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幼兒平衡攀爬遊戲》體育活動教案
幼兒園大班《幼兒平衡攀爬遊戲》體育活動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幼兒平衡攀爬遊戲》體育活動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遊戲目標:
1、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體驗成功的喜悅。
2、發展幼兒身體動作的協調性,增強幼兒的體質。
3、透過遊戲引導幼兒走過平衡木、渡過攀巖牆,發展幼兒平衡、攀爬、協調等基本動作。
4、鍛鍊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5、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遊戲,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遊戲準備:
攀巖牆一面、平衡木一條、蕩木一條、跳繩兩根、大皮球若干。
遊戲玩法:
1、小班:"過小橋"。從起點開始自己獨立走過平衡木,到達終點後連續拍球20下,即可獲得獎品。
2、中班:"過蕩橋"。從起點開始自己獨立走過"蕩橋",到達終點後連續跳繩10下,即可獲得獎品。
3、大班:"過攀巖"。從起點開始自己獨立走過"攀巖",到達終點後連續跳繩20下,即可獲得獎品。
遊戲規則:
1、幼兒必須按規定數量完成遊戲。
2、一切活動都要幼兒自己獨立完成,家長可以提醒,不可以幫助。
活動反思:
一、教學設計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
課堂教學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陣地,在時間、空間和學習方法上體現一個“放”字,確保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更多,自主選擇學習方法。《攀爬》一課我從教案的設計上進行改變,使課的`目標更具體細化、更有針對性,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各自的興趣,自主、合作、創新的模仿各種動物的爬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教學過程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攀爬》一課,從教學內容上看體現了知識性、趣味性、實效性的有機整合。我在教學中,改變了傳統的組織形式,讓學生散點自鍛、分組結伴(分組創新嘗試練習),如:創想活動這一環節中,教師透過言語啟發、鼓勵,讓學生在小組學習過程中,積極創想、合作探究,學生聯絡生活實際,進行了螃蟹、蝸牛、小蛇和毛毛蟲等動物的模仿爬行,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創想也出乎我的意料。學生在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氛圍中,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最大的調動。
三、教師時刻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
《攀爬》一課學生在“模仿各種動物的爬行、模仿各種動物的跳的接力”的自主學習中,為了使學生體驗快樂和成功,我時刻關注學生學習的態勢,在模仿各種動物的爬行創想練習中,學生大膽創新、積極嘗試;在模仿各種動物的跳的接力時,學生分組合作,顯示出學生不再是孤立的學習者,而是願意與小夥伴一起研究性學習。
四、實踐與反思
在《攀爬》一課的實踐反思中,我感到對教材的目標把握還得不夠,要進一步學習、研究、探索、運用學生自主學習這個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進一步引導、關注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思考了什麼,感悟了什麼,發現了什麼,收穫了什麼,使學生得到知識的積累,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昇華?還得實踐、反思、實踐、反思、再實踐。
今後我在教學中還有待改進的地方是:
1、由於創想活動的時間我沒有掌握好,只好把調節遊戲給省了,直接進入到下一步的教學中,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分鐘,但是卻給我留下了不小的遺憾,也使整節課顯得不夠完美,所以在教學時間的把握上,我今後要更加註意。
2“模仿各種動物的跳的接力”的教學設計上,我還要動些腦筋,採用更多的不同形式進行教學,注意小組成員間的通力配合。在巡視指導方面,我照顧的範圍還有待進一步擴大,應更加註意對差生(行為偏差生、完成動作不好的學生)的幫助,使他們取得進步,跟上其他同學的學習步伐,也讓他們體會到進步、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