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數學繪本教案《特別的尺子》

幼兒園大班數學繪本教案《特別的尺子》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繪本教案《特別的尺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數學繪本教案《特別的尺子》1

  活動目標:

  1、學習7的分合,知道7分成兩份有6種分法,嘗試記錄其結果。

  2、在觀察和探索操作活動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數字。

  3、會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瞭解排序的可逆性。

  5、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具:人手一個小盤子,7個雪花插片,數字卡片1--7。

  2、學具:幼兒用書、鉛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複習"碰球"遊戲。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5,與幼兒共同玩"碰球"遊戲。 教師:嘿、嘿,我的2球碰幾球?

  幼兒答:嘿、嘿,你的2球碰3球。

  教師可以變換數字卡片,與集體、小組、個別幼兒玩,也可以請個別幼兒上來出示卡片帶領大家玩碰球遊戲。

  (2)學習7的組成。

  ①引導幼兒報出盤子中雪花插片的總數,並將自己盤子中的雪花插片分成兩份,鼓勵幼兒嘗試多種分法。每當幼兒說出一種分法,教師就記錄下來,直至幼兒講完所有的分法。

  ②讓幼兒數一數共有幾種分法,想一想,如何能記得又快又好。幼兒想辦法,師幼共同商量並有序地進行排序,就不易錯漏。

  ③帶領幼兒找一找前後數字的排列關係,透過觀察感知並發現前後數字變化的規律:前面的數字逐漸變大,而後面的數字卻由大變小。

  2、操作活動。

  (1)依樣塗色進行7的分合,並記錄7的分合式。 引導幼兒觀察圖上辣椒的數量及顏色的變化,請你按序塗色,並看圖記錄7的分合式。

  (2)看分合式填空。觀察點卡分合式,請你在方框內,畫出相應數量的圓點填寫分合式。

  (3)觀察數字7,學習在日字格中,正確地描寫數字。

  3、活動評價。

  (1)請個別幼兒上來講述自己的操作活動,其他幼兒邊看邊念分合式,鞏固對7的認識。

  (2)教師展示幼兒的操作材料,對書面整潔、操作正確的幼兒給予表揚和肯定。

  活動反思:

  在學習7的組成時,我先以“看數拍手”的遊戲的形式引入幼兒興趣,孩子們在拍手遊戲過程中都顯得很有興趣,也特別喜歡這樣的遊戲形式。在用故事《水果成熟了》引導幼兒幫助小動物分水果。在分水果的過程中,孩子們都想上來分,爭先恐後的舉手。邊分邊引導幼兒說左邊分了幾個,右邊分了幾個等。在這個遊戲過程中,孩子們基本能正確分配。也能很好的說出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為了讓每個孩子都有操作的機會,我利用操作材料(玩具)讓每個孩子都和我一起來分一分,提高孩子參與的興趣,讓每個孩子對數學更有興趣。從孩子的操作過程中看,她們基本上都能進行獨立操作了,並能進行口頭表述。

  小百科:組成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zǔ chéng,用於較大事物的個體部分,這個詞彙是相對於宏觀描述的,是在分割的基礎上表達宏觀意象。

幼兒園大班數學繪本教案《特別的尺子》2

  活動設計背景

  大班下學期的孩子面臨上小學,認識記錄時間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透過與部分幼兒家長和小學老師的交談了解到:很多幼兒進入小學後,遇到很多困難,其中就包括認識鐘錶這一環節,由於不認識鐘錶而耽誤了上課時間。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我特意設計了《有趣的鐘表》 這一節課。

  活動目標

  1、透過猜謎語引出《有趣的鐘表》、知道鐘錶上時針、分針的名稱以及

  運轉規律,從而使幼兒學會看整點、半點。

  2、引導幼兒撥出幼兒園一天的生活作息時間。

  3、培養幼兒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鐘錶上時針、分針的名稱。

  學會看整點、半點。

  活動準備

  1、自制課件、錄音磁帶

  2、數字頭飾、動物頭飾

  3、大鐘表一個、幼兒每人一個可撥動的小動物鐘錶模型

  活動過程

  一、匯入課題,認識鐘錶:

  1、幼兒聽音樂做拍手遊戲進入活動室。

  2、用猜謎語形式匯入活動,使幼兒瞭解鐘錶的名稱,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謎面:“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它會告訴你:什麼時候起,什麼時候睡”(謎底:鐘錶)

  3、觀察活動

  透過觀察活動認識時針、分針以及他們之間的不同,認識鐘面上12個數字以及數字的排列位置。

  提問:

  (1)每隻鐘面上都有什麼?(出示3只不同形狀的鐘表,幼兒找出鐘面上都有兩根針和1~12的數字)

  (2)比比看,兩根針什麼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麼?(瞭解時針、分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字位置12 3 6 9)

  二、認識整點:

  1、放課件,讓幼兒感受時針和分針的運轉規律。

  師演示:時針、分針都指到“12”上,然後將分針轉一圈,又回到了“12”上。讓幼兒注意這時時針有什麼變化(時針走了一個大格,指到數字“1”上),提問幼兒是幾點,這樣反覆演示幾次。

  總結:當分針指到數字“12”上,時針指到數字几上就是幾點整。

  2、出示小動物時鐘模型,讓幼兒自己撥出下列作息時間,並比一比誰撥得又對又快。

  早上7:00起床 ; 中午12:00吃飯; 晚上8:00睡覺。

  三、放歌曲《小時鐘》:

  教育幼兒珍惜時間,不能浪費時間。

  四、認識半點:

  1、放課件,讓幼兒再次感受時針和分針的運轉規律。

  師演示:時針和分針都指到數字“12”上,然後將分針轉半圈,指到數字“6”上,讓幼兒觀察時針有什麼變化(走了半格,指到“12”和“1”中間)。提問幼兒是幾點?反覆演示幾次。

  總結:當分針指到數字“6”上,時針指到兩個數的中間,時針前面的數字是幾,就是幾點半。

  2、出示小動物鐘模型,讓幼兒撥出作息時間:

  上午8:30上課; 下午3:30做遊戲; 下午5:30放學

  五、幫助幼兒理解鐘錶的功能,重點說明鐘錶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1、提問:小朋友,你們家裡有鐘錶嗎?你還在什麼地方看見過鐘錶?為什麼那麼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錶呢?(啟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或看圖片來說出鐘錶的用途)

  2、教師歸納:鐘錶和手錶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在是什麼時間了,應該幹什麼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鐘錶是人類的好朋友。

  小朋友認識了鐘錶,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鐘錶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遊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鐘錶的用處可大啦。

  六、表演遊戲:(結束)

  小朋友戴頭飾圍成一圈,師說:“小鐘表呀錶盤圓,12個數字圍一圈,分針長來時針短,分針帶著時針轉。小朋友們仔細看,現在時間是幾點:8:00 ; 2:00 ; 9:30; 11:30遊戲反覆進行,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能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而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又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競爭意識。活動中透過讓幼兒做小主人,讓幼兒有一種自豪感和自信心,激發了幼兒展示自我的願望,讓幼兒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多樣的活動形式,徹底打破了以往單一技能的訓練,充分考慮到了幼兒的個別差異,有利於幼兒個性的發展和協作精神的培養。課件背景音樂的播放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並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樂曲中鐘錶形象。

幼兒園大班數學繪本教案《特別的尺子》3

  設計意圖:

  近期班級增加了自然測量的區角,孩子們利用樹枝、樹葉、石頭等自然物對身邊的事物進行了測量的活動,孩子們的測量興趣十分的高。但是在孩子們測量探索的過程中發現多數孩子並沒有掌握正確的測量方式,大多數孩子們在測量時均出現重疊、間斷的現象。《數學核心概念》中提出,測量的核心經驗之一是:比較必須是“均等的”,即計量單位的大小必須相等,且必須是不間斷或沒有重疊的。還有就是:計量單位的大小與測量出的單位數量之間是一種反比關係,也就是說,當計量單位越小時,測量的物體包含的單位數量就越多。這樣一個複雜的數學概念,如何能讓幼兒理解呢?因此在查詢資料的過程中發現數學繪本《我家漂亮的尺子》就可以幫助孩子輕鬆理解這個難題。

  活動目標:

  1.學會用收尾相連的方法測量物體的長度,初步瞭解測量工具和計量單位要有統一的標準。

  2.大膽嘗試,體驗用身體測量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ppt、跳繩(若干)、桌子、椅子等物品、紙、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引導語:最近我們增加了一個測量區,小朋友們都利用了哪些材料進行測量呢?除了可以用這些材料進行測量,還可以怎麼來測量呢?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新朋友--樂樂,她的媽媽有一種很特別的“尺子”,這把尺子可以測量很多東西,你們想不想知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身體也可以作為測量的工具及方法。

  引導語:樂樂長高了,衣服、褲子都短了,媽媽想要為樂樂做一件連衣裙,織一件合身的毛衣,除了毛線和織針,還需要什麼?可是怎麼也找不到尺子,媽媽是用什麼來當的尺子?媽媽是怎麼用手來測量的?請小朋友們也來試試看吧!

  重點提升: (1) 隻手這麼量:手伸直一柞,小指按住、大拇指接住它,小指按住不動哦。再來, 小指按住、大拇指接住它又一柞。

  引導語:除了小手可以當尺子,我們的身體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當尺子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樂樂還用了什麼來當尺子?用腳印來量到底是怎麼個量法呢?誰能來試試?

  重點提升:人有兩隻腳,一個腳印量完了,後面一個腳印可以接過來,腳跟去靠腳尖。

  小結:原來我們的腳也這麼管用,不但可以走路做運動,還可以做一把漂亮的尺子。

  3.初步使用首尾相連的方法進行測量。

  (1)幼兒探索測量,教師巡迴觀察。

  引導語:今天教室裡有桌子、椅子、跳繩等物品,一會兒請小朋友們4人一組用剛剛我們學會用身體測量的方法去量一量這些物品的長度。

  幼兒進行測量,教師巡迴觀察,重點觀察瞭解幼兒用手或腳測量時出現的問題,如:重疊、起點終點沒有對齊、測量時測量物之間存在空隙等。

  (2)分享交流,梳理測量經驗。

  引導語:剛剛小朋友們都嘗試用自己的手或腳對繩子進行了測量,接下來我們請小朋友上來說說看你是用什麼方法測量的?怎麼測量的?誰來說說看?

  小結:在測量時,要從起點開始,一隻手(或腳)接著另一隻手(或腳)進行測量,測量時不能有空隙,也不能重疊,最後數一數一共量了幾次就能知道繩子的長度了!

  4.掌握測量的正確方式方法。

  (1)幼兒再次探索測量,教師巡迴觀察。

  幼兒再次探索測量,教師巡迴觀察,重點觀察幼兒是否正確掌握測量的方法。

  引導語:現在請小朋友們再次用用身體測量的方法去量一量繩子的長度,並將你測量的`方法和結果記錄在紙上。

  (2)交流鞏固,鞏固測量經驗。

  小結: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可以用尺子、自然物測量,今天我們發現原來我們的手和腳也一樣可以測量,小朋友們回家後也可以請爸爸媽媽想一想我們的身體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像尺子一樣,去試一試,並把結果記錄在紙上帶回班級分享!

  活動延伸:

  1.家園共育:請家長在家與幼兒一起繼續探索尋找我們的身體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像尺子一樣進行測量及測量的方法。

  活動反思:

  故事選自數學繪本《我家漂亮的尺子》,繪本中融入的數學元素主要是自然測量,這個故事告訴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即使不使用標準化的測量工具,我們的身體也可以進行測量;許多標準化單位都源於人體,我們的身體具有數學價值,數學其實離我們很近。本次活動,我們預期幼兒能夠獲得的經驗是“有學習用手及腳作為自然測量的工具參與測量活動的興趣,體驗身體真有用”。

  《我家漂亮的尺子》這個繪本很長,內容涉及比較多,在自然測量工具上,涉及了手柞量、腳印測量、步子測量、胳膊“庹”量、胳膊“抱”量等,下子將內容拓展給大班上學期的孩子,對孩子來說,要完全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將繪本的內容進行節選,透過引導幼兒知道原來我們身體的手和腳可以當做尺子一樣測量物品,在繪本的後半部分我將以活動延伸的部分進行拓展延伸。

  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們透過繪本學習瞭如何正確的用自己的身體進行測量後,大多數孩子們都學會了如何正確的用身體進行測量的方法。透過此活動發現孩子們對測量區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孩子們不僅用自己的身體進行測量,同時還尋找了很多生活中的自然物對自己的影子進行了測量,因此這個點上教師又將有了一個新的突破點,如何測量自己的影子?用哪些材料測量?等問題與幼兒一起探究。

幼兒園大班數學繪本教案《特別的尺子》4

  活動目標:

  1、對數學推理活動感興趣

  2、學習根據圖形的空間位置、物體的數量變化規律進行推測

  3、運用分析、判斷、推理等方法,對已知條件進行二維推理,發展思維的邏輯性。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自制圖片兩張活動名稱:魔術機器,各種顏色的小樹卡片、小正方形卡片

  3、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小朋友們好!今天我請來了一位特別神奇的客人,你們一定非常喜歡。我麼們一起來看看它是誰。

  二、播放課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1、神奇的客人是誰呀?

  2、你們喜歡孫悟空嗎?

  3、孫悟空的本領可大了,看它的金箍棒有魔法,想要變啥就能變啥,不信,你們瞧。

  三、初步感知邏輯推理

  播放課件

  1、今天是小樹們的生日,他們請孫悟空和圖形寶寶來慶祝,孫悟空說:“我要幫你們變一座新房子送給你們

  2、我們來看看新房子和原來的房子比較,什麼一樣?什麼不一樣?

  3、小樹們看著新家說:“我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想請小朋友幫忙,你們願意嗎?(出示圖片,幼兒操作)

  播放課件

  圖形寶寶看見小樹的新家很漂亮,也請孫悟空幫它們也變了一座。

  誰能把圖形寶寶也送回家呢(出示圖片,幼兒操作)

  四、神秘的魔術機器,進一步感知邏輯推理

  播放課件

  1、孫悟空說咱們小朋友表現這麼好,送給咱們一件神秘的禮物“魔術機器”,它呀特別神奇,總是能讓物體發生變化,我們一起來看看魔術機器會把下面的物品怎麼變。

  2、小朋友們看我們把兩塊橡皮送進魔術機器後變成了三塊橡皮,三根鉛筆送進魔術機器後變成了四根鉛筆,請小朋友們猜一猜五本語文字送進魔術機器後會發生什麼變化?

  3、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們猜對了嗎?

  4、我們再來看看這次是怎麼變的,一塊餅乾送進魔術機器後變成了四塊餅乾,兩顆糖送進魔術機器後變成了五顆糖,請小朋友們猜一猜三袋牛奶送進魔術機器後會發生什麼變化?

  5、我們一起來看猜對了嗎?

  五、運用邏輯推理進行練習

  1、孫悟空說小朋友們真聰明,要交給你們一個任務,有沒有信心完成?

  播放課件

  2、猜猜孫悟空會把這些物品怎麼變?

  3、我們一起來看孫悟空吧客車和輪船變成了什麼樣子?那它會把飛機變成什麼樣?

  4、我們再來看包子和西瓜發生了什麼變化?那蘋果和土豆應該怎麼變化?(幼兒動手完成操作材料)

  5、小朋友們很好地完成了任務,孫悟空很高興,現在孫悟空要回花果山了,我們一起和孫悟空說“再見”吧!

  六、結束語

  你們說孫悟空的本領大不大?我們下次再請孫悟空來做遊戲好不好?現在讓我們聽著歌曲到戶外做遊戲吧。

  活動反思

  在今天的活動中,小朋友表現得特別棒,從整個活動的效果來看,幼兒興趣濃,參與的積極性高,較好的實現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活動中,透過幼兒喜歡的孫悟空匯入活動,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在探究活動中感受、體驗數學推理帶來的快樂,幼兒能在我的引導下自主完成練習。

幼兒園大班數學繪本教案《特別的尺子》5

  活動目標

  1.嘗試看情景圖片編應用題。

  2.學習8的第三、四組加減,進一步理解兩個部分數的交換關係。

  3.提高分析、推理能力、思維的靈敏性及嘗試精神,鍛練運算速度和準確性。

  活動準備

  1.數學卡

  2.圖片:樹葉飄零的大樹,樹葉8片(有大有小),小猴吃桃;有云朵的天空。

  3.白兔圖片一個,8以內數字若干,7以內的加減算式若干。

  活動過程

  一、複習7以內數的加減。

  1.遊戲:開火車

  教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坐火車去遊玩,你們高興嗎?

  那我們的火車幾點開?

  2.老師出示式題卡

  教師:我們的火車幾點開?

  (如3+1=,6-2=,0+4=……)

  幼兒:我們的火車4點開。

  (幼兒隨音樂做開火車的律動)

  3.遊戲:又有香蕉又有梨(複習8的組成)

  教師:你們看主人用什麼來招待我們小朋友的呢?

  教師:又有香蕉,又有梨,5根香蕉,幾隻梨。(舉數卡5)

  幼兒:又有香蕉,又有梨,5根香蕉,3只梨。

  教師:又有香蕉,又有梨,7根香蕉,幾隻梨。(舉數卡7)

  幼兒:又有香蕉,又有梨,7根香蕉,1只梨。

  二、看情境圖學習8的第三、四組加減

  教師:小朋友們表現的很好,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還有什麼題目吧!

  1.出示情境圖:一棵落葉大樹,學習8的第二組加法。

  (1)教師:這圖上畫的是什麼呀?(大樹)秋天,大樹落葉子了,我們一起看看地上落了幾片樹葉?(5片)風一吹,又落下了3片樹葉,那麼地上一共有幾片落葉呢?(8片)

  你用什麼方法算的?

  (幼兒嘗試回答:5片和3片合起來是6片樹葉,或說出:用加法算出來的)

  (2)列成算式怎麼列呢?(幼兒:5+3=8)

  這式子中的數字5.3.8分別表示什麼意思呢?幼兒嘗試回答"5"表示先落下的5片落葉,"3"表示又落下的3片樹葉,"8"表示一共落下的落葉數量。

  (3)教師:我們再看看這8片落葉一樣大嗎?

  (不一樣,有的大些,有的小些)幾片大一些?(3片)幾片小一些?(5片)

  現在我請誰來根據這件事情編一道加法應用題,要跟5+3=8不同。

  (4)幼兒嘗試編:地上有一些落葉,3片大一些,5片小一些,地上總共有幾片落葉呢?

  (5)教師:剛才小朋友編得很好,誰來列式呢?(幼兒3+5=8)這式子中的3.5.8分別是什麼意思呢?教師指5+3=8、3+5=8兩道式子,引導幼兒觀察異同,幼兒嘗試找規律。

  (6)教師小結:以後只要看到兩道加法算式,加號前後的兩個數字相同只是互相換了位置,

  他們的得數是不變的,是相等的。

  2.學習8的第三組減法

  (1)教師:樹葉落下來了,白兔姐姐很愛勞動,她來拾落葉了,

  你們看看,8片落葉被白兔姐姐拾去5片,還剩下幾片落葉呢?

  (列式8-5=3,式中的8.5.3分別表示什麼?)

  (2)教師:看到了這道式子,你想到哪道式子呢?

  誰能用圖片上的事情把8-3=5編成應用題呢?(幼兒編)

  3.學習8的第四組加減法

  (1)教師:小朋友編得真好,你們看圖會編了,我這兒還有幾幅圖,誰來幫我編一編?

  (2)小猴吃桃"情景圖:

  圖上一隻小猴,前面8只完整的桃子,旁邊4只桃核。

  幼兒列式:8-4=4B看圖示編題,幼兒編:天上有4朵雲彩,又飄來4朵,天上一共有幾朵雲彩?

  幼兒列式:4+4=8

  4.編題

  教師:好,現在我們不看圖,自己動腦筋想一件事情來編編看,這六道式子隨你編。

  5+3=8,3+5=8,8-5=3,8-3=5,8-4=4,4+4=8)

  三、幼兒作業

  教師:小朋友編得真好,你們一定還能完成下列作業。

  1.填空格、列算式。

  先填出空格里的數,再根據組成式用三個數列出四道加減算式題。

  2.吹泡泡。

  算算泡泡裡的算式,給得數是8的泡泡塗黃色,得數是7的泡泡塗粉紅色。

幼兒園大班數學繪本教案《特別的尺子》6

  一、活動目標:

  1、看分合式列算式,計算出未知數的答案。

  2、學習9的第一組加減,並看算式編應用題。

  3、學習歸納、已獲得的經驗。

  活動準備:1、數字,加、減、等號、分合號。

  2、點子圖、9的第一組分合式活動過程:一、複習9的組成遊戲:碰球。

  二、看分合式列算式,學習9的第一組加減。

  (1)出示8的第一組分合式:"這道分合式怎麼讀?""誰會用一道算式來表示這個分合式?"(1+8=)"你是用哪道算式來表示哪個分合式?"(用1+8= 這道算式來表示1和8合起來是9這個分合式))"請你把這道算式的得數算出來。""這道算式的得數正好是分合式中的哪一個數?"(分合式中少的那個數)"請把分合式填完整。"

  (2)出示分合式9可以分成8和?。"這個分合式怎麼讀?","列出算式並算出分合式中少的那個數是幾?"(9-8=1)三、小組活動第一、二、三組:根據點子圖的變化寫算式。

  第四、五、六、七組:填分合式列出算式。

  三、活動。

  (1) 出示4道分合式和相應的4道算式,幼兒重點講述這兩個分合式與列出的算式意思。

  (2) 歸納分合式。

  "可以用哪一個分合式來表示這4道算式。"

  (3) 看算式編應用題。

  "這4道算式還可以表示其他的什麼事呢?"

幼兒園大班數學繪本教案《特別的尺子》7

  活動目標:

  l.在對圖形拼折變形的過程中感知圖形的變化。

  2.對組合、分析圖形感興趣。

  3.發展空間知覺和動手動腦的能力。

  重點:幼兒對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圖形透過折拼的方法進行變化操作。

  難點:引導幼兒發現圖形之間可以相互變化,轉換,它們可以變出不同的數量的各種圖形。

  活動準備:

  各種幾何圖形卡片、幼兒操作的幾何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幾何圖形,引導幼兒觀察。

  小朋友,你認識這些圖形寶寶嗎?都有哪些圖形寶寶?圖形寶寶有一個心願,他們都想像變形金剛一樣會變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幫助圖形寶寶變身。

  二、動手操作折圖形。

  1.師:示範拿一個正方形,請小朋友先看老師怎麼幫正方形寶寶變身的,示範將圖形對摺。提問:正方形寶寶變身了,看變成什麼呢? 幼:長方形。

  看,老師再來變一變,又變成什麼呢?

  幼:三角形、一個大長方形、一個小長方形。

  師:小朋友,剛才老師是怎麼變的? 啟發幼兒說出折一折。

  對了,只要將圖形寶寶輕輕一折,圖形就變身了,小朋友你會變嗎?請小朋友拿上桌上的正方形紙和老師一起來變。

  師:你還會怎麼變?看看能變成什麼?

  幼兒動手操作,可隨便變化圖形。

  2.師:長方形寶寶也要變身了,大家一起來幫助它好嗎?

  拿出長方形,引導幼兒折變圖形。

  請幾位幼兒到前面折變示範,表揚折的好的幼兒。

  師:引導幼兒說出長方形寶寶可以變成什麼?

  幼兒邊動手操作邊學說長方形寶寶變成了什麼。

  3.老師引導幼兒再將三角形、長方形、圓形進行折變,分組進行看看哪組的小朋友變的多,變的快。

  幼兒分組給三角形,圓形、梯形、三角形進行折變。

  4.老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幹,透過折一折幫助圖形寶寶實現了變身的願望,正方形DD變成了三角形還有長方形;圓形DD變成了半圓形、扇形;長方形DD變成了三角形,還有正方形;三角形——變成了小三角形和正方形;小朋友還可以動手怎麼做是圖形寶寶華麗變身。請小朋友想一想?拼一拼,圖形也會變身,並且變的會更加神奇,你想當魔術師嗎?

  三、運用圖形拼物體下面我們一起玩個拼圖遊戲吧!看看這些圖形寶寶在一起時能拼出什麼?

  教師引導幼兒動手拼圖形。

  師:小朋友們有誰願意上來給我示範一個拼圖?(請兩個小朋友上來拼)師:我們還可以拼出很多的圖形,請小朋友動動腦筋,看誰拼的好看,拼的東西多,我們來比一比。

  四、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幼兒拼圖。

  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都開動腦筋把我們圖形寶寶變成了另外一種圖形寶寶,你們真厲害!

  五、活動延伸:

  小朋友,這些小圖形好玩嗎?(好玩!)那我們把這些圖形放在益智區小朋友拼一拼,再把它貼在白紙上它還會變成一幅精美的貼上畫,把這些畫獻給你們最親的人吧!

幼兒園大班數學繪本教案《特別的尺子》8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複習10以內的單雙數,知道單雙數的含義。

  2.能熟練區別單雙數,並會用標記表示。

  3.體驗分組活動的樂趣,知道如何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活動準備

  課件;點卡、動物卡、數字卡若干;鉛筆、夾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幫小動物找朋友,知道單雙數師:美麗的春天來了,許多小動物到草地上來玩遊戲,看看是誰呀?看ppt(小烏龜、小狗、小蜜蜂)1.看看小烏龜有幾隻?用數字幾表示?(5)2.小狗有幾隻?用數字幾表示?小蜜蜂有幾隻?用數字幾表示?

  3.他們是雙數還是雙數呢?你怎麼知道?

  4.小烏龜請小朋友幫他找找好朋友。(請一幼兒上去拖小烏龜)多出來一隻小烏龜了,我們說5只小烏龜是單數。

  5.小狗呢?他是單數還是雙數?誰來幫他們找朋友?(請一幼兒上去拖小狗)小狗說謝謝你,有沒有幫他們都找到朋友?所以6只小狗是雙數。

  6.小蜜蜂著急了,他也想來找朋友,看看自己是單數還是雙數,誰來幫助他們?(請一幼兒上去拖小蜜蜂)現在小蜜蜂2個2個地都找到朋友了嗎?像7只小蜜蜂這樣的數叫單數。

  二、練習鞏固師:還有一些小動物也來參加我們的遊戲了,想知道他們是誰嗎?看看你認識他們嗎?是哪些小動物呢?他們要玩一個“小動物找家”的遊戲,你們會幫他們嗎?

  1.遊戲規則:請你們把單數的小動物放進“單數”的家,把雙數的小動物送進“雙數”的家。

  2.請一幼兒操作3.小動物們都回家了嗎?我們來檢查一下(檢查工具)4.小點子也想參加遊戲,你能不能幫他找到自己的家?(請一幼兒操作、檢查)5.數字寶寶可著急了,他們也想回家。瞧,他們來啦,你願意幫他們嗎?把單數寶寶送到單數寶寶家,把雙數寶寶送到雙數寶寶家。(請幼兒講,教師送,然後檢查)四、遊戲鞏固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卡片寶寶,這些卡片寶寶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想來考考我們小朋友的小耳朵、小手能幹不能幹,你們準備好了嗎?

  2.師:請你們上來拿一張卡片,卡片上面是單數。(幼兒到簍子裡拿一張卡片)看看你的卡片上是幾?是單數還是雙數?

  3.師:請你們上來拿一張卡片,卡片上面是雙數。誰能告訴大家:你找到的是幾?看看你旁邊的找朋友拿得對不對?

  4.聽要求舉卡片,然後把卡片送回家休息。

  五、作業鞏固1.師:老師在後面還準備了很多遊戲:

  第一組:上面是點子卡片,用筆把這些點子2個2個地連一連,然後在下面的單雙數上做選擇。

  第二組:這是動物卡片,用筆把這些點子2個2個地連一連,然後在下面的單雙數上做選擇。

  第三組:這是數字卡片,上面有兩條數字,但是要求不一樣,上面一條數字下面有幾個記錄框,旁邊有幾個點子?(1個)是單數還是雙數?請你在這一條數字下面的對應框裡打勾。下面一條數字是找單數還是找單數?請你來找一找好嗎?

  2.要求:小朋友每人掛一個夾子,做好一個作業就夾在夾子上帶走,每個作業都要去做一做。看誰完成得又快又對。

  3.幼兒作業4.集體作業:

  看,剛才有一個小朋友在這裡玩遊戲呢,我們來檢查一下,看看他做得對不對?(ppt)先幹嘛?(找好朋友)說一說是單數還是單數?為什麼?在什麼後面打鉤?

  5.相互檢查作業

  活動目標:

  1、透過操作、遊戲,要求幼兒能迅速區別出10以內的單數、雙數。

  2、幼兒的動手、分辨能力,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幾何圖形掛件一人一個,數字卡片,演示教具,魔術卡每人一張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進知識宮,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到知識宮去玩。在知識宮,老師要給小朋友好多禮物,但這些禮物一定要小朋友動腦筋才能夠得到。第一份禮物需根據自己掛著的圖形和圖形上的數字找座位,找到了,這個圖形就作為第一份禮物送給你們。

  二、複習單數和雙數。

  1、透過觀察,繼續感知什麼是單數,什麼是雙數。

  師:小朋友真聰明,都找到了座位。(演示教具)大家仔細看一看上面有些什麼,他們排隊有什麼不同。(6條魚,5只烏龜)幼兒回答,教師歸納。

  2、思考:你們掛著的圖形上哪些數是單數,哪些數是雙數?

  3、遊戲:抱一抱(1)規則:教師任一出示1—10中的一個數字,幼兒根據數字做相應的動作。(單數——自己抱一抱,雙數兩個人抱一起)(2)遊戲反覆進行,教師不斷變化數字,期間問幼兒為何要自己抱住自己或兩個人抱在一起的理由。

  三、變魔術: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知識宮的問題都難不到你們。現在我們一起來變一個魔術好嗎?變出來了呢,就作為第二份禮物送給你們,現在聽好老師告訴你們怎麼變。

  四、開火車遊戲,出知識宮。

幼兒園大班數學繪本教案《特別的尺子》9

  活動設計背景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班幼兒越來越喜歡動手操作,進行簡單的對比、分類、估量、判斷等活動,對周圍生活中不同物品的輕重、大小感興趣,喜歡嘗試比較,。針對這個特點,因此,我設計了數學活動:比輕重,讓幼兒用自然估量的方法學習比較物體的輕重,並透過目測、手握等方法判斷物體的輕重,發展感知與判斷能力。

  活動目標

  1.學會用掂一掂、試一試、比一比等自然估量的方法比較物體的重量。

  2.能正確判斷並用通順、完整語言表達物體的輕重。

  3.體驗採用多種方式比較物體輕重的樂趣與成功感。

  4.透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自然估量的方法比較物體的重量。

  2、能正確判斷並用通順、完整語言表達物體的輕重。

  活動準備

  1.小熊、小兔、小鴨子毛絨玩具各一件;蹺蹺板;電腦課件。

  2.每人一個學具筐,裝有大小不同的木製積木兩塊,大小相同的玻璃球兩個,棉花球一個,小磁鐵一塊,兩個完全相同的杯子和適量的水。

  活動過程

  1.情景匯入。

  利用蹺蹺板和毛絨玩具創設動物樂園的情境,並進行演示。啟發幼兒用目測判斷的方法比較小動物的重量,說出幾個小動物中誰最重、誰最輕、誰不重也不輕。透過目測的方法判斷輕重,生動自然、富有童趣,既成功導人了活動,又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

  2.多種材料的探索。

  引導幼兒充分運用學具進行操作,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學習比較物體的輕重。

  (1)任意選擇兩件物品,感知並發現有的物品輕,有的物品重。放在手裡掂一掂,說一說有什麼感覺。(有的東西重,有的東西輕。)

  (2)比較大小不同的木製積木,瞭解大的積木重、小的積木輕。

  (3)比較同樣大小的玻璃球的輕重。

  (4)發現同樣大小的棉花球與玻璃球,棉花球輕,玻球重。

  (5)比較大棉花球與小磁鐵,幼兒比較後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輕,小磁鐵重。

  3.生活中的運用。

  為幼兒提供兩個完全一樣的水杯,調動幼兒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1)先比較、判斷兩個水杯的重量。

  (2)引導幼兒自由探索,體驗透過多種思維方式改變物體輕重。

  教師引導幼兒比較生活中兩個一樣的水杯的輕重,將活動引入生活,引導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比較時,透過幼兒探索如何將兩個一樣重的杯子變成不一樣重、不一樣重的杯子變成一樣重,調動了幼兒思維的創造性,而對於思維品質的培養是大班數學活動必不可少的重要目標。

  透過前面的活動,幼兒對輕重有了感性的認識,為了進一步提升幼兒經驗,挑戰幼兒思維,透過對天平中不同的西瓜與梨,同等重量點燃著的蠟燭,皮球與融化冰塊的比較,為幼兒探索比較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使得幼兒在爭辯中,思維進一步啟用並得到拓展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來源於幼兒生活,體現了尊重幼兒的發展、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動者與活動的主體這一教育思想。活動一開始,教師以遊戲的方式引入活動,選用壓蹺蹺板這一生活場景,使幼兒在輕鬆自然的氛圍中對比較輕重產生了興趣。接著,教師引導幼兒比較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品,透過對不同物品不同形式的比較,進行多角度順向與逆向的提問,激發了幼兒積極思考,發揮了幼兒的創造性。整節活動設計緊湊,環環緊扣,幼兒在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的過程中,比較了物體的輕重,體驗了採用多種方式比較物體輕重的樂趣。

  小百科:輕重,指重量的大小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語出《左傳

幼兒園大班數學繪本教案《特別的尺子》10

  活動目標

  1、 主動參加探索8的組成的操作活動

  2、 運用互補、互換規則知道8分成兩份有7種不同的方法。

  3、 初步學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 引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5、 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的發展。

  活動準備

  1、 數學王國圖一副。

  2、 大操作材料一套。

  3、 幼兒每人胸前一個數字掛牌,提供塗色、劃短線、蓋點子、看圖分合等不同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複習7以內的組成

  師: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去數學王國去玩,,但有要求,請你們先要回答出門票上的問題後才能進入到數學王國中去。

  幼兒逐個回答卡片的題目。

  2、 幼兒在主動操作遊戲中探索8的7種分合方法。

  (1) 瞧,數學王國的大門已經為我們打開了,在數學王國裡,有許多的智力題正等著我們小朋友去動腦筋呢,你們有信心嗎?看哪個小朋友闖關最多。

  (2) 老師簡單介紹遊戲材料及操作要求。

  (3) 幼兒進行操作活動,老師巡迴指導,觀察瞭解幼兒操作情況進行個別指導,鼓勵幼兒互相介紹操作情況。

  (4) 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過程。

  (5) 引導幼兒透過分析,比較探索8的最佳分合方法。

  3、 運用“找朋友”遊戲,鞏固8以內數的組成規則。

  (1) 交代遊戲規則。

  剛才小朋友在數學王國裡表現的很聰明,遊戲玩得很好,接下來我們來玩個找朋友的遊戲,老師為你們準備了每人一張數字卡片,請你們把它貼在身上,看看自己是幾號數字,到音樂後就邊唱邊跳去找朋友,找到的朋友要和你身上的數字合起來是8的數字娃娃。

  (2)交換數字再次遊戲。

  4、 活動延伸

  在角色遊戲中開設銀行、菜場、超市,把所學的組成經驗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

  活動反思:

  活動按事先預定的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孩子們興致濃厚,能大膽嘗試各種操作材料進行操作,也能用他們喜歡的方式記錄下結果。活動結束後,我對這次活動進行了反思。認為有幾個比較成功的地方:1、提供的操作材料豐富且易於操作。2、提供很大的操作平臺及思維空間,也不急於告訴他們答案,而是讓他們在操作中透過對比、討論,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3、給幼兒與同伴足夠交流、解決問題的機會。每當孩子遇到困難,我都會讓他們先自己想辦法,大膽去嘗試。4、重視區域活動。活動結束後,重視活動延伸的指導,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自由操作並做好記錄。整個活動,盡力體現以孩子為主,教師為主導的和諧師生關係。大多數孩子能主動去學、願學、樂學,達到預期的目的。

  小百科:8的筆劃是1畫,8是7與9之間的自然數。8有著諸多的意思:“8”是“發”的諧音,因此被譯作發財的意思。

幼兒園大班數學繪本教案《特別的尺子》11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8的形成與數數

  活動目標

  1、透過操作練習,培養幼兒對數的興趣。

  2、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主動性。

  3、學習8的形成數數,知道7添1是8,認讀數字8,並理解8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1、課件:8的數數

  2、課件:趣味練習1-68按照線寫數字

  3、圖片小蘑菇、小圓片、小蘿蔔、小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匯入

  以招待客人的口吻,引出課題:

  教師:今天小兔子要來做客,我們給小兔子準備好吃的蘿蔔和蘑菇好嗎?

  二、展開

  1.幼兒操作,用對應比較法學習7的形成。

  教師以遊戲口吻引導幼兒進行操作練習。

  (1)請小朋友拔7個蘿蔔排成一隊,幼兒點數並說出總數。

  (2)再請小朋友採7個蘑菇排成一隊,並於蘿蔔找好朋友,

  幼兒點數並說出總數,

  (3)你拔了幾個蘿蔔?蘿蔔和蘑菇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討論:怎樣把7個蘿蔔變成8個? 7添1是幾?

  (4)幼兒複述:7添1是8。

  2.課件演示,操作驗證。

  (1)出示7個蘋果,幼兒點數

  出示7個桃子與蘋果一一對應,幼兒點數。

  (2)蘋果和桃子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思考:怎樣將7個桃子變成8個?7添1是幾?

  3.利用課件認讀數字:8

  (1)引導8個桃子用數字幾來表示?

  出示數字“8”幼兒認讀。

  (2)討論字形:8像什麼?(8像葫蘆)。

  4.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1)8除了能表示8個桃子、8個蘿蔔外,還表示8個什麼?

  激發幼兒想象許多能用數字7表示的物體。

  (2)小結:8可以表示所有數量是7的物體。

  5.趣味練習:請拼湊8

  在方框裡貼上還是數量的貼紙,使總數量是7。

  三、結束

  講評:表揚課堂上積極動腦筋、積極回答問題的幼兒。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星期(7以內的數)

幼兒園大班數學繪本教案《特別的尺子》12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激發幼兒探究身邊常見事物的興趣,學習從不同角度觀察帽子的特徵。

  2、學習將活動過程用簡便的方式記錄下來,並和同伴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1、不同款式、顏色、質地、用途的帽子若干頂。

  2、4張桌子,4張蓋布,4塊黑板,筆、紙若干。

  活動過程

  1、學習分類記錄的方法

  (1)以遊戲的方式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2)請4個具有不同特徵的小朋友上臺,並請幼兒說說他們之間的不同之處。“這裡有幾位小朋友?”“他們什麼地方不一樣?”

  (3)教師引導幼兒記錄分類結果。“我們要把這裡有4個小朋友的事記下來,可以怎麼記呢?”(教師引導幼兒用數字“4”表示人數,用娃娃頭表示小朋友)“誰能把有相同之處的小朋友排在一起?”“他們是怎麼排的,他們哪裡一樣?”(這兩個是男孩,這兩個是女孩)“這又該怎麼記呢?”(教師引導幼兒用數字和簡單的標記來記錄)“除了這種排隊的方法,還有沒有其他方法?”(教師在幼兒分類的基礎上再次引導他們用簡單的標記來記錄)

  2、學習從不同的角度對帽子進行分類

  (1)引導幼兒觀察帽子的不同之處。

  (2)啟發幼兒說出帽子的各種用途。

  (3)提出分類的要求。“原來帽子的用處這麼大,我們大家都需要它。今天我們這裡有這麼多帽子,那我們就來開一個帽子商店吧。想一想開商店我們要先做什麼準備工作呢?”(引導幼兒先從整理帽子開始)“我們可不能把帽子放得亂七八糟的,你們說可以怎麼擺放呢?”(引導幼兒說出將帽子按同一特徵擺放)

  3、小組活動

  (1)提出記錄的方法。“今天,我們請4組小朋友來整理一個櫃檯。首先,請上來的小朋友數數櫃檯上有幾頂帽子,用數字和標記把它們記下來;然後,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把有相同特徵的帽子擺在一起並數數每種有幾頂;最後,小組成員一起商量看看該怎麼記錄。如果你們還有別的分法,就再分一次,分好後再數數每種有幾頂,想一想該怎麼記錄。記住每分一次,就記錄一次。”

  (2)幼兒操作,教師引導幼兒在分類時要按同一標準全部分完後,才能按別的標準再次進行分類。

  (3)引導幼兒多角度地思考分類的標準。

  (4)觀察幼兒的不同記錄方法。

幼兒園大班數學繪本教案《特別的尺子》13

  活動目標:

  在二等分的活動中培養幼兒愛媽媽和長輩的情感。初步嘗試把圖形或物體等分成兩份,知道部分小於原來的那一份,原來的那一份大於部分。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背景圖、幾何圖形紙4張、剪刀漿糊、巧克力糕、糖、巧克力、筆、抹布。

  活動過程:

  小朋友很喜歡自己的媽媽,媽媽也有自己的媽媽,媽媽的媽媽叫什麼?爸爸也有自己的媽媽,爸爸的媽媽叫什麼?爸爸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孩子養大。

  熊媽媽有兩張圓形紙,兩張圓形紙一樣大。她拿一張給兩隻小熊,要小熊把圓形紙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一份給奶奶,一分給外婆。

  小朋友猜一猜,兩隻小熊用什麼辦法分這張紙?幼兒講述

  講解:小熊把紙對摺後開啟,中間有一根折線,沿著折線剪成兩分,再放在一起比一比,兩份是不是一樣大?再拿其中的一份和原來的一份比,分出來的一份比原來的小。

  熊媽媽還有四張漂亮的紙片,熊媽媽請小熊把每張紙片都分成一樣大小的兩分,一份送給奶奶,一份送給外婆。請幼兒www。chinajiaoan。cn示範剪好後貼上在背景圖上。小朋友想不想幫小熊一個忙。幼兒操作,老師指導,動作快的幼兒在形上加根線再等分。

  熊媽媽又拿出小螃蟹的畫,小螃蟹畫了什麼形?幼兒說一說。熊媽媽請小熊用看一看加一根線的辦法,把圖形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熊媽媽有四粒糖,四粒糖怎麼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熊媽媽有八粒巧克力,八粒巧克力怎麼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熊媽媽有一塊巧克力,一塊巧克力怎麼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幼兒講述,老師按照其中的一種方法切糕。

  熊媽媽把兩塊巧克力糕給小熊吃,兩隻小熊一起說,問小熊說什麼?送給奶奶外婆吃。

幼兒園大班數學繪本教案《特別的尺子》14

  活動目標:

  1、透過將花片進行分類、排列、記錄,積極探索、分析討論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2、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學具:

  1、幼兒人手一份雙面操作板和積塑(大、中、小各十個)。

  2、記號筆人手一支。

  3、同樣長度即時貼兩條。

  教具:

  1、示範用操作板兩份。

  2、小橘子、大蘋果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出示花片引起幼兒興趣。

  師:看,這裡有什麼?(花片)

  2、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的花片,排列長短不一樣。

  (1)教師講解操作要領。

  師:請你們幫忙做件事,給這些花片分分家,排排隊。

  出示操作卡正面提問:

  *猜猜,第一條線上排什麼?

  *第二、第三條線上呢?

  師:排的時候要從紅線開始,一個靠著一個,讓它們站在線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把數字記在後面的格子裡。

  (2)幼兒操作,用花片在紙板上排隊。

  (3)幼兒講述排列結果,並討論“為什麼都是十個,隊伍卻不一樣長呢?”

  (因為小花片小,所以排得最短;因為大花片大,所以排得最長;因為中花片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隊伍不長也不短。)

  (4)小結:相同數量的花片,花片越小排列越短;花片越大排列越長。

  3、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大小不一的花片,排列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

  (1) 觀察紙板另一面,提問:

  *看看紙板上的三條線怎麼樣?(一樣長)

  *如果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隊,想想,用的花片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一樣;不一樣)

  (2) 交代探索要求,幼兒操作,尋求答案。

  師:請你們用不同的花片分別在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列,看看它們的數量到底會不會一樣多呢?

  (3) 幼兒講述操作結果。

  (不一樣多,小花片用的最多,大花片用的最少。)

  (4)討論:為什麼排一樣長的隊伍時,小花片用的最多,大花片用的最少?

  (5)小結:隊伍一樣長時,小花片用的數量多,大花片用的數量少。

  4、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感知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1) 出示橘子和蘋果提問:

  *如果用相同數量橘子和蘋果排隊,誰的隊伍長?誰的隊伍短?為什麼?

  (橘子小,排的隊伍長;蘋果大,排的隊伍短。)

  *讓它們排一樣長的隊伍,橘子和蘋果誰用的多?為什麼?

  小結:隊伍一樣長時,大的蘋果用的數量少,小的橘子用的數量多。

  (2)師幼遊戲“走鋼絲”。

  *老師和一幼兒走“鋼絲”,全體幼兒分成兩組分別為老師和幼兒點數步子。

  師:“從起點線處腳跟對腳尖走到終點線,大家幫著數數用了幾步?”

  *討論:為什麼老師用的步子少,小朋友用的多呢?

  *小結:走一樣長的“鋼絲”,老師腳大,用的步子少,小朋友腳小,用的步子多。

  師:讓我們把今天的許多新發現、學會的新本領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吧!

幼兒園大班數學繪本教案《特別的尺子》1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透過實踐學習自然測量,初步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2、使幼兒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的結果有關,量具越長,測的次數越少,量具越短,測的次數越多。

  3、初步培養幼兒互相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自然測量的工具(筆、積木、筷子、布條、紙條等)2、記錄測量次數的紙、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教室裡的每一樣物品有多長嗎?

  2、學習自然測量。

  (1)幼兒嘗試自由測量,記錄結果。

  (2)交流,教師請個別幼兒測量從黑板的一端到另一端,並引導幼兒討論出正確的測量方法:測量時,測量工具要和起點對齊,在測量工具的另一頭用筆做個記號,第二次測量時,要從記號開始接下去量。

  (3)教師與一位幼兒合作,再次進行測量,並做好測量次數的記錄,最後說出測量結果。

  (3)幼兒自由結伴,選擇測量工具和測量線路進行測量,教師進行觀察,適時進行輔導。

  (4)請部分幼兒說一說測量的結果。

  3、體驗測量工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的關係。

  (1)師:“我用兩種不同的測量工具測同一條線路,測出的結果是一樣的嗎?”

  (2)請兩位幼兒進行實踐操作,引導幼兒比較測量結果的數目為什麼不同,說出用長的工具量出來的次數少,用短的工具量出來的次數多。

  4、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在區角活動中使用各種不同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比較各種不同的結果。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尺子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尺,瞭解其用途,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

  2、初步學習直尺的使用方法,培養幼兒對測量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各種各樣的尺

  2、幼兒每人一把尺子。

  過程過程

  一、認識各種各樣的尺。

  1、課件:各種各樣的尺

  (1)請幼兒將自己認識的尺子給小朋友介紹。

  要求說出叫什麼尺,有什麼特點和用途。

  (2)教師講解各種尺的特徵。

  2、討論交流

  請幼兒說一說比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導幼兒歸納有些什麼樣的尺,各有什麼用途。

  二、比較尺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1、找出尺的不同點。

  (1)這麼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樣的?有什麼不同?

  (個別幼兒發言,其他幼兒補充。)

  (2)引導幼兒歸納,從用途、材料、形狀等不同方面進行小結。

  2、找出尺的共同點。

  尺有這麼多不同,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小結:它們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

  三、測量活動。

  1、學習測量長度的方法。

  (1)請幼兒拿出自己的尺,嘗試測量桌子的長度。

  (以各自的尺為單位測量。)

  (2)請幼兒說說是怎樣測量的。

  (3)引導幼兒小結測量長度的方法:

  測量時尺與被測量物的起點要對齊,每量一尺要做上記號,

  接著量時尺的一端要與記號對齊,要記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計,

  也不能多計,最後的測量結果就是物體的長度。

  2、實際測量:測量課桌的長度(120釐米)。

  (1)幼兒用自己的尺測量。

  (可讓幼兒反覆測量,說出測量距離。)

  (2)討論:為什麼你們測量的課桌長度會出現不同的數字?

  小結:尺的長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結果也不同。

  (3)教師幫助幼兒測量課桌的長度(120釐米)。

  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域投放各種直尺,供幼兒選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