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通用10篇)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通用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1

  說課內容:

  《國土面積》這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七冊第一單元第6——7頁的內容。

  教材分析:

  《人口普查》是第一單元“認識更大的數”的第三節課,根據學生思維發展特點,二年級下冊已經學過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表,理解萬以內數的意義,以及萬以內數的讀寫方法。本單元學習的內容是學習萬以上的大數。《人口普查》是在認識計數單位“十萬”、數位順序表及更大的數的基礎上學習大數的讀寫。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對多位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藉助數位順序表,掌握大數的讀、寫方法,能正確的讀寫大數,同時培養認真讀寫書的良好習慣。

  2.情感與態度:經歷自主探索大叔的讀、寫方法的過程,提升歸納與概括的思維的能力。

  3.解決問題:密切大數與社會生活的聯絡,感受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由於四年級學生還處於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所以,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結合具體情境,藉助數位順序表,掌握大數的讀、寫方法,能正確的讀寫大數,同時培養認真讀寫書的良好習慣。

  教法學法: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和討論交流,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對此進行解釋和應用。因此,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我綜合運用採用主題式教學,以生動有趣的情境為依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究的x;透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引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經歷數學的建模過程;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形式,每個活動面向全體,同時在開放性練習的基礎上又注重個性的張揚。同時又設計了與教法相適應的學法,如自主嘗試、驗證……

  教學過程: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題”,倡導“先學後教,少教多學,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從這種設計理念起航,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我將從以下幾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資料,以供學生討論。

  (1)你能讀出這些數嗎?

  (2)你能寫出香港和澳門的人口數嗎?

  (設計意圖:以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為現實背景,談話匯入,進入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激發學習慾望。)

  二、組織自主學習。

  1、提出學習任務“怎樣讀出北京、安徽、香港人數?”

  2、根據數位順序表,結合萬以內數的讀法探索。

  3、小組交流分享,感受讀法。

  (設計意圖: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在這一理念指導下,我從學生的現實學習狀況入手,給學生準備獨立嘗試的學習單,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先獨立探索,根據數位順序表,讀出北京、安徽、香港人數並在小組交流分享,感受讀法。)

  三、小組合作,完成中卡。(明確目標:每組根據要求探索“億以上的數”的讀法。)

  1、出示單元組活動要求。

  2、根據先前歸納的內容,進一步感受大數的讀法。

  3、教師補講,評價學生的活動情況。

  (在這個環節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老師進行個別輔導,然後把各自成果在小組內說一說,讓小組長安排小組成員輪流發言,在發言過程中,小組成員可做補充,多幫助學困生,教師巡視,輔導學習困難的小組,最後在全班交流,學生在彙報的過程中課件演示)。

  四、鞏固應用,正確的讀寫大數。

  1、引導學生把數分級,然後一級一級的仔細讀;

  2、先獨立完成,一起交流方法。

  提示:彙報時,我請有代表性的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學生暢談收穫,開展評價活動。

  這個環節我這樣設計是為了在學生交流這些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本節課上還存在的問題,今後去彌補。

  板書設計:

  大數的讀、寫

  億級萬級個級

  千百十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

  億億億萬萬萬

  1265830000

  十二億六千五百八十三萬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見大數的過程,並能說出這些大數的意義。

  2、能正確讀寫多位數。

  3、能對多位數進行估計,發展估計意識。

  教學重點:

  多位數的讀寫法,讀數中有“零”的寫法。

  教學準備:

  計數器、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練習讀寫,複習舊知

  1、快速讀出下面各數。

  20xx,4500,4523,6005

  2、寫出下面各數:教師口述學生寫數。

  3、40059000是()位數,含有()級和()級,由()個萬和()個一組成。在計數器上撥出下面各數,並像前面一樣說出每個數的組成。320080,479853000,20070000xx。

  二、多位數的讀法

  1、億以內數的讀法

  20xx年我國進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出示地圖。

  北京市約有13820000人,天津市約有xx0xx000人。你能讀出北京和天津市的人口數嗎?

  學生嘗試後彙報。

  為什麼只讀出萬以上的數?為什麼要加萬字?中間有兩個零怎麼讀?

  2、億以上數的讀法

  我國總人口約為1295330000人,全世界人口約6302309700人;學生試讀,小結讀法。

  3、練習讀法

  試一試第一題;練一練第一題。

  三、多位數的寫法

  1、億以內數的寫法

  (1)澳門約有四十四萬人;香港六百七十八萬人;教師引導寫澳門人數,學生獨立嘗試其他城市人數。交流評價,並驗證(將寫出的數分級讀出來)

  (2)三百五十萬零六百,寫作。

  過程要求:學生獨立寫數。小組交流,互相檢查,讓每一個同學都說一說自己是怎麼想的,怎麼寫的?反饋交流結果。

  2、億以上的數的寫法。

  (1)呈現題目:五十二億五千六百萬。

  過程要求

  ①先請學生讀一讀這個數,看看含有幾級的數。

  ②對照數位順序表,嘗試寫一寫。

  ③反饋寫數結果。

  ④小組交流,全班交流。板書呈現結果

  “五十二億五千六百萬”寫作:5256000000

  (2)呈現題目:“二十億零四百三十五萬”寫作。

  過程要求;

  ①學生獨立寫數,對學有餘力的學生要求放棄數位順序表,直接寫數。

  ②同組交流各自的寫法,著重說明“零”的處理。

  ③反饋交流結果。

  板書呈現:“二十億零四百三十五萬”寫作:20¦0435¦0000

  這時板書不出現數位順序表,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可以用分級線段來代替數位順序表。

  (3)小結億以上的數的寫法。

  讓學生交流,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寫數的規則。

  ①弄清有幾級的數。

  ②從位寫起,寫出每一級上的數。

  ③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佔位。

  寫法練習:試一試第2題,寫數並估計數的大小。練一練第2題。補充練習題:先分級再讀出下面各數

  7060020,1300000800,70600020,13000000800,600600,6000600

  四、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3題,先讀數,再連線。最後寫右邊的數驗證。

  2、閱讀你知道嗎,瞭解國際上分節方法。

  3、同桌讀寫數遊戲:一位同學用計數器撥數,一位同學讀

  數;一位同學寫數,另一位同學讀出來。

  4、撥一撥,寫一寫,再讀一讀

  用四個“5”和四個“0”組成一個八位數

  (1)一個零都不讀出來

  (2)只讀出一個零

  (3)讀出兩個零

  (4)讀出三個零

  五、課堂小結並佈置實踐活動

  生活中大數應用非常廣泛,請同學們在報紙、雜誌或電視等媒體中收集一些有關大數的資訊,並在全班進行交流。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3

  導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普查和抽樣調查的區別,感受抽樣調查的科學性和必要性;

  2、讓學生理解總體、樣本、個體、樣本的容量的含義;

  3、能利用正確的方法進行調查收集第一手資訊,並對資訊進行有效提煉來為生活服務。

  導學重點

  1、理解總體、樣本、個體、樣本的容量等相關概念;

  2、區別普查和抽樣調查,會利用抽樣調查方法收集資訊。

  導學難點

  1、選用正確的方法收集資訊;

  2、對收集到的資訊進行有效整理,使之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課前準備讓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實際調查並作記錄。

  導學

  步驟導學內容學生活動導學用時

  創設情境

  匯入新課提問匯入:

  1、我們班有多少姓“周”的同學?

  2、我們九年級有多少姓“周”的同學?你知道嗎?那全校又有多少姓“周”的同學呢?

  營造氛圍,匯入新課學生迅速進行統計;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3分鐘

  學生展示

  調查結果學生在展示時教師的提問:

  1、你們調查的是什麼?

  2、你們的調查結果是什麼?

  3、你們從調查結果中得出了什麼有用的資訊?

  看看哪組的同學說得又對又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派代表根據調查結果回答。10分鐘

  整理調查結果請你將以上同學調查的內容進行分類,說說你這樣分的理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將以上內容進行分類。5分鐘瞭解調查的相關概念教師指導學生迅速閱讀教材P90——91內容;

  重點是教材P90最後一段和P91第三段。學生閱讀教材相關內容,並結合以上調查例項深入體會。5分鐘

  區別普查和抽樣調查請按普查和抽樣調查各自的特點將你們自己調查的內容進行分類,看看哪組的同學分析得又對又快。學生結合自己調查的內容進行分類。5分鐘

  學以致用鞏固練習

  1、學生自主完成教材P92練習題;

  2、今天有很多老師來聽課,請以小組為單位自列題目向他們作相應的調查;(想想要想較快獲得所需資訊,是採用普查還是抽樣調查)

  3、想想你還有哪些實際問題需要了解,你將進行普查還是抽樣調查。學生自主完成教材上的練習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主動參與調查。10分鐘

  小結導生小結本節課內容:

  1、關於總體、個體、樣本、樣本的容量等相關概念;

  2、在生活中要選用正確有效的調查方法收集有用的資訊,為我們的生活服務。學生自主歸納

  小結2分鐘

  作業

  1、另選生活中你所關心的一個內容作相關調查,注意選擇正確有效的調查方法;

  2、想想:你所調查的結果具有普遍性嗎?能從這一部分反映出整體情況嗎?說說你的理由。

  板書設計

  人口普查和抽樣調查

  學生調查的內容相關概念練習題目(現場擬定)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4

  學習內容:

  人口普查----讀多位數

  學習目標:

  1、掌握億以內的數的讀數方法,能正確讀出億以內的數。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及歸納概括能力。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結合相關資料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學習重點:

  掌握億以內數的讀數方法,能正確讀出億以內的數。

  學習難點:

  掌握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學習過程:

  一、前置練習

  1.你都知道哪些計數單位?

  2.介紹數位順序表。

  3.讀出下面各數。

  742讀作:()

  4600讀作:()

  3215讀作:()

  5009讀作:()

  7010讀作:()

  10000讀作:()

  你能說出這些數的讀數方法嗎?

  二、探究學習

  (一)想一想,探究交流

  1.2000年我國進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請看以下資料

  ①全國總人口數約為1295330000人。

  ②北京市約有13820000人。

  2.你能讀出以上的人口數嗎?

  3.與同學交流一下你是怎樣讀這些數的?

  4.認識數位分級。

  小組交流一下數位分級的方法,再寫下來。

  說明:較大數是按照分級的方法來讀的。每級的數都是按照原來學過的數的讀法來讀的。億級的數讀完後加個億字,萬級的數讀完後加個萬字。如:123456789,億級的數是1,讀作一億;

  萬級的數是2345,讀作二千三百四十五萬,整個數讀作:一億二千三百四十五萬六千七百八十九。

  5.思考:

  ①我們原來讀數時末尾有0的數應怎樣讀?小組交流後,寫下來。

  說明:讀較大數時,每級末尾的0都是按照上面的方法來處理的。

  ②把下面的數中每級末尾的零先畫出來,再按照剛才的方法讀一讀。

  67800000讀作:()

  13820000讀作:()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積的小數位數與乘數的小數位數的關係。

  2、結合實際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讀資訊,提問題。

  演示CAI—1,呈現下列幾組資料:

  1、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總數已突破60億大關。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較快速度增長,按最近20年的人口增長速度,全世界平均每秒增加2.6人。

  2、世界人口的分佈很不均勻,我國與美國的面積差不多,而美國的人口僅有2.76億,我國人口卻是美國人口的4.6倍。

  3、俄羅斯比我國人口少得多,面積卻是我國的1.8倍,我國陸地國土面積是960萬千米2。

  讀了這幾組資料,你想到了哪些可以用數學解決的問題?

  二、解決問題,建立小數乘法豎式計算模型。

  1、板書出學生提出的問題並解決。重點研究乘法問題。

  例如:全世界平均每分鐘增加多少人?列式:2.6×60=

  2、如果用豎式計算,你怎樣列豎式?(請幾個學生板書。)

  3、討論:如何列豎式,每一個乘數的數位怎樣對齊?

  4、師演示豎式計算。

  5、學生嘗試計算:3.4×211.24×1.74.47×0.723.5×28

  6、集體評議。

  7、總結:談談你這節課還有什麼問題?也可談你有什麼收穫?

  教學反思:

  教材提供世界人口的數量與分佈的有關資訊,這些內容對學生來說都比較生疏,但透過這一途徑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讀一讀有關資訊,提醒學生特別要關注用紅色印刷的內容.然後鼓勵學生討論"平均每秒增加2.6”是什麼意思,體會平均數的意義.能根據有關資訊提出數學問題。並能用小數乘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並學會用豎式計算數目比較大的小數乘法。培養學生估算的習慣。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知道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學會讀“我國的人口的增長”折線圖,會用調查或收集的我國與當地近年來人口增長的資料繪製人口增長折線圖,並分析我國與當地人口數量的變化和人口增長的特點。

  2.學會讀“我國的人口密度分佈”圖,知道我國黑河—騰衝人口地理分界線,並比較其西北、東南在面積和人口數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區差異,從而分析我國的人口分佈特點。

  3.透過閱讀上述數字資料和圖表,瞭解我國的人口的基本國情(人口基數大、增長快、分佈不均)和由此帶來的嚴重的人口問題,從而理解我國實行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的重要性,並初步懂得人口增長必須與地理環境、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道理,提高對我國的人口政策的認識。

  內容點析

  1.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的人口的增長和分佈現狀、人口問題及其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我國的人口政策等都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任務,主要在中國地理教學中完成。

  關於我國的人口的國情,教材主要說明了我國的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迅速,人口東多西少,並聯系經濟發展、資源與環境,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我國的人口問題的嚴峻性和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必要性,這既是本節學習的重點知識,又是今後學習我國自然資源和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出發點。

  為突出教學重點,本節教材未涉及“我國的人口年齡構成比較輕、農村人口比重大”等方面的人口內容。

  2.我國的人口總數為12.95億(2000年),佔世界人口1/5以上,形象地說明了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的人口的增長”折線圖和“我國的人口密度分佈”圖,展示了我國的人口增長快和人口分佈的地區差異。人口分佈的地區差異,與區域自然環境差異和區域經濟差異密切相關。

  如何運用“我國的人口的增長”折線圖和“我國的人口密度”分佈圖、“我國各省級行政單位的人口與面積柱狀圖”,說明我國的人口增長和分佈的特點,並簡要分析形成原因,是學生在本節應學會的讀圖技能。在基本訓練要求方面,主要是:

  (1)學會閱讀和繪製“人口增長”折線圖,並分析人口數量的變化和增長的特點。

  (2)學會計算人口密度。(人口密度的大小可以定量地反映一個地區的人口分佈稠密或稀疏狀況。人口分佈的最大特徵就是不平衡性。衡量一個地區人口分佈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適當,應該根據在一定社會歷史時期、一定的生產力條件下,自然資源與人口資源的結合和利用程度而定。)

  (3)學會閱讀“我國的人口密度”分佈圖,能夠使用圖例、註記,識別圖上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及其分佈,培養閱讀人口分佈專題地圖的能力。能夠根據不同地區的面積大小、人口多少和人口密度資料,說明人口分佈的狀況。

  3.本節教材中有豐富的思想教育內容。本節教材透過正文、圖表和活動教材的討論,突出“人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人口數量的增長要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觀念,使學生加深對我國的人口國情的理解,增強執行、宣傳我國的人口國策的自覺性。

  4.總之,本節沒有明顯的難點,但是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觀點和基本資料比上一節要多很多,特別是學會閱讀數字資料和分析運用圖表資料,瞭解我國的人口的基本國情和人口問題及其基本國策,就成為本節突出的難點。因此,教師必須充分利用地圖,再補充一些“鮮活”的材料,訓練學生學會分析課本插圖、數字和文字材料的基本技能,教會學生把已獲得的知識和新知識聯絡在一起,並鞏固在地圖上,幫助學生逐步養成讀圖用圖的習慣。

  本節需要掌握的我國的人口國情主要是: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的人口增長過快;當前人口基數大與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人口問題;我國的人口東多西少。

  本節需要掌握的我國的人口基本國策是: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本節需要理解的人口觀點和原理是:人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人口數量的增長、人口的分佈要與經濟的發展及資源、環境承載量相適應;在控制人口數量的同時,要提高人口素質。

  本節需要掌握的地理資料是:我國有12.95億人口(2000年),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5,居世界第一,我國的人口基數大,近幾年每年淨增人口仍在1200萬左右;我國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4人(2000年)。

  教學建議

  【課時安排】

  建議本節安排1~2課時。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1.引入新課

  (1)由啟發性問題引入新課:關於我國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學生對這一“話題”已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各種各樣的看法。由啟發性問題直接引入新課,一方面可透過學生髮表意見,在學生思考討論中形成活躍的教學氣氛,另一方面也是引入人口觀點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

  (2)由與世介面積和人口大國的`對比中引入新課:可聯絡以前學過的世界地理的知識,提問世界人口總數,世界前十位人口大國和前五位面積大國,再與我國的人口和麵積數值進行計算和對比。例如算一算中國的人口數分別是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巴西人口的多少倍,中國在世界上人口1億以上的國家中的排位,中國與印度在人口國情方面的異同點,從而說明我國的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加深對中國人口最多的印象。

  2.轉折深入

  (1)結合課本“我國的人口的增長(公元初~2000年)”圖,說明人口增長折線圖的繪法,引導學生從圖中分析出我國在1578年後和1949年後兩個人口增長高峰,特別是1949年後人口增長過快的特點。

  (2)學生基礎較好的學校可進一步分析:從以前學過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行分析,補充說明解放後我國的人口增長快的主要原因是經濟文化發展,醫療衛生條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壽命延長,同時人口出生率長期保持較高水平。

  隨後,聯絡正文的“話題”,引出1970年我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59%(特別是1960~1970年,某些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長率高達3%以上,平均每年新增人口2000多萬,超過澳大利亞的總人口數1875萬);我國1999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88%,每年新增人口1200萬(接近荷蘭的總人口數1570萬,超過南斯拉夫、希臘、比利時、捷克、匈牙利、白俄羅斯、葡萄牙這些人口總數為1000萬左右的歐洲國家),近30年少生2.5億人(接近美國總人口數2.78億),僅撫養費一項就為社會節約開支約3萬多億元。說明70年代以來,我國實行計劃生育使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的事實,並分析由於人口基數這個人口“分母”太大了,每年淨增人口數很大的事實,突出“人均”觀念,從而使學生明確我國的人口基本國策的重要意義,教育學生自覺地執行與宣傳我國的人口國策。

  (3)提出人多好不好的問題,展開討論,啟發學生明確人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人口數量的發展要與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環境與資源相協調的人口觀。再由學生聯絡實際,結合課本活動教材,舉例說明我國的人口基數大、增長過快所帶來的突出的人口問題,以及晚婚晚育對人口增長的影響。

  3.組織學生分組活動

  學生基礎較好的學校可印發一些資料,引導學生進一步討論分析我國的人口構成和人口素質。例如利用“中國文化程度構成百分比變化”“中國人口文化程度的構成”“中國每10萬人中各種文化程度人口的增長”圖表,說明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人口素質正在逐步提高的事實,加強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教育。還可以舉例說明我國四化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加速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對人口素質提出更高要求,而以上圖表反映我國的人口中大學、中學文化程度的百分比數值還不高,再依據“中國各省(區、市)文盲、半文盲人口比”圖及“各省(區、市)人口的文化素質”圖,分析我國文盲、半文盲仍佔較大的比重,各省區文化素質有較大的地區差異,說明進一步提高我國的人口素質的重要性,並結合人口教育的宣傳圖片,教育學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為建設祖國打好基礎。

  【人口東多西少】

  1.仍由與世介面積和人口大國的對比中引入新課:先讓學生複習人口密度的概念,再指導學生計算中國人口的平均密度,與印度、美國、俄羅斯等國的人口密度相比較,說明我國的人口密度大的特點。

  2.在講我國的人口分佈時,重點應放在如何閱讀“我國的人口密度圖”和“我國各省級行政區的人口與面積柱狀圖”上,讓學生使用圖例和註記來識別人口分佈情況和分佈特點。這些內容不要單憑教師講授,要在教學過程中啟發學生自己得出結論,例如問我國大約每平方千米多少人?這個數字是怎樣計算出來的?這樣就複習了人口密度這個概念。還可以選出我國東、西部地區幾個省級行政單位的情況(例如完成活動教材),訓練學生掌握其計算方法,並在“我國的人口密度分佈”圖上找出它們的位置,加深對我國的人口分佈很不均勻、東多西少狀況的印象。

  3.在指導學生閱讀“我國的人口密度分佈”圖時,要及時提出一些問題,指導學生觀察。例如哪些地區人口密度在400人/平方千米以上?哪些地區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人口密度不足1人/平方千米的是什麼顏色圖例,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還可以指導學生在圖上找出黑河和騰衝,列表分析“黑河-騰衝”這條“人口分界線”東南部與西北部人口分佈的地區差異,加深對我國的人口分佈特點的認識。

  4.要使學生認識到我國東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是各地區自然、歷史、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造成的,不要僅限於自然條件的好壞,要啟發學生從經濟發展和人類生產方式等方面去思考。用近年來農村人口不斷湧入城市,內地人口流向沿海和工礦地區的事實,說明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口分佈是在不斷變化的。

  5.在人口國情教育中,學生基礎較好的學校,在教學時間又可容納的條件下,可以對我國的人口增長、分佈、結構、年齡構成、文化素質現狀做一些補充說明,並分析這方面的地區差異。例如,透過“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圖表,指出我國的人口年齡構成比較輕,一方面後備勞動力資源十分豐富,另一方面到20世紀末,我國面臨又一個新的生育高峰;透過“中國人口增長及自然變動情況”圖表,補充指出我國農業人口比重大的人口國情。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①瞭解人口遷移的概念和分類。

  ②探究人口遷移的特點,舉例說明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③正確認識人口遷移客觀存在及其正、負影響。

  ④透過有關人口移動的討論,學會全面地、客觀地分析某一具體的人口遷移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①透過分析人口遷移與人口移動兩概念的關係,明確不同地理概念的區別與聯絡,從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

  ②透過剖析人口遷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各因素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使學生學會正確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絡。

  ③在討論過程中,引導學生團結協作,大膽表達、交流,發展學生學會合作、與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人口遷移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結合生活實際,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用科學的理念、發展的觀點看待生活。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培養學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口觀和環境觀。

  二、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人口遷移的地理範圍(國際、國內)。

  2..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及其變化。

  (二)教學難點

  1.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國際人口遷移的特點和流向,嘗試分析時代背景。

  2.利用推拉理論分析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及其變化。

  三、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多媒體教學

  四、教學過程

  第一階段:播放錄影,匯入新課:

  播放一段我國“民工潮”和“春運”的畫面,人口的大量移動。

  承轉過渡:這些人的移動是人口流動,還是人口遷移呢?什麼是人口遷移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16正文第二段並思考這兩個問題。

  第二階段:出示問題“什麼是人口遷移“,引導、組織學生思考。

  ①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

  人口自然增長是人口變動的一個方面,人口遷移是人口變動的另一個方面。人口遷移是人口移動的一種形式,是人們變更定居地的空間流動行為。

  ②教師展示問題:人口遷移可以分為哪幾類呢?在學生討論、回答基礎上,教師歸納。

  根據人口遷移空間範圍的不同,人口遷移可以分為國際遷移和國內遷移。

  按人口遷移的方向分類,可以分為農村到城市,城市到農村,農村到農村,城市到城市。

  “由農村到城市的人口遷移”,是發達國家歷史上和發展中國家當前人口遷移的主要型別。

  按人口遷移方式分類,可以分自發性與計劃性。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教材17頁“活動題”。

  學生回答後,教師展示正確答案,並就學生的難題進行分析。

  第三階段:投影展示:課本插圖1--9“近現代世界人口遷移流動路線示意”學生討論:近現代世界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遷移的原因?

  根據學生的討論,轉折進入下一個問題的學習。

  投影展示:“人口遷移的推力和拉力因素”示意圖。

  第四階段:出示問題“引起人口遷移的因素?”

  教師歸納總結: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1.自然環境因素:氣候、地形、土壤、環境、自然災害。

  2.經濟因素:城市化的推進、大型建設專案的佈局、區域的大規模開發。

  3.政治因素:政策、戰爭、政治中心的改變。

  4.社會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宗教信仰。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在認識人地關係的過程中,使學生了解因人口增長過快而帶來的人口問題,使學生認識世界城市化現狀和城市問題。

  2.透過人口問題和城市問題的表現與成因的學習,培養學生歸納、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充分利用本節內容進行正確的人口觀、人地協調論的思想教育。

  課型

  講授新課。

  教學方法

  講述與問答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人口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危害,難點是人口問題產生的原因。

  教學用具

  自制教學投影片:

  ①“苦難的母親”

  ②人口問題及城市問題的表現

  ③城市人口柱狀圖及表格

  ④“主要國家城市人口比重”圖表。

  教學提綱

  第二節世界的人口問題

  一、人地關係與人口問題

  1.人地關係

  2.人口問題的產生

  3.人口問題的表現

  ①資源緊張

  ②環境惡化

  ③生活條件等不易改善……

  4.解決人口問題的能策

  二、城市與城市問題

  1.城市化

  2.世界城市化現狀

  3.城市問題

  4.解決城市問題的對策

  教學過程

  提問引入世界人口增長的特點是什麼?(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越來越快)

  [教師總結]世界人口增長的特點是越來越快,有人稱我們進入了“人口問題爆炸”的時代。地球大小是有限的,地球上的物質也是有限的,地球物質也是有限的,不斷快速增長的人口會帶來哪些問題呢?這就是本節課要講述的世界人口問題。

  第二節世界的人口問題(板書)

  一、人地關係與人口問題

  “人”是指人類,“地”是指自然地理環境,即人周圍的自然界。人類自從產生的那一天起,就與自然地理環境保持著密切的關係。

  [提問]人與自然地理環境有哪些關係?(人類要從自然界取各種物質,也要把消耗後的廢棄物排放到自然界。)

  [教師總結]如果自然界能夠滿足人類的物質需要,人類排放的廢棄物也沒有給自然界帶來不良的後果,不改變原有的環境質量。這時,我們說人地關係是協調的。如果因人口增長過快,打破了人地的協調關係,勢必要產生許多問題,我們把這些問題統稱為人口問題。

  2.人口問題的產生(板書)

  人口增長過快,與環境,資源不協調。(板書)

  [提問]請你舉例說明,如果人口增長過快會出現哪些人口問題?(學生可廣泛列舉。)

  [教師總結]

  3.人口問題的表現(板書)

  ①資源緊張:糧食短缺,各種資源不能滿足需要。

  ②環境惡化:如大氣汙染、水體汙染、土壤汙染、沙漠化、噪聲汙染等。

  ③生活條件不易改善:如住房緊張、交通擁擠,人均佔有的綠地少,教育醫療條件差等。

  [展示投影片]“苦難的母親”(教材第86頁)。

  [提問]請同學看漫畫“苦難的母親”,這幅漫畫的含義是什麼?①反映的是地球上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飢餓、戰爭和貧困等。②人口增長過快的原因是沒有做到有計劃地生育。)

  [展示投影片]人口問題的表現。

  [提問]根據投影片,說明人口問題都表現在哪些方面?(①亂砍濫伐導致沙漠化;②大氣汙染;③使用農藥導致土壤汙染和土質退化……)

  [提問]人口增長過快帶來了許多人口問題,那麼人口長期停止增長或減少會不會也帶來人口問題呢?會帶來哪些問題呢?(也會帶來問題。例如:勞力短缺,老年人增多,也現社會的老齡化並引起社會問題等等。)

  4.解決人口問題的對策。

  [提問]人口增長過快或減少都將帶來人口問題。怎樣才能使人口增長比較合適呢?(①控制人口數量,實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②提高人口素質,使人們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長。)

  過渡剛才我們學習的人口問題是世界範圍的。實際上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國家問題的嚴重程度也不同。例如,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亞非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問題就更為突出。如果再比較城市與鄉村,那麼由於城市人口更為集中,所以許多嚴重的人口問題又多發生在城市裡。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和城市人口也將不斷增加。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城市化及城市問題。

  二、城市化及城市問題(板書)

  1.城市化(板書)

  [提問講述]請比較一下,城市與農村有什麼區別?

  比較城市與農村的區別要從人口密度、就業性質、生活條件、教育醫療條件等方面進行。

  城市化過程就是由農業人口轉變為非農業人口的過程,一般表現為人口從農村遷往城市。

  [提問]人口從農村遷往城市的原因是什麼?(經濟水平提高後,農村出現大量剩餘勞動力,人們主動到城市尋找更好的就業機會及生活、教育、醫療等條件。)

  [教師講述]城市化水平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標誌之一。通常在發達國家裡城市人口比重大,發展中國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則較小。

  [展示投影片]世界城市人口比重柱狀圖。

  [提問]從1900年至今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變化趨勢是什麼?(城市人口比重增大,城市人口增長速度快於世界增長速度,城市化進行越來越快,)

  [展示投影片]“主要國家城市人口比重”圖。

  [練習]請讀出美國、澳大利亞、埃及、中國、奈及利亞的城市人口比重。

  [提問]根據以上兩個圖表,你能說明世界城市化的現狀嗎?(待學生觀察思考後,在教師引導下得出以下特點)

  2.世界城市化現狀(板書)

  ①世界城市人口約佔總人口的50%,發達國家較高,一般大於70%,發展中國家較低,只有30%多一點。

  ②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斷增大,速度快於世界人口增長速度。

  ③世界上的大城市越來越多

  ④城市化的重點在發展中國家。

  [展示投影片]“各種城市問題的表現”圖。

  [提問]由於城市人口過多會引起哪些城市問題?(由學生回答,教題歸納總結,寫出下列板書。)

  3.城市問題:住房擁擠、交通擁擠、垃圾過多、噪聲汙染等。

  [提問]請同學們想一想,解決城市問題有哪些辦法?

  4.解決城市問題的對策。

  [教師總結]

  ①限制城市規模,分散城市職能;

  ②加強城市管理。

  佈置作業

  請你寫一篇題為《我國的人口問題》的短文。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2.知道我國人口分佈的特點。

  3.瞭解我國人口增長情況,知道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

  4.理解我國人口問題產生的原因及為此制定的基本國策。

  5.瞭解有關華僑、華人的知識。

  能力目標:

  1.學會運用人口資料,計算人口密度。

  2.學會閱讀“中國人口密度分佈”圖,能夠使用圖例、註記識別圖上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及其分佈,培養閱讀人口分佈專題地圖的能力。

  3.能夠根據不同地區的面積大小、人口多少和人口密度資料,說明人口分佈的狀況。

  情感目標:

  使學生了解我國人口方面的基本國情,懂得人口的增長要同經濟、社會的發展相適應,從而樹立正確對待人口問題的態度和價值觀,樹立科學的人口觀。

  教學建議

  關於“中國的人口”的教材分析

  1.本節教材主要內容是我國人口及其分佈概況,是中國地理的基礎知識。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是我國進行經濟建設的出發點。

  2.“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一段中,運用“中國與俄羅斯、加拿大、美國的面積和人口的比較”示意圖,形象地向學生展示了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讀一讀”中的資料更是體現了中國人口的這個特點。

  3.人口分佈的知識是從“做一做”引入的。這部分內容即可以使學生學會運用人口資料,計算人口密度,而且還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我國人口的分佈很不均勻。“中國人口密度分佈”圖展示了我國人口分佈的地區差異。人口分佈的地區差異,既是某些自然環境區域的結果,又是形成區域經濟差異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運用“中國人口密度分佈”圖說明我國人口分佈的特點,是本節應學會的讀圖技能。

  4.關於我國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華僑和僑鄉的知識不是本節的重點。

  人既是消費者,又是生產者,人口數量的增長要與經濟發展相適應。教材透過“我國人口的增長”圖、“我國每年新增人口的消耗佔當年新增財富的百分比”圖、“我國資源總量和人均佔有量在世界的位次”圖,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我國人口問題的嚴峻性和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必要性。這也是本節必須使學生理解的重點知識。

  關於“中國的人口”第一課時教法建議

  1.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是學生所熟悉的常識。教師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除

  去利用課本中“中國與俄羅斯、加拿大、美國的面積和人口比較圖”和“讀一讀”的材料之外,還可以聯絡一年級的世界地理知識,讓學生知道我國人口相當於西半部歐洲30多個國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比非洲和拉丁美洲兩大地區的人口還多,用這些材料進行渲染,使學生對我國人口眾多這一國情有深刻的印象。

  2.由於學生在初一已經學過人口密度的概念,並接觸過人口密度圖,在講“人口分佈不平

  均”這部分內容時,可先讓學生完成課文中的“做一做”。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口數量”圖上,讀出江蘇、山東、新疆、西藏的人口約數(江蘇6700萬、山東8500萬、新疆1500萬、西藏200萬),計算人口密度(江蘇和山東每平方千米分別為670人和560人,新疆和西藏每平方千米分別為9.4人和1.7人),比較東部沿海兩省和西部內陸兩自治區的人口密度大小(江蘇、山東人口密度大,新疆、西藏人口密度小)。透過以上練習,使學生對我國東西部人口分佈不均的狀況有一個深刻的印象。然後再讓學生閱讀“中國人口分佈”圖,結合課文,自己總結出中國人口分佈的特徵。

  中國人口地區分佈的不均狀況,是歷史上長期以來形成的,與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自然條件的關係十分密切。教師不宜把中國人口分佈的不平均這一特徵作為中國的“人口問題”來講。最好結合本段課文的內容,聯絡初中“世界的人口”一章的知識進行教學,讓學生搞清楚中國人口分佈同地區經濟發展和自然條件的關係,使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成為義務教育地理教材“人和環境的關係”這條主線的一個部分,為學生初步建立正確的人地觀打下基礎。

  3.在講授我國“農村人口比重大,城鎮人口比重小”這一內容時,教師可採用列表講述的方法。

  同時,應向學生說明,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例不斷增加。

  今後,隨著國家經濟建設和城鎮建設的發展,城鎮人口的比重還將繼續增加。至於我國城市發展的政策這一內容,教學中可一帶而過。

  4.“華人與華僑”這一部分內容,教師應首先幫助學生區別“華僑”和“華人”兩個概念,然後說明我國的僑胞遍佈世界各地,廣大僑胞熱愛祖國,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同時,也要說明關懷和重視保護海外華僑是我國政府的一貫政策。

  關於“中國的人口”第二課時教法建議

  1.“人口增長過快及帶來的問題”是本節的重點內容之一。

  這部分內容可以分三部分講授:

  ①我國人口基數大,增長快。

  可以結合課文中的“我國人口增長”曲線圖,讓學生看看我國人口直線上升的情況。或者讓學生簡單算算如果人口自然增長率相同,11億人和100萬人所增加的人口有什麼不同,以此理解人口基數大對人口增長的影響。但這種計算不要搞得太多、太複雜。

  ②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人口增長迅速的主要原因:

  我國人口增長迅速的原因比較複雜。這裡應主要向學生講明兩個方面。

  一是由於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醫療衛生條件改善,平均壽命延長,人口死亡率有大幅度的下降。另一方面,由於我們控制人口的工作做得還不夠好,人口出生率長期處於較高水平,這兩個方面的共同作用,使人口自然增長率居高不下,即使在70年代後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較低的年代,由於已形成龐大的人口基數,每年的新增人口仍是個驚人的數字。

  ③“人手”和“人口”、“人的生產”和“物的生產”之間的關係:

  要讓學生明白人既是物質財富的生產者,也是消費者。人生下來就需要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物質資料。人口越多,需要生產的產品、耗用的資源和佔用的空間越多,在我們國家這個既定的範圍內,每人平均佔有的就越少。如果我們不注意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長超過物質資料增長的速度,我們的生活水平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要降低,四個現代化的目標不會實現,而且會使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進一步惡化,給我們的子孫後代造成困難。

  這段課文插有幾副圖,較為形象地反映了“人的生產”和“物的生產”的關係,突出了人均的觀念。教師可讓學生自己分析這些插圖,談談這些關係。

  2.在講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之前,可先聯絡第一冊課本中學過的有關人口與經濟、資源和環境相適應的知識,讓學生對為什麼我國把計劃生育作為基本國策有所認識。

  我國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人口政策,以及晚婚、晚育、少生、優生的具體要求,應讓學生牢記。

  同時還要讓學生明白,在實行計劃生育的同時,還要努力發展生產。只有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的生育觀念改變了,才能最終解決我國的人口。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人口普查》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我國人口多、增長快這一基本國情;認識實行計劃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確性;

  2、瞭解我國人口分佈的特點,並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3、會解讀人口分佈圖、人口增長圖;能用計算、比較的方法認識我國的人口問題,會做人口資源調查。

  過程與方法:

  透過讀圖分析、計算舉例來探究我國人口的國情和分佈特點,形成技能,培養正確人口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識人口眾多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帶來的巨大壓力;關注人口問題,養成正確的人口觀。對我國的人口形勢形成強烈的憂患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人口過多給我國社會經濟和環境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

  教學過程

  情景引入

  播放電視畫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異常擁擠。

  談談你遇到過類似的由於人多給你生活帶來的諸多不便和煩惱嗎?談談你這方面的遭遇和體驗。

  合作探究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計算北京人口數量、面積的資料,算一算人口密度

  形象感知手拉手站隊繞地球赤道多少圈?

  讀我國人口增長圖看《我國人口增長圖》,特別是20世紀以來我國人口增長情況怎樣?師生交流。

  教師:人力資源是寶貴的,人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加強人力資源的開發,發揮這一優勢,可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但人又是消費者,過多的人口,過快的人口增長,勢必給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

  分小組討論我國人口數量過多,會產生那些負面影響?然後小組間交流

  教師:由此可見,人口的增長必須同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必須嚴格實行計劃生育,尤其要提倡晚婚晚育。

  瞭解實行計劃生育和晚婚晚育對控制人口增長的顯著成效;算一筆賬,假設你們是三口之家,年收入是10000元,如果你的父母又超生一個弟妹,你們家的人均收入又是多少,對你的成長有無影響?

  我國的人口分佈

  說說我國人口分佈的顯著特點?算一算,比一比東部地區以江蘇、山東為例,西部以新疆、西藏為例。

  從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的發展等方面,說說我國人口東多西少的原因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每小組推舉一位發言代表。

  教師:人口的分佈有其必然的自然、經濟原因,人口的流動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合理的人口流動有利於國家經濟的發展。不能用行政命令,強行搬遷。在這方面,政府應加強管理,正確引導,使人口有序流動。

  全課:請同學們談收穫

  拓展探究:

  進行家鄉人口狀況調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