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案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案1
一、教學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透過研究,瞭解讓紙“站”起來的方法,探究影響紙“站”穩的因素,瞭解生活中其他物品的穩定性與這些因素的關係。
能力目標:在對比實驗中養成學生觀察與傾聽的習慣。在研究過程中培養學生髮現問題,並透過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能夠運用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並在生活中加以應用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本次活動透過三次由淺入深的實驗,使學生熟練掌握了實驗的操作步驟,能夠充分考慮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合理設計對比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測是否準確。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活動中,幫助學生樹立用實驗法、比較法等科學的方法求證問題的觀念,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團結協作的意識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不斷探索的精神。
二、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拴魚線的紙、大小相同的紙、高度不同的紙、重量不同的紙、底面積不同的紙、風扇。
學生準備:剪刀、格尺
三、教學流程
1、創設情景、確定主題
教師從一個小遊戲匯入本課。由一張拴著魚線的紙“站”在桌面上這一有趣的現象,引起學生對紙的興趣。然後,用一張普通的紙重複實驗,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由此引入課題——《讓紙“站”起來》。
2、發現問題,自主探究
(1)讓紙“站”起來
揭示課題之後,首先教師提出讓紙“站”起來的要求。學生根據要求進行活動,想盡一切辦法讓紙“站”在桌面上。教師將比較有特點的作品擺在講臺上,然後請同學們想一想,“這樣一張平面的紙,是怎麼站起來的?”從而得到“透過改變紙的形狀,可以讓紙‘站’起來。”這一方法。
(2)讓紙“站”得更穩
①紙“站”得更穩與形狀有關
教師根據前一個實驗內容提出難度更高的要求——“看誰想到的方法能讓紙‘站’得更穩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學生完成作品之後,先在組內進行第一輪選拔,然後每組推薦一個作品在全班展示。
接下來,請同學們猜一猜,“哪一個作品站得更穩?為什麼?”此時,學生提出的看法都是自己的猜測,引導學生討論“怎樣用科學的方法加以證明。”之後,學生提出各種不同的方法,並在不斷的致疑和完善中,總結出實驗步驟。各組派一個代表按照實驗步驟,對推薦上來的作品加以驗證,並得到結論——紙“站”得更穩與形狀有關。
②紙“站”得更穩與高度、重量、底面積有關
學生猜測“紙‘站’得更穩還與什麼因素有關?”,總結歸納成三個因素,分別是高度、重量、底面積。各組選擇一個研究內容,用上一個環節的方法加以驗證。各組演示驗證過程,並揭示結論——讓紙“站”穩的因素有形狀、重量、高度、底面積。
③在生活中的應用
結合讓紙“站”穩的四個因素,聯想到生活中的其它物品。教師首先講述自己遇到一個問題。“前不久我剛剛搬家,為了裝飾房間,買了一個漂亮的花瓶,還有一些富貴竹。誰知,我把竹子插到花瓶裡的時候,花瓶總是東倒西歪的站不住。”學生針對這一具體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
教師出示生活中的其它物品,請學生觀察“這些物品透過改變什麼因素達到穩定的目的?”學生列舉生活中類似的例子。
四、活動延伸
學生透過本次活動了解形狀、高度、重量、底面積這四個方面不但是影響紙“站”穩的因素,而且也影響著其它物品的穩定性。透過改變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可以達到更穩定的目的,從而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讓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服務於生活。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案2
一、指導思想
一是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為指導,積極探索課程改革新路,著眼於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現狀,發展學生的全面素質,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培養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促進辦學特色的形成。
二是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要目的。開設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透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和對自我的責任感;拓展教學活動空間和活動內容;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應用中學習,並主動參與社會、生活。為學知識、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臺,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二、活動目的要求
1、增進學生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增強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
(1)走進自然,增進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理解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絡。
(2)關心自然環境,自主探究自然問題,具有環保意識;
(3)參與環境保護的活動,增強環境保護能力。
2、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和社群服務,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並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1)走入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理解個體與社會的關係;
(2)關心社會現實,主動探究社會問題,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社群活動,服務社會,發展社會實踐能力;
(3)遵守社會行為規範,養成社會交往能力,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具有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能力,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1)反省自我,增進自我認識,確立自信,樹立人生理想,積極進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3)瞭解與認識現代生產和勞動技術,端正勞動態度,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4、進行課題實驗和課題研究等。在廣泛的調查、採訪和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豐富的各種知識,撰寫實踐性的記錄等。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資訊的能力,養成主動獲得資訊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資訊素養、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
(1)學會自主提出問題、制定獲得方案,並組織實施;
(2)形成自主收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3)開展問題探究,體驗探究過程,對感興趣的自然問題、社會問題和自我問題進行深度探究;
(4)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形成問題意識,發展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三、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透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透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親身體驗實踐,開闊視野,瞭解資訊科技、勞動技術、社群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資訊資料的搜尋,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踐實證的方法。
4、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的良好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四、活動措施和注意事項
1、課題的選擇力求從本地資源入手,從培養學生應具備哪些方面的綜合能力進行全盤考慮,要對提出的課題進行反覆的論證,在開展活動課之前,要儘可能地激發。
2、透過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聯絡,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3、積極開發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初步形成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
4、注重與其它學科領域的合理整合,提高綜合實踐活動實效。
5、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綜合實踐活動,開發具有學校特色、本地資源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題內容,與教導處、德育處聯手,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
6、努力探索對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活動情況的評價機制,注重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性評價。
7、努力體現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時間安排:每週安排1課時
製作動物的標本——千姿百態彩蝶飛
準備階段: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
(1)回憶課外自己在哪些地方見過蝴蝶以及自己對蝴蝶知識的瞭解。
(2)課前收集蝴蝶的圖片和標本。
教學目標:
(1)學生透過各種途徑收集各種蝴蝶的標本和圖片,瞭解蝴蝶標本的製作方法,瞭解各種蝴蝶的相關知識。
(2)培養學生對大自然中蝴蝶的喜愛。
(3)培養學生收集資訊、整理資訊的能力。
(4)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1、課件出示大自然中的各種蝴蝶圖片,師生共同欣賞。
2、教師導言:自古以來,蝴蝶就是美麗的代名詞,它的體態輕盈、舞姿優雅。每到春暖花開的季節,在祖國的原野、溪畔、山谷和花園,到處都可以看到許多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為大自然的春光平添許多景色。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大自然,走進蝴蝶的王國。(出示課題:千姿百態彩蝶飛)
(二)探究活動一:收集蝴蝶的標本和圖片。(課前收集,課堂上彙報展示)
1、聯絡實際談談自己對蝴蝶的認識。你在哪兒見過蝴蝶?蝴蝶有什麼特點?你還知道關於蝴蝶的哪些知識?
2、介紹自己收集的蝴蝶標本和圖片。蝴蝶的圖片可以從書籍、明信片、郵票中收集,也可以上網去收集。你還可以走進大自然,捕捉美麗的蝴蝶,把它夾在書頁裡,製作成一個簡易的“蝴蝶標本”。全班交流:你收集了哪些蝴蝶的圖片和標本?
3、瞭解蝴蝶標本的製作方法。(出示蝴蝶標本)一些同學帶來了精緻的蝴蝶標本,你知道它是怎樣製作的嗎?(出示製作方法和圖片)捕捉:用蚊帳布做一個漏斗狀的捕蟲網。用網捕捉時動作要輕快,這樣才能保證被捉的蝴蝶體形完整。特別注意不要損壞它的觸角。壓制:把蝴蝶用紙夾住,用手輕捏頭部使之死亡。捏時要注意保持體形和各器官完整無缺。用吸水紙或皺紋紙將蝴蝶腹部的內臟全部擠出(也可用注射器吸出)。定型:將擠去內臟的蝴蝶用大頭針固定在紙板或木板上。固定時可以保持它展翅飛翔的形狀,也可以保持它停留在花朵時的靜止形態,然後放置陰涼通風處風乾。入盒:準備一個紙盒,在盒蓋中央挖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孔,用透明紙或玻璃將這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孔蓋嚴。在紙盒的底部平放一些脫脂棉花,買一個樟腦球搗碎,遍撒在棉花上。最後將風乾的蝴蝶平放在棉花上,蓋上盒蓋,標本就完成了。如果你在盒內放一些風乾了的花草,標本將更富有自然生態之美。同學們瞭解了蝴蝶標本的製作方法,有機會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也來做一隻蝴蝶標本。
(三)活動二:
1、同桌合作完成“蝴蝶板報”。剛才,大家展示自己的蝴蝶圖片和標本,現在請同桌兩位同學把圖片和標本彙集起來,辦一張“蝴蝶板報”看那兩位同學的板報辦的最好。評一評誰的板報最好
2、下面,請每人提供一幅蝴蝶圖片或一個標本,按下圖貼上標明蝴蝶名稱、資料來源、製作者建成我們的“蝴蝶王國”。(教師引導學生完成)
(四)作業:
1、蒐集至少3個蝴蝶網站。
2、建一個你自己的“蝴蝶王國”資料夾,建立蝴蝶圖片資料庫。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案3
一日三餐是人們生活中的大事,俗話說:民以食為生。健康的飲食能提供人體生長、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營養,讓人們擁有強健的身體、充沛的精力、擁有健康的人生,對於處在生長髮育時期的學生來說就尤為重要。但是,生活中不少學生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衛生、不合理、不科學的飲食現象在學生中普遍存在。因此,展開這次活動對學生來說,既比較實用又非常有價值。活動目標:透過活動,讓學生了解飲食與健康的密切聯絡,瞭解不同食物的營養價值,養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關注自己與他人的健康。活動準備:
一、提出活動主題:
不管是胖還是瘦,都與飲食有直接的關係。你瞭解我們的飲食情況嗎?我信的飲食是否科學?飲食是否均衡?我們的身體健康嗎?哪些食物對我們的生長有好處?哪些食物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傷害?根據你的實際情況,確定一個感興趣的活動主題,在班裡交流一下,看看哪些同學與你的共同的想法?哪些同學想研究的主題與你的有一定聯絡,組成一個活動小組,明確小組的活動主題。
二、制定活動方案師:
活動主題出不了,那還是第一步喲!要使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可一定要有明確的活動計劃,與小組同學一起,對活動過程中主要研究什麼,怎樣活動、人員分工等方面進行具體的安排,相信你們一定能制定出一份周詳的活動方案。小組在書上填寫小組活動方案。
三、活動準備:
1、利用課餘時間,收集、整理飲食與健康方面的資料。
2、向父母、老師或身邊的廚師瞭解各種菜譜中的營養搭配技巧。
3、編制調查表。
4、關注身邊肥胖或消瘦或體重正常的人員,確定調查物件。
活動過程:
一、交流、整理資料
1、你找到了哪些有價值的資料?與同學們分享吧!
2、透過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你瞭解了什麼?發現了什麼?明白了什麼?
二、調查與分析
1、同學們,你平時的飲食衛生嗎?有沒有做到飯前便後洗手?有沒有吃過期、變質的食品?你的飲食習慣科學嗎?你周圍的人呢?圍繞這些內容展開一次調查,瞭解一下你和周圍人的飲食衛生。
2、分小組設計調查表。
3、學生調查。師:在我們周圍的同學中,有不少“小胖墩”或“豆芽菜”,他們平時吃些什麼呢?他們的胖與瘦和他們的飲食有關係嗎?請你作一個小調查,現試著分析一下原因。活動地點:學校、家庭、小區。活動時間:一週。分散在平時。
4、調查彙報:你是用什麼方法進行調查的?觀察分析小組成員的調查結果,你從中發現了什麼?師介紹方法:《學會分析事物之間的關係》
5、撰寫調查報告透過以上資料的收集與整理,調查與分析,前後聯絡起來看,你發現了什麼?撰寫小組的調查報告。
三、實踐活動針對學校菜餚的實際情況,結合有些同學偏食、厭食等不科學的飲食習慣,開展一次科學飲食宣傳活動,可自由組合進行設計,以建議、提醒食堂工作人員合理搭配膳食,確保學生的均衡營養,提醒、教育身邊的同學吃飽、吃好、吃出健康的身體。
1、分組討論,動手設計一條宣傳標語或擬寫一份倡議書。
2、收集整理有關飲食與健康的資料,下發給食堂工作人員。
3、在學校、家庭或社群等場所進行宣傳。
四、拓展性活動。
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一次“我是小小營養師”設計活動,比比哪組的設計棒!
五、活動總結
1、彙報與展示
(1)組內交流收集的資料,調查的內容,分析的結果,展示活動方案和活動資料,整理活動所得、改進之處。
(2)班級彙報,互相學習,共同分享。
(3)交流典型的事例、倡議書等材料,展示“我是小小營養師”設計成果。
2、收穫與體會。
透過參與本次主題活動,我們親身體驗到了資料收集、調查分析、設計宣傳等活動,一定有許多收穫與體會,把它們寫下來吧!學生寫“我的收穫”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