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素描教案範文
小學美術素描教案範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美術素描教案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美術素描教案1
素描同時是一種造型藝術,他的目的是在兩維的紙面上創造三維的立體形態。造型的準確和內在結構的科學是最為重要的。
教學目的:
1、培養熱愛素描藝術的情感。
2、瞭解素描基本知識。
教學重點及難點:
1、素描的基本知識。
2、研究表現手法,找出與其它繪畫的區別。
電教、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素描例作。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素描欣賞
二、素描基本知識講解
1、什麼是素描?
從繪畫的表現形式來說,素描就是單色畫。我們用毛筆、鉛筆、鋼筆、木炭條等工具畫出來的黑白畫,都可以叫素描。
2、素描訓練的作用
素描的表現力很強,常用來作為基礎訓練的手段。
(1)素描主要培養學畫者的觀察力。
素描的觀察方法是全面研究物件的各種複雜關係的基礎。即研究三方面關係。研究物件內部內構造與外部形體的相互關係;研究物件的整體與區域性的關係;研究物件的本身與周圍空間環境的關係。
(2)學會表現方法
表現方法在給畫中是一個廣泛的問題。在素描中,學會怎樣在觀察的基礎上,表現出立體感、空間感,怎樣用色調來塑造大的形體。
三、欣賞例圖
(1)欣賞《神話傳說》畢加索《白楊道》凡高
《血衣》王式廓《妻子和我》倫勃朗
(2)思考,小組討論
比較名作線上條處理、構圖形式、風格特徵上的異同,完全獨立地談談你的觀感:喜歡或不喜歡哪些作品,為什麼?
(3)學生闡述,研究例圖的表現方法
四、作業
用鉛筆、炭筆或鋼筆等工具臨摹自己喜歡的作品,並試著用學來的方法繪畫。
小學美術素描教案2
教學課題:
素描繪畫
教學內容:
素描繪畫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學習素描的興趣,學生的觀察力與觀察方法,為今後專業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2、講解有關素描的基礎知識及素描工具如何用。
教學重點:
素描的基礎知識及素描工具如何用。
教學難點:
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知
1、檢查學生出勤情況,並做好記錄
2、端正學生的坐姿,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上課要求:按時上課,不缺課,不落課,作業按時完成,保質保量;工具要求。
3、展示本節課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二)新課講授:(教師講授)
素描作為人類最古老的一一種平面造型方式,可以說是一切圖畫之母。
1、關於素描的概念,可以從以下四方面認識。
第一、素描是與色彩畫相對而言的。
第二、素描是造型的基本功。
第三、素描作為畫家藝術創作意圖,觀念的體現,是為創作服務的。
第四、素描是繪畫的一種形式,是有獨立審美價值的畫種。
素描是一種單色的繪畫形式,是培養造型能力的基礎,可以有以下分類:
按照傳統體系,可分為:中國寫意傳統素描(白描);西方寫實傳統素描。
按照現實手法分:以線為主。(注重形體結構研究和表現的結構素描);光影明暗。(形體體積素描和空間感表現的明暗素描)線面綜合。
按照功能性質與目的性分:基礎素描、習作素描、創作素描
2、素描工具如何用:(教師講授:)
(1)筆的種類
(軟、硬)6H—HB—6B
(2)素描用紙
素描紙:8k4k半k整k
(3)橡皮
軟質橡皮,可塑橡皮
(4)定畫液
使畫面不退色
(5)畫板畫夾畫架
3、素描寫生的正確姿勢:(多媒體上顯示)
①坐姿和站姿:
②握筆的方式
握筆寫字式握筆,有利於較小畫面與細部的刻畫。另一種是持棒式握筆,可最大限度地調動指、腕、肘、肩的活動範圍,使你能流暢舒展地作畫。
(三)佈置作業:
要求學生根據教師示範畫,畫一幅素描畫。
教學後記:
透過優秀的作品展示,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分析,從而從中領悟到素描的應用性及重要性,使其審美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本課主要採用實際練習的方式,透過具體的形體的繪製達到使學生掌握操作技能的目的,並在繪製的過程中去感受美、感受經過自己的努力獲取知識的`喜悅。
小學美術素描教案3
一、教材。
前面我們學習了簡單的素描靜物照片寫生,這周我們進行復雜靜物寫生訓練。它是基礎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內容,素描靜物寫生主要分為兩個學習階段:結構靜物素描和全因素靜物素描。這裡主要是指的後者。
透過直接觀察生活中各種各樣、形體特徵不同的物體,進一步訓練學生的整體觀察、造型、塑造能力以及藝術表現力,為學生今後的學習和藝術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材料準備。
提前擺好一組簡單以罐子、水果為主的靜物,準備好基本的畫具(如:畫板、畫架,素描紙、鉛筆、橡皮擦筆,紙巾等等)。準備一些優秀的素描靜物作品。
三、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1、透過教學讓學生對素描靜物的寫生學習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並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和表現方法。
2、能力目標:能把握住畫面中物體的形體結構特徵、空間透視規律以及基本的作畫步驟。
3、情感目標:鼓勵學生多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正確的整體觀察方法和大的空間黑白灰關係。
2、難點:能深入理解並掌握構圖、形體結構、透視關係基本原理,能表現出不同物體的質感。
五、教法和學法。
1、教法:基本理論講授法——圖片展示法——示範法——點評法。
2、學法:討論法和練習法。
六、課時:
2到3課時:講授。
3課時:示範4開紙一張。
8課時:學生4開作業練習,教師輔導。
2課時:學生互相講評,教師點評。
七、教學過程。
1、對靜物寫生基本知識的講授(並結合板書畫出結構圖)。
(1)形與體:物體都是以實體的形式存在於空間中,形體是其本質的東西。形指形狀,體指結構,形狀與結構構成千變萬化的物體
(2)形體與光源:物體在受光後便會產生明暗變化,分為三大面和五大調子。“三大面”指亮面、灰面、暗面,“五大調子”指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線、暗面、反光五個由亮到暗延伸的層次另外,物體本身的固有色更加豐富了畫面中的明暗節奏變化。
以下透視問題提問學生,瞭解學生對以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①空間透視:物體真實地存在於三維空間中,而我們想要準確地表現這種虛擬空間就要注意透視,它是形成空間感最有效的手段。透視分為平行透視(又稱一點透視)或成角透視(又稱兩點透視)。
②平行透視:立方體有一個面與畫面平行,與畫面平行的線不變,與畫面垂直的線向消失點消失(近大遠小,近實遠虛,畫面莊重感較強)。
③成交透視:立方體中沒有任何一個面與畫面平行,各組平行線分別向左右兩個消失點消失。
④整體觀察:
觀察物件時,應避免將目光長時間停留一處,只觀察區域性而忽視整體,物件的長寬、大小、比例、前後的透視和空間關係,都是在觀察時需要相互、反覆的進行比較,這樣心中才能有全域性,才能做到主次分明、輕重有別。
2、展示優秀素描靜物作品。並結合作品對素描靜物的表現方法作進一步的分析、解說,使學生對素描靜物大的畫面有一個直觀的初步認識。
3、透過做示範,讓學生明確整個作畫步驟,邊畫邊講解。
首先選好角度,確定好自己作畫的位置。
(1)觀察分析:作畫前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讓心中有畫,對畫面有一個整體把握。
(2)構圖:用輕鬆概括的線條勾畫出物體與布紋的大體位置,注意各個物體的形體結構特徵。構圖不要太滿也不要太空,物體的擺放要注意聚散關係,要錯落有致。
(3)鋪大關係:在確定的形上畫出明暗交界線及投影,明確光源方向,找出大的黑白灰關係,切勿過早地陷入區域性細節當中。
(4)深入刻畫(塑造):結合整體大關係,確定前實後虛的大節奏。圍繞畫面視覺中心開始深入塑造,深入刻畫要有主有次,儘量表現出物體的不同質感,使畫面精彩。
(5)調整:重新回到對整組靜物的第一印象,強調畫面的整體感,畫的不夠的地方要加強,畫過的地方要削弱。
4、讓學生動手練習,教師給予指導,並及時糾正學生畫面中的錯誤和不足。例如,構圖時畫面太滿或太空。
5、做點評,讓學生把畫都擺在一起,把自己的畫跟別人有一個比較,從而看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找一個或幾個同學試著去講解同學們的畫,大家可以一起來討論解決問題,有想法的同學也可談談自己的見解,老師給予適當的引導和知識補充。這樣可帶動學生養成主動思考的好習慣,激發讓學生在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下掌握知識,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突破難點,掌握重點。並進一步強調深入理解構圖、結構形體、透視關係基本原理,作畫過程中要始終整體觀察。
八、總結。
讓學生在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下掌握知識,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突破難點,掌握重點。並進一步強調深入理解構圖、結構形體、透視關係基本原理,作畫過程中要始終整體觀察。
建議每人準備一個速寫本,業餘時間多觀察生活,多動手畫速寫,鼓勵學生注重積累,養成好的習慣,若能堅持將受益無窮。
課下自己可以找些優秀靜物作品來欣賞下,來進一步研究學習,同時也提高自己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