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防風教案範文
防汛防風教案範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防汛防風教案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防汛防風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洪水的相關危害,提高防洪意識。
2、瞭解洪水的特點等相關知識。
3、瞭解洪水暴發時的緊急自救措施。
二、教學內容:
(一)匯入
1、觀看洪水造成的危害的圖片或發放一些相關資料。
2、學生談觀看後的體會。
3、教師總結:是啊,古人說“洪水猛獸”洪水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奪走我們的`家園,破壞我們的生活,甚至奪去我們的生命。所以我們今天要學習洪水的一些知識,學習遇得到洪水時我們該怎麼做。
(二)瞭解洪水的相關知識
1、瞭解洪水的型別
洪水可分為:暴雨洪水(含山洪)、風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雪洪水、泥石流和跨壩洪水等多種型別。主要的是暴雨洪水。
結合本地特點,請學生分析本地可能發生什麼洪水。(暴雨洪水、泥石流、跨壩洪水)
2、洪水的主要特點:
(1)季節性明顯
洪水集中出現的季節時段稱之為汛期。江河每年汛期來臨的時間有一定規律,它主要決定於夏季雨帶的南北位移和秋季頻繁臺風暴雨。
(2)洪水峰高量大
受流域暴雨、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響,河流常可以形成極大洪峰流量。
(3)江河洪水年際變化不穩定
暴雨洪水區大洪水年和枯水年洪峰流量變幅大。透過對洪水特點的分析,使學生明白防洪措施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三)瞭解洪水暴發時的緊急自救措施
1、受到洪水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在措手不及,已經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儘可能地利用船隻、木排、門板、木床等,做水上轉移。
2、洪水來得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屋、大樹、高牆,做暫時避險,等待援救。不要單身游水轉移。
3、在山區,如果連降大雨,很容易暴發山洪。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沖走,還要注意防止山體滑坡、滾石、泥石流的傷害。
4、發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控或接近,防止觸電。
5、瞭解呼救的方法:
sos標識、利用鮮豔醒目的顏色呼救、撥打119(瞭解119不僅是火警,也可以是搶險救援電話)
(四)學生總結本課所學知識,特別是緊急自救方法的知識。
(五)強調平時不到溪邊玩耍、摸魚等,防止跨壩洪水。
三、結合本校具體情況特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1、回校或回家路上若發現路面過水,則原地返回,由家長或老師接送。
2、不能到江、河、水庫等游泳,特別是不明水域。
3、發洪水時若不能回校一定要與班主任取得聯絡。
4、學校規定的特殊村寨的學生在發洪水期間,學校安排老師送行的,則學生到家後要打電話給班主任報平安。
5、汛期學生離校須經班主任和值周辦領導簽字方可離校。
四、本課結束,教師總結:
水火無情,我們平時要多關注周圍的環境,避免傷害。
防汛防風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有關生命的來之不易與寶貴,感悟生命的可貴。
2、使學生懂得防汛的知識和自救的方法。
教學過程:
1、匯入
現在正是天氣逐漸轉熱季節,暑期即將來臨,中小學生溺水傷亡的事故也明顯多了起來。據教育部等單位對北京、上海等10個省市的調查顯示,目前全國每年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約有40多名學生死於溺水、交通或食物中毒等事故,其中溺水和交通仍居意外死亡的前兩位。
老師:聽了這個例項,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心裡都不會感到輕鬆。你是否感嘆,是否惋惜,一個生命就這樣在世界上轉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麼?請同學談談你的看法。
小結:人,應該珍愛生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珍愛我們的生命——防汛知識
汛期防止洪水為害,保障防護區安全的工作。汛前準備包括:培訓防汛人員;檢查防洪工程設施,消除隱患;制定度汛方案;備足防汛物料;建立健全洪水預報警報系統。汛期工作包括:及時瞭解氣象水文狀況,預報水情,必要時下達警報;巡查和守護防洪工程,運用防洪系統各項措施,依據水情和工程狀況以及防汛排程計劃,控制排程洪水,遇有險情立即搶護;當發生超標準洪水時,請示上級同意後採取緊急措施(如分洪、撤離分洪區居民等)以減小損失。汛後對防洪工程及防汛工作進行檢查,總結經驗教訓;對搶險工程要加固;若採用分洪等緊急措施,則應作好善後工作。中國在西漢時已設治河機構管理治河和防汛。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從中央到地方均設有防汛指揮部,統一指揮防汛工作。其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重於搶,有備無患。”
2、因此,我們外出游泳洗澡嚴格遵守“四不”:①未經家長老師同意不去;②沒有會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③深水的地方不去;④不熟悉的江溪池塘不去。
3、課堂總結:
同學們,珍愛我們的生命吧。珍愛生命就是珍惜每一天。同學說說——怎樣珍惜每一天?
結束語:同學們,生命的全部意義在於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無窮的探索裡,你會看到光輝、燦爛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