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國標語文化的現象

反思中國標語文化的現象

  關鍵詞:反思中國標語文化,標語,黨的先進性,新農村建設,城鄉二元社會結構,標語口號,公共空間,主導價值

  近幾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各地有特色的“標語”被彙集到網路上,廣為流傳。在網路上流傳的形形色色的標語,負面的內容居多。近來,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下令要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清理不合時宜的計生口號、標語,規範計生宣傳標語。對此網路上掀起一股熱評。有的說,此舉是對過去不文明行為的補救;有的認為,此舉反映了我們計生工作方面用語存在的諸多問題;還有的說,此舉仍然是一種運動的方式,效果很難持續……這就需要我們重新認真審視現實中大量存在的“標語”及“標語現象”。

  標語曾經被大量廣泛地運用於推動黨和政府的各項工作之中,因此,有人評論說我們是“標語治國”。這樣說顯然誇大了它的作用,但是標語確實具有營造氛圍和氣勢,起到宣傳鼓動的作用,把黨和政府的思想、方針、政策或者某一組織的觀念、設計公之於眾,引起人們的注意,起到廣而告之的作用。從現實情況看,標語的擬定、書寫和張貼,一般是組織行為,即一定的組織,通常是黨委、政府、學校、醫院、工礦企業等組織和單位。標語的存在是時代的產物。因為它具有高度濃縮、持久地傳達某種資訊的功能,因此,在通訊、資訊、媒體不發達的農業社會中標語就會被大量運用,特別是在進行某種社會運動時更是如此。標語的背後是公共權力,個人很少能夠打出標語。標語存在於公共空間,而公共空間的利用是要公共權力允許的。否則,就會像小廣告一樣被剷除,甚至被判為違法行為而受到追查和追究。因此,標語一般反映的是公共權力的主導價值觀念和政策主張。

  現在在城市,人們見到更多的是廣告,而不是充滿說教味的標語。倒是在農村,特別是在偏遠的農村還經常能夠見到一些宣傳鼓動或禁止威懾性的標語。但是,由於社會和環境的變化,標語的作用和影響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網路上流傳的被視為可笑、不文明、不合適的標語,說明人們具有了相當程度的獨立判斷和批判精神,說明社會的開放和進步。

  現在的標語,特別是大城市裡的標語,往往帶有強烈的現代氣息和人文色彩,反映著時代的主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等具有寬廣視野和先進理念的標語口號,在北京的主要街道和公眾場所隨處可見,表明了我國政府和社會、官員和民眾思想觀念的開放和進步。

  與我國的城鄉二元社會結構相一致,標語在城鄉之間也存在二元表現,表現為兩種不同的.風格。與城市“陽春白雪”式的標語不同的是,農村的標語往往充滿了鄉土氣息,更多帶有地方特色,體現出很濃的地方話語表達方式的特點,其中不乏生動形象、老百姓易懂、易記的好標語。正是由於這些具有地方特色和風味的標語才避免了千篇一律,才形成了豐富和生動的標語文化;也正因為這些富有地方文化特色,適合當地老百姓理解的標語才能起到應有的宣傳鼓動作用,引導、規範和約束人們的行為,塑造新的價值觀念。

  農村的標語也跳動著時代的脈搏。這兩年來,“新農村建設”、“八榮八恥”、黨的先進性建設等方面內容的標語,與宣傳人口生育、發家致富、村級民主的標語一起,在農村隨處可見,反映著新時期農村經濟社會政治文化方面建設的主題、內容和特點。標語的製作者希望透過這些標語,體現黨和政府的意志,指導著農民前進的方向、鼓舞著農民前進的步伐。我們不能簡單地拿現在的標準或者現代的觀念來剪裁過去的標語。其實,現在看來很土、很俗的標語,往往是群眾能夠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生動語言,也反映了當時真實的社會狀況。“放火燒山,牢底坐穿”,“誰燒山,誰坐牢”,“你發財,我收稅”,也許太直白,但是,它是一般人好理解的形象語言。不能簡單地苛求農村的標語與城市的標語一樣文雅,也不能簡單地站在城市文化人的角度嘲笑農村某些標語的俗氣、不雅、不合邏輯。要知道,“文雅”的用語還不一定能被老百姓理解、認同和接受呢。當然,某些低俗、暴力化、不尊重人權和人格的標語是需要清理的,農村的標語文化也是需要引導的。

  每一條標語自然會帶有時代的烙印,它是反映一個時代的官員和群眾的思想觀念,特別是執政理念的一面鏡子。不過,不要人為放大這面鏡子的作用。現存的標語形式會在現代化的潮流中得到改造、更新和替代。其實,歷史的發展已經顯現和證明了這種趨勢。(原題:審視“中國式標語”現象 每一條都帶有時代烙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