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教案設計(通用5篇)

與朱元思書教案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與朱元思書教案設計(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與朱元思書教案設計1

  【背景】

  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囿於“精華”二字,強調知識接受,只注重把語法文法講深講透,而忽視了學習主體,讓同學死記硬背,教師死輸硬灌,同學生吞活剝,囫圇吞棗,使教學喪失了主體的獨立性和發明性。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發揮同學的主動性、能動性。為了改變以往文言文教學中教師的“獨裁”地位,我在執教《與朱元思書》一課時,把翻譯原文的工作交給同學,讓他們對照課下注釋或利用輔導資料,合作翻譯原文,個別疑難詞句可留到本節課解決。

  【優秀教案】

  《與朱元思書》是一篇書信體寫景小品,文字清新雋永,富有詩情畫意,便於創設情景,激發同學興趣。因此,執教此課時,我做了如下的優秀教案:調動經驗,誦讀課文——調動情感,進入情境──關注體驗,積累感悟,啟發引導,還精彩於同學。

  【教學片段】

  一、匯入情境

  同學小組交流整合預習疑難,提出疑問:

  生:我對這個句子“急湍甚箭”中的“甚”字不太理解。

  師:趕快幫幫他。

  生:我覺得根據課下注釋可理解為“比”的意思。

  生:我認為“於”字解釋為“比”。

  老師適時解答疑難,其實,“甚”在這裡可譯為“勝過、超越”。

  生:題目的意思是寫給朱元思的一封信,而文中的內容卻是寫景,這是不是不合理呢?還是另有目的。

  生:我覺得作者寫景是為抒情。

  師:很好,看來情由景生這一點你深有體會,那麼今天就讓我們帶著這個探究問題,來誦讀這篇美文,身臨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二、誦讀體驗

  師:現在請一位同學當一當小老師,根據你對課文的理解,給大家範讀一遍課文。

  同學紛紛舉手,指定一名,同學評價。

  師:俗話說:“三分文章七分讀”,朗讀會帶給人美的享受,何況吳均在這封書信中描繪如此秀麗、壯美的景色,咱們豈能錯過,跟老師一起來讀吧!

  同學跟著我的語氣、語調、語速,帶著欣賞、陶醉的表情小聲誦讀,然後自由誦讀。

  構思: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同學創設情境的氣氛如何,直接影響著同學情緒感染的與否。

  師:根據你的學習經驗,向大家推薦一下你背誦古文的方法。

  生:可以分段背誦,化整為零。

  生:我覺得根據譯文背誦效果也很好,因為只有理解的東西記的才牢。

  生:既然文中是寫景,它是有層次的,比方本文是先總寫“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的富春江景色,後分寫異水和奇山,依照這個思路背就很清楚了。

  師:所謂背無定法,但我個人比較喜歡第三種,理解文章的脈絡就很好背誦了。現在我們來想象:天空中萬里無雲,天和山都是青青的顏色,我坐在小船上,隨著江流飄蕩,一會兒向東,一會兒向西,從富陽到桐廬這一百多里水路,全是奇山異水,這在天下是獨一無二的。請大家齊背第 1段。這麼美的景象作者是如何展現在我們眼前呢?

  生:這個問題我看出來了,“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寫出了水的清澈,清的一望到底,“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寫出了水的急。

  生:我也比較喜歡這一句,用比喻、誇張修辭,抓住水急的特點,形象地寫出了驚濤駭浪的氣勢。

  師:如此清澈、急湍的異水怎不令人神往,齊背第2段。

  生:寫山抓住了山的高峻這一特點來寫。

  師:請舉例說明。

  生:高山生寒樹,“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這四句用擬人手法突出了山峰的高而險。

  師:對語句的品味很到位,誦讀原句。

  生:我發現作者透過泉水聲、鳥鳴聲、蟬叫猿啼來寫山的美,這組美妙的聲音讓人留戀忘返。

  師:不錯,作者正是懷著對大自然的讚美、嚮往之情來描繪這美景妙音的。到此,我們就很容易理解下面兩句,齊讀“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現在,我們就可以解答同學開頭的疑問,書信中的寫景目的是什麼了。

  生:我知道了,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

  生:身處美景忘卻俗世煩憂,放棄名利,表示了作者不追逐名利的思想。

  生:勸朱元思到大自然中來,唾棄名和利。

  師:這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齊背原句。

  構思:讓同學以自身的感知為基礎,以吟誦品味為情感投入和個性理解為切入點,最終達到同學與文字、與作者的“心靈溝通”。

  師:誰自告奮勇背誦全文?很好,這使我想起一句名言:“花兒不敢開出自身的亮色,怎麼能夠立身於爛漫的春光中呢?”你們就是美麗的花朵,敢於開放出自身的亮色!下面我們積累古代詩詞中描寫山水的名句,誰來推薦?

  生: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生: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生:山隨平野盡,江如大漠流。

  生: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生: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構思:語文能力的形成必需有足夠的語言積累,從某種程度來說,教學過程就是引導同學積累的過程。

  三、作業

  本文與《三峽》作比較閱讀,找出異同和兩文相映照的句子。

  構思:在教學過程中,適時聯絡,前後關聯,比較閱讀,可以加強同學對課文的感知體驗。

  與朱元思書教案設計2

  【教學目標】

  1.自學尋找資料,瞭解吳均的創作和寫作特色。

  2.透過課堂競賽、導遊、演講把握文中的字詞解釋,解讀作者對山水的喜悅之情。

  3.體味吳均在《與朱元思書》中對功名利祿的蔑視和避世隱逸的高潔志向。

  4.培養學生想象與聯想的能力。

  【教學步驟】

  一、課前活動

  1、根據以下論題蒐集資料

  1)吳均的生平

  2)吳均的主要文學創作及代表作品

  3)吳均文學創作的獨特性

  2、根據蒐集材料的多少和理解程度選擇兩個論題寫成200字的小論文。

  3、教師評改論文,指出優劣。

  4、學生修改小論文。

  二、課堂活動

  (一)新課匯入

  1、美景圖片情景匯入

  2、你去過的景色最優美的地方是哪裡?

  3、美在人的眼中、心裡,也在作家的筆下,讓我們一起去欣賞“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的富春江山水

  (二)賽一賽:吳均知多少

  1、以大組為單位接力介紹吳均的文學常識,每組每次一人,每人只說一句話,選出說得最多的優勝組進行表揚。

  2、學生接力競賽時教師擇要在黑板上板書

  3、學生在接力比賽後筆記加橫線的內容:

  吳均,字叔癢,梁朝吳興故彰(今浙江省安吉縣)人。他出身貧寒,為人性格耿直,好學,有俊才。他的詩文“清拔有大氣”,曾得到當時文壇領袖沈約的稱賞。當時有的人效仿他這種文章,稱“吳均體”。吳均善於以駢文寫書信,今存《與施從事書》、《與朱元思書》、《與顧章書》3篇,俱以寫景見長。還著有《後漢書注》、《齊春秋》、《廟記》等書,後來都失傳了。

  (三)說一說:小導遊說富春美景

  1、齊讀課文

  要求 1)讀準字音,讀出句讀

  2)邊讀邊感悟文句之美

  3)初步感知文章的大體內容

  2、小導遊說富春美景

  1)學生根據工具書或資料口頭翻譯課文一遍,同桌之間相互指正。

  2)根據對課文的理解假想:如果你作為導遊帶人遊覽富春山水,你將怎樣來有重點地介紹富春江的美景呢?

  3)15分鐘時間寫出導遊詞。

  要求:A、緊扣課文大意,然後大膽加入想象

  B、儘量學習課文優美而富有韻味的語言,又要適宜口語敘述。

  C、選擇山景或水景之一,不需面面俱到,時間控制在三分鐘之內。

  4)導遊技能比賽

  學生自願舉手參加導遊技能比賽,教師作為評委從反映原文精髓、想象奇特合理、口語表達流暢三個方面給小導遊打分,評出最五星級導遊一名、三星級導遊兩名,給予象徵性的物質獎勵。

  3、教師小結,點評導遊詞,學生明確這些句子的大意:

  1)風煙俱淨,天山共色:風塵和霧氣全部消散一片明淨,晴空和青山顯現著共同的顏色。

  2)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任憑(船兒)隨著江流往東或是往西。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飛騰的急流,比箭更快;洶湧的浪滔,與快馬無異。

  4)夾岸高山,皆生寒樹:緊貼兩岸的山上,長滿了常青(陰森森)的樹木。

  5)負勢競上,互相軒藐:樹木憑著山勢,彷彿爭著向遠處高處伸展。

  6)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鷹那樣極想得到名利的人,看到這樣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功名利祿的心。

  7)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大樹枝遮蔽著天空,即使白天也與黃昏無異。

  8)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稀疏的小樹枝交織的地方,有時或許還可以漏出點陽光。

  (三)想一想;我對課文最理解

  1、教師出示思考題

  2、學生根據對課文的解讀獨立完成思考題

  3、班級討論校對,看看哪一位同學對課文最理解,表揚優秀作業

  4、提示:允許多元理解,鼓勵新的、合理的創見。

  思考題

  1、這篇文章的語言好在 ,例如“ ”

  2、這篇文章的表達方式主要是 ,其中以“ ”句最傳神。

  3、這篇文章的結構妙在 ,使文章 。

  4、這篇文章的主題高在 ,從“ ”可以看出來。

  明確:

  1)這篇文章的語言好在語言優美、細膩,多用修辭,駢散結合,例句自選

  2)這篇文章的表達方式主要是描寫,透過細緻的描寫表現了山川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水之清澈和兩岸山之高峻。例句自選。

  3)這篇文章的結構妙在採用總分,使文章開篇點出中心,二、三段承上分寫,條理清晰。

  4)這篇文章的主題高在表心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蔑視和避世隱退的高潔志趣,從“鳶鳥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可以看出來。

  三、課後活動

  1、完成同步和課後練習題

  2、背誦課文,準備默寫

  3、參考課文從“水”“山”對富春山水的描寫,仿寫西湖的“雨”或“霧”。

  與朱元思書教案設計3

  教學目標

  1.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本文的基本內容並掌握常用的文言詞彙。

  2.透過理解和分析,欣賞富春江上雄奇秀麗的景緻,領會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3.透過誦讀訓練,進一步培養對文言文的語感。

  教學重難點

  1.在朗讀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筆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2.幫助學生理解“鳶飛戾天”兩句。

  教學準備

  讓學生透過查《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解決文章中的生字詞。教師準備有關富春江的風景短片及課文重點字詞的.投影。

  設計思路

  本文雖是書信可與一般書信不同,人們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篇由清詞麗句構成的小品文。因此在教學時,應當使學生初步懂得怎樣審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一要教學生讀懂文字並能順暢地朗讀;二要善於啟發學生的想像和聯想。朗讀,總的說來,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時間去品味文中的意境。要注意停頓,每讀完一小層都可以作稍長的停頓,這樣才有鮮明的層次感,不至於將兩個不同的畫面交錯在一起。還要注意確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當落在“箭”“奔”二字上,才會使人感到形象鮮明。教師要做示範朗讀,也可以讓學生中讀得好的示範。

  教學時由眼前的風景引入。啟發想像,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假定某些情節,然後設問。例如,作者這次是特意選擇一個“風煙俱淨”的日子並且自僱小船出遊;作者說“猛浪若奔”不是從旁看到的,而是小船在浪尖上行駛時親自感受到的;“負勢競上……爭高直指”是作者的幻覺,如此等等。根據這些情節設問,可能引起爭論,但更有可能出現教師意想不到的好答案。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可愛的祖國曆史悠久,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數不勝數。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著名的景IX?

  (學生討論回答。)

  師:同學們知道的還真不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拍攝於浙江富春江的風景片。下面就請大家一起欣賞。要求看完後說出自己的感受。

  (學生討論回答。)

  師:富春江的景色用一個字來說就是“美”。南朝著名的文學家吳均在遊覽完富春江的風光後,情不自禁寫了一篇描繪富春江風光的文章《與朱元思書》。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與朱元思書》是吳均寫給朱元思的書信節選,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先請同學們聽讀課文,聽讀時注意字詞的讀音,分清句子的停頓。

  二、教學第一自然段

  1.教師範讀後講解:

  ①風煙:指煙霧。

  ②共色:同樣的顏色。

  ③俱:都。

  ④許’:附於數詞之後,表約數,相當於“光景”“左右”。

  ⑤獨絕:獨一無二;絕,到了極點。

  ⑥從流飄蕩:乘著船隨著江流飄浮蕩漾。這句是作者敘述自己的行動的,省略了主語。

  2.小結: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這部分是文章的總起,概括描述了從富陽至桐廬一路上的奇山異水。

  3.朗讀第一自然段。

  三、教學第二自然段

  1.學生齊讀後講解。

  ①縹碧:青白色;縹,音.piao3。

  ②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6n。

  ③直視無礙: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2.小結: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這部分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描寫富春江的異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異”之特點。

  3.齊讀第二自然段。

  四、教學第三自然段

  1.教師領讀後講解。

  ①寒樹: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涼之意的樹。

  ②負勢競上:憑依(高峻的)形勢,爭著向上。這一句說的是“高山”,不是“寒樹”。

  ③軒邈:軒,高;邈,遠。這兩個字在這裡作動詞用,意思是這些高山彷彿都在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

  ④泠泠:形容水聲的清越。

  ⑤相鳴:互相和鳴。

  ⑥戾天:到天上;戾,至。

  ⑦息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

  ⑧經倫:籌劃、治理。

  ⑨忘反:流連忘返;“反”同“返”。

  ⑩橫柯上蔽: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著。上,在上,名詞作狀語。

  2.小結:以上為文章的第三部分。這部分以細膩的筆觸詳寫了富春江夾岸的奇山,並抒發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這裡,作者既從側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發了對世俗官場和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之情,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3.齊讀第三自然段。

  五、探究討論

  1.作者說“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裡,“異”在哪裡?

  (學生討論,發表意見。)

  老師歸納:

  學生只要能抓住重點,說出水之清澈(“千丈見底”“直視無礙”)和山之峻峭(“爭高直指,千百成峰”),也就能夠大致領悟這篇寫景美文的魅力了。

  2.寫景要注意條理,請大家分析討論這篇文章寫景的順序。

  (學生討論,發表意見。)

  教師歸納: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寫富春江奇特秀麗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異水”來寫;第二自然段寫異水,運用比喻和誇張將富春江“異水”形象地表現出來;第三自然段寫“奇山”:作者從視覺、聽覺感受的角度來寫,給景物蒙上了一層清淡幽雅的色彩。

  六、全班集體朗讀全文

  七、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把課文改寫成現代文,介紹富春江的景色,作為本課所放錄影的解說詞。

  與朱元思書教案設計4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養成誦讀的習慣,培養文言語感。

  2、用心領悟課文內容,養成積累語彙的習慣。

  3、提高學生欣賞品位,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遊記,引導學生在課文閱讀中感悟美、品位美、嚐到樂趣。

  教學過程 :

  一、匯入 :

  1、同學們,五一假期馬上要到了,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旅遊),老師給你推薦一個旅遊勝地富春江,那兒可是一個很美的地方,我從網上收集了好多圖片,想先一曙為快嗎?

  多媒體展示圖片,學生欣賞。

  2、欣賞完後,請學生談感受。

  3、師:宋代作家吳均他也曾一遊富春江的,併為之陶醉,想知道吳均有何感受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品讀這篇曾在文壇上獨樹一幟的寫景小品文《與朱元思書》。

  二、初讀,整體感悟。

  1、齊讀文題,指名釋題(多媒體出示)。

  2、你覺得慶該怎樣學這篇文言文?

  學生討論交流,再指名回答。

  師歸納讀的方法。(多媒體出示)

  3、生自讀課文,給10分鐘時間→找出不懂的地方。

  4、檢查生自讀情況:(多媒體出示試題)

  ①字的讀音。

  ②實詞、虛詞的意思。

  ③句子的翻譯。

  5、指名有感情地讀,生點評。

  6、師範讀,生再次欣賞畫面。

  三、細讀,品悟文章美。

  1、你覺得富春江美嗎?美在哪裡?

  2、再次品讀,找出表現富春江美的句子。

  3、學生髮言,談感受。

  4、師小結:富春江的確美,美在它的碧波盪漾,美在它的魚群穿梭,美在它的寒樹群山,美在它的鳥鳴猿啼,置身於此山此水中,作者不禁發出感慨,你能在文中找出表達作者內心感受的句子嗎?

  鳶飛戾飛者

  5、你怎樣理解這個句子呢?談感受?

  師:這山這水,多誘人啊,讓人忘記一切煩惱,一切世俗,讓人的心變得寧靜透明,讀到這句,讓我在感受了自然之美之餘感受到了深遂的情景之美,大自然的力量真是太神奇了!

  6、讓我們在美的享受中去享受美,美美地讀一讀吧!(齊讀)

  四、課外延伸:

  1、出示羅丹的名言名句。

  2、學生欣賞短片,螢幕顯示一幅幅優美的畫面,有關於季節的,有關於動物的,有關於運動的,有關於親情的讓學生欣賞,欣賞完後讓學生就自己的發現或感悟寫一句關於美的格言,寫一首小詩即興發言。

  五、小結:同學們,我們人類對美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我們這個社會需要美,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美,那麼就請大家去發現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更要去創造生活中的美,這樣我們的生活也會因此而更加美好!

  與朱元思書教案設計5

  一、匯入新課

  以李白詩《朝發白帝城》匯入。

  這首詩寫出了江水流速之快。今天,我們欣賞一下吳均的《與朱元思書》,看著富春江水是怎樣的流速,周圍的山又是怎樣的?

  二、介紹作者和背景

  1.作者簡介。

  吳均,字叔庠(xiáng)吳興教鄣(今浙江省安吉縣)人,南北朝時梁代的文學家。他的詩文多描寫山水景物,風格清新,在當時文壇上產生過較大影響,人們把他的.寫作風格稱為“吳均體”。

  2.背景。

  《與朱元思書》是吳均寫給朋友的一封信,但現在看到的已不是當時的完整信件。本文見於《藝術類聚》卷七。由於文中生動細膩地描繪了富春江的秀美風光,歷來被人們當做獨立成篇的山水佳作來閱讀欣賞。“與”:給,“書”:信。

  三、初讀課文

  1.教師範讀課文。(配樂)

  2.學生朗讀、誦讀課文。

  3.學習課文中重點詞語。

  韻、柯、飄蕩、縹碧、負勢、軒邈、泠泠、相鳴、戾天、息心、經綸、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4.結合註釋,請學生口譯全文。

  譯文略。

  四、閱讀分析

  1.欣賞學習第1段。

  全班同學齊讀第1段,然後讓同學歸納這段段意:總寫富陽到桐廬間的山水之美。

  特點是: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登舟縱目的總體感受是:“風煙俱淨,天山共色。”

  應掌握哪些重點詞。

  俱淨:都清散盡淨。

  風煙:指煙霧。

  共色:同樣的顏色。

  從流飄蕩:(船)隨著江流飄浮蕩漾。

  獨絕:獨一無二。

  2.學習體會第2段。

  (1)教師提問:本段寫了富春江水的什麼特點?(組織學生討論)

  答:水清、水急。

  (2)哪句話體現了水的清澈?

  答: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3)哪句話體現了水流很快?

  答: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7.鼓勵同學們大膽想像,透過而讀,把課文所描述的景色用一幅畫表現出來。(同學們都動手畫,把畫得最好的選出來,當場表揚,並用電腦打在大螢幕上供大家欣賞。)

  第2沒寫了水的異,那麼山的奇又表現在哪裡呢?我們學習第3段,看這一段是透過什麼手法表現的?

  大家齊聲誦讀,然後男同學讀一遍,女同學讀一遍,看誰讀得最好?

  這一段透過什麼筆法把山寫得充滿活力呢?調動了什麼感覺器官?

  作者以神奇的想像力,賦予靜靜的群山以人的思想和意趣而變得座座生龍活虎。“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這裡的山相互爭高比遠,直上雲霄,充滿積極向上的活力。這是對山的遠觀,而走進群山,那裡的美景則是:泉石衝激著石頭,發出清脆的響聲,美麗的鳥兒交相鳴叫,婉轉動聽而且韻味十足;再加上蟬聲此起彼伏,猿聲百叫不絕,這裡簡直成了音樂的海洋。

  調動的感覺器官是:視覺、聽覺。

  面對如此勝景,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呢?

  答:作者認為即使那些追求一厚祿的人,只要望此山峰,也會熄滅追名逐利之心,那些整天忙於處理軍政要務的官員,見此奇山異水也會流連忘返。這既鮮明地表現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幽靜安閒的大自然的嚮往,也浸透了作者對富春江的奇山異水的傾慕讚美之情。最後四句又回到寫景上來,主要突出此處山高林密,草木蔥蘢茂盛。

  3.本文的層次是如何安排的?

  先總後分。先總寫:用“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八字大筆勾勒,將一幅天高氣爽、色彩清麗的整體圖畫推至讀者面前。既境界闊大,又畫面清新。接著,在進行具體描繪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筆調告訴我們從富陽至桐廬的大約一百里之內,“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以激起讀者的極大興趣。

  分寫:首先寫水。這裡的水,第一個奇異之處是極其清澈:“千丈見底”,甚至游魚細石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另一個特點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馬。作者在此外連用兩個比喻,將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勢表現得十分生動形象。這兩個特點可以概括為一靜一動,而動靜變化的交替描寫,既可以使我們看到江水的千姿百態,也使文章顯得生動活潑。接著寫出。“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這裡寫“奇山”——富春江兩岸高山之雄偉。

  4.你覺得生動地描寫表現在哪裡?(論討後回答)

  本文描寫十分出色,關鍵在於抓住了景物特徵。選用了形象的語言:“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僅八個字就描寫了風清日朗、天碧山青、一塵不染、一視萬里的富春江環境。以“淨”託“色”,“景”中孕“情”。置身於這樣的山光水色之中,那心情該何等舒暢!

  寫異水:“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寫出江水的明淨澄澈。寫奇山:“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竟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五成峰。”這裡寫出了山“色”青蔥,寫出了山“勢”高聳,更寫出了大自然的生命節奏。

  5.本文的語言特色怎樣?

  本文就是用驕體寫成的。大多是詞句整齊對偶的文體。

  透過誦讀,發揮自己的想像,畫一幅畫,突出“奇山”的特點。選優秀者打在大螢幕上。

  6.請學生歸納本文中心。

  本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自富陽到桐廬一段的富春江風光。作者從“奇山”和“異水”兩個方面描寫秀麗的山川景物,描繪得生動逼真,使人讀後悠然神往,如置奇山秀水之間。

  五、總結擴充套件

  本節課從層次結構、語言特色等方面分析了富春江富陽至桐廬一段的山水。理解並掌握總分的.寫作手法及形象描繪,以及驕文等寫法。

  為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請做以下練習題。(按要求摘錄語句,略)

  六、佈置作業

  1.本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景的?(先總後分)

  2.本文兼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寫景,這樣寫有什麼表達效果?

  提示:本文透過視覺寫出了山“勢”高聳(“軒邈”、“成峰”);也寫出了山“色”青蔥。

  這就寫出了大自然的生命節奏。然後透過聽覺:“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這些都展現了大自然的和諧美。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寫景,給人以大自然和諧天成的感覺,賦予了大自然以生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3.作者用“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寫山,參照你乘船或坐車時觀景的體驗,說說這樣寫好在哪裡。

  提示:這樣寫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山”寫活了,顯示了大自然的生命節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