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小船去旅行教案

幼兒園中班小船去旅行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小船去旅行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遊戲目標

  在觀察和操作中感知不同材質的紙的吸水性,學會用比較的方法觀察、記錄。

  遊戲準備

  不同的紙折成的小紙船、水盆、擦手毛巾、記錄紙。

  遊戲過程

  1.引起興趣:老師帶來幾隻小朋友做的小紙船,如果把它們放到水盆裡,你們猜,會發生什麼現象呢?

  (幼兒有的說會在水裡遊,有的說會溼的,有的說會飄在上面)

  2.猜想:小朋友想想,這些小船裡哪隻能浮在水上最久?請小朋友把自己的想法記錄在猜想記錄紙上。認為那隻船浮的最久就在旁邊貼上標記。

  (由於幼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很多幼兒猜是畫報紙做的小船能在水上游的時間最長,但也有的幼兒猜想報紙會在水上游的時間最長。)

  3.玩一玩做一做:幼兒動手實驗,將小船放在水盆裡觀察,並做好記錄。要求幼兒將四種紙質的小船同時放在水盆裡,然後觀察,在記錄表上給浮在水上時間最久的小船旁邊貼上標記。

  (在動手操作這個環節幼兒的興趣最濃厚,探究慾望也最強。他們紛紛把小紙船放到水盆裡,看到小船吸水後的變化都能主動的和老師和小朋友進行交流。但操作的過程中老師問他們:小紙船怎麼沉到水底下去了?孩子們的回答很生動形象,他們說:紙船都溼透了。餐巾紙做的小紙船都糟了。水都跑到紙裡面去了。)

  4.交流討論,並做集體記錄。提問為什麼畫報紙做的小船浮在水上最久?餐巾紙做的小船最先沉下去?總結出紙的材質影響吸水的速度

  (在這個環節中,孩子透過自己的實驗發現與自己先前的猜想有了一個對比,兩種認知衝突使幼兒更相信自己動手做的結果。在對幾種紙船吸水的觀察中,幼兒瞭解了不同材質的紙吸水的速度是不一樣的。)

  5.延伸活動:那麼再來看看用掛曆紙做的小船到底會不會沉下去,幼兒進行觀察。

  活動思路:

  在傳統的科學教育中,我們更多的是採取從“聽”中學,即由老師講授某些科學知識再透過一些考核方式讓孩子記住這些知識,而不是讓孩子直面真實的科學,在探索的過程中理解科學。

  這個活動重在創設一個合理的科學環境,提供孩子自己動手、動腦,主動去探究自然的和機會,從而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之在直接觀察、親自操作的科學探究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做中學”就是要讓兒童在自然和真實現象面前,感到驚異,嘗試去做,反覆去做,認真觀察,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首先要讓兒童對客觀事物進行積極的觀察,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其次,要求兒童對觀察到的事物進行初步的描繪,得出結論,獲得對世界的客觀認識。

  建議家長 對於孩子來說,玩是他們的天性,觀察是他們認識世界的窗戶,動手做是思維的觸角。孩子只有興趣被調動起來,才能主動的去獲取更多的知識和經驗,同時對於開發智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長要為孩子創造玩玩做做的條件,啟動孩子的主動性,培養孩子的操作、觀察興趣。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家長應很好地利用孩子這一天性。積極的創造條件,讓孩子在盡情地玩耍之中,感知生活中事物的千變萬化,從而不斷的建構新的知識和經驗,認識客觀世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