼兒間提供了一個交流的機會,能在最短的時間裡認識更多的朋友。同時對身體各部分的名稱也有了深刻的認識。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活動《小海軍》 篇7
設計意圖:
灑水車不僅會灑水,還會唱歌,圓鼓鼓的車身造型很特別,很容易引發小班幼兒的興趣。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藉助一段非常簡潔、節奏分明的音樂,創設了“馬路上的灑水車”的遊戲情境,引導幼兒在音樂欣賞、動作模仿、遊戲體驗的過程中逐步感知並瞭解灑水車的功能和特點,體驗探索、表現的樂趣。
目標:
1.感知樂曲的旋律和節奏,感受樂曲歡快明朗的性質,藉助圖譜理解樂曲的樂句結構。
2.理解遊戲玩法,遵守遊戲規則,體驗探索、表現的樂趣。
準備:
1.觀看過關於灑水車的小影片,感知並理解灑水車的功能和特點。
2.《灑水車》PPT課件,《灑水車》MP3音樂,在活動室內創設“四季花園”的場景。
過程:
一、傾聽與欣賞:感知樂曲的內容和性質
1.欣賞音樂。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非常好聽又有趣的音樂。請你們仔細聽一聽,在這段音樂裡面好像聽到了什麼聲音?
幼:我聽到了腳踏車“叮鈴鈴”的聲音。
師:你們聽得很仔細,聽到了車子的鈴聲。那麼,誰來說一說,我們經常會在什麼地方聽到車鈴的聲音呢?
幼:大馬路上總有車鈴的聲音。
2.想象音樂內容。
(1)認識馬路上的灑水車。
師:這段樂曲講了一個關於“馬路上的灑水車”的音樂故事。老師帶來了一張灑水車的照片,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灑水車到底長什麼樣子呢?
幼:車上有個大箱子,裡面裝的都是水。
幼:(車頭)有個開關,一扭開關,水就噴出來了。
師:灑水車有什麼用呢?
幼:可以把髒馬路衝乾淨。
幼:我看到灑水車停在路邊,一根長管子伸出來,給大樹小花澆水呢!
師:馬路上的灑水車真有趣、真好玩,它能給馬路洗澡,還能給大樹小花澆水,馬路會變得乾淨、美麗,大樹小花會長得健康、漂亮。
(2)想象灑水車的工作情境。
師: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這段關於灑水車的音樂,請你們一邊聽,一邊想:馬路上的灑水車好像在幹什麼呢?
幼:灑水車在一邊開心地唱歌一邊給馬路洗澡。
幼:馬路這邊、馬路那邊的小花都要澆澆水。
師:灑水車本領大,開來開去真好玩,一會兒給馬路洗洗澡,一會兒給花朵澆澆水。你們喜歡馬路上的灑水車嗎?
(分析:在此環節中,教師首先調動了幼兒有關灑水車的生活經驗,然後鼓勵幼兒想象灑水車的工作情境,萌發幼兒對灑水車的探究興趣。)
二、猜測與想象:感受樂曲的樂句結構
1.熟悉樂曲的結構。
師:今天,我還帶來了一張圖譜,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你能看懂這張圖譜嗎?如果你看瞳了,請給大家介紹一下。
幼:我看瞳了,有灑水車的照片,灑水車在馬路上開。
幼:有一些花朵,灑水車待會兒要給花朵澆澆水。
幼:好像有2只小瓢蟲。
師:你觀察得很仔細,這是像瓢蟲的小鬧鈴,意思是在這兩個地方會有“叮鈴鈴”的聲音出現。
(小結:——灑水車會唱歌,“叮鈴鈴”的歌聲真好聽;灑水車在馬路上開,有時候馬路很長,灑水車要開很久,有時候馬路很短,灑水車只要開一會兒;灑水車還要經過四個小花園,給美麗的花朵澆澆水;最後灑水車順利完成任務,又開始唱起歌,“叮鈴鈴”的歌聲真好聽。現在你們能看懂這張圖譜了嗎?)
2.想象遊戲的情境。
師:我們班裡也有馬路和四個小花園。瞧,美麗的鮮花都藏在籬笆的後面了呢!待會兒我們一起來扮演馬路上的灑水車,玩灑水、澆花的遊戲。
(分析:在此環節中,教師鼓勵幼兒自主觀看圖譜,以幫助幼兒理解樂曲情境,為下一環節的遊戲活動打下基礎。)
三、探索與表現:體驗音樂遊戲的趣味
1.探索遊戲的玩法。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玩音樂遊戲。請大家一起來扮演馬路上的灑水車。誰來說一說,開灑水車的動作是怎樣的呢?大家一起來試一試。
(幼兒跟著音樂自由探索“合拍、有節奏地開灑水車”的動作。)
師:誰來做一做剛才開灑水車的動作?請大家一起來學一學他開灑水車的動作。
師:剛才你們開著灑水車經過四個小花園的時候,是怎麼給花朵澆水的呢?誰願意把你的澆水動作介紹給大家,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分析:在此環節中,教師鼓勵幼兒自主創編開灑水車、給花澆水的動作,並鼓勵幼兒交流和分享自主創編動作的經驗。同時,教師從中發現合拍且動作幅度大、節奏比較穩定的動作,並供幼兒模仿,以提升幼兒“互助學習”的技能和經驗。)
2.鞏固遊戲的規則。
師:這個遊戲真好玩。我們聽到音樂中第一次出現“叮鈴鈴”的聲音時,馬上就把自己的灑水車開起來;經過四個小花園的時候,可以用各種方法給花朵澆澆水,注意澆水的動作要溫柔,要跟著音樂來做動作,不能太用力哦;最後,當我們聽到音樂中第二次出現“叮鈴鈴”的聲音時,表示灑水車順利完成了任務,這個音樂遊戲就結束了。
師:你們會玩這個遊戲了嗎?我們一起聽著音樂再來玩一遍。
(小結:今天,我們玩了一個關於灑水車的音樂遊戲,很有趣、也很好玩。灑水車還有其他本領呢,以後我們再來玩這個音樂遊戲好嗎?)
(分析:在此環節中,教師組織幼兒玩了2~3遍集體遊戲,並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開展了有針對性、建設性的講評,循序漸進地提升了幼兒的動作技能和遊戲經驗。)
活動延伸:
在幼兒逐步熟悉遊戲規則、掌握遊戲玩法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逐步豐富遊戲的內容和情節,組織幼兒自願分組進行遊戲,比如:第一組幼兒扮演灑水車,第二組幼兒根據人數再分成4個小組,分別扮演“四季花園”中的美麗花朵。
當第一組幼兒扮演的灑水車經過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花園的時候,第二組幼兒扮演的花朵可在灑水車“澆花”之後輪流站起來表示花朵綻放,由此增加遊戲的樂趣。兩組幼兒可以互換角色,分組進行遊戲。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活動《小海軍》 篇8
動作建議:
1、音樂結構為ABA:A段音樂表現擀餃皮和餃子沸騰,B段音樂表現包餃子。
2、擀餃皮動作:A段音樂有四個樂句,每個樂句的前一小節在小圓圈隊形上做擀麵的動作,後一小節雙臂自然開啟,小碎步向後表示麵皮變小,反覆四次。
3、包餃子動作:B段音樂有四個樂句,每個樂句的前6拍,手臂自然開啟表示等著裝餡,原地做小碎步,最後2拍雙手胸前拍一次手錶示捏餃子,反覆四次。在幼兒動作熟練後,教師可以扮演發餃子餡的人,增加遊戲氣氛,提高幼兒的興趣。
4、遊戲玩法:在幼兒表現餃子沸騰時,教師扮演大廚師,手持大漏勺撈餃子。幼兒扮演餃子,凡被大漏勺碰到的幼兒,要安安靜靜地呆在教師事先貼示的“大盤子”裡。
活動目標:
1、隨音樂,基本合拍地做擀餃皮、包餃子的動作,並學習從小圓到大圓的隊形。
2、創編餃子沸騰的動作,表現音樂歡快的情緒。
3、在表現餃子沸騰的過程中找空的地方,不與別人碰撞。
活動準備:
1、生活經驗準備:熟悉包餃子的過程,注意觀察餃子沸騰時的樣子或觀看包餃子的錄影。
2、教具準備:
(1)在場地上貼一個能容納全體幼兒的橢圓形(輪廊線)表示“大盤子”。
(2)遊戲時用的“大漏勺”一個。
(3)錄音機、音樂磁帶、教學掛圖(餃子在鍋裡“跳舞”情景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活動匯入。
教師:“你們吃過餃子嗎?”“餃子怎麼包?”(引導幼兒說出包餃子的過程。)“餃子包好,怎麼樣才能吃?”
2、創編餃子沸騰部分。
(1)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創編小餃子在鍋裡跳舞的樣子。
(2)幼兒創編餃子跳舞的動作。
幼兒運用已有經驗並結合圖片創編出“自轉”、“四處遊動”、“向上跳”及“自由舞蹈”等動作。
(3)教師和幼兒一起聽音樂學習小餃子跳舞。
(4)幼兒聽音樂自由表現。
3、學習擀餃皮部分。(見動作建議2)
(1)創編擀餃皮的基本動作:單手擀餃皮、雙手擀餃皮。
(2)動作遷移:幼兒在自己身體上做擀餃皮的動作,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
(3)學習由小圓到大圓隊形上的擀餃皮。
幼兒站成小圓圈,像一個“小麵糰”,教師邊哼唱音樂旋律,邊帶領幼兒擀餃皮向後退,共重複四次,逐漸變成大圓圈,即“小麵糰”變成“大餃皮”。
4、學習包餃子部分。(見動作建議3)
(1)學習包小餃子。
(2)學習兩個結伴包餃子。
(3)聽音樂包餃子。
5、將動作連起來,完整練習一遍。
6、完整地做“煮、撈餃子”遊戲一遍。
教師出示大漏勺,講解遊戲的玩法和規則,聽音樂與幼兒一起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