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燭之武退秦師》教案(精選8篇)

關於《燭之武退秦師》教案(精選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燭之武退秦師》教案(精選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1

  三維目標

  1、掌握重點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內容,培養學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學習燭之武深明大義、義無反顧捍衛國家主權的愛國精神。

  教學重點

  1、重點詞語、文言特殊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內容

  3、說辯的藝術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步驟和內容

  第一課時

  一、簡介背景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鄭國做了兩件對不起晉國的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是楚國大敗。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但仍未感化晉國。

  晉國為什麼要聯合秦國攻鄭呢?因為當時秦國也要爭奪霸權,也需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擴張的慾望,於是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戰與和皆出於利。

  二、學生自讀課文,學習重點詞彙句式

  1、正音正字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縋(zhuì)而出亡鄭以陪(beì)鄰共(gōng)其乏困

  闕(quē)秦秦伯說(yuè)逢(páng)孫杞(qǐ)子

  2、語言點

  A、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為什麼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副詞,怎麼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問代詞,哪裡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代詞,之

  ⑥永之人爭奔走焉:兼詞,於此

  B、詞類活用

  ①晉軍函陵:名詞作動詞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使鄭亡,動詞使動用法

  ③鄰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④越國以鄙遠:鄙,名詞意動,以……為鄙;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遠地

  ⑤朝濟而夕設版焉:“朝”、“夕”,名詞活用作時間副詞

  ⑥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東”、“西”名詞作狀語;封,名詞活用作動詞,使作疆界。

  C、通假字

  ①焉用亡鄭以陪鄰: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

  ④秦伯說:說,通“悅”

  ⑤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

  D、古今異義:

  ①行李之往來:行李,古義:出行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義:那人;今義: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E、文言句式

  ①以其無禮於晉:介詞結構後置

  ②佚之狐言於鄭伯曰:介詞結構後置

  ③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有何厭”

  ④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

  三、學生熟讀課文,自主學習,翻譯全文

  四、佈置作業:抄寫譯文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2、瞭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4、在誦讀過程中,培養學生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貳、軍、辭、鄙、陪、敢、濟、肆、闕、與”10個詞語。

  2、歸納“若、說、辭、鄙、微、之”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1、藉助語境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瞭解《左傳》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瞭解與本文內容相關的歷史史實。

  3、誦讀課文、整體感知,正音,藉助註釋疏通文章。

  教學過程

  一、導語

  二、關於《左傳》

  教師補充:“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它是繼《春秋》之後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而又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左傳》記敘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為後世敘事散文樹立了典範。

  三、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1、正音

  ①生字:函(hán)氾(fàn)佚(yì)縋(zhuì)闕(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濟而夕設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孫)

  ③通假字:“知”通“智”

  2、提問《燭之武退秦師》記敘了春秋時期的一件什麼事?

  ——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隻身前往秦國,說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場戰禍。

  四、簡介秦晉圍鄭形勢圖

  1、晉鄭彼鄰,秦如攻打鄭國,“越國以鄙遠。”當時,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汜水南面,離新鄭也不遠。大軍壓境,鄭國危如累卵。當時,秦、晉、鄭三國的關係十分複雜,

  2、秦立晉君(公元前651年):晉獻工卒,晉國陷入內亂。次子夷吾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以東之地予秦。於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即晉惠公。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3、惠公背約(公元前650年):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後,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後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這就是文中“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秦晉兩國之間的關係從此出現了裂痕。

  4、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這一年,晉公子重耳(長子)在齊國居五年後,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於晉”一事。

  5、鄭楚結盟(公元前632年):是年四月,晉楚爭霸中原,戰於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

  6、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故背晉助楚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

  五、學生齊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

  六、佈置作業

  1.反覆閱讀課文。

  2.藉助註釋、工具書疏通文章。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梳理基礎知識,掌握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文言現象。

  2、培養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識記文中的文言現象。

  2、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授課方法

  點撥法,鞏固法

  教學輔助手段

  多媒體

  無

  專用教室

  無

  教學過程設計

  教

  學

  二次備課

  二、教學過程:

  閱讀下文,完成7~11題。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7.下列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越國以鄙遠越國:國名B.若不闕秦闕:虧損,削弱

  C.唯君圖之圖:考慮,謀劃D.不知知:同“智”

  8.對燭之武勸說秦伯退兵,分析正確的一組是()

  ①晉國貪得無厭,時時圖謀擴張領土。

  ②晉國經常背信棄義,不足依賴,秦不應與之共事。

  ③晉楚兩國有相互勾結以排擠秦國之勢。

  ④秦晉滅鄭,有利於晉,不利於秦。

  ⑤鄭國朝秦暮楚必將亡國,只有跟隨秦國,鄭國才有出路。

  ⑥秦鄭交好,有利於秦,不利於晉。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⑥

  9.燭之武的話中表現外交辭令中婉曲表達方式的是()

  A.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B.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C.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D.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三、課堂小結

  10.燭之武勸說秦伯退師的理由,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秦軍欲越過晉國並看不起遠方的鄭國,這實際上是很困難的事。

  B.相鄰的晉國實力雄厚了,實際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鄭國對秦也是會有好處的。

  C.秦對晉侯有過恩賜,但晉侯回國後就違背承諾,並迅速築牆防守。

  D.如讓晉佔領了鄭,那麼他們還要擴張勢力,勢必危及秦的安全,這種損秦肥晉的做法,實不足取

  11、見導學案

  【翻譯略】

  【解析】

  7.A解析:越過晉國。

  8.C

  9.B解析:其中的“敢”是個謙詞,“執事”也是對對方的一種尊稱。

  10.A解析:文中沒有“看不起”的意思。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古文句讀能力、概括能力和通假字的準確識別運用。

  2、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說理透闢,善於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

  3、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4、瞭解燭之武說服秦伯的方法——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透過工具書和課文註釋疏通課文內容。

  2、燭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3、波瀾起伏,生動活潑的情節。

  【教學難點】

  1、透過學習本課,使學生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瞭解。

  2、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方法】

  導讀法、朗讀教學法、圈點勾畫法、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輔助手段:多媒體教學。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1、課文匯入

  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古代的記敘文,在我國古典文學的歷史長河裡,史傳散文是顆非常璀璨的明珠,初中我們學習過《曹劌論戰》,還記得選自哪部史書嗎?(《左傳》),關於《左傳》還記得多少知識呢?(請同學們回顧),同學們,“傳”是什麼意思?是“註解、註釋”,《左傳》、《公羊傳》和《榖梁傳》都是為了解釋《春秋》而作,合稱“春秋三傳”。《左傳》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還是先秦優秀的散文著作,為後世的敘事文學樹立典範,今天,我們再來學一篇選自《左傳》的文章,大家來看標題。

  2、標題釋義

  “燭之武退秦師”中“師”的意思是什麼?“軍隊”,意思是“燭之武試秦軍退兵”。假如只是一份報紙的標題,同學們腦海中會想到哪些問題?

  預設:

  (1)為什麼要退兵

  (2)怎麼退

  (3)誰是燭之武

  (4)結局怎樣

  大家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課前已經佈置預習了,透過課文來了解這整體的事件,誰來給大家讀一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對節奏、讀出語感。

  3、整體感知

  (1)、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用三句話交代。

  秦晉圍鄭,鄭伯讓燭之武勸退,燭之武做到了嗎?燭之武智退秦師,化解戰火。下面請同學們一起來讀遍課文。

  (2)、秦晉為什麼要圍鄭?從文中找一個句子回答。

  “以其無禮於晉”這其中將了一個什麼故事?什麼叫“且貳於楚也”?

  重耳(晉文公)逃亡的過程中,鄭國國君沒有禮遇他。在城濮之戰的時候,鄭國先想出兵幫助楚國,後有想歸附晉國,這叫“貳於楚也”。

  (3)、鄭國得罪了晉國,那秦國為什麼也要出兵呢?從文中找到依據。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暇,朝濟而夕設版焉”

  ①秦晉之好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春秋無義戰

  4、段落掌握和釋義

  (1)第一段

  ①請大家齊讀第一段,短短25個字,交代了什麼內容。

  ②兩國分兵駐紮,有何用意?

  ③重點詞語:“軍”作動詞“駐軍”,虛詞“於”當“對”之意。

  (2)第二段

  ①重點詞語和句式:“佚之狐言於鄭伯曰”是什麼句式?

  “子”為尊稱

  “辭”為“推辭”

  ②請同學概括第二段主要內容。

  ③為什麼先寫燭之武推辭,而不是一開始就“許之”,這在寫法上有什麼作用?

  (補充)《東周列國志》介紹燭之武

  A、到70歲才被舉薦,心理沒有抱怨,這樣更顯人物真實。

  B、在國家危難面前,燭之武放下心中抱怨,體現燭之武身上深明大義的美德。

  (3)第三段

  ①請同學朗讀,本段重點寫燭之武的外交辭令。

  ②重點詞語和句式:“夜”名詞作狀語、“亡”使動用法、“敢”為謙詞

  ③燭之武為什麼能夠說服秦國,秦國為什麼能夠接受他的建議,他用了哪些事實和事例使得秦心悅誠服地退軍了。

  “鄰之厚,君之薄也”

  從地理角度

  “舍鄭益秦”

  從歷史角度晉而無信

  從邏輯角度晉貪而無厭

  ④燭之武從三個角度、四個層面來說服秦伯,秦國所以接受,除了思路之外,在語言表達上有什麼技巧?

  (4)第四段

  為什麼要交代這段內容,對故事發展有什麼作用?

  5、文章特點

  這篇文章在敘事上有什麼特點?(波瀾、詳略得當、精煉)

  6、探究思考

  (1)由本文及《曹劌論戰》的寫作特點看《左傳》的敘事藝術。

  (2)以今天的理念來審視“燭之武退秦師”這一歷史事件,你從中得到的哪些啟示?

  7、課後作業

  (1)歸納整理文中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通假和文言句式。

  (2)拓展閱讀《重耳之亡》和《殽之戰》

  【板書設計】

  危在旦夕秦晉圍鄭

  臨危受命

  燭之武夜縋而出秦軍乃還

  智說秦軍

  轉危為安晉亦去之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在掌握字詞句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3.瞭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能力目標

  1.在誦讀過程中,培養學生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賞析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提高學生初步鑑賞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標

  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1.重點理解“貳、軍、辭、鄙、陪、敢、濟、肆、闕、與”10個詞語。

  2.歸納“若、說、辭、鄙、微、之”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1.藉助語境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於運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教學方法】

  1.朗讀法。自始至終以朗讀為教學的手段和依據,運用多種形式朗讀,教師誦讀、學生自讀、學生領讀等,力求做到熟讀成誦。

  2.問答法。教學過程中,多設題,巧設疑,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學生思維,使其善於動腦,敢於發言。

  3.探究拓展法。適當補充《讀本》中或《左傳》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為學生擴充套件閱讀的材料,鞏固所學知識,開拓視野。

  【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卡片、錄音機、《燭之武退秦師》朗讀磁帶、多媒體CAI課件。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步驟】

  預習提綱

  1.利用工具書,自行排除生字詞。

  2.反覆閱讀課文,結合課文下面的註釋,疏通文意。

  [教學要點]

  瞭解《左傳》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反覆朗讀課文,正音。整體感知、瞭解與本文內容相關的歷史史實,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當我們在電視中看到奧運賽場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心中會油然升起一種崇高感、自豪感、敬慕感。敬慕那些為國爭光的英雄。英雄,在人們心中是偉大的,他們為民排憂,為國解難,殫精竭慮,置個人安危於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時期鄭國的燭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學習選自《左傳》的歷史散文《燭之武退秦師》。

  二、關於《左傳》

  “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這是朱彝尊《經文考》中對《左傳》的高度評價。這裡的“左氏”,司馬遷認為是春秋時代魯國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記?十二諸侯年表》中寫到:“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東漢的班固也持此觀點,但由於文獻不足,《左傳》的作者迄今尚無定論。

  但這絲毫無損《左傳》的光輝,它是繼《春秋》之後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而又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左傳》記敘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頗具春秋時代歷史散文的特色。內容豐富,規模宏大,忠於歷史事實,生動、真實地反映了奴隸社會崩潰時期的重大變化,為後人提供了那個時代廣闊多彩的社會生活畫面。統治集團內部的各種矛盾鬥爭,各諸侯國之間頻繁的爭奪戰爭,各種禮儀制度、社會風俗、道德觀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在《左傳》中都有大量記載。

  總之,《左傳》無論對後世史學和後世文學都有極大的影響,在藝術上的成就令人驚歎,為後世敘事散文樹立了典範。

  三、放錄音

  (學生整體感知課文,鞏固對生字詞的掌握)

  出示投影:

  下列加點字讀音全對的一項是()

  A.夜縋而出(zhuì)秦軍汜南(sì)函陵(hán)

  B.共其乏困(ɡnɡ)逢孫(pánɡ)朝濟而夕設版焉(zhāo)

  C.失其所與(yù)不知(zhì)若不闕秦(jué)

  D.夫戰,勇氣也(f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ū)

  答案:D

  此題重點考查多音字、通假字的讀音。A項“秦軍汜南”的“汜”應讀作“fàn”,“汜南”是地名,讀“sì”時,應是“汜水”。B項“共其乏困”的“共”通“供”,應讀作(ɡōnɡ),即讀作“通”字的讀音。C項“失其所與”的“與”在此有結交、親附之意,“所與”是“結交的”“親附的”,所以應讀作“yǔ”。

  (教師範讀課文,學生齊讀課文,整體感知)

  提問:《燭之武退秦師》一文記敘了春秋時期的一件什麼事?

  明確:秦軍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隻身前往秦國,說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場戰禍。

  四、簡介秦晉圍鄭形勢,瞭解與本文內容相關的歷史事實

  多媒體顯示:

  秦晉圍鄭形勢圖

  這是秦國,都城為雍。這是晉國,都城為絳。這是鄭國,都城新鄭。晉鄭彼鄰,秦如攻打鄭國,的確如燭之武所言:“越國以鄙遠。”當時,晉軍駐紮在函陵,即新鄭縣北;秦軍駐紮在汜水南面,離新鄭也不遠。大軍壓境,鄭國危如累卵。《燭之武退秦師》中記敘的就是秦晉攻打鄭國之前展開的一場外交鬥爭。燭之武是這場外交鬥爭的主角,他身負君命,隻身赴秦,說退秦軍,實屬不易。

  當時,秦、晉、鄭三國的關係十分複雜,瞭解與此文相關的歷史史實,對我們學好這篇課文十分重要。

  多媒體顯示:

  秦立晉君(公元前651年)

  這一年,晉獻公卒,晉國陷入混亂。晉國大夫裡克殺了晉獻公的庶子夷齊、卓子。並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後又派人迎接獻公次子夷吾。夷吾採納了大臣呂省、郤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東之地予秦。於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即晉惠公。這就是文中所言“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君”即秦穆公,“晉君”即晉惠公,“賜”則指“秦立晉君”之事。

  惠公背約(公元前650年)

  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後,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後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這就是文中“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指秦穆公,“許君焦、瑕”則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應予秦河東之地一事。秦晉兩國之間的關係從此出現了裂痕。

  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

  這一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後,離開齊國。經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文中“以其無禮於晉”一事。

  鄭楚結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晉楚爭霸中原,戰於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

  當時,鄭國處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自無禮於重耳之後,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楚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於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於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於楚也”。

  《燭之武退秦師》這個故事發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只相隔兩年。因此,秦、晉圍鄭實屬城濮之戰的餘波。

  五、教師作朗讀常規指導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意思指反覆誦讀,文意會愈加清晰,學習文言文更是如此。因此同學們要勤於讀,認真讀,非常投入地、研究性地讀。那麼,如何才能讀好文言文呢?

  文言文朗讀應特別注意停頓、語速、重音、語氣等。

  關於停頓。朗讀時常在句子前後和中間作或長或短的停頓,一方面出於換氣的需要或使層次分明,另一方面為了充分表達思想感情。朗讀中的停頓一般有語法停頓和邏輯停頓。標點符號的停頓長短為“、”<“,”“;”,“:”<“。”,“?”“!”<“……”,這個長短的確定也不是絕對的,應根據語言環境和表達的需要適當掌握和處理。段落內部、句群之間的停頓要長些,段落之間的停頓又要稍長些。朗讀駢體文或詩歌,要注意節奏停頓,節奏停頓連而不斷,與“、”停頓稍有區別。另有邏輯停頓,在沒有標點符號處,為加強語氣、闡明觀點、表達感情,也應作停頓(這些將在具體的語段中提示)。

  關於語速。議論文和說明文以中速為宜,其他文體(如記敘類、抒情類)則依據情節的進展和感情表達的需要來安排。如內容是激動、歡快、緊張,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邁奔放時,語速要相對快一些;如內容是痛苦、悲傷、低沉、抒情的時候,語速要相對慢一些。

  關於重音。朗讀時,句子中的某些詞語需要重讀,比如句子中作謂語的動詞要重讀。例如“晉軍函陵,秦軍汜南”中重讀的詞語為“軍”;表示性狀和程度的狀語常常也要重讀。如“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太后盛氣而揖之”中重讀的詞語應為“面”“盛氣”;表示性狀強調的定語要重讀,如“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中重讀的詞語應為“億丈”“不測”;表示結果或程度的補語要重讀,如“卻匈奴七百餘里”“非抗於九國之師”,其中“七百餘里”“九國之師”應重讀;疑問代詞、指示代詞常常需要重讀,如“當此之時……”“此四君者”中“此”要重讀。除以上五種外,句子中某些需要突出或強調的詞語常常也需重讀,這是因不同的語境而定的,故放在具體篇目中指導。

  關於語氣、語調。古漢語中的語氣同現代漢語一樣,有陳述語氣、疑問語氣、祈使語氣、感嘆語氣,應讀出句子的特有語氣。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疑問語氣讀升調,感嘆語氣讀降調。

  (這些內容同樣適用於其他篇目的朗讀指導,故後面將不再贅述)

  (再次放錄音,提醒學生要認真聽。聽完錄音,學生齊讀,教師指導。速度較現代文要慢,句讀要清)

  六、指導學生誦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誦讀指導:“晉侯、秦伯圍鄭”要用中速讀,要讀出大兵壓境的那種壓抑感。“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是本段的關鍵句,語速要緩慢、語調要穩重,尤其是“且”處應稍作停頓,“也”字要拖長聲音。此句讀完,稍作停頓,再起後句“晉/軍函陵,秦/軍汜南”。“晉”“秦”之後要略作停頓,因為“晉”“秦”兩個詞在句中充當主語。兩句中的“軍”要重讀,因為“軍”在此名詞活用為動詞,當“駐紮”講。

  (教師領讀,學生齊讀,讀後,請一個學生翻譯此段)

  提問:“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則道出了什麼?請結合所提供的相關史實回答。

  明確:“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應譯為: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以其無禮於晉”則指公元前637年晉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過鄭國,鄭文公不禮之事。“且貳於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前鄭文公背晉助楚,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城濮之戰,楚敗,鄭文公又與晉侯結盟之事。道出了晉國攻鄭的原因,是本段的關鍵之處。

  提問:本段很短,僅25個字,卻道出了很多內容,除了“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這一原因外,還有什麼?

  明確:“晉軍函陵,秦軍汜南”,秦晉圍鄭,來勢兇猛;弱小鄭國,危在旦夕。鄭國的危急形勢,為“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板書:鄭危在旦夕秦晉圍鄭

  (學生再次齊讀第一自然段,嘗試背誦)

  七、佈置作業

  1.閱讀《語文讀本》中《晉公子重耳之亡》一文“及鄭,鄭文公亦不禮焉……況天之所啟乎?弗聽”一段,進一步瞭解相關史實。

  2.反覆誦讀課文。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瞭解《左傳》的成書過程和基本知識,重點了解其語言特點。

  2、掌握文言詞“若”、“說”、“辭”、“鄙”、“微”、“之”在本文中的用法。

  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語。

  2、讀背課文。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課文,簡介《左傳》。

  參見P56註釋,補充:《左傳》是“十三經”之一,它和《公羊傳》、《穀梁傳》都是為解釋《春秋》而作,所以被稱作“春秋三傳”。《左傳》不僅是我國最早最完備的編年體史書,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學作品,成為歷代散文的典範。它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人物的言行,記事條理清楚,敘述精確,詳略得當。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

  “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

  二、介紹背景。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鄭有兩事得罪了晉國:其一,晉文公重耳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其二,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出兵幫的是楚國,而此役楚國失敗。

  燭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終得不到升官,在鄭國一直擔任“圉正”(養馬的長官),大概相當於《西遊記》裡所說的“弼馬溫”吧。被舉薦使秦時,已年過七十,鬚髮皆白,身子傴僂,步履蹣跚。

  三、學生自讀課文。

  閱讀注意點:讀準音,讀順句。

  四、串講第一段。

  重點講清以下文言詞句:

  1、且貳於楚也——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

  2、晉軍函陵——軍,名詞動用,駐軍、駐紮。

  概括內容:

  第1段,寫秦、晉圍鄭。原因:晉國要報復其無禮,與秦沒有多大的利害關係。敵我雙方力量對比懸殊,但晉是有機可乘的。這就為下文燭之武退秦師的成功埋下了伏筆。

  五、自讀並討論第二段

  重點講清以下詞句:

  1、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之: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2、無能為也已。——不能做什麼了。無能:不能夠。已:同“矣”。

  3、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是:這。

  概括內容:

  第2段,寫燭之武臨危受命。

  文中寫了個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

  ①對燭之武有足夠的瞭解。

  ②對鄭、秦、晉三國的形勢有充分的預見性。但寫他是為寫燭之武服務的,人未出場已引起了讀者的強烈關注。

  文中還著力寫了鄭伯,他勇於自責,從諫如流,更能以情動人,以誠動人。

  燭之武可以說是壯士不遇,英雄末路。但是,他滿腹牢騷,滿心委屈,但能以國事為重,深明大義。

  六、熟讀背誦第1、2段。

  七、作業

  1、翻譯句子。

  2、課後作業

  3、背誦課文。

  4、完成練習三。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

  1、譯句: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我年輕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幹什麼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我未能早先重用您,現在危急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

  二、串講導讀第三段。

  重點講清以下詞句:

  1、敢以煩執事——冒昧地拿(這件事)麻煩你。意思是說,(如果滅了鄭國對你秦國有好處,)那麻煩你就來滅了我們吧。

  2、焉用亡鄭以陪鄰——為什麼要幫晉國來滅了鄭國,而增加你的鄰邦晉國的土地呢?

  3、夫晉,何厭之有——晉國有什麼時候會滿足的'呢?

  這是個用“之”來提賓的疑問句。初中時學過的提賓的“之”有:

  ①何陋之有?

  ②蓮之愛,陶後鮮有聞。

  ③菊之愛,同予者何人?

  ④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4、秦伯說,與鄭人盟——秦伯高興了,與鄭國訂立了盟約。盟,名詞動用,釋為訂立盟約。

  概括內容:

  第3段,寫燭之武說退秦師。

  燭之武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他之所以能說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處處為秦國著想(表面看來),理由充分:

  ①越國鄙遠,不現實。

  ②鄰之厚,己之薄,得不償失。

  ③結交鄭這個東道主,好處多。

  ④秦國好過河拆橋,忘恩負義。

  說秦的結果是:

  ①秦鄭訂立盟約。

  ②秦國駐兵守鄭。

  三、串講導讀第四段。

  重點講清以下詞句: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那個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參見文下注釋。微,假如沒有。初中時學過“微斯人,與誰與歸?”這個句子,其中的“微”也是這個意思

  2、吾其還也——我們還是回去吧。其,語氣詞,表商量語氣。初中時學過這類例句不少:

  ①其真無馬也?(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表反問語氣。)

  ②其真不知馬也?(恐怕實在是不認識千里馬吧。其,表推測語氣。)

  ③其如土石何?(能把泥土和石頭怎麼樣呢?其,表疑問語氣。)

  ④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可要答應我啊!其,表面看是商量,實際上是威脅語氣。)

  ⑤其何能勝?(那怎麼能取勝呢?其,表反問語氣。)

  3、亦去之——也離開了鄭國。去,離開。(這個詞的古今義剛好相反。今義表示到……地方。例如:

  ①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②則有去國還鄉,憂讒畏譏。)

  概括內容:

  第4段,寫晉師撤離鄭國。

  晉文公是頭腦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不仁”只是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實質;“不武”,則是因為勝敗難以預料。這是一種隱忍不發、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正是晉文公終成霸業的根本原因。

  四、總結全文。

  本文的主要特點是:

  ①伏筆與照應得當。

  ②情節波瀾起伏。大軍壓境——佚之狐薦燭之武——燭之武發辭——晉公平息燭之武的怨氣——燭之武出使退敵成功——子犯建議攻秦兵——晉公再曉之以理。

  ③敘事詳略得當。

  五、課堂練習

  1、練習二譯句。

  2、練習三辨詞。

  六、課後作業

  1、背誦課文。

  2、預習《勾踐滅吳》。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瞭解《左傳》常識,在文中揣摩其特色

  2、理順課文思路,有感情地熟讀、背誦

  3、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燭之武、佚之狐和鄭伯)

  4、積累重要的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提高文言閱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賞析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理解燭之武的說服藝術

  【教學方法】

  讀議講練法,在朗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問題,老師在其中點

  撥、總結,最後以一定練習鞏固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介紹相關背景

  2、認識《左傳》

  3、整體感知,研讀故事的一、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匯入:

  由“春秋五霸”談到大小諸侯間的“春秋無義戰”。晉文公、秦穆公結成軍事同盟,聯合攻打鄭國,大軍壓境,鄭國會有什麼反應呢?不能束手就擒,在這個緊要關頭,英雄出現了,他是誰呢?

  二、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整體感知,依據題目瞭解故事梗概。

  討論明確: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隻身前往秦國,說服秦君,免去一場戰禍。(結合秦晉圍鄭的相關背景)

  三、《左傳》

  司馬遷認為是春秋時代魯國盲人史官左丘明所著。《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而又完整的編年體史書。以記事為綱,時間為序,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後人評:文字若雲月,高深若山海)。以前學過的有散文《曹劌論戰》。

  四、老師範讀,學生自主解決字音、斷句。

  函(hán)泛(fàn)佚(yì)縋(zhuì)

  闕(quē)朝(zhāo)逢(páng)杞(qǐ)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五、請一學生讀(字音、斷句)

  六、學生齊讀(把握感情,疏通思路)

  七、第一自然段

  1、誦讀提示:“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語速較慢,晉/軍/函陵,秦/軍/泛南(齊讀)

  2、用原話回答秦晉圍鄭的原因

  明確:無禮於晉,且貳於楚

  3、秦晉圍鄭,鄭國的形勢怎樣?

  明確:危在旦夕,國運懸於一線

  (找一學生讀)

  八、第二自然段

  1、誦讀提示:

  “國危矣”讀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要讀得堅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讀得要低沉。鄭伯的話要讀得心平氣和,沒有絲毫的不滿。

  (找一學生讀)

  2、面對國難,鄭國的君臣如何應對?

  明確:①佚之狐出謀劃策,力薦燭之武

  ②鄭伯從諫如流,感動了燭之武

  ③燭之武面對鄭伯的誠意,深明大義

  (齊讀)

  九、小結

  主人公燭之武在佚之狐的推薦下,不計前嫌,以國家利益為重,夜訪秦營,勸說秦伯退軍,表現他的大智大勇,體現了一個“大丈夫”的形象。人老心未老,是曹操筆下的老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背誦課文

  2、理解燭之武的愛國精神

  3、研讀課文的三、四自然段

  一、匯入:檢查學生背誦情況,大家集體背誦。

  燭之武不費鄭國的一兵一卒,靠著自己的能言善辯說服秦伯,瓦解秦晉軍事同盟。那麼燭之武是怎樣勸說秦伯,退了秦軍的呢?今天我們就要深入其中,探個究竟。

  二、第三自然段

  1、誦讀提示:從“秦晉圍鄭”開始到“君亦無所害”。要讀得平穩,不卑不亢,到揭露晉國的貪婪和出爾反爾時,毫不留情的批評帶有憤激之情。

  2、請一學生讀(揣摩)

  3、理出燭之武說服秦伯的思路?他是站在誰的立場上的?

  明確:先秦後晉,秦:一利一害;晉:貪得無厭。站在處處為秦國考慮,時時替秦國著想的立場上的。

  4、燭之武成功了嗎?他用了什麼方法成功的?

  明確:成功了,秦伯高興地與鄭國結盟,班師回朝。以子之

  矛攻子之盾。

  從地理角度上看,越國鄙遠,只能是亡鄭賠鄰。

  從邏輯角度上看,舍鄭為主,供行李往來乏困。

  從歷史角度上看,晉不可信,背信棄義只為己。

  5、燭之武從臨危授命到智退秦師完成了什麼樣的一個形象呢?

  討論明確:志士:不計前嫌,為國分憂

  勇士:慷慨應允,冒險出訪

  辯士:巧避鋒芒,直擊要害

  概括:一個深明大義,機智勇敢,能言善辯,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外交家。

  6、大家集體齊讀(體味)

  三、第四自然段

  1、誦讀提示:晉侯的話要緩慢,體現他的深思熟慮。

  2、請一學生讀(揣摩)

  3、晉侯對於撤軍說了幾點理由?你認為哪點最重要?

  明確:三點理由(不仁,不知,不武)。他的依據是秦晉聯盟只可維護不可破壞,不能因為一個鄭國而壞了大事,體現晉侯作為一代霸主的高瞻遠矚。

  應該是“失其所與,不知”,晉侯考慮的是長遠的利益,想借助秦國的力量有更大的作為,體現他的野心和謀略。

  4、大家集體讀(體味)

  四、揣摩本文特色

  後人譽lt;lt;左傳gt;gt;是:文采若雲月,高深若山海。請結合本文的有關內容,談談你的認識?

  討論明確:文采:①伏筆,開篇強調秦晉圍鄭的原因突出晉鄭之間的矛盾,而秦鄭之間則沒有多大的分歧,為下文燭之武的直擊要害作了鋪墊。另外秦晉兩軍分地駐紮也為燭之武說退秦師提供了方便。②波折,鄭國危在旦夕,能擔當此重任的燭之武卻以自己年歲已高為由來推辭。秦伯退兵後,晉國的大臣子犯卻請求晉侯進攻鄭國,情節波瀾起伏讓本文充滿懸念。③詳略,把主要筆墨用於燭之武怎樣說退秦師的問題上,著力透過對話烘托燭之武的形象、對於秦國和晉國如何退兵的則一帶而過、

  高深:主要在人物。短短的二百九十多字就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春秋風雲圖,人物個性鮮明,栩栩如生。佚之狐的唯才是舉,鄭伯的知人善用,秦伯的從諫如流和晉侯的審時度勢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全班齊讀(體味)。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瞭解《左傳》的有關知識以及在中國文學上的地位。

  2、理解詞語:貳、軍、鄙、陪、封、行李、共、濟、肆、闕;

  3、整體把握文章結構,理清思路,根據文意背誦課文。

  4、賞析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學習古人在國難當頭時,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1、誦讀課文,理解詞語:貳、軍、辭、鄙、陪、行李、共、濟、肆、闕、說;歸納義項:若、夫、微、之。

  2、整體把握文章結構,理清思路,根據文意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藉助語境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於運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講解法。

  3、討論法。

  【教具準備】

  多謀體。

  【課時安排】

  2課時。

  【預習要求】

  1、根據課文註釋疏通字詞句,標誌有關難以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2、查閱有關資料瞭解作品以及寫作背景。

  【教學流程】

  一、匯入課文

  古代有句話:一言九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這句話說明口才的重要性。無獨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說:“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裡,都抵得上五個師。”一個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個師嗎?今天我們透過學習《燭之武退秦師》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二、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明確結構,理清思路

  1、齊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⑴ 第一遍學生齊讀。

  ⑵ 第二遍聽錄音。

  2、聽課文錄音,糾正字音、句讀。

  晉/軍函陵,秦/軍錟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朗讀第二段,結合語境準確把握人物身份,體會文言文的語氣。分角色朗讀(學生自己談應該如何讀)。

  4、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提示:本文記述了秦、晉聯合攻打鄭國時的一個故事。鄭國被秦、晉兩個大國包圍,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儲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說服了秦伯。秦伯不僅撤走了圍鄭的秦軍,而且派兵保衛鄭國,迫使晉國也不得不撤兵,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

  5、秦晉兩國為什麼要聯合攻打鄭國?課文中是如何表述的?

  提示:“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引出背景材料:(學生回答預習情況,教師補充、點撥,並出示課件中有關的地圖)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為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後發動了這次戰爭。

  晉國為什麼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秦、晉圍鄭形勢圖:

  6、退秦師的結果怎樣?用原文回答。

  明確:秦“乃還”,晉“亦去之”。

  7、明確寫作思路(結合板書明確思路,並過渡到下一個環節)。

  提示:為什麼退──怎樣退──退的結果。“怎麼退”是課文的主體部分。

  三、重點探究第三段

  要求:

  1、同學之間互相討論該段的字詞句,質疑、解疑。

  2、思考:燭之武是怎樣說退秦軍的?

  生探究學習中可能遇到的難解的字詞以及問題舉例:

  1、封:

  ⑴ 既東封鄭(“封”,會意字,從土從寸,表示帝王向諸侯分封土地。本義封賜。還可引申作名詞,指疆土,疆界。如《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這裡作意動詞,“以……為疆界”的意思。)

  ⑵ 又欲肆其西封(用做名詞,即當“疆界”解。)

  2、鄙:

  越國以鄙遠(形聲字,從邑,表示它是地域區劃的名稱,聲。按周制,都城的近郊叫鄉,遠處叫遂。鄙是遂所屬的一級居民單位,也泛指邊遠地區或農村。如彭端淑《為學》:“蜀之鄙有二僧。”作名詞講;這裡屬詞類活用,是名詞的意動用法,意思為“把偏遠的地方當做邊邑”)

  3、之:

  鄰之厚,君之薄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行李之往來(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君之所知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的標誌)

  將焉取之?(代詞,代土地)

  戍之,乃還。(代詞,代鄭國)

  4、敢以煩執事:冒昧地用這種方式麻煩你。

  5、“君”字出現9次,其中8次是對秦穆公說的,1次是說晉國的。體現了燭之武替秦考慮,不為己謀的思想。他在有意無意間離間秦晉關係,使秦伯不但“去鄭”,而且派人“戍之”。其中用語委婉而有氣勢。

  6、內容:“夜縋而出”,進一步說明了鄭國形勢之嚴重。秦、晉已完全包圍了鄭國,連城門也打不開了。從側面襯托燭之武這一形象,突出他的勇敢。

  第一層(“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說明秦、晉圍鄭,鄭國必亡。欲揚先抑,提出問題。燭之武好像置身於鄭國之外,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說話的,這自然會引起秦伯的好感,願意聽他把話說完,從而為進一步打動秦伯提供了可能。

  第二層(“若亡鄭而有益於君”至“君之薄也”),說明亡鄭只對晉國有利,對秦國有害無益。燭之武指出,秦、鄭相隔遙遠,晉、鄭卻是近鄰,因此亡鄭只能對晉國有利,對秦國不但沒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鄰之厚”而顯得“君之薄”。鑑於秦、晉目前尚是盟國,燭之武的措辭是委婉而謹慎的,他沒有立即指出秦、晉聯盟的虛偽性,卻巧妙地點明秦、晉畢竟是兩國這一事實。這既符合實際,又從根本上動搖了秦、晉聯盟的基礎,這不能不讓秦伯動心,秦國當然不會幫助晉國成就霸業而使自己的國力相對削弱。(以退為攻)

  第三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說明儲存鄭國,對秦只有好處。如果說上一層是分析危害動搖秦伯的話,這一層則是以利益引誘秦伯了。假如燭之武繼續在秦、晉關係上做文章,很有可能引起對方的反感。因此,他換了一個角度,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可能有的種種好處。當然,這些好處的前提,就是要秦國放棄進攻鄭國。這樣一分析,攻鄭與友鄭的利弊輕重,自然就擺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層(“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至“唯君圖之”),燭之武察言觀色,又不失時機地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係,說明晉國曾對秦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赤裸裸地挑撥秦、晉兩國的關係。從歷史說到現實,燭之武又進一步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滅鄭之後必然要進犯秦國。這樣一發揮,秦國意識到自己的危險,不僅與鄭國訂立了盟約,還反過來幫助鄭國。

  透過學生討論,小結燭之武說服秦伯的藝術(出示課件):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欲揚先抑,以退為進);

  亡鄭導致鄰之厚,君之薄也(闡明利害,動搖秦軍);

  舍鄭,君亦無所害(替秦著想,以利相誘);

  晉國貪得無厭,君之所知也(引史為例,挑撥秦晉)。

  這段說辭,只有125字,表現出燭之武高明的心理戰術和精彩的外交辭令。他看準了秦晉聯合攻鄭各有所圖,而若取鄭則客觀上只會對晉有利,而對秦不僅無利,還會招禍。若秦穆公明白了這一層,就很可能反過來棄晉幫鄭,燭之武抓住了秦穆公這一心理、曉之以利害,終於打動了對方。而燭之武的說辭更妙之處在於他心裡處處為鄭著想,但口口聲聲說的是為秦,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說辭,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層層緊逼,句句打動對方,顯示出極強的說服力。

  四、結課

  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亞里士多德說過:“只有在適當的時候,對適當的事物,對適當的人,在適當的時機下,以適當的方式發生的感情,才是適度的最好的感情。”燭之武正是運用最恰當的勸說方式處處為秦著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挑撥秦晉關係,終於打動了秦穆公,使秦穆公“乃還”,從而保全了鄭國。這是燭之武智慧的體現,更是他辯論語言的魅力所在。

  【板書設計】

  燭 為什麼

  之 以利相誘

  武 怎麼退 替秦著想

  退 挑撥秦晉

  師 退的結果

  【評課與反思】

  教完該課回頭思考,特總結如下:

  一、評課

  專家的評課情況彙總:

  1、誦讀的巧妙處理,詞語、斷句體現巧妙,並且在誦讀中解決語言知識。

  2、對背景知識的介紹打破常規,比較自然,恰到好處。

  3、對教材的處理突出主體部分,重點明確。

  4、引導學生在探究中,文言文知識的落實、寫作、藝術表達技巧相結合。

  5、板書與多媒體的完美結合,學生回答時邊板書要點、邊總結,體現對學生的尊重與評價,讓學生在思考的同時得到知識的總結。

  6、課堂結構自然、舒服,教師有親和力。課堂上讓學生髮現問題──小組交流──互相解決,體現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對學生的尊重。

  7、文中涉及到晉國的事情,能否從晉國的角度入題。

  二、自評

  1、課堂結構自然完整,結語與導語圍繞課文內容,並遙想呼應,思路清晰、嚴謹,關注每一個細節。

  2、突出文言文的文體特點,注重誦讀教學,引導培養學生誦讀的習慣和能力。而且三個段落三種不同的處理方法,體現教材特色、學生特點,以及教材處理的靈活性。

  3、教學重點鮮明,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體性,引導學生思考──交流──協作,從而在集體的智慧中完成學習任務。

  4、充分尊重學生,及時評價(包括口頭評價和板書)學生、鼓勵學生,挖掘學生學習的潛力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5、教師語言自然、親切,富有感染力和時代感,教態自然而有親和力。

  6、從整個課堂看來,氣氛活躍,師生互動配合緊密,能有效體現教師有效地教和學生有效地學的原則,學習效果較好。

  7、課堂上回答問題的人中,男生多,女生少。說明自己在課堂上對學生的關注值得反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