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公開課語言教案《母雞和蘋果樹》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語言教案《母雞和蘋果樹》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公開課語言教案《母雞和蘋果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樂於表達,學習主要角色之間的對話。

  2、能夠仔細觀察畫面,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大膽猜測和想象故事情節。

  3、在猜測故事情節的過程中,體驗觀察和發現的樂趣。

  4、透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5、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課件《母雞和蘋果樹》。

  2、自制一棵蘋果樹。

  活動過程:

  1、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看,畫面上有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房子裡住的是誰。

  師:哎呀,原來房子裡住的是母雞媽媽。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大膽猜測,學習主要角色間的對話。

  (1)師:一天早晨,母雞醒來,推開窗戶……

  咦,雞媽媽怎麼了,是什麼表情?(幼兒回答)

  師:母雞媽媽瞪大了眼睛,好象看到了什麼感覺很驚訝,那你猜猜看它看到了什麼?(幼兒自由回答)

  那母雞媽媽到底看到了什麼?(點選課件:蘋果樹)

  母雞說:“這棵蘋果樹哪兒來的呢?昨天還沒有這棵樹呢?”

  那你們來猜猜看這棵蘋果樹是哪裡來的呢?

  那我們帶著問題接著往下看。

  (2)師:一陣風吹來,蘋果樹上出現了什麼?看看耳朵是什麼樣子的?

  你覺得這是誰的耳朵?

  蘋果樹怎麼會長耳朵呢,你們覺得怎麼樣?

  母雞媽媽也覺得很奇怪,說:“真奇怪!我從來沒見過蘋果樹長著尖尖的耳朵。”

  哎,你們聽蘋果樹也說話了:“我們蘋果樹有時候是這樣的。”

  那接下去又會發生什麼呢?

  (3)師:又一陣風吹來,蘋果樹上又出現了紅紅的什麼?

  那雞媽媽看到紅紅的舌頭會怎樣?

  它會怎麼說?蘋果樹又怎麼說呢?

  接下去還會發生什麼呢?

  (4)師:又一陣風吹來,蘋果樹上出現了什麼?

  雞媽媽看到這條毛茸茸的'尾巴又會怎麼說呢?

  蘋果樹怎麼回答的?

  (5)師:你認為這是一棵真的蘋果樹嗎?你覺得是誰假扮的?

  那你們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讓它現出原形呢?(幼兒自由回答)

  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好辦法,雞媽媽也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雞媽媽讓蘋果樹學大樹搖,蘋果樹搖啊搖,樹上的葉子都掉下來了,看,到底是誰假扮的呀?”(點選課件:啊,原來是一隻大灰狼假扮的。)那它為什麼要裝成蘋果樹呢?

  (6)師:原來大灰狼裝扮成蘋果樹是想來吃母雞媽媽的,那你們有什麼好辦法來幫助母雞媽媽對付大灰狼?(幼兒自由討論)

  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好辦法,那我們來看看雞媽媽是怎麼做的?

  3、完整講述故事。

  師: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

  這個好聽的故事的名字叫《母雞和蘋果樹》,那請你們跟著老師一起來講講這個故事吧。

  4、表演故事。

  師:你喜歡故事裡的誰?為什麼?現在我們來表演故事,你可以選擇當雞媽媽,也可以選擇當蘋果樹。

  教學反思:

  整堂課下來發現本班有部分幼兒還是不錯的,可是還有部分幼兒膽小,不敢舉手,話語聲音小,說不完整。第一堂課,我的把握也不是太好,所以我又重新上了第二次,在第二次的實施中針對上一次的不足,進行了修改和畫面的調整,幼兒在第一次的基礎上又在第二課提升了語言。為了看第二次的課程實施的成功與否,當天晚上就佈置幼兒回家講述,家長記錄,第二天拿到記錄,效果還是比較滿意,畢竟孩子們都能夠知道我故事的內容,並且能夠把他講出來。在以後的實施過程中,我還是繼續以這種方式,時時關注孩子的發展及掌握情況,對自己的教案及時的提出修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