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吹牛皮教案

大班語言活動吹牛皮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語言活動吹牛皮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目標:

  1.認識快板,初步感知快板的韻律和節奏。

  2.讀出快板的風趣幽默,能根據節奏進行自我創編。

  3.學會快板書,表演出快板的樂趣,有嘗試表演的慾望和興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重難點:

  學會快板書,有參與表演的慾望和興趣,並能自我創編。

  活動準備:

  PPT、快板

  課前準備:帶領幼兒認識快板及蟈蟈。簡單瞭解快板的藝術特點,瞭解蟈蟈的大小和生活習慣。

  活動過程:

  一、比一比吹牛皮

  師:小朋友,認識我嗎?(不認識)我來告訴你們,我就是鼎鼎有名的吹牛大王,誰敢給我比一比。

  幼兒積極舉手。

  師:我跑得快!

  幼:我跑得快!

  師:我比汽車跑得快。

  幼:我比火車跑得快。

  ……

  嘗試用這樣的談話引導孩子簡單理解“吹牛皮”的含義。

  師:小朋友我們吹了這麼多,我們說的這些話是真的嗎?

  幼:不是。

  師:對,說的這些做不到的大話,就叫吹牛皮。今天,我就給大家帶來一首好聽的快板書——(播放課件)《吹牛皮》。誰認識這些字?

  聽一聽吹牛皮

  教師示範:我先來給小朋友說一說這首有趣的'快板,小朋友仔細聽,感受一下它和我們平時學的故事、詩歌有什麼不同?

  師說幼聽。

  師:聽完了有什麼感覺?有趣嗎?你覺得哪兒有趣?

  幼兒自由評論。

  師:小朋友們這麼感興趣,我還給這首快板配上好看的畫面,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

  三、學一學吹牛皮

  1.回憶鞏固兒歌內容

  快板裡說了誰在吹牛皮?(兩個蟈蟈)兩個蟈蟈都吹了什麼?

  幼兒回答後,播放相應的動物圖片。(鵝、雞、狗、驢、虎、獅)

  聯絡圖片練習快板。

  指名教。

  2.分角色練習

  (1)師幼對話練習

  (2)男女孩對話練習

  (3)加動作對話練習

  四、編一編吹牛皮

  猜猜它們還會吹些什麼?將幼兒想到的動物編入快板,享受自己創編的快樂。

  在創編時,有意指導快板中對仗的格式,如南——北、東——西、關外——關內,

  讓幼兒創編時,注意反義詞的對仗格式。

  五、明理結束

  1.師:你們剛才吹得都很帶勁兒,我們來看看這兩隻吹牛皮的蟈蟈的下場。

  2.播放課件,齊讀剩餘部分:他們兩個吹得正起勁兒……誰叫他倆吹牛皮!

  師:兩隻蟈蟈怎麼樣了?(餵了雞)我們小朋友回過頭來想一想,吹牛皮好不好?

  3.幼兒自由表述。

  六、活動延伸

  1.回憶快板兒歌這種形式,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看看電視或網路上的快板書。

  2.在區域活動內投放快板,讓幼兒有興趣嘗試快板表演。

  活動反思:

  一、活用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文字

  任何教材的編排僅是個例子,最主要的是透過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以文字為載體,讓孩子在遊戲活動中獲得語言的發展才是我們語言活動追求的目標。這節課,我不僅讓孩子們在反覆的朗讀比賽中感受快板節奏的明快,語言的詼諧,還把活動的重點拓展到一個“吹”字上,跳出文字,自編快板,又突出一個“趣”字。整個活動孩子始終處於積極的狀態,有極高的表現慾望。

  二、準確定位,成為孩子的遊戲夥伴

  本節活動,我以一個“吹牛大王”的身份出現。孩子們和我比賽“吹牛皮”,批評我吹牛皮是不對的,在他們的言語中絲毫沒有感覺到我是一位教師,而是一位和他們遊戲的朋友。放低身姿,走進孩子,努力成為一位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是我們永遠追求的角色。

  三、認真傾聽,讓自己成為課堂應變的高手

  我在課堂中,用心聆聽孩子的回答,答對了,有針對性地給予他們肯定和鼓勵;跑偏了,還要把他拽回來;答錯了,不能輕易放棄不管,還要給他改正的機會;沒有回答過問題的,還要及時發現,找出來,讓他們說話而且引導說得正確,使他們嚐到成功的喜悅。

  這節活動,是一篇典型的快板形式的語言活動,怎樣讓孩子喜歡這種藝術形式,並有嘗試表演的慾望,可能還會有許多種設計形式有待我們去開發,我還會繼續探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