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第8課《古詩二首》教案(通用10篇)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8課《古詩二首》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第8課《古詩二首》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8課《古詩》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藉助漢語拼音認識12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根據詩意,展開合理想像,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根據詩意,初步理解詩的意境及蘊含的哲理,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板題示標
(一)板題匯入
1、揭示並解釋題目《登鸛雀樓》激發興趣。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用課件出示教學目標。
二、小組討論,組內糾錯。
大聲讀兩遍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做到不錯讀,不漏讀。
(一)個人自學
1、學生自主學習(生按提示自學,師巡視指導。)
2、自己檢測自學效果:學生大聲朗讀一遍課文後生字詞和整首詩文。
(二)小組糾錯
和小組內夥伴交流自己的學習成果:輪流讀生字詞,交流對生詞的理解。
(三)班內質疑
(1)檢查正確認讀生字詞
多媒體出示本課生字詞,指名讀。
(2)課件出示:多音字
三、質疑拓展,討論總結
(一)自學自測
學生自學,認真朗讀詩文,嘗試說說詩句的意思。
(二)小組糾錯
小組輪流朗讀詩文,互說詩句的意思,互相糾正錯誤。
(三)質疑拓展
1、指名學生朗讀詩文,師生共同糾錯。
2、結合重點詞語理解重點詩句,進行朗讀指導。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指導:
(1)理解詩句學習一、二兩行。
指名讀一、二兩行。
①出示課文插圖。
引導學生理解“盡”,指名說說“盡”的意思,幫助學生理解“盡”就是“完、消失”的意思。
③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太陽依傍著山巒漸漸下沉、消失,黃河水朝著大海滔滔奔流。
一輪落日,在連綿起伏的群山背後漸漸西沉;黃河水自遠方奔騰而來,又波濤滾滾的向大海奔去。
④看圖想象,有感情地朗讀一、二兩行。
(2)學習三、四兩行。
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這一雄偉壯觀的景象,他會想些什麼呢?
指名讀三、四兩行。
理解:
欲:想要。窮:窮盡。千里目:目,眼睛,就是看到更遠的地方。更:再。
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3、思考拓展:這首詩蘊含了什麼哲理?
四、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1、背誦古詩;
2、根據對詩歌的理解,畫一幅畫。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8課《古詩》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認識“樓、依”等12個生字,會寫“樓、依”等10個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古詩。
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中描述的畫面,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壯麗。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想象畫面,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深刻理解詩文的含義,並能用自己的話講出詩文的內容。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今天,我們學習《古詩兩首》,這兩首詩都是唐代詩人寫的,都是面對祖國大好河山和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不由自主就抒發的讚美之情。
二、初讀古詩,自主識字
自由讀詩
自主識字
認讀。
讀準“瀑、布”,韻母都是“u”,聲母分別是“p”和“b”。
“盡”是前鼻音,“層”是後鼻音。
識記。
“川”是象形字,出示甲骨文字形讓學生對照識字。
“樓、依、遙”都是形聲字,根據熟悉的構字部件來識記,也可以採用換偏旁的方式聯絡熟字來識記。
“欲”組詞“慾望、食慾”識記字義。
“層”,看看插圖,這鸛雀樓一層疊著一層,數數有幾層。
“爐”,從“火”從“戶”,表示家裡盛火的器具,聯絡生活想一想見過哪些爐子——煤爐、微波爐。可將“爐”與“廬山”的“廬”作比較鞏固字形。
指導寫字
“樓、依、爐、煙、掛”這幾個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樓、依、爐、掛”要特別注意筆畫的穿插。“爐、煙”左側“火”的捺應改成點。
三、朗讀感悟《登鸛雀樓》
板書題目,並解題
[登鸛雀樓]題意是登上鸛雀樓。
師:簡介鸛雀樓,簡介作者
理解詩句之意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白日:太陽。依:依傍。盡:消失。詩句之意: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水朝著大海的方向洶湧奔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欲:想要。窮:盡,使達到極點。千里目:眼界寬闊。更:再。詩句之意:要想看到更遠的風景,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樓層。
再讀詩句,品悟詩意
四行詩各寫什麼?(《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前兩行寫景,營造了景色遼闊、氣勢雄渾的意境;後兩行寓理於詩,寫出詩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人生哲理。)
詩句解析。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這兩句詩寫的是詩人登樓所見。“白日依山盡”寫遠景,意思是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黃河入海流”寫近景,意思是滔滔黃河水朝著大海的方向洶湧奔流,寫出了水的氣勢磅礴,景象壯觀。兩行詩對仗工整,“白日”對“黃河”,景物相對,色彩也相對;“依山盡”對“入海流”,動詞相對,厚重有力,既構成形式上的完美,也表達了充沛的氣勢。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兩句詩是詩人登樓所思。意思是若想看到更遠的風景,需要登上更高的樓層,表達了詩人不凡的胸襟與抱負。詩中的“千里、一層”都是虛數,可理解為更遠、更高之意,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理。
看圖想象,有感情朗讀。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這一雄偉壯觀的景象,他會想些什麼呢?
總結全詩,體會感情。
《登鸛雀樓》這首詩透過描繪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雄偉壯觀的景象,抒發了詩人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誦讀背誦。
四、作業佈置
朗讀背誦《登鸛雀樓》。
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登鸛雀樓》的意思。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
背誦《登鸛雀樓》。
《登鸛雀樓》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朗讀感悟《望廬山瀑布》
板書題目,並解題
[望廬山瀑布]望:遠看。題意是遠看廬山的瀑布。
師:簡介廬山(見附錄)
簡介作者:(見附錄)
理解詩句之意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日照:陽光照射。香爐:指廬山的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山峰尖圓,煙雲聚散猶如香爐那樣,因此而得名。)生:發生,產生。(指山間雲煙冉冉上升,嫋嫋浮游。)紫煙:紫色的雲煙。(因為有太陽光的照射,雲霧顯出紫紅色的光彩。)遙:遠。前:山前。川:河流。詩句之意:太陽照在香爐峰上,峰頂雲霧瀰漫,濛濛的水汽透過陽光,呈現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煙,繚繞著香爐峰。遠遠望去,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絲帶高掛于山川之間。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飛流:飛奔的流水。直下:筆直地流下。三千尺:是虛指。形容瀑布的高和長。疑:懷疑,以為。銀河:指晴天晚上空中出現的明亮光帶(天河)。落:瀉落下來。九天:指天的處。(古人認為天有九重,所以稱九天。)詩句之意:瀑布從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瀉而下,使人以為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
再讀詩句,品悟詩意
四行詩各寫什麼?(第一行寫背景;第二行寫靜態;第三行寫動態;第四行寫聯想。)具體寫瀑布的詩句是哪幾句?(二、三句)
詩句解析
前兩句:寫詩人遠望廬山瀑布的雄奇之景。“一個“生”字把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掛”字化動為靜,寫出了瀑布的雄奇壯觀。
後兩句:“飛流”二字表現出瀑布凌空而出,噴湧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是虛數,極盡誇張地寫出了山的高峻和瀑布飛流的壯觀。一個“疑”字率直道破這是詩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長。
作者在詩中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比喻、誇張)
師:一、二、三句是比喻:描寫背景時,“生”字形象寫出了山間煙雲猶如從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的一團白煙,飄渺與青山藍天之間。二句:瀑布像……。四句,用貼切的比喻,表現了自己奇特的想象,從而使整個形象顯得更加雄偉壯麗,也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第三句是誇張。不是實指,而是形容其長、其高。
那些字用得好?(生、掛、飛、直下、疑、落。)
師:“生”(上有)。“掛”字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遙看時的形象,點名“遠看”題意。“飛”把瀑布噴湧而下的景象描繪地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高峻,又顯出水流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這些眼前。“疑”是大膽、奇特的想象。
你讀後有什麼感受?(瀑布氣勢磅礴,景色壯美。)
總結全詩,體會感情。
《望廬山瀑布》這首詩透過描繪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抒發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充分體現了詩人浪漫的情懷。
誦讀背誦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指導誦讀:一、二緩、舒;三、四快、高。
三、作業佈置
讀下面兩首古詩,不認識的字查查字典。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讀背《望廬山瀑布》,並完成課後練習題。
四、板書設計 登鸛雀樓 望廬山瀑布
白日……
所見 遠望——照 生
黃河…… 遙看——看 掛
欲窮…… 近觀——飛 下
所思 聯想——疑 落
更上……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8課《古詩》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3、在反覆吟誦中感受詩歌不同的旋律與優美的意境。
教學重難點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第一課時
一、新課匯入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如畫,每一方山水,都是一幅迷人的山水畫。同學們,你們知道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是哪個地方嗎?(杭州)說到杭州,我們不由地就會想到一處美景,那就是西湖。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詩人楊萬里筆下的西湖遊玩吧!
二、初讀引領,感知古詩
詩人在早晨送別友人林子方時,寫下了這首詩,接下來就請大家讀一讀這首詩。
1、自由讀,讀準字音。
(課件出示漢字:曉慈畢竟映)
2、指名讀,讀順詩句。
3、指導讀,讀出節奏。
三、品讀賞析,感悟古詩
1、再認真地讀幾遍,想想詩中寫了西湖裡的什麼,用自己的話試著和同桌交流。
2、集體交流:詩中寫了什麼?
(1)出示第1、2句:“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理解“畢竟”“四時”的意思。學生質疑。
(2)出示第3、4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著重體會“無窮碧”和“別樣紅”,並描述一下景象。
3、迴歸整體,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四、讀說結合,昇華情感
1、出示朱自清《荷塘月色》選段,引導學生根據詩意,結合圖畫,抓住映日荷花的特點說一段讚美荷花的話。
2、詩人看到這樣的美景,情不自禁地讚歎——﹙出示第1、2句﹚。
3、這首詩的題目是《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全詩寫的是西湖的景色,詩中有送別的意思嗎?詩人為什麼要這樣寫?
4、想象一下,詩人面對這無邊的美景,會向友人林子方說點什麼?
小組交流,指名說。全班把詩“送”給友人林子方——(學生配樂朗誦)。
5、背誦古詩。
五、指導寫字
1、觀察田字格中的字:湖蓮窮荷
2、學生口頭為這些字找拼音和詞語朋友。
3、說說寫這幾個字要注意什麼。
4、教師範寫生字。
5、學生在田字格中描紅、臨寫,教師相機指導。
六、課外拓展,豐富積累
介紹楊萬里有關荷花的其他詩作。
七、梳理板書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小組比賽背誦《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2、填句:接天蓮葉無窮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詩題“絕句”,簡要介紹詩人杜甫。
二、自讀古詩,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畫出生字新詞。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
3、彙報生字詞解決情況,教師相機強調。
“行”是多音字,在詩中讀“háng”,還有另外一個讀音是“xíng”,組詞“行走”。
4、同桌互認生字新詞。
5、指名讀詩,齊讀,注意糾正讀錯的字音。
三、圖文對照,理解詩意
1、範讀,要求學生邊聽邊觀察插圖,思考:畫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樹、黃鸝、白鷺、積雪、船)
2、思考:詩人是站在哪裡看到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門泊”兩個詞語的意思)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釋疑。(先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根據學生的提問,師生一起答疑)
4、看圖讀古詩,想象詩人欣賞大自然美景時的心情。(讓學生帶著感情再讀古詩)
5、梳理詩句,說說詩意。
(出示課文插圖,小組討論,說說詩意。)
四、活動激趣,記誦詩句
1、找對應的詞語。老師讀一個詞語,要求學生找出與它相對應的詞語。
(如:兩個——一行,黃鸝——白鷺,翠柳——青天,窗——門,西嶺——東吳,千秋雪——萬里船。)
2、師說生讀。(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相對應的詩句)
3、詞語連詩。(老師出示詩中的任意一個詞語,學生背出相對應的詩句)
4、情境背詩。(讓學生扮演詩人,指著畫面上的景物吟詩)
5、集體背誦。
五、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絕”“含”“嶺”“吳”。引導學生交流記字方法,並練習組詞。
2、啟發學生說說自己的記憶方法。
3、重點指導“絕”與“嶺”的寫法。
4、老師範寫。
(指導學生把字寫美觀,提示容易寫錯的地方)
5、學生先觀察田字格中的範字,再書寫,老師巡視。
六、拓展延伸
蒐集描寫春天的古詩,試著背一背。
六、佈置作業
七、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8課《古詩》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會認、會寫本課的生字。
2.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朗誦古詩,想象畫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感受春天的美好。
重點難點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背誦課文。
2.透過朗讀,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並透過想象領悟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兩課時。
古詩二首
村 居①
[清]高鼎(dǐnɡ)
草長鶯(yīnɡ)飛二月天,
拂(fú)堤(dī)楊柳(liǔ)②醉(zuì)③春煙④。[句導讀:這兩句生動地描寫了春天時的大自然,寫出了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
釋義:農曆二月,村子前後的青草已經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如同煙霧般凝集著。楊柳似乎都陶醉在這濃麗的景色中。
兒童散學⑤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yuān)⑥。[句導讀:這兩句描述了一群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裡放風箏的生動情景。]
釋義:村裡的孩子們放了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賞析: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居住在農村時親眼看到的景象,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色彩繽紛的“樂春圖”。詩人採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將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機展露無遺。本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字裡行間透出了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讚美。
詠(yǒnɡ) 柳
[唐]賀知章
碧玉①妝(zhuānɡ)②成一樹③高,
萬條垂(chuí)下綠絲(sī)絛(tāo)④。[句導讀:這兩句連用兩個新美的喻象,描繪春柳的勃勃生氣,蔥翠嫋娜。]
釋義: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就像用碧玉裝扮的一樣,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不知細葉誰裁(cái)⑤出,
二月春風似⑥剪(jiǎn)刀。[句導讀:這兩句更別出心裁地把春風比喻為“剪刀”,將視之無形、不可捉摸的“春風”形象地表現出來,不僅立意新奇,而且飽含韻味。]
釋義: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賞析:這首詩的結構獨具匠心,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柳條,最後寫柳葉,由總到分,條序井然。在語言的運用上,既曉暢,又華美。
1. 學習古詩《村居》。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理解詩歌大意,背誦古詩。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學生課外積累的文字、圖片等。
一 激趣匯入,積累詞語
在二、三月間,公園裡、學校中,到處都是春暖花開的景象。今天,老師還想帶大家到一首古詩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板書課文題目:村居)
1.學生朗讀課文題目。
2.課件出示作者簡介。
高鼎,清代後期詩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鴉片戰爭之後,大約在咸豐年間(1851-1861),《村居》是他寫的一首有名的有關放風箏的詩。著有《拙吾詩稿》。
二 自讀古詩
1.請大家自由讀古詩,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記應重點注意的地方。(如不認識的字、不懂的詞、難寫的字等)(課件出示易讀錯的字)
提示:“鶯”的韻母是ing,不要念成in。“趁”的韻母是en,不是eng。“鳶”不要讀成yān。
2.課件展示節奏劃分,引導學生掌握古詩的節奏。
節奏劃分: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同學們在朗讀的時候語速要稍慢,讀出對春天的讚美之情,要帶著活潑、開心的語氣。
學生反覆讀詩。接受快的同學可以試著背詩。
3. 進行自學,想一想用什麼方法記住字形。
學生彙報交流。
例:詩=訁+寺 (寺廟旁有人在說話) 村=木+寸 童=立+裡
3.教師針對會寫字進行書寫指導。
詩:按照左窄右寬的結構書寫,“寺”不要丟掉最後一點。
村:按照左窄右寬的結構書寫,木字旁最後一筆捺變為點。
童:按照上小下大的結構書寫,“裡”橫畫較多,注意在田字格里的佈局。
4.交流快速背詩的方法。
學生甲:用唱詩的方法來背詩。
學生乙: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背詩。理解了每句詩歌的意思,知道連起來講的是什麼意思,就可以背詩。
三 品悟古詩
1.有同學說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背詩,那麼這首詩的大意是什麼呢?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組長彙報。(教師課件展示)
小草生長,黃鶯飛翔,正是春光明媚的二月,
輕拂河堤的楊柳沉醉在春天的煙霧之中。
村子裡的小孩子們早早就放學回到了家,
急忙趁著溫暖的東風快活地放起了風箏。
2.教師引導學生逐句分析。
(1)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師: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靜的嗎?它有怎樣的美景?
①自由讀讀古詩,你會有很多的發現。
②學生自由讀詩。
③你看到了什麼?生彙報。
④你能把你看到的帶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嗎?(指名讀文)
重點引導學生透過“長”“飛”“拂”“醉”等字眼體會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機。
⑤你覺得詩句中的哪些字詞用得好?說說你的理由。
生:“草長鶯飛”四個字,把春天的一切景物都寫活了,人們彷彿感受到那萬物復甦、欣欣向榮的氣氛,人們的眼前也好像湧動著春的脈搏。
詩人用了一個“醉”字,寫活了楊柳的嬌姿、柔態、神韻。
⑥瞧,草兒吐出嫩綠的新芽,黃鶯也飛來快樂地歌唱,河堤上的楊柳也陶醉在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風的吹拂下輕輕柔柔的。我們的小山村變成了一個充滿生命力的世界。你們想配合這美麗的畫面再來讀讀嗎?
⑦你還有什麼發現,有什麼感受?能說給大家聽嗎?
這麼多美妙的畫面,我想大家一定能讀好這一句的。
(2)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①在這麼好的春光裡,你想做些什麼呢?(指名說)
放風箏。(板書: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②你能配合畫面說說這句詩所描繪的情景嗎?
生:第三、四句寫的是人物活動,描述了一群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裡放風箏的生動情景。孩子們放學回來得早,趁著溫暖的東風,放起了風箏。他們的歡聲笑語,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氣。
③讀了這一句,你有什麼感受?能說給大家聽嗎?
重點引導學生透過“歸來早”“忙趁”體會孩童歡暢的心情。
學生彙報。
④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將你的想法融入詩裡讀出來嗎?你們想不想加入他們放風箏的隊伍?這樣吧,讓我們一起放飛心愛的.紙鳶,用詩歌表達自己的心情吧!
四 背誦全詩
1.教師邊展示本課配圖邊引導學生聯想詩句描繪的美景:早春的山村,草長鶯飛,楊柳依依。孩子們也將自己心愛的風箏放飛。多美的春景圖呀!它不僅吸引了詩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你們一定能背下來這首古詩。
2.生自由背。
五 作業佈置
1.背誦古詩。
2.蒐集詩人的其他古詩名句,進行整理。
1.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教學《村居》一課時,教師可以先把學生帶入一個青草萋萋、百花盛開、花香四溢的情景中。在美麗的春天裡,教師採用各種朗讀形式(如:個別讀、小組讀、集體讀、比賽讀等),讓學生讀出古詩的韻味。在初步感知整首古詩的基礎上,教師與學生配上啞語吟誦古詩,在肢體語言的幫助下,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古詩的意思。
2.教學時教師可以嘗試不一句一句地講解古詩文,而是讓學生在吟誦中去感悟語言,在歌聲中去想象意境,在舞蹈中去創造圖畫。
1.學習古詩《詠柳》。
2.正確讀寫詩中的生字。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詠柳》,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愛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多媒體課件。
一 知詩人,解題意
師:同學們,不知不覺中,春天的腳步又近了,這輕快飛行的燕子,吹面不寒的楊柳風,羞紅了臉的桃花,柳枝輕搖的柔柳,組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你看,這是什麼?(出示楊柳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詠柳》。
1.關於作者,你知道多少(出示課件)?
賀知章(659-約744),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漢族,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少時就以詩文知名。屬於盛唐前期詩人,與張若虛、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詠柳》《回鄉偶書》兩首詩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錄入《全唐詩》,共19首。
2.題目“詠柳”是什麼意思?
詠:歌唱,讚美。詠柳,就是歌唱、讚美柳樹。
3.作者是怎麼歌頌柳樹的呢?請大家輕聲讀一遍古詩。用手中的工具書查一查,理解詩句的意思。(出示課件)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大家在朗讀這首詩的時候,邊讀邊想象柳樹的姿態,彷彿柳樹就在自己的眼前,輕輕的,柔柔的,那麼碧綠,那麼美麗,要用喜愛、驚歎的語氣來讀。
二 釋字詞,明詩意
1.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1)理解詞語。
妝:(課件演示妝的演變過程)左右結構,注意“女”的寫法。意思是裝飾,打扮。
一般都是誰愛打扮?那麼本詩是說誰打扮?
(透過課件演示“妝”的演變過程,不僅幫助了學生熟記字形,瞭解字義,更重要的是透過這個字更深刻地理解詩句的意思,詩的開始就把楊柳化身成一位美人)
絛:用絲編成的繩帶。
絲絛:形容一條條像絲帶般的柳條。
(2)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後,引導學生串連詩意:柳樹像碧玉裝扮成的美女一樣,千萬枝柳條像她那綠色的絲帶。
2.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1)理解詞語。
剪:上下結構。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狀物體分成若干部分。(課件展示剪刀,引導學生理解)
(2)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後,引導學生串連詩意:知道這細嫩的柳葉是誰剪裁出的嗎?就是那像剪刀一樣的二月春風啊!
3.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習生字,透過理解字義,結合圖片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大概意思。
高高的柳樹像碧玉妝扮成的一樣,千萬輕柔的柳枝都垂下了綠色的絲條。
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的,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恰似剪刀。
三 想意境,悟詩情
1.再來讀前兩句詩,說說你眼前出現的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預設:柳樹似一位姿態婀娜的美人出現在我們面前,那千萬條垂絲,就像她的裙帶)
2.你覺得句中的哪個字用得好?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第一句中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嫋嫋的風姿;第二句中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搖擺。
教師:誰能透過誦讀把這美妙的畫面讀出來?
(點名讀,其他學生說畫面)
3.那視之無形、不可捉摸的“春風”,被作者用“似剪刀”形象化了。請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說說它還能剪出什麼。
示例:將小草剪成了一根根;將楓樹的葉子剪得像手掌……
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給予我們美的想象。
4.總結:此詩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造者,讚美她裁出了春天。讓我們借作者的詩文,讀出我們心中對春的讚美。
四 橫縱觀,拓視野
1.課堂小結:春天正向我們走來!讓我們吟著春天的詩,與春天撞個滿懷……
2.教師佈置作業:
請在下面的三首詩中,選一首喜愛的背誦下來,課下蒐集相關資料瞭解詩意。
春 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絕 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遊 園 不 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教學時,可以在課下先讓學生畫一幅自己眼中的柳樹,並寫上一兩句讚美柳樹的話,讓學生提前從色彩方面感知一下碧玉妝成般的柳樹,也從形態方面感知何為萬條綠絲絛。這樣一來,學生對古詩內容會比較容易理解一些。
村 居
景
人
詠 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1.把下列加點字的讀音補充完整。
鶯飛 yīnɡ 拂堤 fú 兒童 tónɡ 楊柳 liǔ
化妝 zhuānɡ 垂下 chuí 剪刀 jiǎn 裁衣 cái
4.課文綜合閱讀。
(1)“春煙”在詩中是什麼意思?
春天水澤、草木間蒸發的霧氣。
(2)《詠柳》中用一個“拂”字,一個“醉”字把靜止的楊柳人格化了。
(3)《村居》描寫出一幅怎樣的畫面?不超過30個字。
在江南二月的自然風光裡,兒童們放學歸來高高興興地放著風箏。
(4)《村居》透過“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的情景,表現了怎樣的中心思想?
孩子們的天真爛漫,春天的勃勃生機。
1.風箏
又名“木鳶”“紙鳶”“風鳶”。中國是風箏的故鄉,早在兩千年前中國人就發明了風箏。史書記載,春秋時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的能工巧匠魯國人公輸班,因看到鷂鷹盤旋於藍天而受到啟迪,傳說曾“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發明紙以後,風箏用紙張糊制,稱作“紙鳶”。到五代(907-960)李鄴加以改進,裝竹笛於紙鳶之頭,臨風嗡嗡作響,有如箏聲,故而得名“風箏”。
2.柳樹
可種可插,極易成活。“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從這句俗語中我們可以看出柳的生命力多麼旺盛。柳樹姿態優美、秀色可餐,深得文人墨客的喜愛。宋代大文豪蘇軾任杭州知府時在西湖修了一道堤,堤上遍植柳樹,如今已成為西湖十大景點之一。田園詩人陶淵明喜愛柳樹,室旁有柳五棵,所以自名五柳先生。清代蒲松齡也喜歡柳,並自號柳泉居士。清代左宗棠戍守邊疆時,為了保持水土、抵禦風沙等,在河西走廊“新栽楊柳三千里”,後人為紀念他,稱這些柳樹為“左公柳”。在古代文學中,楊柳是一個特殊意象,優美動人,情意纏綿,為詩人傳誦吟詠。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8課《古詩》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認會寫8個生字,特別要注意學習“碧、村、童、剪”的寫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歌內容,感受柳樹的勃勃生機和兒童生活的歡樂。
教學重點:
1.認識11個生字,會認會寫8個生字,特別要注意學習“碧、村、童、剪”的寫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理解詩歌內容,感受柳樹的勃勃生機和兒童生活的歡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在講課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幾句詩句:(出示課件)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袁枚《所見》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白居易《池上》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這些詩句都是描寫兒童生活的。小朋友們的童年生活有趣而快樂,多姿多彩。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兒童生活的古詩。
2.老師匯入:親愛的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是清代的一名詩人所寫,他的名字叫高鼎。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出示圖片)進行簡介:高鼎,清代後期詩人。咱們要學習的這首詩就是他寫的《村居》。村居:在鄉村裡居住時見到的景象。
3.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放風箏嗎?你們是什麼時候在哪裡去放風箏的呢?(播放音樂:放風箏)(出示課件圖片)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本文是一首詩,字數不多,平仄對仗,句式工整,耐人尋味。
2.聽範讀,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學生藉助拼音自讀古詩,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4.教師逐小組檢查學生對古詩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複。
5.努力把詩讀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古詩文的音韻美。
三、生字認讀。
1.課文同學們已經讀熟了,現在課文中的生字寶寶,從課文中走出來了,你還認識它們嗎?
2.出示生字指讀。
3.注音領讀。
4.重點認讀:鶯、拂、堤、柳、醉
(1)認知“堤”,這個字是左右結構。由兩部分組成,這兩個部分都是我們以前學過的舊字,直接合成。容易識記。“堤”是什麼呢?出示一個圖片,幫助學生們識記生字。
(2)“鶯”字強調部首“艹”,上中下結構,書寫時注意“禿寶蓋”這一部分,不要寫成寶蓋。在田字格里書寫時要注意上下佔格要均勻,把字寫好看。
(3)“拂”也比較熟悉,左右結構,書寫時候注意要佔格均勻,把字寫好看。讀音是“fú”,不是“fó”。
5.猜謎語。
草帽下面一隻鳥——鶯
就是土——堤
6.開火車讀準字音,並試著給每一個新字口頭組詞。
四、古詩賞讀,感受情感
(一)導學:把詩讀通順。(出示課件)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1.老師範讀古詩。
2.請同學們把詩句讀通順,做到不丟字,不多字。
3.開火車把詩句讀通順。
(二)導學: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1.先試著讀一讀,說一說你體會到了什麼?
2.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
醉:迷醉,陶醉。
春煙:春天水澤、草木間蒸發形成的煙霧般的水汽。
拂堤:(楊柳)像是在撫摸堤岸。
3.這兩句寫了什麼意思?(綠草茂盛,黃鶯飛舞,正是二月早春,輕拂堤岸的楊柳沉醉在煙霧之中。)
4.你怎樣理解“醉”呢?(預設:音樂令人如痴如醉;花香醉人,酒香醉人,美景令人享受。)
5.春光無限好,“草長鶯飛”就是描寫春景的詞語,你還知道其它描寫春景的詞語嗎?(預設:萬紫千紅花紅柳綠鶯歌燕舞)
6.賞析:“醉”字寫活了楊柳的嬌姿;寫活了楊柳的柔態;寫活了楊柳的神韻。
(三)導學: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1.詩人從描寫景物直接到寫孩子們的生活。
2.理解重點字詞的意思。
散學:放學。
東風:春風。
紙鳶:泛指風箏,它是一種紙做的形狀像老鷹的風箏。鳶(yuān):老鷹。
3.這兩句是人物活動,描述了一群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裡放風箏的生動情景。(播放兒童歌曲:村居)
4.為什麼歸來早?(預設:忙趁東風放紙鳶。)你有沒有放學後著急回家的時候啊?說一說,好嗎?
5.試著用詩句的形式來說一說你放學後做些什麼?(預設: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飛雪樂翻天。兒童散學歸來急,忙約夥伴跳皮筋。)
五、班級展示
比賽規則: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讀出詩歌的韻味!評選出誦讀冠軍。(預設:小組成員推薦優秀作品展示,每位同學都積極參與進來,達到預設目標。)
六、學寫生字
課文同學們讀得真美,讓老師都感覺到了春天的美麗,草長鶯飛,拂堤楊柳,還有孩子們在快樂地放風箏。
現在我們拿出小手來寫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寫得很好。
1.出示生字:詩、村、童。
2.指導學生觀察寫法。
3.開啟“優教學生字”,講解生字的意義與寫法。
重點學習“詩、童”的注意要點。預設:“詩”注意偏旁佔格在左邊的位置少一些;“童”注意上下結構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4.學生臨習生字。
七、鞏固練習
開啟“基礎訓練-《古詩二首》”,一起來闖關吧!
八、作業佈置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完成配套練習冊。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課前準備:柳樹代表著旺盛的生命力。每年春天,柳樹是最先發芽、變綠的。柳芽的嫩綠,是初春時節最美的顏色,它象徵著生命和活力。(出示圖片)
2.課前準備:賀知章(659—744),字季真,號四明狂客,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著名的《詠柳》、《回鄉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出示圖片)
3.老師匯入:聽著好聽的歌曲,欣賞著這美麗的柳樹,(出示圖片)我們一起走進《詠柳》。(出示圖片),
4.(播放音樂:柳樹姑娘)(出示課件圖片)
5.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本文是一首詩,字數不多,平仄對仗,句式工整,耐人尋味。
2.聽範讀,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學生藉助拼音自讀詩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4.教師逐小組檢查學生對古詩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詩句,不丟字,不添字,不重複。
5.努力把詩讀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古詩文的韻律美。
三、生字認讀。
1.課文同學們已經讀熟了。現在課文中的生字寶寶,從課文中走出來了,你還認識它們嗎?
2.出示生字指讀。
3.注音領讀。
4.重點認讀:詠、妝、絲、絛、裁、剪。
(1)認知“詠”,這個字是左右結構,形聲字。形聲字由兩部分組成,通常有下面幾種情況:上形下聲;上聲下形,左聲右形,左形右聲。
(2)“絲絛”兩個字強調讀音“sītāo”,不能讀成“sītiāo”,書寫時注意偏旁部首。在田字格里書寫時要注意佔格要均勻,把字寫好看。
(3)“剪”也比較熟悉,上下結構,由“前”和“刀”組合而成,書寫時候注意佔格要均勻,把字寫好看。
5.透過圖片來了解“妝”和“絛”(出示課件圖片)。
6.猜謎語。
前面是刀——剪
一張嘴收到頭——詠
7.形近字區分。
詠()妝()絛()裁()
永()裝()條()栽()
8.開火車讀準字音,並試著給每一個新字口頭組詞。
四、古詩賞讀,感受情感
(一)導學:把詩讀通順。(出示課件)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1.老師範讀古詩。
2.請同學們把詩句讀通順,做到不丟字、不多字。
3.開火車把詩句讀通順。
(二)導學: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1.先試著讀一讀,說一說你讀到了什麼?
2.一樹:滿樹。
3.碧玉:碧綠色的玉。這裡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
4.妝:裝飾,打扮。
5.絛(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這裡指像絲帶一樣的柳條。
6.這兩句寫了什麼意思?(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飾的一樣,從樹上垂下無數好像綠色絲帶一樣的柳條來。)
7.賞析:把眼前的柳樹和古代質樸美麗的少女聯絡起來,聯想到她穿一身嫩綠,楚楚動人,充滿青春活力。
(三)導學: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1.這兩句使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設問、比喻)
2.裁:裁剪。
3.似:如同,好像。
4.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五、課堂展示
為古詩配畫。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為詩文配畫,可以為整首詩配畫,也可以為一句詩配畫。看誰畫的符合詩的意境。
六、學寫生字
現在我們拿出小手來寫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寫得很好。
1.出示生字:碧、妝、綠、絲、剪。
2.指導學生觀察寫法。
3.開啟“優教學生字”,講解生字的意義與寫法。
重點學習“碧、剪”的注意要點。預設:“碧”注意偏旁“石”,出示猜謎語識記生字:王大娘白大娘一起坐在石頭上;“剪”注意上下結構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4.學生臨習生字。
七、鞏固練習
開啟“閱讀訓練-《古詩二首》”,一起來闖關吧!
八、作業佈置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完成配套練習冊。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8課《古詩》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會認“首、蹤”等9個生字,會寫“首、無”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3.能聯絡生活實際,圖文結合等方法瞭解詞語、古詩大意。
4.多元識字。
5.圖文結合,感受詩中蘊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教學難點
能用聯絡生活實際、圖文結合等方法初知古詩大意。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首、蹤”等9個生字,會寫“首、無”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教具
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設計意圖匯入()分鐘
一、識字解題,談話匯入。
談話匯入,板書課題並齊讀課題。
教學“首”。
知道這是表示數量的量詞,還可以說“一首歌”“一首曲子”等。
課題中的古詩“二首”指的是哪兩首,劃出來,讀一讀。
明確本課的任務:學習《池上》這首古詩。(板書:池上),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談話匯入,識字入題,從而引入古詩。】
新課教學()分鐘
二、初讀古詩,感受節奏。(課件出示2)
初讀要求:
(1)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同桌互相正音。
逐句檢査朗讀,隨機出示摺疊卡片認讀“蹤跡”“浮萍”,並正音。
以字帶詞,加上動作,讀好片語“撐小艇”——以詞帶句,正確朗讀詩句“小娃撐小艇”。
卡片認讀“蹤跡——藏蹤跡”,“蹤”讀好平舌——以詞帶句,正確朗讀詩句“不解藏蹤跡”。
卡片認讀“浮萍”,結合浮萍的圖片,藉助形聲字形旁表意的特點識記: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種水草,因此浮是三點水,萍是草字頭。——以詞帶句,正確朗讀詩句“浮萍一道開”。
把詩句連起來讀一讀,把整首詩讀正確。
教師範讀、自由練讀,讀出詩的節奏。
三、圖文結合,初知大意。
(課件出示3、4)教師分別出示“小娃採蓮回”和“浮萍一道開”的圖片,讓學生找到相應的詩句連一連。並說說這樣連的理由。
學習詩句“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課件出示5)
(1 )邊做動作邊讀詩,理解和識記“採”。
採:(課件出示6)出示字源,看老師演示動作,結合字形知道採字的“爪字頭”代表手,採表示用手採摘樹木上的果子。
(2)請同學噹噹小娃來演一演採白蓮的動作,感受小娃偷採白蓮時既忐忑又高興的心情並指導朗讀。
學習詩句“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課件出示7)
詩畫對應,教學“蹤跡”。
(課件出示8)出示《雪地裡的小畫家》等3幅圖片說說這都是誰留下的蹤跡。
練習說話:是留下的蹤跡。
在圖中找找小娃留下的蹤跡,理解“蹤跡”在詩中的意思是指船開過後留下的痕跡。
透過對讀、齊讀等多種形式朗讀整首詩。
四、誦讀積累。
透過難度遞增的填詞遊戲幫助學生背誦古詩。
調皮的詞語寶寶把蹤跡藏在荷葉裡了,你能背嗎?(課件出示9)
小娃撐,偷採回。不解藏,浮萍開。
又有一些詞語寶寶不見了,誰還能背?
撐,採。藏,開。
去掉文字,看圖背誦古詩。(課件出示10)
配樂背誦古詩。
五、寫字。
(課件出示11)出示田字格中的“首”和“採”,觀察它們所在的位置。
教師範寫,強調書寫難點。
首:點、撇短而小,第三筆是長橫。“自”的中間兩條短橫不能碰到右邊的豎。
採:爪字頭的撇是橫撇,注意三個點筆畫的方向。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師生互評、生生互評。?
【設計意圖:初讀感知,生字的正音,為下面的分析和閱讀鋪平道路。】
【設計意圖:根據圖片的意思找到相應的詩句並說明理由,這一設計是為了降低難度,藉助圖畫這一載體,將學生對古詩初讀後的理解透過連線的方式呈現出來。說理由的過程就是學生對古詩大意的初步感知。】
【設計意圖:難度遞增的填詞遊戲能激發學生背誦古詩的興趣,降低背誦的難度,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背誦古詩,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設計意圖:寫字難點的講解,起到指點迷津的作用,重點字的指導,筆畫筆順,間架結構的書寫,規範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板書內容小娃偷採
池上天真無邪頑皮可愛
不解一道開
課堂作業新設計
1.給下列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蹤(zōnɡ zhōnɡ)萍( pín pínɡ)泉(quán qán)露( loù lù)
2.這首詩寫了一件什麼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首古詩描繪了孩子什麼樣的形象?()
A.膽大B.愚笨C.天真D.活潑
參考答案:
1.蹤(zōnɡ)萍(pínɡ)泉(quán)露(lù)
2.《池上》寫了一個小孩兒偷採白蓮不知隱藏蹤跡的頑皮、可愛形象。
3.C、D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聯絡生活實際,圖文結合等方法瞭解詞語、古詩大意。
2.圖文結合,感受詩中蘊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具
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設計意圖
匯入(?)分鐘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2課《古詩二首》中的第二首,大家說說古詩的題目是什麼。(板書:《小池》)
新課教學
()分鐘二初讀古詩,識記生字
1.這首詩是誰寫的?(楊萬里。)(板書:楊萬里)
(課件出示13)老師簡介:楊萬里是南宋著名詩人,他的詩大多數是描寫自然景物的。
2.藉助拼音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圈出生字。
3.集體認讀生字:(課件出示14)
無樹愛尖角(板書:無樹愛尖角)
學生邊讀,老師邊將生字卡片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4.交流記憶方法。
5.集體反饋。(1)熟字帶生字:對—樹用—角友—愛
(2)編兒歌記憶:二兒——無上頭小下頭大——尖
6.再讀古詩,看誰把字音讀得準。
三、精讀古詩,體會意境
1.(課件出示15:《小池》)聽老師範讀,說說這首詩描寫了什麼時候的景色,從哪兒看出來的。
學生甲:夏天的景色,因為荷花在夏天開放。
學生乙:夏天的景色,因為夏天的蜻蜓最多見。(板書:夏天蜻蜓)
2.除了同學們說到的這些景物,你還從詩中看出有什麼景物呢?學生甲:有泉水。
學生乙:還有樹。
3.那還有沒有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泉眼、晴柔。)老師簡單講解:泉眼就是泉水流出的口,晴柔就是晴天的美好。
4.根據你對古詩的理解,找到小夥伴,再讀讀古詩。(課件出示16:《小池》)
【設計意圖:簡介作者,識記生字,掃清閱讀障礙。】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多元識字,自主識字,體現教材的特點。】
【設計意圖:重視學生的理解感悟,自主學習詩句的詞句。體現“教師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設計意圖:齊聲誦讀,更能讀準節奏,總結全文,積累語言。】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分鐘四、誦讀古詩,課後延伸
1.齊背古詩《池上》《小池》。
2.請每個學生收集描寫夏天景色的古詩,背給大家聽。
板書
內容泉眼惜
小池樹陰愛生動有趣生機勃勃
小荷露
蜻蜓立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看拼音寫詞語。
shǒu xiān ài xī jiān jiān jiǎo cǎi yònɡ dà shù
()()()()()
二、區別字組詞。
蹤()原()何()青()
粽()泉()荷()蜻()
三、把下面的古詩補充完整。
小池
泉眼,
愛晴柔。
小荷才露,
立上頭。
【答案】
一、首先愛惜尖尖角採用大樹
二、區別字組詞。
蹤(跟蹤)原(原來)何(如何)青(青草)
粽(粽子)泉(泉水)荷(荷花)蜻(蜻蜓)
三、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尖尖角早有蜻蜓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1.根據圖片的意思找到相應的詩句並說明理由,這一設計是為了降低難度。
2.難度遞增的填詞遊戲能激發學生背誦古詩的興趣,降低背誦的難度,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背誦古詩,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3.古詩的拓展也非常重要,在課前匯入中讓學生背誦上節課學過的古詩《池上》,創設了學習古詩的氛圍,藉助圖畫這一載體,幫助學生完成對古詩初讀後的理解。
4.在學生按照自己的方法學習生字的時候,還可以相互交流,說說自己喜歡的識字法,並向別的同學學習新的識字方法。小學生總是對新的事物感興趣,更多的識字法使得學生能體會到識字的樂趣。
5.在學完《小池》後,再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地方一起討論,加深感悟夏天的美好景象。課外讓學生回家收集有關描寫夏天景色的古詩,學習積累古詩。這樣就不是為了教古詩而學古詩,而是舉一反三,充分體現了大語文觀。
不足之處:
1.課堂環節的設計,再生動活潑一些,加入一些遊戲活動的因素,更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2.古詩的朗讀指導不太到位。教師的範讀做得不夠好,
備課素材
【寫作背景】
《池上》和《小池》描繪的都是詩人在夏天的所見,前者是敘事,後者是寫景。《池上》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幾筆勾勒出一個小孩兒偷菜白蓮又不知隱藏蹤跡的頑皮、可愛的形象。《小池》從“小”處入手,把大自然中極平常的細小事物寫得相親相依,和諧自然。
【作者介紹】
1.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2.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傑出的詩人,漢族人。一生力主抗金,與范成大、陸游等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楊萬里一生熱愛農村,體恤農民,也寫了不少反映農民生活的詩篇。如《憫農》《農家嘆》《秋雨嘆》《憫旱》《過白沙竹技歌》等寫出農民生活的艱難和疾苦,《歌四時詞》《播秧歌》等寫出農民的艱辛和歡樂。
【與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
池塘是指比湖泊小的水體。界定池塘和湖泊的方法頗有爭議性。一般而言,池塘是小得不需使用船隻而多采竹筏渡過的。另一個定義則是可以讓人在不被水全淹的情況下安全橫過,或者水淺得陽光能夠直達塘底。池塘也可以指人工建造的水池。
通常池塘都是沒有地面的入水口的。它們都是依靠天然的地下水源和雨水或以人工的方法引水進池。因為如此,池塘這個封閉的生態系統都跟湖泊有所不同。池水很多時都是綠色的,因為裡面有很多藻類。
在亞洲,池塘常見於庭院,小區之內;而在歐洲,池塘經常見於城堡之中;在加拿大,水資源豐富,池塘很常見。
【其他資料】
描寫夏天的古詩:
山亭夏日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初夏》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
惟有葵花向日傾。
《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課後作業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認真讀一讀,寫一寫。
首角
無採
愛尖
二、比一比,再組詞。
首採
自菜
無角
天用
閱讀能力大提升
三、課文整體梳理。
《池上》是唐代著名詩人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該作品文字洗練,內容通俗淡雅,寥寥數字,生動逼真地描述了一個天真活潑、憨厚可愛的
形象。
四、重點段落品析。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1.這首詩的作者是代。
2.“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小荷”指的是,這一句的意思是。
思維創新大拓展
五、讀一讀,注意畫出停頓。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參考答案:
一、略二、一首自己採花白菜無法天地一角用處三、白居易兒童四、宋楊萬里小荷葉水裡的荷花還和小孩子一樣,剛剛一點點。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8課《古詩》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認識8個字,會寫6個字。
2、瞭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二、教學重點
1、朗讀、背誦兩首古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認識8個字,會寫6個字,掌握會寫字的音、形、義。
三、教學難點
1、用自己的話講解兩首古詩的意思。
2、能正確、端正地書寫6個字。
四、教學準備
1、課前查詢的有關資料。
2、字詞卡片,電腦課件或掛圖。
五、教學時數
3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複習匯入。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以前我們學的古詩嗎?誰願意背一背呀?(同學們背誦古詩)
2、同學們,李白曾望月抒懷,留下了《靜夜思》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個群星璀璨的夜晚,寫下了使人驚歎的詩行,那就是《夜宿山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板書課題)
(二)初讀古詩。
1、設計問題:“夜宿山寺”是什麼意思?(此處為空白點,讓學生自己理解)
2、教師播放多媒體畫面,創設情境,讓學生欣賞感悟,請學生談談看了此畫面後有什麼感受。(留空白,讓學生暢所欲言。教師點撥強調一點:山上寺院裡的樓很高)。
3、請學生開啟書,自由讀古詩,體會詩人作詩時的感受。
(本環節意在使學生整體把握古詩內容)
(三)理解詩句。
1、學生研究、合作、體驗。
(1)讓學生邊讀古詩邊試著理解詩句的意思,遇到難以理解的詞語、詩句,查字典解決。
(2)讓學生小組內交流。
(3)各小組彙報詩中關鍵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2、小組彙報。
(1)透過小組學習,知道哪句詩的意思了?(指名說)
(2)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你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請學生質疑,請會的同學幫助解答,老師加以引導。)
(3)請四個同學每人說一句詩的意思。
(4)請同學們用一個字來形容詩中所描寫的這座樓。(高)
(5)你從哪些句子看出樓很高,請你讀給同學們聽一聽。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四)誦讀欣賞,品讀古詩。
1、透過學習,我們對這首詩有了更深的瞭解,你能加上動作、語氣自己讀讀這首詩嗎?注意要讀出你自己的感受。(學生採取個人誦讀,合作誦讀,分組誦讀,加動作誦讀等形式練習誦讀古詩)
2、教師配樂範讀,然後引導學生配樂朗讀,進一步體會這首詩所描繪的意境,想象這首詩所描繪的畫面。(尊重學生,以學生評析為主,教師適當點撥、指導)
(五)齊讀古詩,加強記憶。
在朗讀的基礎上,教師播放音樂,全體學生起立,根據詩意加上動作背誦古詩。
(六)拓展延伸。
利用課外資料,請同學們把已經查詢好的李白的其他詩,讀給大家聽聽。
(七)課後作業。
回家後請你把這首古詩背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你也可以把這首詩畫成一幅畫。
板書設計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一同欣賞了李白的《夜宿山寺》,感受到了山寺夜晚奇特的景象,讓我們共同再欣賞一下那美景吧。(一邊放課件,一邊背誦。)
2、除了欣賞美景,我們對於如何學習古詩也有了一些嘗試,這節課我想與同學一起再欣賞一首古詩,題目是——《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
(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同學們,請大家讀一讀這首古詩,首先看看這首古詩是誰寫的,你還記得他嗎?你曾經讀過他的哪些古詩?(簡介作家,說出自己讀過的作品。)
(2)請你再看看今天的這首古詩,你自己能不能把它讀出來呢?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同學們自讀古詩)
2、創設情景感受詩境。
(1)小組之間互讀詩文,說一說這是一首描寫什麼的詩。
(2)這是一篇寫景的詩文,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裡的景色呢?這裡的景是什麼樣的呢?請你們再讀一讀古詩。
(3)請同學們邊看插圖邊讀,結合書上的註解自己先學一學。
(4)把你的學習成果向旁邊的夥伴做彙報。
(三)理解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1、我們一同理解了詩句的意思,下面我們就隨作者一同到江邊走一走,看一看。
(1)出示課件1。怎樣的景象就可以和書中描寫的詩句一樣了呢?請同學們動手選擇。
(2)請同學邊看課件邊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一句古詩的意思。
(3)現在是怎樣的景象了呢?(充分理解“滿”“壓枝低”)
(4)出示課件2。讓同學感受到蝴蝶在花叢中飛舞。
(5)請同學邊看課件邊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二句古詩的意思。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詩句,想想應該用什麼語氣來讀。
3、請同學們先自己讀一讀。
4、讀給身邊的小夥伴聽聽。
5、老師配樂範讀後,也請學生配樂練習朗讀。
6、透過反覆誦讀,進一步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意思。
7、總結:
第一句:從整體上說花的樣子。
第二句:從區域性說每枝花的樣子。
第三句四句:講蝶鶯對花的喜愛。
(四)在有感情地朗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
1、請學生邊看課件邊背誦這首詩。
2、可以和小夥伴合作,一人背一句。
(五)拓展延伸。
1、請同學們想想,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詩呢?
2、你也可以根據你的理解把這首詩變成一幅畫。
(六)課外作業。
1、聯絡春遊中觀察到的春天的景象,結合詩句說說春天的花、春天的蝶、春天的鳥這些景物的特點,再動筆把這首詩描寫的意境繪成一幅畫。
2、請你再找出一些描寫春天景象的詩句,寫在你們的好詞好句本上。
板書設計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孃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流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第三課時
(一)複習兩首古詩。
1、練習朗誦兩首古詩,邊讀邊體會詩的意境,做到有感情地朗讀。
2、檢查背誦。(播放課件,請同學看著課件練習背誦,也可以同桌練習,全班齊背。)
(二)學習生字。
1、請同學自學會認字。(大聲地讀,讀不準的字請多讀幾遍。)
2、分組學習會寫字。
(1)請同學讀準字音,分析字形。
(2)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記字,可以用兒歌的方式,結合詩的意思記憶一些字。
3、請學生分組彙報學習的情況,說說:你記住了哪幾個字?是用什麼方法記住的?
4、請同學們給本課的字組詞。
5、請學生說說:哪幾個字最難記?
6、針對學生的疑問,老師和同學共同想辦法解決。
獨:右邊是“蟲”字,下面的一筆是提不是橫。
尋:“寸”的一橫最長。
(三)指導書寫。
1、請學生看看課後的會寫字表,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透過課件,重點指導反犬旁的字,由於本課反犬旁的字比較多,有四個字,所以要提醒同學在寫的時候,不要把反犬旁寫得太直。
3、另外,本課有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要學生注意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請學生練習描紅,然後自己書寫。(提醒學生注意佔格,注意眼睛和書本的距離。)
(四)評比發獎。
老師請寫完的同學拿寫好的的字在全班展示,請同學們互相評比,給寫字正確規範的同學發小紅花。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8課《古詩》教案 篇8
內容預覽:
誦讀欣賞 古詩二首。
一、教學重點提示:
1、理解每首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流利誦讀,欣賞和背誦每首古詩。
二、教學時間:
兩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目標:
賞析一、二首詩。
教學步驟:
一、檢查預習情況。
1、這兩首詩在古詩中叫做什麼格式的詩?
律詩。前一首像七律,但不是律詩,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後一首是五律。
2、律詩的形式怎樣?
由四聯構成,首聯、頸聯、頷聯、尾聯。共八句,中間兩聯各自對偶。基本雙句押韻。
3、請回憶兩首詩的作者、年代、作品選自的篇目等知識。(除幻燈片之外,教者可口頭介紹一些情況。)
出示幻燈片:
4、讀準下面的字音:
二、教師範讀,指導學生注意音調、節奏和感情。
可打出幻燈片,加註讀音節奏。(基本採用悲壯、慷慨之語氣語調,速度稍慢。)
三、學生齊讀,教者點評。
四、賞析兩詩內容,形式是讓學生邊對照書下注釋,邊揣摩回答問題:
《雁門太守行》
①你覺得詩人創造了一種什麼樣的詩歌意境?
一場邊關戰爭的意境。
②既寫黑雲壓城,又寫甲光向日,矛盾嗎?
不一定是實寫,是詩人用來造境造意的想像之詞。雲縫中透射一縷陽光也是可能的。
③你覺得這一派邊塞風光可用什麼詞語來形容?
壯美;蒼涼、悲壯。
④景色的描寫為下面寫戰爭渲染了一種形勢?
渲染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
⑤歌頌了哪兩方面的守邊將士?
城內、城外。
⑥這首詩意在歌頌什麼?
守邊將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兵臨城下,緊張危急,披堅執銳,嚴 悲壯蒼涼: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陣以待。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半卷紅旗,潛師夜襲,勇往直前,保 歌頌英雄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衛邊疆。
《別雲間》
①你認為別雲間,除了別故鄉,還有其它意思嗎?
詩人內心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條龍,從此將要從雲間消失了。
②首聯充滿了一種什麼感情?
悲苦感嘆。
③為什麼詩人覺得天地不寬廣?
祖國山河淪陷敵手,自己本欲振翼搏擊,誰知落入羅網,所以頓覺天地變窄了。
④別故鄉難,難在何處?
事業未成,老父殉國,老母尚在,妻有身孕,自己又將踏上死亡之旅,怎能不無限留戀。
⑤最後一聯,使全詩格調起什麼樣的變化?
由悲而壯,由低沉而高亢,顯示了詩人的沖天豪氣。
⑥整體上,這首正氣歌飽含了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愛祖國,愛家鄉,為之奮鬥而視死如歸。
三年羈旋客,今日又南冠。 回憶征程,放眼河山。 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 落入羅網,悲苦感嘆。 愛祖國愛家鄉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 由悲而壯,無限眷戀。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視死戰鬥,沖天豪氣。
五、齊誦兩首詩。
六、佈置作業:整理筆記,翻譯兩首詩。背誦兩首詩。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8課《古詩》教案 篇9
一、匯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誰讀過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詩?能試著背一首嗎?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時所寫的詩。出示課題:夜宿山寺。
二、初讀感知。
1、教師範讀全詩,學生注意聽不認識字的讀音。
2、學生藉助拼音初讀全詩,圈出生字,多讀幾遍。
三、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宿 寺 危 辰 恐 驚 似 廬 籠 蓋 蒼 茫。
請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
2、這些生字誰會讀?
指名認讀,“開火車”讀,重點指導“驚”字的讀音。
3、去掉拼音,小組檢查認讀生字。
4、猜字遊戲:老師手中拿了一個生字娃娃。
誰來猜猜,老師拿的是哪個生字娃娃?
四、將生字寶寶放回詩中,多讀幾遍。
1、學生自由讀詩。
2、指名讀詞:
高百尺、摘星辰、高聲語
3、指名朗讀全詩。
五、藉助插圖,瞭解詩意。
1、出示課件或文中插圖,找一找,山寺在哪裡。
2、假如你就站在這山頂寺院的高樓上,你會有什麼感覺?相機出示前兩行詩。
3、指導朗讀前兩行詩。
(1)老師配樂範讀。
(2)學生試讀。
(3)指名讀。
(4)全班配樂齊讀。
4、站在這高樓上,人們都不敢大聲說話,害怕驚動了天上的神仙。相機出示後兩行詩。
(1)學生自由讀後兩行詩。
(2)指名配樂讀。
(3)教師配樂範讀。
(4)全班配樂齊讀。
六、創設情境,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1、教師配樂描敘詩境,學生想象畫面。
2、學生自讀整首詩。
3、指名扮演小詩人,表演讀。
4、師生配樂合作讀。
七、選擇作業(三者選其一)。
1、自選樂曲配樂背誦全詩。
2、給詩配畫。
3、李白還寫過哪些詩,找一找,讀一讀。
小學二年級語文第8課《古詩》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理解詩意;
2、幫助學生體會古詩所表達的親情;
3、指導朗讀,要求會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準確理解古詩的意思和感情
【教學思路】
課前,指導學生上網,搜尋有關資訊,讓學生透過預習理解生字詞。課上先組織學生交流,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翻譯古詩,透過朗讀、品味,深入理解古詩所包含的思念親人的真摯情感,體會“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精妙之處。再透過訓練,強化理解,達到檢查的目的。課後組織學生進行我國古代節日風俗調查,增加學生的知識面,陶冶學生的情操。
【教具準備】
中國地圖一幅、有關茱萸的畫片兩張、大字課文、練習紙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談話引入。
2、板書課題,指導學生理解課題,介紹唐代重陽風俗。相機教“茱萸”一詞。
3、組織學生介紹自己是如何預習的,進行指導。
二、指導朗讀,理解古詩意思
1、組織學生自由的讀古詩,組內交流如何停頓。
2、組織學生交流朗讀。相機教“佳節”一詞。
3、指導朗讀,要讀出“××/××/×××”的節奏,讀出孤獨和無奈的感情。
4、指導學生逐步翻譯古詩的意思。(直譯)在古詩的右邊完成以下板書:
九月九日想念家鄉的兄弟
獨自一人在外地作他鄉的客人,
每逢佳節就加倍思念親人。
遙想兄弟們登高的地方,
插遍茱萸只少我一個人。
5、組織學生理解讀,比較讀,體會詩人的感情。
6、組織討論:古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7、小結,並過渡:詩人是怎樣表達的呢?
三、品讀古詩,深入理解古詩
1、組織學生讀古詩,思考問題。
2、組織學生交流。
3、逐步提問:
①第一句中的一個“獨”和兩個“異”字,表達了怎樣的心情?談談孤獨和思念的關係。
②怎樣理解“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的“每”字?
③“遍插茱萸少一人”表達了王維怎樣的感情?它與“思念”有關嗎?為什麼?
④你覺得這首詩寫得最好的是哪句?為什麼?
4、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再組間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5、小結古詩的寫法。
6、組織背誦,組內檢查。
四、組織練習反饋
1、解釋帶點的詞,再寫出詩句的意思。
⑴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獨_______倍______
⑵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兄弟”指的是_______“一人”指的是______
2、填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表達了王維_______的思想感情。
五、課堂小結
讀一則關於茱萸現狀的新聞,讓學生懂得,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我們的感情都無法表達。
六、興趣作業
調查我國古代節日風俗,互相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