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空氣教案及教學反思

大班科學教案:空氣教案及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空氣教案及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教案:空氣教案及教學反思1

  活動目標:

  1、透過親自操作的實驗和遊戲來感受空氣的存在,掌握其特性。

  2、學習簡單的實驗操作方法,對科學小實驗感興趣。

  3、能夠不怕困難和失敗,有一定的耐挫能力。

  活動準備:

  塑膠袋、水盆、乾的小毛巾、抹布、兩盆植物

  活動過程:

  一、感知空氣的存在,掌握其特性。

  T:小朋友們,喜歡猜謎語嗎?(喜歡)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們來猜一猜是什麼.好嗎?

  T:謎面是這樣的:看不見、摸不著,沒有顏色沒味道,動物植物都需要。是什麼呀?(空氣)

  T:是嗎?(是)它在哪裡呀?我怎麼看不見,你們去把它找來,看看好嗎?老師為你們每個人準備了一隻小袋子,你們找到了把它裝在小袋子裡,之後回來告訴大家:你在哪捉到了空氣?你看得見空氣嗎?能摸到空氣嗎?聞一下空氣是什麼氣味的?

  1、幼兒操作(找空氣)

  2、組織幼兒討論(上述問題)老師示範給幼兒看,擰緊袋口,用手慢慢向下押,押不動,為什麼?(袋裡有空氣).

  3、小結空氣的特性:我們的周圍充滿著空氣,它是~的氣體.

  T:哦,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沒顏色沒味道的氣體,今天呀,老師根據空氣這些特性要和小朋友們來玩一個變魔術的遊戲,想看老師的魔術表演嗎?老師:你們看好了.這有一隻杯子,和一塊毛巾,我現在將這塊毛巾塞入杯子底裡,請你們來告訴我這杯子裡有什麼?就毛巾嗎?如果我把這隻杯子倒扣到這缸水裡,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毛巾會溼嗎?老師操作,幼兒觀察、發現操作結果:毛巾不會溼。同時,請幼兒說說其中的原因。(是空氣把水頂住,不讓它流進杯子的,所以毛巾沒有溼)

  4、激發小朋友的操作興趣,同時提出更高的操作要求。T: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來玩?請你們也去試一試,請你們邊操作邊注意觀察,看看有沒有新的發現。可以提醒你們一下,剛才老師是杯底與缸底放平的,直著放下去的。如果將杯口傾斜一些呢?你們會看到什麼呢?

  (在感知空氣的存在,掌握空氣的特性這一部分活動中,我首先以謎語的形式匯入,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接著,讓幼兒進行捕捉空氣的操作活動,同時要求他們對捕捉到的空氣透過將空氣擰住後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來探索、發現空氣的特性;然後,應用小實驗來證明空氣的存在與其特性,最後達到讓幼兒掌握空氣特性的目標。)

  二、認識空氣的作用。

  T:空氣既然是無色無味,看不見、摸不著的,那要它有什麼用呢?我想沒有它也罷。(幼兒討論空氣的作用)

  1、幼兒體驗沒有空氣是不行的:請幼兒捂住口鼻,說說有什麼感覺?(很悶,不能呼吸了)

  2、做小實驗:點燃兩支蠟燭,將其中的一支用杯子扣住看結果,發現被扣住的蠟燭火熄滅了,而沒有扣住的還在繼續燃燒。

  3、討論:除了我們人需要空氣,還有誰也需要空氣?(動物、花、草、樹木等)

  4、小結:除了我們人類離不開空氣外,還有動物、植物它們都需要空氣,凡是有生命的東西都需要空氣。出示兩盆一樣的種植,將其中的一盆用塑膠袋包裝住,一盆就這樣繼續生長。

  (在這個環節中,主要是讓幼兒透過自身的體驗、觀看小實驗來了解空氣的作用,知道我們人類和動植物都需要空氣,空氣對我們和大自然的萬物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三、人們對空氣的利用:放風箏、製作的降落傘等。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幼兒能說出這些在日常的生活中人們對空氣的簡單的利用,激發他們探索科學活動的興趣。)

  四、討論保護空氣的潔淨。

  (不亂扔垃圾、不亂焚燒、在日常生活中,要想獲得清新的空氣,關鍵是要減少空氣汙染。對室內汙濁的空氣,必須靠開窗通風等手段來改善等)

  活動延伸:

  課後觀察植物的變化。

  活動反思:

  首先,我能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水平和發展情況,制定明確、實在的活動目標和要求,我把它定位在了我們班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內,幼兒透過跳一跳能獲得相關的知識內容和操作技能。其次,對本次活動的課前準備工作,我做得比較充分,為幼兒探索活動提供了充足的操作材料。再次,我對活動過程設計得比較好,主要是這樣的一個活動流程:以謎語的匯入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捕捉空氣,感知空氣的存在—透過小實驗等,探索、發現空氣的特性,—探討空氣的作用和人們對空氣的利用— 懂得空氣的重要,知道要保護空氣的潔淨,這樣一個有淺到難、層層深入、活動層次非常清楚的學習活動。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幼兒始終保持著積極、興奮的參與情緒,活動氣氛活躍。他們能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有自己的操作方法。他們樂意探索,發言積極。透過本次活動,幼兒知道了空氣無時無刻都存在於我們的周圍,掌握了空氣的特性;知道了空氣的作用與重要;對探索科學活動感興趣,學會了簡單的操作實驗方法,提高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大班科學教案:空氣教案及教學反思2

  活動目標:

  透過嘗試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裡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1.培養幼兒學習探索事物的簡單方法和細緻觀察的能力,提高動手動腦能力。

  2.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膠袋。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教師做深呼吸,幼兒也模仿著做深呼吸。提問:我們用鼻子吸到了什麼?空氣在哪兒?能用眼睛看到嗎?

  二、嘗試活動:裝空氣

  1.幼兒每人拿一塑膠袋在活動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氣。(告訴幼兒先張開塑膠袋口,然後再捏緊袋口)

  2.提問:你們在什麼地方抓到了空氣?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3.討論:想一想,你見過、用過、玩過的哪些東西里有空氣?

  4.總結。

  三、嘗試活動:手帕的變化

  1.請幼兒每人拿一玻璃杯,讓他們看看杯子裡有東西嗎?(杯子裡沒有東西,杯子是空的)

  2.請幼兒將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著壓入水下,觀察發生了什麼現象?教師個別指導幼兒按要求進行操作,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3.討論:手帕為什麼沒有溼?水為什麼進不了杯了?杯子裡有什麼東西不讓水進去呢?

  4.請幼兒將手帕放入杯底,然後將茶杯倒扣傾餘著放入水中,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同時提醒幼兒觀察手帕的變化,並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觀察到的現象。

  5.討論:第一次手帕為什麼沒溼?第二次手帕為什麼溼了呢?

  6.總結。

  四、活動延伸:將一隻昆蟲和一盆花分別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觀察它們的變化。

  課後活動反思:

  這節科學活動課還是很受幼兒歡迎的。首先,在激疑環節,充氣寶寶引起幼兒的興趣,幼兒很願意參與,都想辦法讓它鼓起來。透過擠呀,吹呀,反覆幾次,讓幼兒感受空氣的存在,又透過實際操作---逮空氣,讓幼兒體驗玩得快樂。後面透過層層深入,瞭解了空氣無處不在,在人的肚子裡,動物的肚子裡,又讓幼兒體會空氣的重要性,這裡不足的是讓幼兒親身捂住鼻子感受空氣的重要就更好了。接著,我把空氣的探究延伸到水裡,讓幼兒親眼看到空氣的無處不在,以及磚頭放在水槽會有冒泡現象,也是有空氣的存在,更加體會到空氣的重要性。最後讓幼兒總結:空氣在哪裡?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雖然看不見,但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都離不開它。

  《空氣在哪裡》本來是一節很抽象的活動,幼兒對空氣根本沒有概念。怎麼讓幼兒體會空氣的存在及重要性,它是無色、無味、看不見、摸不著的氣體,只有讓幼兒親身感受、操作、觀察、猜想、得出結論,幼兒才會真正感受空氣的無處不在,我們都離不開它。所以,這節活動是幼兒喜歡探索的,給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適合於大班幼兒。

大班科學教案:空氣教案及教學反思3

  活動目標:

  1、感知空氣的存在,掌握空氣的特徵及作用。

  2、讓幼兒初步瞭解空氣汙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

  3、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器材:杯子、手帕、大玻璃缸、蠟燭、尼龍袋子、氣球、打火機、水。

  2、自攝的有關空氣汙染的錄影片。

  活動過程:

  (一)感知空氣的存在及其特性

  1、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和你們玩個變魔術的遊戲(師示範)。

  2、將手帕團塞入玻璃杯杯底。杯子裡有什麼?杯裡除了手帕還有別的東西嗎?猜一猜:如果把杯子放入水中,杯子裡的手帕會怎麼樣?

  我們來試一試,杯子裡到底有沒有其它東西。將玻璃杯倒扣壓入水中,再把杯子提出水面,取出手帕。手帕溼了嗎?為什麼?

  杯裡除了手帕外還有其他東西,是它把水頂住不讓水流進杯子,所以手帕才不會溼。

  3、你們能看見杯子裡的東西嗎?這東西手摸得到嗎?用鼻子聞得出嗎?,那麼,杯裡到底是一種什麼東西呢?請小朋友仔細看老師示範。將杯口斜著浸入水中。你們看到了什麼?是什麼東西從杯子裡跑出來吹出泡泡的?(學習詞:空氣)。

  4、請小朋友拿起尼龍袋,張開袋口。看看袋裡有什麼?請幼兒迅速將袋口擰緊,用手慢慢向袋底擠。為什麼擠不動了?尼龍袋裡有什麼?(空氣)。

  5、你們剛才在哪裡捉到了空氣?你們看得見空氣嗎?能摸得到空氣嗎?聞一下空氣是什麼氣味的?

  小結:我們的周圍充滿著空氣。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的氣體,因此,小朋友通常認為我們周圍沒有東西。

  (二)認識空氣的作用

  1、將點燃的蠟燭用杯子完全罩住,點燃的蠟燭為什麼會熄滅了?

  2、請小朋友用手捂住口鼻,說說有什麼感覺?

  3、除了我們人需要空氣外,還有誰也需要空氣?

  小結:除了人類離不開空氣外,動物、植物也離不開空氣,凡是有生命的東西都需要空氣。

  (三)瞭解空氣遭受汙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

  1、我們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可是現在空氣質量發生了變化,下面請小朋友們認真看錄影,想想這些事情對空氣有沒有影響?

  2、放映自攝錄影片,請幼兒觀看,鏡頭一:滿天飛揚的塵土,對空氣的汙染;鏡頭二:汽車排出的廢氣對空氣的汙染;鏡頭三:燒香、放鞭炮時的繚繞煙霧;鏡頭四:工廠煙囪排放的黑煙;鏡頭五:焚燒垃圾時產生的濃煙;鏡頭六:正在公共場所吸菸的人。

  3、討論:剛才我們看到了很多汙染空氣的事,這些事對人類會有什麼危害?

  小結:如果我們吸入了被汙染的空氣,就容易得感冒、氣管炎、哮喘病,嚴重的還會導致肺癌,對我們人體危害很大。

  4、那如何讓我們身邊的空氣變得更新鮮清潔呢?

  改善空氣質量的辦法:如種植花草樹木、禁止在公共場所吸菸,不在生活區焚燒垃圾,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等。

  (四)遊戲《氣球火箭》

  1、為什麼鼓起的氣球一鬆手就會飛走?

  2、什麼樣的氣球火箭會飛得高些遠些?

  3、師生共同遊戲數次結束。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的內容實際是很抽象的,如何能讓幼兒理解是個難點。根據幼兒年齡的特點,我設計了一個以幼兒動手操作為核心的活動過程。讓幼兒在玩中學,在一個輕鬆快樂的氛圍中,感知了空氣的特點及作用。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並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幼兒既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也增強了自信心。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大班科學教案:空氣教案及教學反思4

  活動目標

  1.透過實驗感知空氣壓力的存在。

  2.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養成樂於探索,樂於猜想的習慣。

  3.對實驗結果用語言進行表述,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對空氣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空氣無處不在,人類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2.材料準備:裝有水的水盆,空礦泉水瓶,錐子,吸管,紙片,平口的玻璃杯,氫氣球,畫有表格的記錄單,報紙,真空吸盤。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裝滿水的瓶娃娃,它想和大班小朋友玩個遊戲,如果把它的瓶蓋開啟,放到裝滿水的水盆裡,猜猜瓶娃娃肚子裡的水會怎樣?並在記錄單上寫上結果。

  2.探索活動。

  (1)幼兒分組實驗操作,發現水不會流出來,;本文引導幼兒探索怎樣使水流出來的方法,師引導幼兒,空氣寶寶可以幫助你們的。

  (2)出示材料,吸管和錐子,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讓水流出來的方法。

  師引導幼兒小結:當空氣寶寶進到瓶子裡,水就會被空氣寶寶擠出來,空氣寶寶,力量很大。

  (3)師:看,老師這還有一杯滿滿的水,把瓶子倒過來用一張紙蓋住杯口,水會流出來嗎?請幼兒猜猜,並做記錄。

  (4)幼兒分組試試,進一步感知空氣的力量。

  師引導幼兒小結:是空氣寶寶的力量把紙片托住了,水流不出來了。

  (5)師:老師還有一個有意思的遊戲,把報紙放到杯子裡,然後把杯子放到水中,想想有什麼辦法不讓報紙溼了。

  (6)幼兒分組探索,討論嘗試,交流結果。

  (7)師小結:當杯子口垂直於水面放入水中時,由於空氣寶寶在杯子裡面水就流不進去了,報紙就不會溼。

  3.分享交流。

  空氣寶寶的力量真大,幼兒相互交流實驗結果,第一個實驗水流出來是空氣寶寶的力量把水擠出來的,第二個實驗水沒流出來也是因為空氣寶寶的力量把紙片托住了。第三個探索,孩子們發現由於空氣寶寶佔滿了杯子,水流不進去了,報紙就不會溼。

  活動延伸

  出示真空吸盤,讓幼兒討論它為什麼會吸到光滑的牆面上。

  教學反思:

  幼兒在全身心投入到探究活動中後,往往很多幼兒仍沉浸在先前的興奮中,如教師用強制轉換的方法使其的注意力集中到一個新的探究活動中,很難使幼兒達到良好的狀態,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透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並運用於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和能力。

大班科學教案:空氣教案及教學反思5

  活動目標:

  1.透過親自實驗和遊戲來感知空氣的存在以及壓力等,知道空氣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2.激發幼兒對空氣進行觀察和實驗的興趣

  3.瞭解霧霾天氣,從小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瓶子、紙團、玻璃杯、蠟燭;課件

  活動過程:

  一、科學小實驗:放在瓶口的紙團能用嘴把它吹進瓶子裡嗎?

  1.猜想:能不能把放在瓶口的紙團吹進瓶子裡?

  2.介紹操作要求:平放瓶子,把小於瓶口的紙團放在瓶口,用力往瓶子裡吹,能否吹進。

  3.幼兒操作,師觀察指導。

  4.觀看影片總結為什麼吹不進。(空氣的壓力)

  二、實驗二:不吹自滅

  1.師介紹操作要求

  2.幼兒操作,師指導。

  3.小結:空氣裡有燃燒需要的氧氣,氧氣沒了蠟燭自然熄滅

  三、總結討論

  1.空氣的特點:看不見,摸不著,無色,無味。

  2.空氣的重要性:動物植物以及人類都離不開空氣。

  四、瞭解霧霾天氣

  1.什麼是霧霾?

  2.霧霾天氣哪裡來?

  3.霧霾對人類的影響。

  4.對霧霾我們(小朋友)能做什麼?

  活動反思:

  《指南》中提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於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透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並運用於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和能力。

  無處不在的空氣,在幼兒眼中蘊含著許多“小秘密”,空氣本身就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空氣的秘密》這一活動的內容實際是很抽象的,霧霾天氣更是難以理解,但對幼兒進行這方面的環保教育又是非常必要的,如何能讓幼兒理解這個知識點是個難點。對照《指南》的要求以及根據幼兒年齡的特點,我設計了一個以幼兒動手操作為核心的活動過程,過程中以“放在瓶口的紙團能用嘴把它吹進瓶子裡嗎?”和“不吹自滅”兩個小實驗進行探索,實驗一是“放在瓶口的紙團能用嘴把它吹進瓶子裡嗎?”,這個環節根據幼兒的經驗覺得非常容易吹進瓶子裡,而結果卻讓幼兒很吃驚,不管是使勁還是輕輕吹都無法把紙團吹進瓶子裡,從而在親身體驗中讓幼兒感知空氣的壓力;實驗二是讓幼兒透過自己的操作觀察瞭解空氣中有燃燒需要的氧氣。這兩個環節讓幼兒在玩中學,在一個輕鬆快樂的氛圍中,感知了空氣的特點及作用。

  最後環節,抓住了今年的社會關注點“霧霾”,雖然“霧霾”對我們南方城市來說是少見的,可以說對我們而言是較遙遠的,但在現代社會里對治理霧霾又是勢在必行的。因此,本次活動後半部分從瞭解什麼是霧霾?霧霾天氣哪裡來?到霧霾對人類的影響。最後討論對霧霾我們(小朋友)能做什麼?這幾個環節中讓幼兒多方位瞭解關注“霧霾”,讓幼兒知道從小這樣做的重要性,達到對幼兒從小進行環保教育的效果。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並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大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大班科學教案:空氣教案及教學反思6

  活動目標

  1.透過實驗感知空氣壓力的存在。

  2.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養成樂於探索,樂於猜想的習慣。

  3.對實驗結果用語言進行表述,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能在情景中,透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對空氣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空氣無處不在,人類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2.材料準備:裝有水的水盆,空礦泉水瓶,錐子,吸管,紙片,平口的玻璃杯,氫氣球,畫有表格的記錄單,報紙,真空吸盤。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裝滿水的瓶娃娃,它想和大班小朋友玩個遊戲,如果把它的瓶蓋開啟,放到裝滿水的水盆裡,猜猜我肚子裡的水會怎樣?小朋友們記得要在記錄單上寫上結果哦。

  二、探索活動

  1.幼兒分組實驗操作,發現水不會流出來,引導幼兒探索怎樣使水流出來的方法,師引導幼兒,空氣寶寶可以幫助你們的。

  2.出示材料,吸管和錐子,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讓水流出來的方法。

  師引導幼兒小結:當空氣寶寶進到瓶子裡,水就會被空氣寶寶擠出來,空氣寶寶,力量很大。

  3.師:看,老師這還有一杯滿滿的水,把瓶子倒過來用一張紙蓋住杯口,水會流出來嗎?請幼兒猜猜,並做記錄。

  4.幼兒分組試試,進一步感知空氣的力量。

  師引導幼兒小結:是空氣寶寶的力量把紙片托住了,水流不出來了。

  5.師:老師還有一個有意思的遊戲,把報紙放到杯子裡 ,然後把杯子放到水中,想想有什麼辦法不讓報紙溼了。

  6.幼兒分組探索,討論嘗試,交流結果。

  7.師小結:當杯子口垂直於水面放入水中時,由於空氣寶寶在杯子裡面水就流不進去了,報紙就不會溼。

  三、分享交流

  空氣寶寶的力量真大,幼兒相互交流實驗結果,第一個實驗水流出來是空氣寶寶的力量把水擠出來的,第二個實驗水沒流出來是因為空氣寶寶的力量把紙片托住了。第三個探索,孩子們發現由於空氣寶寶佔滿了杯子,水流不進去了,報紙就不會溼。

  四、活動延伸

  出示真空吸盤,讓幼兒討論它為什麼會吸到光滑的牆面上。

  教學反思:

  幼兒在全身心投入到探究活動中後,往往很多幼兒仍沉浸在先前的興奮中,如教師用強制轉換的方法使其的注意力集中到一個新的探究活動中,很難使幼兒達到良好的狀態,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透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並運用於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和能力。

大班科學教案:空氣教案及教學反思7

  大班科學:空氣

  一、目標

  1、能運用多種感官來感知空氣的存在;

  2、學習簡單的實驗操作方法,培養細緻觀察的能力;

  3、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重難點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空氣的存在;

  2、對科學實驗感興趣,並進行積極探索。

  三、過程

  (一)謎語匯入

  1、師:請小朋友猜一猜,這是什麼:看不見,摸不著,沒有顏色沒味道,植物動物都需要。(空氣)

  2、(真能幹,一下子就猜對了。)那麼,你覺得空氣是一種怎樣的東西呢,它在哪裡?

  3、是的,空氣無孔不入,無處不在。那麼,你能把空氣找出來嗎?說說你的辦法。

  (二)第一次嘗試:找空氣

  1、介紹材料自由找

  這裡有許多東西(逐一介紹),它們能夠幫助你們找到空氣,去試一試吧,想到的辦法越多越好。

  2、集體交流:你是怎樣找空氣的,找到了沒有?

  3、過渡:大家真會想辦法動腦筋,陳老師也想給大家做個實驗來證明空氣的存在。

  (三)第二次嘗試:紙團會不會溼

  1、教師演示將紙團塞進杯底,杯子直立倒扣在水槽中,並讓幼兒猜猜杯裡的紙團會不會溼,然後垂直提起杯子,讓幼兒觀察紙團有沒有溼。

  2、討論:紙團為什麼不會溼?(輔助問題:水為什麼進不了,杯子裡有什麼東西不讓水進去呢?)

  3、小結:原來杯子裡裝滿了空氣,水進不去,所以紙團不會溼。

  4、再次示範,請幼兒仔細觀察實驗操作方法。

  5、幼兒操作。(操作前先說明一下操作要求:每張桌子站三人,每人取一個塑膠杯各自在面前的水槽裡操作)

  6、集體交流:你成功了嗎?說說你又發現了什麼。(請失敗的孩子上來演示一下,共同尋找失敗的原因。)

  (四)第三次嘗試:空氣搬家

  1、過渡:剛才的小實驗十分有趣,不僅讓我們清楚地觀察到了空氣的存在,而且也知道了空氣會佔位子。那麼接下來我想請你們嘗試做一個讓空氣搬家的小實驗。

  2、師介紹實驗材料,提出實驗目的和方法:取兩隻杯子,其中一隻裝滿水,將空杯和裝水的杯子垂直倒扣在水中,然後想辦法讓第一隻杯子裡的空氣跑到第二隻杯子裡去。

  3、幼兒嘗試操作。

  4、集體交流:你成功了嗎?你是怎樣做的?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什麼?

  總結:小朋友們都能積極動腦,真棒,透過今天的活動,瞭解了空氣會佔位子,也會流動。其實空氣還有許多的秘密,我們在以後的科學活動課中再來探索。

  探索求知:資訊是如何傳遞的

  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資訊,

  2)幼兒在活動中瞭解資訊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資訊工具。

  2、 活動準備:幼兒透過查詢、採訪等方式瞭解相關知識。

  3、 活動過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資訊傳遞的方式。可啟發幼兒從物體發訊號、用聲音發訊號、用文字發訊號等幾個方面考慮。如:透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訊號;透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訊號;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傳真、發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訊號。

  2) 教師配圖講述有關人們傳遞資訊的故事。如:古時候長城的烽火臺上燃煙火傳遞敵情;抗日戰爭時期,用放倒訊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3) 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資訊?引導幼兒瞭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4) 組織幼兒玩通訊遊戲傳電話:教師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說一句悄悄話,開始後,再一個一個的往後傳,各組最後一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為勝。

  4、 活動延伸:

  1) 組織幼兒自己操作電腦。

  2) 在活動區內提供半成品材料,學習製作這些通訊工具,為幼兒開展角色遊戲提供道具。

大班科學教案:空氣教案及教學反思8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只有空氣清潔才能保證人體健康;知道吸菸對人有害;建立初步的健康保護意識。

  重:向幼兒介紹沙漠

  難點:怎樣生動形象的向幼兒介紹,激起幼兒對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活動準備圖片:矇頭大睡的人;禁止吸菸標誌。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午睡後為什麼要開窗通氣?

  使幼兒知道,午睡後室內空氣變得汙濁,易使人傳染疾病;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有益於人的健康。

  2、引導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行討論。

  請幼兒觀看矇頭睡覺的圖片。

  討論這樣睡有什麼不好。

  3、拓展幼兒知識經驗。

  --說說自己見過哪些空氣不好的現象。如:灰塵、煙囪冒黑煙、亂倒垃圾、吸菸等。

  4、結束活動。

  讓幼兒與父母制定協議,保證家庭室內空氣的清潔。

大班科學教案:空氣教案及教學反思9

  設計思想:

  空氣是我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可也是最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因此,我設計了與空氣相關的科學活動,讓孩子們發現四周都有空氣,並透過小實驗來證實空氣的存在與功能,並激發幼兒探索空氣的興趣,萌發幼兒關心科學、樂於操作、敢於創造的積極情感體驗。

  活動目標

  1.發現四周都有空氣,瞭解空氣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學會使用一些小實驗的器材,證實空氣的存在與功用;

  3.透過對事物的觀察和擺弄,激發幼兒探索空氣的興趣,萌發關心科學、樂於操作、敢於創造的積極情感體驗。

  活動準備

  1.記錄表格兩個

  表1空氣藏在哪裡

  物品名稱

  我的猜想

  常識、證實

  表2我們的實驗

  2.教師操作材料:玻璃水缸、空玻璃瓶子、粉筆、尺子、海綿、吸管、手絹、土塊等。

  3.幼兒操作材料

  第一組:手絹、水盆、玻璃杯;

  第二組:乒乓球、玻璃杯、水盆;

  第三組:蠟燭、打火機、大中小玻璃杯;

  第四組:彩紙、膠棒、剪刀、畫筆、大塑膠瓶;

  第五組:手絹、綢子、塑膠瓶、剪刀、膠棒、橡皮泥;

  每組一份操作單,協商要求及問題,請幼兒根據操作單的要求進行實驗、思考問題。

  教學重點:透過實驗,幼兒能細心觀察並體會到空氣在哪裡,以及空氣在不同的地方會有什麼不同的功能,並能清楚地講述自己的實驗結果。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和幼兒一起玩吹氣玩具,想辦法讓它鼓起來,再讓它癟下去,想一想為什麼?引導幼兒發現空氣的存在。

  二、話動內容

  1.探索嘗試

  ①用塑膠口袋到各處抓空氣,說一說在什麼地方抓到空氣。(發現四周都有空氣)

  ②討論:空氣藏在哪裡?(表1)

  出示瓶子、土塊、尺子、粉筆、海綿、吸管等。先讓幼兒猜想,哪些物體裡面藏有空氣,並進行記錄。(記錄在表1中)

  ③幼兒嘗試將各種物品扔進水裡,發現溢位的氣泡,用吸管往水中吹氣等,證實空氣的存在,再次進行證實後並記錄。

  ④聯想:還有哪些東西,哪些地方有空氣,啟發幼兒想到氣球輪船、救生圈、螞蟻洞……都有空氣。

  ⑤捏住鼻子試一試,有什麼感覺,想一想如果四周沒有空氣會怎樣?引導幼兒瞭解人、動植物與許多玩具用品都需要空氣。

  2.分組實驗,感知空氣的.存在與作用

  第一組:手絹為什麼不溼。將手絹塞入杯底,倒扣杯子,壓入水下,猜猜手絹溼了沒有。拿出看看,手絹為什麼不溼?

  第二組:會沉會浮的乒乓球。讓乒乓球浮在水面,用一個倒扣的杯子扣住,能將乒乓球壓人杯底,把杯子傾斜,觀察氣泡溢位,水進入杯子,乒乓球逐漸浮起來,引導討論沉浮的原因。

  第三組:哪支蠟燭滅。將三支蠟燭點燃,用大、中、小三個杯子扣在蠟燭上,觀察哪隻蠟燭先滅?想想為什麼?

  第四組:火箭上天。在大塑膠瓶口卷一紙筒,做成火箭狀,套在瓶口,拍打塑膠瓶,火箭就被推上天,想想為什麼?

  第五組:降落傘。用手絹、綢子、塑膠膜等材料製作降落傘,比一比哪種降落傘飄的最好?是誰託著它慢慢飛?

  3、討論和小結

  ①請每組幼兒講述自己的實驗情況及原理,並進行記錄;

  ②教師小結,並請幼兒整理物品。

  活動延伸

  1.有趣的泡泡。給幼兒提供不同材質的吹泡泡工具,如泡泡膠、洗衣粉水、氣球等,讓幼兒感受空氣的形狀;

  2.英勇消防員。透過觀看消防演習和燃燒的蠟燭,讓幼兒瞭解空氣助燃的特性;

  3.空氣也需要保護。提供相關環保知識的材料,如紀錄片、圖片等,讓幼兒知道空氣被汙染,給人、動物、植物造成的傷害,激發幼兒愛護環境。

大班科學教案:空氣教案及教學反思10

  預設目標

  1.讓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發現空氣無處不在。

  2.能運用語言清楚的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各種塑膠袋、皮筋、氣球

  2.活動前與幼兒開展有關空氣的談話,瞭解幼兒對空氣的原有經驗,引發幼兒興趣。

  活動過程

  1.談話

  教師出示吹好的氣球,提問:“小朋友,氣球娃娃來找你們玩來了,大家快跟它打個招呼吧!氣球娃娃想考考你們,‘我的肚子為什麼是鼓鼓的?’

  引導幼兒說出氣球裡是空氣,教師“空氣從哪裡來?我們去捉空氣好不好?”

  2.找空氣

  請幼兒按自己想的用塑膠袋去教室的各個地方找空氣,說一說“你在哪兒找到了空氣”。

  教師指導幼兒實驗,並幫助幼兒將裝滿空氣的袋子繫好。

  請幼兒互相介紹自己是在哪捉到空氣的。

  教師將幼兒的發言彙總小結,引導幼兒思考:還有哪個地方我們沒有找?那裡是否有空氣存在?

  3.吹氣球

  讓幼兒玩吹氣球的遊戲,再次體驗空氣的存在。

  4.空氣作用大

  引導幼兒討論空氣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絡

  活動延伸

  在科學活動區提供有關的材料(如輪胎圖片,救生圈圖片等),從中發現哪些物品是利用空氣原理製成的。

  提供氣球,讓幼兒遊戲。

大班科學教案:空氣教案及教學反思11

  設計意圖:

  我一直認為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應該再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應該注重將知識和兒童的生活有機牽掛起來,變靜態的傳遞為動態的索取。注重兒童的情感態度和兒童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在科學活動內容的選擇上“源於生活,緣於興趣。”空氣是人和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物質,無處不在,無色、無味、無固定形狀。但是在與中班幼兒平時的交流中,我發現幼兒對空氣的瞭解知之甚少,於是我設計了本次科學活動。活動主要透過五個階段的實驗讓幼兒多種感官積極參與進行探索,從而瞭解空氣的存在與神奇,感知空氣流動形成風,幫助幼兒初步瞭解空氣與人以及其它物質的關係。在實驗過程中,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注意讓每個幼兒都參與進來。透過觀察,發現真知;透過嘗試驗證真知,培養幼兒探究科學的能力以及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活動目標:

  1.瞭解空氣是無色、無味、無固定形狀的物質。

  2.初步瞭解空氣流動產生了風,以及空氣與人的關係。

  3.培養幼兒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4.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悅。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1.條形的氣球11個、圓形氣球1個、充氣動物玩具2個、一個打火機、一根香條、5支小蠟燭、5個燒杯、一把扇子。

  2.風車圖片ppt。

  3.關閉活動室的窗戶。

  活動過程:

  一、師幼透過深呼吸初步感知空氣的存在及特點

  教師做深呼吸,幼兒也模仿著做深呼吸。

  提問:我們用鼻子吸到了什麼?(空氣)

  師引導幼兒用眼睛看、用小手摸、用鼻子聞,感知空氣無色、無形、無味的基本特徵。

  設計意圖:

  透過深呼吸讓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直奔主題,同時又很巧妙地滲透了空氣的基本特點,激發幼兒對空氣的關注興趣。

  二、師幼透過“改造”氣球感知空氣的變形

  1.老師出示不同形狀的氣球,以及不同形狀的充氣玩具。

  2.引導幼兒說出它們的形狀。

  3.引導幼兒思考這些玩具為什麼能鼓起來?

  (幼兒討論)

  4.師小結過渡:這些玩具能鼓起來是因為裡面填充了空氣。空氣沒有固定的形狀,把它裝在圓形的容器裡,它是圓的;把它裝在長方形的容器裡,它是長方形的;裝在兔子的氣球裡,它就成兔子形狀了。空氣是會變的魔術師,老師請你們來看看空氣是怎麼變形的。

  5.老師取出一個條形狀的氣球,透過擠壓把它設計成一小狗模樣。

  6.把10個條形狀的氣球分發給幼兒進行造型設計。其餘幼兒注意觀察這些條形狀氣球的變化。

  幼兒進行操作老師表揚心靈手巧的幼兒。

  7.拓展過渡:空氣是個魔術師可以任意改變形狀,在我們身邊還有一些東西和他一樣沒有固定的形狀,你能想出來嗎?

  幼兒思考,交流。

  師小結:像空氣一樣的氣體,像水一樣的液體都沒有固定的形狀。比方說天上的雲、霧、風,我們吃的油等等。

  設計意圖:

  此環節重點讓幼兒透過觀察、操作去主動發現空氣是沒有固定形狀的。結尾的拓展是對幼兒好奇心的培養,讓幼兒學會聯絡生活中的所見進行比對從而擁有更多的發現。

  三、透過造風實驗感知空氣流動產生風

  1.師開啟活動室的窗戶,引導幼兒感受有什麼東西吹進來了。

  2.師用打火機點燃一根香條,讓幼兒觀察煙的方向,然後用扇子輕輕扇動,讓幼兒觀察煙的方向,引導幼兒思考為什麼煙的方向發生了改變?(扇子的扇動使空氣流動了)

  3.師讓全班幼兒用手對著臉扇一扇,看看會產生什麼?(有一股風)

  4.請一名幼兒拿著一個圓氣球,然後對著另一名幼兒的臉,放掉氣球裡的氣,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覺。

  5.啟發幼兒思考風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幼兒交流)

  6.師小結補充:透過剛才的幾個小實驗我們知道空氣流動產生了風。風有時大有時小。空氣跑得快,風就跟著快,空氣跑得慢,風就跑得慢。

  7.師引導幼兒思考交流:如果我們在一個小房間裡感覺悶時要怎樣呢?夏天,小朋友感覺熱怎麼辦?冬天,在外面感覺風很大很冷的時候,該怎麼辦呢?早晨起床,房間裡氣味很不好,應該怎樣呢?

  8.知識拓展:ppt出示風車圖片,告訴幼兒人們利用風的力量可以發電。

  設計意圖:

  在感知風的形成這個環節,我主要設計了四個體驗步驟來感知空氣流動形成了風這一科學知識:感知自然風——扇子扇動的風——手扇動的風——氣球放出的風。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學會在生活中巧妙利用風,實現知識和生活的連結。關於風的知識拓展,是為幼兒開啟又一扇科學探究之門。

  四、透過捂鼻試驗,感知空氣與人的關係

  1、無色、無味、無固定形狀的空氣和我們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呢?我們來做個實驗:用小手把鼻子捏緊,緊閉嘴巴,直到自己不舒服為止。

  2、師引導幼兒思考交流剛才為什麼會感覺難受。

  3、師小結:我們的生命離不開空氣,長時間吸不到空氣,我們就呼吸困難了,所以睡覺的時候,一定要把腦袋放在被子外面,這樣我們就能吸到空氣了。

  設計意圖:

  此環節除了讓幼兒親身感受空氣是人賴以生存的重要生命元素外,還將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意識滲透其中,讓幼兒學科學,用科學。

  五、透過蠟燭熄滅實驗,瞭解空氣的助燃性

  1、我們的生命離不開空氣,火其實也離不開空氣,老師給你們做個實驗:先點燃一根蠟燭,然後用一個燒杯罩住,過一會兒,把燒杯拿掉,看看蠟燭怎樣了。

  2、師請5名幼兒到操作檯前做同樣的實驗。

  3、小朋友們現在知道了火離不開空氣,要是家裡炒菜的油鍋著火了,最好的滅火辦法是什麼呢?

  幼兒討論交流。師小結:對於著火的油鍋,讓火苗碰不到空氣最好的辦法是快速蓋上鍋蓋。

  設計意圖:

  這個環節緊扣課題,突出空氣的“神奇”,讓幼兒逐步加深對空氣的好奇心。同時也是滲透學科學用科學的理念,引導幼兒學會用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六、師總結延伸

  空氣就是這麼神奇,風離不開它,我們離不開它,連火也離不開它呢,還有哪些東西離不開它呢?它究竟還有哪些神奇的作用呢?小朋友們平時可要多聽、多看、多問、多想,就會有許多發現哦!

  設計意圖:

  幼兒科學素養的形成僅僅靠幾節科學活動課是遠遠不夠的,老師必須讓每節科學活動課都長滿向外不斷延伸的觸角,這樣的科學活動才是有生命力的。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先從教育目標方面來看:活動目標比較明確,恰當體現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知識技能,情感態度也在目標中體現。所選內容以及整個設計過程,符合新《綱要》精神,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活動過程緊緊圍繞著目標,環環相扣,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從活動過程來看,第一環節:以猜謎的形式匯入活動,讓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說說是誰的尾巴、形狀等。在這過程中鼓勵幼兒說出不同答案和看法,給予每個幼兒充分展示的機會;第二個環節:用課件的形式調動幼兒觀察的興趣,生動形象地讓幼兒瞭解動物尾巴的功能,使幼兒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第三個環節:操作活動,完成拼圖遊戲,引導幼兒動手又動腦。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幼兒在用手用腦的過程中積極的探索認識了更多的動物以及它們尾巴的功能。科學活動不僅僅是傳授科學知識,更要緊的是在活動中培養幼兒擁有科學的素養,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一顆充滿好奇的心,一雙敢於嘗試的雙手,一個善於思考的大腦。這些科學素養的形成需要豐富的、有趣的形式吸引幼兒主動參與。

大班科學教案:空氣教案及教學反思12

  活動目標

  1、感知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知道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

  2、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學習探索空氣的簡單方法。激發幼兒探索慾望,培養幼兒對科學實驗的興趣。

  3、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重點難點重點:

  感知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知道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

  難點:

  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學習探索空氣的簡單方法。

  活動準備

  1、玻璃杯、玻璃缸;

  2、毛巾一條;

  3、背景音樂;

  4、袋子、氣球。

  活動過程

  (一)魔術匯入。

  1、教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要變個魔術,你們想不想看啊?那小眼睛可要看仔細了!

  2、教師:這是什麼?(毛巾)是乾的還是溼的呢?來,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是什麼樣的毛巾啊?是塊乾毛巾。

  3、教師:這是什麼呀?(杯子)老師現在要把毛巾放到杯子裡面,然後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裡,你們猜一猜毛巾會不會溼?(請你說一說)

  4、教師:那我們取出來看一看,溼了沒有呢?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溼了沒呀?(沒有)咦,真奇怪,毛巾明明是放在水裡的,卻沒有溼,是不是很神奇呢?

  (二)引出空氣原理。

  1、教師:老師再來變一個魔術,這是什麼?(毛巾)這是什麼?(杯子)我們也要把毛巾放進杯子裡面,這次老師是斜斜地放進水裡,小朋友仔細觀察哦。看一看會發生什麼現象。(氣泡產生)小朋友,猜一猜毛巾有沒有溼呢?(請你說說看)

  2、教師:到底毛巾溼了沒有?讓我們取出來看一看,我用手扭一扭,溼了沒有?(溼了)為什麼會溼了呢?

  3、教師:這一次啊,老師的杯子是斜斜地放進去的,斜斜地放杯子裡面有空氣,空氣跑出來了,小朋友說一說什麼跑進去了?(水)空氣跑出來了,水就跑進去了,所以我們的毛巾就會溼了。而第一次沒有溼,是因為空氣跑出來了沒有?(沒有)所以毛巾是乾的。剛才老師給小朋友變了兩個關於空氣的小魔術,好看嗎?

  (三)身邊捕捉空氣,初步感知空氣。

  1、教師:那麼空氣它在哪裡呢?它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呢?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小朋友看,這是什麼?(袋子),我要用袋子去捉空氣,看看老師是從哪裡捉到空氣的(用袋子從桌子底下捉了一袋)我捉了一袋空氣,你們說一說我是從哪裡捉到的呀?

  2、教師:老師捉了一袋子的空氣,你們也想來捉捉空氣嗎?老師幫你們每人準備好了一個袋子,都有了嗎?現在我們把袋口張開,來捉捉空氣,捉好後要捏緊袋口,舉起來,我看看,誰捉空氣又多又快?(表揚幼兒)

  3、教師:現在我們把袋口慢慢張開,用眼睛看一看空氣,你能看得見裡面的空氣嗎?(看不見)對,空氣是看不見的。那麼袋子裡的空氣有顏色嗎?(空氣是沒有顏色的)

  4、教師:(用同樣的方法來捕捉)袋口張開,用你的小鼻子聞一聞空氣是有沒有味道的呢?(對,空氣是沒有氣味的)用你的小手伸進袋子裡去摸一摸,能摸到空氣嗎?(空氣是摸不到的)

  (四)周圍捕捉空氣,加強對空氣的認知。

  1、教師:我們到別的地方去捉空氣好不好?試試能不能捉到空氣?(帶領幼兒到各個地方捉空氣,播放背景音樂)

  2、教師:好,請小朋友把袋子收回來,我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你是從哪裡捉到空氣的?(你告訴旁邊的小朋友在哪裡捉到空氣的,自由發言)

  3、教師:好了,你們剛才是不是在各個地方都捕捉到了空氣啊?那麼你們說空氣能看得見嗎?有顏色嗎?有味道嗎?摸得著嗎?

  教師總結:原來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空氣是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看不見也摸不著,因此小朋友通常認為我們周圍沒有的東西,實際上空氣是的確存在的。我們用小手扇一扇空氣,有什麼感覺?說明空氣是存在的,流動的。

  (五)與空氣寶寶做遊戲。

  1、教師:小朋友們玩過氣球嗎?(玩過)今天老師也請你們來玩氣球,高興嗎?不過,你們先想一想,怎樣讓氣球變大呢?

  2、教師:如果氣球小說明我們吹進去的空氣是多還是少呢?老師給小朋友每人準備了一個氣球。(幼兒操作,個別指導)吹好了以後捏緊你的氣球。

  3、教師:我們來比一比誰的氣球最大,說明他吹進去的空氣最多。誰的氣球最小,說明他吹進去的空氣最少。好了,氣球寶寶累了,我們讓它在邊上休息一下。

  (六)保護空氣,爭做環保小衛士。

  1、教師:現在老師和小朋友來做一個實驗,把你的嘴巴閉上,再把你的鼻子捂起來,我請小朋友來說說是什麼感覺?是不是不舒服的感覺呢?為什麼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教師小結:因為我們把嘴巴閉上,把鼻子捂起來,空氣就不能進入我們的嘴巴和鼻子裡,我們就不能進行呼吸了。所以我們就會感覺喘不過氣來,非常難受,你們說我們人需不需要空氣呀?

  2、教師:我們人需要空氣,動物呢?花草樹木呢?它們也需要空氣,凡是有生命的地方都需要空氣。如果沒有空氣會怎麼樣呢?會無法生存。

  3、教師:我們雖然離不開空氣,我們需要怎樣的空氣呢?是乾淨的空氣還是受到汙染的空氣呢?如果我們吸進了不乾淨被汙染的空氣就會生病,對我們的身體就不好,所以小朋友們要保護好我們的空氣,保護好我們的環境。垃圾能不能亂扔,能不能隨地吐痰,爸爸抽菸了,我們應該怎麼對他說?我們還可以怎麼做呢?我們來看一看別人是怎麼做的好不好?小朋友說說他們在做什麼?(幼兒說一說)他們在做環保小衛士,來保護我們的環境,讓我們的空氣更加清新幹淨,我們吸入乾淨的空氣,我們的身體才會棒棒的,身體才會健康。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好玩的空氣》透過看得見的實驗和遊戲,讓幼兒親子體驗空氣力量的存在。為了能有序的進行活動,我在活動場地安排上進行了調整,設為第一活動區和第二活動區,利用場地的標記讓幼兒熟知遊戲規則,能有序的、有目的的進行探索。為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激發孩子的探究慾望,我透過設計的三個遊戲環節,幫助幼兒發現,感知空氣力量的存在。在幼兒自主的探究中,引導幼兒發現空氣的秘密。從活動現場來看,我覺得遊戲環節還是有點凌亂,需要做適當的調整。教師的語言還要更加遊戲化、情景化,帶領孩子們玩起來。

大班科學教案:空氣教案及教學反思13

  活動名稱:

  空氣在哪裡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親自感知空氣的存在,知道空氣無色、無味,到處都有。

  2、提高動手動腦的能力,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的慾望和興趣。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魚缸(內盛水)、玻璃杯、手絹、幼兒每人一個塑膠袋、每組一瓶水、若干吹起玩具、塑膠管、小玻璃瓶、土塊等。

  活動過程:

  1、小實驗:手絹為什麼不溼?

  (1)教師舉起玻璃杯,請幼兒看被子裡有東西嗎?(沒有。是空的)(2)杯子裡真的沒有東西嗎?(教師把手絹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著壓入水下)請幼兒猜一猜手絹溼了嗎?

  (3)到底溼了還是沒有溼?我們拿出來看看。(教師拿出手絹,請幼兒摸一摸,手絹沒有溼)。

  (4)手絹為什麼沒有溼呢?水為什麼進不了杯子?多奇怪呀!杯子裡有什麼東西擋著不讓水進去呢?(請幼兒討論,說說原因)。

  (5)教師進行第二次實驗,將杯子壓入水下後傾斜,使氣泡冒出。

  (6)引起幼兒注意:哎呀!什麼跑出來了?

  (7)猜一猜,手絹溼了嗎?

  (8)請一個幼兒拿出來看看,到底溼了沒有?讓大家都來摸一摸。

  (9)再請幼兒討論,手絹為什麼溼了?

  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空杯子裡為什麼會跑出泡泡來?第一次實驗有泡泡嗎?杯子裡是空的嗎?

  小結:第一次手絹沒溼是因為空氣在杯子裡,水進不去。第二次杯子傾斜空氣跑出來,冒出氣泡,水就進去了,手絹也就溼了。

  原來杯子不是空的,裡面裝滿了看不見的空氣。當空氣在水裡變成了氣泡,我們才能看見它。

  2、找空氣(操作)。

  什麼地方還有空氣,我們一起來找一找。(給幼兒提供充氣玩具、塑膠袋、塑膠管、水盆、土塊、磚塊等材料)。

  (1)指導玩充氣玩具的幼兒,想辦法讓它癟了,再讓它鼓起來,從而感知充氣玩具有了氣就鼓鼓的,沒有氣就癟了。吹進氣一壓軟軟的,開啟蓋子對著臉擠一擠,涼颼颼的。有風,是空氣跑出來了。空氣雖然看不見,但我們可以感覺到它。

  (2)指導玩塑膠袋的幼兒離開座位四散到教室前後、各個角落"抓空氣",讓幼兒用塑膠袋把空氣變成可看到的氣包。

  (3)指導玩塑膠管的幼兒(每人一個),往水中吹氣可看見許多泡泡,從而得知人身體裡也有空氣。

  (4)指導幼兒想辦法看看土塊、磚塊裡有沒有空氣。

  3、讓幼兒走出教室找一找,什麼東西里、什麼地方還有空氣。

  4、教師小結,並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1、在活動匯入部分,可以將戳破氣球這個環節更改為幫氣球寶寶打氣,讓幼兒能更好的理解到氣球從憋到鼓是因為空氣進入。

  2、提問的技巧需要改進,提出的問題要開放些。如把“空氣是什麼顏色(味道)”改為“空氣有顏色(味道)嗎?”這樣幼兒的回答才有針對性。

  3、在幼兒自由嘗試之前,老師不需要示範手帕掉進水這個動作。幼兒容易模仿,使幼兒的嘗試活動有了思維定勢,可以直接讓幼兒想辦法怎樣把手帕放進水盆,手帕不會溼?

  4、在準備的工具中,一次性杯子太軟,使實驗不能精確性,應該換成玻璃杯。

大班科學教案:空氣教案及教學反思14

  活動目標:

  1、能運用感官,積極動手動腦,感知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的。

  2、聯絡幼兒的實際生活,用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懂得人與動物都不能離開空氣。

  3、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慾,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白紙 紙捲筒 盆 泡泡液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以魔術形式引入主題

  師:魔術表演

  老師把一張紙放在手掌上做任意動作,可以輕輕跑,可以隨意擺動胳膊,紙不落地。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每人一張紙,讓幼兒把紙放在手掌上,做任意動作,不能讓紙落地。

  讓幼兒說一說誰的手掌吸住了紙,是怎麼做到的?

  幼兒:把紙直接放在手掌上,跑起來

  2、師:哪個小朋友來試一試,是用什麼方法讓紙吸在手上的?

  幼兒:把紙放在手掌上,轉起來、擺動手臂

  3、為什麼轉呀轉,跑呀跑……紙就不落地了呢?

  幼兒:空氣阻力……

  4、風是怎樣形成的呢?

  幼兒:跑的時候,周圍的空氣也動起來了,空氣流動就會形成風。

  5、克里克里解答:

  把紙放在手掌上不動,手上的紙就會掉下來,當我們的手掌揮動起來的時候,空氣寶寶也會運動起來,它們使勁的把紙按在手掌上,所以紙就牢牢的吸附在手掌上了。

  6、另一老師吹出泡泡,讓幼兒手掌吸紙去接泡泡,看誰接的泡泡多?(放音樂)

  7、師:剛才我們接的泡泡裡面有什麼?

  幼兒:空氣

  8、師:泡泡裡面的空氣是怎樣進去的呢?

  幼兒:用嘴巴吹進去的

  三:出示泡泡液、直筒

  (1)師:直筒裡面有什麼?

  幼兒:空氣

  師:我們怎麼感覺直筒裡有空氣呢?(幼兒伸出手,老師透過直筒吹一吹,讓幼兒感受一下。)

  (2)讓幼兒手裡拿一張紙,老師透過直筒,吹一吹,看幼兒手中的紙會有什麼變化?(紙會動起來)

  四:動手操作(放音樂)

  幾個小朋友一組圍在桌子邊,桌子上有一個小盆,裡面盛有泡泡液,每個小朋友一個圓筒,用嘴巴去吹泡泡液,吹出泡泡。

  師:不能用嘴巴和鼻子吹,看哪個幼兒能變出泡泡?

  師:告訴老師,你們是用什麼好辦法讓紙捲筒吹出大大的泡泡的?

  幼兒:把紙捲筒的一端蘸到泡泡液以後,把紙捲筒倒過來放在盆裡。

  幼兒:把紙捲筒的一端蘸上泡泡液,用手掌去拍另一端。

  幼兒:把紙捲筒的一端蘸上泡泡液,輕輕的向相反的方向甩紙捲筒,會看到一串得泡泡。

  師:為什麼紙捲筒的一端蘸上泡泡液,倒過來之後,另一端會出現泡泡?

  克里克里解答:紙捲筒的一端蘸上肥皂水,然後再把另一端放進水裡,這時紙捲筒向下壓,水寶寶們進入紙捲筒內,紙捲筒裡的空氣寶寶們受到擠壓,慢慢上升,然後觸動了肥皂膜,就吹出了大大的泡泡。

  五:老師和幼兒一起用身體來表演:身體壓泡泡

  我是小小紙捲筒(蹲著轉一端),我的肚子裝著空氣(站起來,兩隻手拍拍肚子),我是水寶寶,我來啦,我來啦(蹲下,慢慢起立),我是空氣寶寶,誰在擠我呀?真討厭,真討厭(兩手合併,左右擺動)。是我呀,是我呀,我是水寶寶(慢慢蹲下)。

  為什麼擠我呀?為什麼擠我呀?(兩手合併,左右擺動,蹲下)嘿嘿,這可是一個秘密,待會你就知道啦,好吧,我還是自己找答案吧!咚——泡泡寶寶出現啦,我是泡泡寶寶,我出生啦(挺挺肚子,兩手在肚子前做圓形狀,擺動)。哇,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啊!(半蹲,轉一圈)

  六:活動延伸

  今天透過做小實驗,玩手掌吸紙,直筒壓泡泡,瞭解了空氣流動會產生壓力,空氣受擠壓也會產生壓力。

  讓幼兒課外體驗把紙捲筒的一端堵上或放在沙子裡會怎麼樣

大班科學教案:空氣教案及教學反思15

  活動目標:

  1、透過親自動手,讓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真正相信到處都的空氣。

  2、學習探索事物的簡單方法,提高動手、動腦的能力。

  3、激起幼兒對空氣進行觀察和試驗的興趣。

  活動準備:

  每人一隻塑膠袋和杯子、臉盆、水、毛巾、吸管、氣球等。

  活動過程:

  1、今天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個杯子,請小朋友拿起杯子看看,裡面有什麼東西?

  2、老師請小朋友把小毛巾塞進杯子裡,塞得緊一點,再放進臉盆裡去,用手握緊,過一會兒請小朋友把毛巾拿出來看看,毛巾怎麼啦?

  幼:有的毛巾乾的,有的是溼的。

  3、老師做實驗,請小朋友看好,拿出來請小朋友摸摸、看看毛巾是怎樣的?(乾的)

  4、老師再做一次實驗,請小朋友看好,杯子放到水裡有泡泡出來,這是什麼?(空氣)請小朋友猜猜,毛巾怎麼樣?(乾的、溼的)

  5、為什麼毛巾是乾的?(因為杯子裡有空氣)為什麼毛巾是溼的?(杯子裡沒有空氣)

  6、杯子是不是空的?

  7、請小朋友找找看,什麼地方有空氣?

  8、請小朋友想一想,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把空氣抓住?

  9、請小朋友抓空氣,抓空氣後請小朋友說說你在什麼地方抓住了空氣?

  10、老師這裡有一個吹氣玩具,你們說說吹氣玩具裡面有沒有空氣?放掉空氣,吹到臉上有什麼感覺?

  11、再請小朋友把吹氣玩具鼓起來,你們知道吹氣玩具裡面有什麼?

  12、我們人身體裡面有空氣嗎?

  13、用什麼辦法能使老師相信人的身體裡面有空氣?

  14、用吸管放在水裡吹能看到什麼?

  15、請小朋友自己吹,看看有沒有泡泡?

  總結:我們教室裡有空氣,人的身體裡有空氣,請小朋友想一想還有沒有地方有空氣?

  16、水裡有空氣為什麼?天空中有空氣為什麼?泥土裡有空氣為什麼?……

  結束活動:請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到外面去找空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