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課《梨子小提琴》教案(精選7篇)

大班語言課《梨子小提琴》教案(精選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語言課《梨子小提琴》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梨子小提琴》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童話故事,理解故事內容並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2、透過故事感受作品中,溫馨、友愛的感情色彩。

  3、知道與人友好相處,產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活動準備:

  圖片、錄音機,磁帶。《夢幻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圖片上這個是什麼?哦,是一個梨對不對。小朋友拿梨會做什麼。森林裡啊,有一隻小松鼠,它看到了一個梨。猜猜它會做什麼呢?好,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故事吧!這個故事的題目叫《梨子小提琴》。

  二、教師出示繪本,讓幼兒自由發揮想象講故事。

  提問引導幼兒:

  小松鼠用半個梨子做成小提琴後,森林裡發生了什麼事?

  師:

  1、狐狸看見小雞,它會怎麼說?

  2、兩隻小熊在搶餅乾,它們會怎麼說?

  3、狐狸聽見小提琴的聲音後,它又會對小雞怎麼說呢?

  4、獅子聽見小提琴的聲音後,它又會對小兔怎麼說呢?

  5、小提琴掉下一粒東西,你知道是什麼嗎?

  6、種子變成了什麼?

  7、為什麼要把梨子都變成小提琴?

  教師陪幼兒閱讀完繪本提問,故事的題目?故事中出現了那些小動物?

  三、老師講述故事。

  師:

  1、當琴聲飄到狐狸的耳朵裡,它對小雞怎麼說?(學說:我不抓你了,我要去聽音樂)

  2、當琴聲飄到獅子的耳朵裡,它對小兔怎麼說?(學說:我不追你了,我要去聽音樂)

  3、為什麼狐狸不追雞了?為什麼兩個小熊不打架了呀?

  三、完整欣賞故事,播放音樂。

  1、是什麼使森林裡變得又美好又安靜?

  2、我們要感謝誰呢?為什麼?

  3、我們小朋友平時應該怎樣相處呢?

  小結:我們小朋友也要像森林裡的小動物一樣友好相處。

  故事《梨子小提琴》

  小松鼠撿到了一隻大梨子。她把梨子切下一半做成了小提琴。琴聲傳地很遠很遠,這樣好聽的 音樂,森林裡從來沒有過。

  狐狸聽到了琴聲,對小雞說:“我不抓你了,我要去聽音樂。”獅子聽到了琴聲,對兔子說:“我不追你了,我要去聽音樂。”動物們都來到松樹下,聽小松鼠拉琴。拉呀、拉呀……星星 也來聽,月亮也來聽,森林裡又美好又安靜。

  突然,小提琴上掉下來一粒東西。咦?這是什麼呀?小松鼠說:“這是小提琴上掉下來的一個小音符。”

  第二天,地裡長出了一棵小綠芽,它多像一個小音符呀!小綠芽很快長成了一棵大樹,樹上結出了很多梨子。這些梨子呀,都被做成了小提琴,森林裡到處可以聽到音樂,到處都有快樂。

  《梨子小提琴》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溫馨、友愛的情感色彩。

  2、能用恰當的語言續編、仿編故事的部分情節。

  3、懂得與人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課件、實物梨子、動物圖片(如松鼠、狐狸、獅子、小雞、兔子、大灰狼、小羊、老虎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實物“梨子”,引出故事主題。

  師:小朋友們,這是什麼?(梨子)這會是誰的呢?(幼兒回答)

  出示松鼠圖片。

  師:這梨子是松鼠撿的,它會用來幹什麼呢?

  二、透過觀看圖片和提問,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圖一提問講述故事。

  你們看到了什麼?小松鼠用梨子做了什麼?這把梨子小提琴演奏出了怎樣的音樂?(幼兒學拉小提琴的樣子。)

  小結:松鼠用梨子做成了一把小提琴。琴聲傳得很遠很遠,這樣好聽的音樂,森林裡從來沒有過,那誰會聽到這優美的音樂呢?

  2、出示圖二,提出問題,講述故事。

  圖中有誰?在幹什麼?(狐狸捉小雞)

  師講述故事。

  提問:你們覺得狐狸捉到小雞了沒有?狐狸聽到優美的琴聲,它對小雞說了什麼?(我不捉你了,我要去聽音樂。)

  3、出示圖三,提出問題,講述故事。

  圖中有誰?在幹什麼?(獅子捉小兔)

  師講述故事。

  提問:你們覺得獅子捉到小兔了沒有?獅子聽到優美的琴聲,它對小兔說了什麼?(我不捉你了,我要去聽音樂。)

  4、出示圖四,提問:

  這時從小提琴上掉下來的一個東西,你覺得會是什麼呢?小松鼠會怎麼說呢?(小松鼠說這是從小提琴上掉下來的一個小音符。)

  它又會發生什麼神奇的事?(引出:第二天,地裡長出了一棵小綠芽,它多像一個小音符呀!小綠芽很快長成了大樹,樹上結了許多許多梨子。)

  教師小結:拉著拉著,從小提琴上掉下來一個東西,小松鼠說這是從小提琴上掉下來的一個小音符,第二天,從地裡長出了小綠芽,很快綠芽變成了大樹,而且結了許多的梨子。

  三、播放影片,完整講述故事。

  1、故事叫什麼名字?(認識字)故事發生了什麼事情?

  2、狐狸、獅子為什麼沒有捉小雞和小兔?(琴聲真好聽,動物們都愛聽音樂,就連兇猛的動物也不做壞事了。)

  3、小提琴上掉下的是什麼?真的是音符嗎?(不是音符是梨的種子)

  4、樹上結了許多梨子,為什麼都被做成了梨子小提琴呢?為什麼森林裡到處都是快樂呢?(因為大家都喜歡梨子小提琴拉出的優美音樂)

  小結:優美的音樂讓兇猛的動物不再做壞事了,還能幫助舒緩情緒。如,心情不好的時候聽音樂,能夠舒緩我們的情緒。

  四、仿編故事,幼兒表演。

  森林裡還有哪些動物會聽到這優美的音樂?它們會怎樣做?(大灰狼——小羊、老虎——兔子)

  五、活動延伸

  假如你有一把小提琴,你會做什麼?

  《梨子小提琴》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童話故事,感受作品中溫馨、友愛的情感色彩。

  2.探索並嘗試用與作品相匹配的語言和動作表演故事。

  3.知道與人友好相處,產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活動準備:

  1.實物:梨子

  2.課件《梨子小提琴》

  3.小動物頭飾

  4.事先有了解小提琴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出示梨子)師:小朋友,這是什麼?你覺得這個梨子象什麼?如果把梨子切開,你們看看象什麼?

  2.(出示小松鼠)師:有一天,小松鼠撿到了一個大梨子,它把梨子切開,變出了一樣東西,這樣東西還能發出音樂呢,你們聽。

  欣賞《夢幻曲》一遍,提問:小松鼠用梨子變出了什麼?你覺得梨子小提琴拉出的音樂是怎樣的音樂?你聽了想怎樣?

  3.教師結合課件,完整地講述故事。

  師:小松鼠拉起了梨子小提琴,動聽的音樂響了起來,小動物們聽了,會怎樣呢?讓我們一起到森林裡去看一看。

  提問:你覺得這個故事好聽嗎?好聽在什麼地方?請小朋友說說自己的想法。

  4.結合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小松鼠是怎樣拉小提琴的?請幼兒模仿。

  (2)狐狸聽到了琴聲,它是怎麼說的?說話是聲音是怎樣的?為什麼它會這樣說?

  (3)獅子聽到了琴聲,它是怎麼說的?說話是聲音是怎樣的?為什麼它會這樣說?

  (4)教師小結:琴聲真好聽,動物們都愛聽音樂,就連兇猛的動物也不做壞事了。還有哪些動物也會來聽音樂?它們又會怎麼說呢?

  (5)小提琴上掉下的是什麼?真的是音符嗎?

  樹上結了許多梨子,為什麼都被做成了梨子小提琴呢?為什麼森林裡到處都是快樂呢?

  5.組織幼兒表演故事。

  師:我們也來做森林裡的動物,一起來表演這個故事,好嗎?

  請幼兒自己選擇角色,教師提出表演注意事項。

  小動物會說些什麼話?說話時聲音是怎樣的?它們會做些什麼動作?什麼時候你會出來聽音樂。請小朋友大膽地表演出來。

  6.提問:假如你有一把小提琴,你想做什麼?

  請小朋友將自己的想法告訴老師或者同伴,或者用畫畫的方法將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

  《梨子小提琴》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梨子小提琴》是一則融文學欣賞與音樂欣賞為一體的童話故事。透過閱讀這個故事,孩子充分感受被音樂旋律與意境的美所打動並激發真、善、美的情感。設計該活動時,我把優美的意境貫穿始終,以此來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設計該活動時,首先由老師帶領孩子共同閱讀,起到引領作用,然後由孩子自主閱讀,自主探究故事的情節發展,同時還鼓勵孩子運用表演這一形式來閱讀,並理解故事。

  活動目標:

  1、在聽聽、看看、講講過程中理解故事內容。

  2、會自主閱讀圖書內容,大膽講述並積極參與表演。

  3、激發孩子孩子真、善、美的情感。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大圖書一本,幼兒用書每人一本,《夢幻曲》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半個梨子,激發興趣。

  看,這是什麼呀?是怎樣的梨子呢?你覺得這半個梨子可以用來做什麼呢?(幼兒發散性想象)

  這半個梨子到底可以做什麼呢,秘密就藏在這本大圖書裡,想看嗎?

  二、師幼共同閱讀1—3副圖,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第一副圖:在什麼地方?是誰?看到了什麼?這裡的字寶寶是怎麼講的呢?(及時表揚、鼓勵)

  第二副圖:小松鼠把梨子揹回家後,是怎麼做的?

  第三副圖:小松鼠把梨子全部吃完了嗎?還是怎麼樣的?(幼兒猜測故事內容)

  小松鼠真的把半個梨子做了一把小提琴,拿樹枝和自己的鬍子,做成一把琴弓,小松鼠在樹旁拉起了小提琴。聽音樂來了(電腦中播放《夢幻曲》音樂。

  你覺得這音樂怎麼樣?(優美、美妙)

  三、幼兒自主閱讀4—6副,仔細觀察圖片,大膽講述。

  小松鼠美妙的琴聲真好聽,還帶著一股濃濃的香味,傳得很遠很遠,這時候,森林裡誰來了,會發生什麼事呢?老師為大家準備了每人一本小書,請小朋友仔細地看看,輕輕地講講,如果有什麼不懂得可以和夥伴商量,也可問老師,好嗎?

  幼兒自主閱讀,師巡迴指導。

  (書寶寶要休息了,等幼兒全部安靜好了再開始)森林裡誰來了?發生了什麼事?(幼兒回答)那這件事在哪一頁呢?請小朋友來找找看。

  它們在幹嗎?(大獅子在追小白兔,小白兔邊哭邊跑)它是一隻怎樣的大獅子?小兔子吃掉了嗎?為什麼?誰願意把這副圖完整的講一講呢?

  那我們來把這一段驚險的事表演一下,現在我就是兇猛的大獅子,你們做害怕的小白兔。(同時播放音樂,第二遍再交換角色)

  森林裡還有誰來了?發生了什麼事?(運用同樣的方法觀察下一副圖片)並請個別幼兒表演。

  小松鼠拉呀拉呀,美妙的琴聲越傳越遠,小動物們都趕來聽音樂了(師翻到最後一頁)還有誰也來聽了?

  這半個梨子的故事好聽嗎?那這本書叫什麼名字呢?

  四、師幼完整閱讀圖書。

  下面我們再來完整地看這本書,並且大聲的講出來,好嗎?

  五、延伸活動:小松鼠拉呀拉呀,突然一粒小黑子掉下來了,後來又會發生什麼事呢?(幼兒猜測)那我們在區域活動的時候,把它畫下來,好嗎?

  活動反思:

  《梨子小提琴》是一節比較經典的大班語言活動。為了讓其更加適合我們班的孩子學習,結合本班幼兒實際,我做了一定的修改。從活動的實施效果來看,目標達成度還是較高的,活動中我注重了孩子的主體地位,始終以自己豐富的情感來感染孩子,將鼓勵的目光投射給孩子,始每個孩子都能充分運用自己的思維去想象,極大地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同時在設計提問的時候還注意到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一環扣一環,儘量做到讓每一個提問都比較有價值、有意義。

  《梨子小提琴》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熱愛和平,與同伴之間友好相處和共同分享美好事物的情感。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感受音樂的美。

  4.透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5.透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小提琴音樂、小提琴模型。

  2.小松鼠頭飾、狐狸頭飾、小雞頭飾、老虎頭飾、兔子頭飾等。

  3.自制大圖書一本。

  4.梨子樹一棵,自制梨子小提琴若干。

  活動過程:

  1、匯入:以小松鼠演奏小提琴曲匯入主題,為故事的講述創造氛圍,讓幼兒感受小提琴曲的美。

  (1)你喜歡音樂嗎?

  (2)音樂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呢?

  (3)聽,你們想知道這段音樂是誰演奏的?請他出來吧﹗

  2、配班老師以小松鼠的身份出現,討論小提琴的外形。

  3、出示大圖書中的一幅,引導幼兒想像創編故事內容。

  (1)這是在什麼地方?

  (2)小松鼠撿到了一個大梨子他會怎麼做呢?

  (3)它為什麼要做小提琴?

  4、隨著音樂完整觀察圖書一遍,讓幼兒說自己的感受。

  5、結合畫面教師講述故事一遍,並詳細分析故事內容。

  (1)小松鼠發現了大梨子是怎樣做的呢?

  (2)讓我們也來學一學小松鼠拉琴的樣子閉上眼睛吧!

  (3)狐狸聽見了什麼?它會對小雞說什麼呢?

  (4)獅子聽見音樂,它會怎樣做呢?

  (5)種子落到地上會怎樣?

  (6)假如你是小松鼠,看到那麼多的梨子,你會怎麼做呢?

  6、運用多媒體欣賞第二遍故事後,討論:

  (1)如果沒有音樂,森林會是什麼樣呢?

  (2)如果你聽見了音樂,你想幹什麼?

  (3)小松鼠用音樂給大家帶來快樂,你怎樣給別人帶來快樂?

  7、總結結束,幼兒嘗試用梨子小提琴模仿演奏。

  活動反思:

  《梨子小提琴》是一節比較經典的大班語言活動。為了讓其更加適合我們班的孩子學習,結合本班幼兒實際,我做了一定的修改。從活動的實施效果來看,目標達成度還是較高的,活動中我注重了孩子的主體地位,始終以自己豐富的情感來感染孩子,將鼓勵的目光投射給孩子,始每個孩子都能充分運用自己的思維去想象,極大地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同時在設計提問的時候還注意到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一環扣一環,儘量做到讓每一個提問都比較有價值、有意義。

  運用生動而形象的PPT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將《我和你》作為背景音樂貫穿其中, 引導幼兒感受音樂和童話的的意境美。透過聽、看、想、演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幼兒想象故事情節,幫助幼兒理解文學作品。

  設計最後一個環節目的是讓幼兒進一步去體驗和感受作品的內涵,有了對自己角色的正確感知,孩子們表演的時候顯得更投入、更能將角色特點表現出來了。此時的我扮演著大樹和孩子們一起表演,和孩子一起感受到了故事表演所帶來的樂趣。

  《梨子小提琴》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讀有關名詞的文字,學會小段文字。

  2、培養幼兒閱讀文字的興趣,並積極認讀常見的文字。

  3、讓幼兒感受童話的意境美。

  活動準備:

  1、文字卡片,卡片上寫有:梨子、小提琴、小松鼠、獅子、兔子以及相關的小圖片(正面圖、反面字)

  2、用文字寫好整個一個故事內容。

  3、製作一本大書、一隻梨子、一把水果刀。

  4、幼兒人手一本小書。

  活動過程:

  1、出示實物引起幼兒的興趣。

  今天老師在草地上撿到了一樣東西。問:是什麼?還是半個梨呢,象什麼?還有半個梨被誰撿到了呢?原來是被小松鼠撿到了,它不認識梨。它撿到梨會怎麼做?

  2、請幼兒和動物做朋友。

  (1)今天,老師請來了許多動物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是誰呀?

  (2)老師分別出示小松鼠、獅子、兔子等相關小圖片,幼兒認識小動物。

  (3)這些小動物我們都認識了,我們一起來唸一遍:小松鼠、狐狸、獅子、兔子,認讀漢字。

  3、出示大書,老師講故事。

  問:好聽嗎?小松鼠把梨子當成了什麼了?又做成了什麼?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幼兒回答)

  4、老師邊分段講書,邊翻大書讓幼兒一頁一頁讀。

  (1)小松鼠做好了小提琴,在松樹上拉小提琴。(幼兒認讀:小松鼠拉琴)

  (2)森林裡發生了什麼事?(幼兒認讀:狐狸追小雞、獅子追小兔)

  (3)當琴聲飄到了狐狸和獅子的耳朵裡,它們怎麼樣了?它們對小雞、小兔說了什麼?為什麼狐狸和獅子不追小雞和小兔了?

  (4)晚上,小動物都來到松樹下聽音樂,聽著聽著都陶醉了。

  (5)請幼兒給故事起名字。(出示漢字卡片:梨子小提琴,幼兒認讀)

  5、幼兒看圖書(小書)。

  (1)動物朋友在和我們小朋友做遊戲呢,它們就藏在這本書裡,請你一頁一頁仔細看並把它們找出來。

  (2)幼兒看圖書、找漢字。

  6、幼兒認讀整個故事。(文字)

  (1)你是看什麼講述這個故事的?

  (2)我們一起來看著文字講這個故事。(師生共同認讀文字故事)

  老師小結:許多小朋友都很能幹,都能看著文字講故事了,請你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梨子小提琴》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愉快地欣賞故事,感受文學和音樂作品安詳、寧靜與柔美的意境;

  2、理解故事內容,發揮想象,嘗試用語言和動作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3、激發對文學作品中語言的感受力,發展感受美與表現美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音樂《夢幻曲》;故事課件;

  2、活動前幼兒對小提琴和音符有所瞭解。

  活動過程:

  一、傾聽音樂〈夢幻曲〉,感受寧靜悠遠的意境

  1、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森林裡去。聽,傳來了什麼樣的聲音?(播放《夢幻曲》)

  2、聽了這首曲子,你心裡覺得怎麼樣?

  3、你知道這好聽的音樂是什麼樂器演奏的嗎?

  4、這麼好聽的音樂是誰演奏的,森林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我們一起仔細地聽聽。

  二、初次完整欣賞配樂故事,領略故事優美的意境

  1、教師配樂朗誦故事,幼兒安靜地傾聽。

  2、故事中有誰?是誰在演奏音樂?這小提琴是用什麼做的?

  三、結合圖片欣賞配樂故事,理解故事

  1、觀看課件,教師配樂朗誦故事。

  2、你覺得小松鼠的小提琴拉得怎麼樣?

  3、狐狸和獅子聽到了琴聲後說了什麼?它們為什麼要去聽音樂?

  4、小松鼠拉琴的時候森林裡是怎麼樣的?

  5、小提琴上掉下來一粒東西,那是什麼?後來小音符變成了什麼?

  6、討論:如果森林裡沒有音樂,會怎麼樣?

  7、完整欣賞故事,瞭解故事題目。

  四、分角色表演對話,表達自己的感受

  1、聽了這個故事後,你想表演誰?根據幼兒的回答學說對話和動作。

  2、幼兒自選角色,並用動作表示角色,集體表演故事的主要情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