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古詩《相思》教案
大班古詩《相思》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古詩《相思》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目標細化思路:
王維的《相思》是一首詠物而寄相思的詩作之一,本詩還題為《江上贈李龜年》。如果僅從《相思》來看,也許就是一首愛情詩,或者閨怨詩,但從這一標題看,詩歌自然抒發了對友人懷念之情。而據相關資料記載,天寶之亂後,著名歌者李龜年流落江南,經常為人演唱這首詩,感染了無數聽眾。這首詩,情真意切,意蘊豐富,已經成為中國詩歌文學中不可多得的傳世佳,成為婦孺皆知的名作之一。
《相思》是一首五言絕句,古詩篇幅短小,工於音韻,句式工整,讀起來琅琅上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學既要適合幼兒現有水平,又要有一定挑戰性;教育內容選擇和設計必須遵循發展性原則,讓所選的內容適應幼兒需求,適應時代需求,適合幼兒身心發展,適應幼兒最近發展區。如何引導學生從古詩中受到美的薰陶,培養學生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有效地表達詩人的情感,是古詩教學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在活動中,我採用了配圖方式,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畫,再結合詩句,幫助理解一些詩意,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一些情境。給幼兒主動探究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嘗試理解、瞭解古詩的用詞以及韻味,增進對古詩的朦朧理解,啟發幼兒展開豐富的想象,去領會意境與情感,並從中受到薰陶。所以,“透過對圖片的觀察,學習連貫地講述圖意,豐富詞彙:遙遠、枝芽、鬱鬱蔥蔥。”是我的第一個目標,同時也是重點。
古詩《相思》的內容寓意深刻,充滿了畫意.....然而,由於古詩中所描寫的景物、事件、人物與幼兒生活的年代相差很遠,幼兒不能很好地理解古詩中所描繪的意境、表達的情感,因此,我制定的第二個目標為“理解古詩內容,感受五言絕句的韻律美,體驗詩中所包含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是難點。
幼兒階段,古詩的教學貴在精而不在多,每一首古詩我們不應該以能否背得出作為實現目標的'依據,而應該要求幼兒從中受到教育,潛移默化地得到自身在語言和審美等方面的提高,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不經意之間給幼兒以影響,以啟迪,讓他們真正接受五千年優秀文化的精髓。
活動內容:古詩《相思》
活動目標:
1、透過對圖片的觀察,學習連貫地講述圖意,豐富詞彙:遙遠、枝芽、鬱鬱蔥蔥。
2、理解古詩內容,感受五言絕句的韻律美,體驗詩中所包含的思念之情。
活動準備:
ppt 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發幼兒活動興趣。
老師今天帶來了圖片,請小朋友們看一看。
二、逐幅細緻的觀察每幅圖片,理解圖意。
1、你們最喜歡哪一幅?我們來看一看。
2、圖上有什麼?你認識嗎?紅豆生長在哪裡?南方遠嗎?用一個詞來形容。
3、請幼兒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幅圖片的意思。
4、教師總結並引出古詩中相對應的一句。
5、依次觀察其餘幾幅圖片,並講述。
三、欣賞古詩。
1、古代有個人叫王維,他看到這些景象後就寫了一首詩,流傳至今,我們來聽一下。
2、教師朗誦古詩。
3、詩中有幾句?每一句有幾個字?
總結:這樣五個字一句的叫五言。
4、幼兒和老師一起朗誦。
5、配上好聽的音樂來朗誦古詩。
四、配上音樂來唱古詩,並分享不同的思念表達方式。
附:
古詩《相思》
王 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