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歌曲小小粉刷匠教案(精選6篇)
幼兒園歌曲小小粉刷匠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歌曲小小粉刷匠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歌曲小小粉刷匠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孩子們戶外活動時喜歡在塗鴉區拿著小刷子蘸著顏料粉刷舊輪胎、紙盒、紙箱等等,粉刷得有模有樣,刷子飛舞的同時,嘴裡還不停地哼唱著,每次活動都非常開心快樂。為此,結合山東省省編教材,設計組織了本次音樂活動《小小粉刷匠》。意在滿足孩子喜歡獨立做事和探索的願望,體驗勞動的快樂,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不斷提高孩子的自主性、獨立性。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能用輕鬆愉快的聲音表現小小粉刷匠工作時的快樂。
2、能根據歌詞創編小小粉刷匠工作時的動作,嘗試替換部分歌詞演唱。
3、體驗小小粉刷匠勞動時的愉快,產生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理解歌詞內容,會熟練快樂地演唱歌曲,根據歌詞內容進行動作表演。
難點:自主創編歌曲。
【活動準備】
1、《小小粉刷匠》伴奏音樂、歌曲音樂CD、電子琴。
2、每名幼兒一套小圍裙、工作帽、不同顏色的顏料桶和小刷子。
3、大紙箱做的小房子兩個,小熊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勞動興趣
師幼談話:小朋友,森林裡的小熊搬新家了,想請小朋友幫忙把房子粉刷的漂亮些,大家願意去幫忙嗎?
1、粉刷房子要用哪些材料?怎樣粉刷?(上下刷,左右刷,來回刷)
2、引導幼兒表演粉刷動作。
二、引導幼兒在表演中學習歌曲
1、初步感知歌曲旋律。
師:去小熊家幫忙,聽著音樂粉刷會更帶勁兒。
播放伴奏音樂,師幼隨音樂一起自由表演動作,初步感知歌曲旋律。
2、完整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師:有個小朋友邊粉刷邊這樣唱,大家一起來聽聽。(播放歌曲)
(1)聽了這首歌,你有怎樣的感覺?(好聽、快樂)
(2)你覺得哪句最好聽?
(3)“哎呀,我的小鼻子怎麼變了樣兒了呢?”(感受歌詞帶給幼兒的幽默、風趣)
(4)播放伴奏音樂,聽歌曲旋律,隨樂曲節奏用身體部位(拍手、拍肩、點頭、轉手腕、扭腰、等)自由表現,說歌詞。
3、教師彈琴伴奏,幼兒演唱歌曲。
4、播放歌曲,幼兒之間邊唱邊把對方當作房子來粉刷。
5、引導幼兒感受勞動的快樂!
師:小朋友在粉刷時,心情怎樣呢?(高興、快樂)
小結:勞動讓大家快樂,也使我們的生活變的更加美好。在勞動的同時,我們還需要注意什麼?(安全、衛生)
6、替換歌詞,創編歌曲。
(1)除了粉刷房頂和牆,還可以粉刷房子裡的哪些地方呢?(窗子、門、桌子、椅子等)
(2)教師引導幼兒把自己感興趣的詞,替換到歌曲裡演唱。
7、幼兒自由進行角色表演、哼唱自己創編的歌曲,感受創編的快樂。
教室裡擺上紙箱做的小房子,教師戴上小熊的頭飾,和幼兒一起穿上圍裙,提上小桶,拿著刷子,去粉刷小熊的新家。
三、活動結束
房子粉刷得這麼漂亮,現在大家累了吧?讓我們放下工具,一起到院子裡玩玩吧!(師幼共同收拾整理活動材料)
活動延伸
把活動材料投放到戶外塗鴉區,以便幼兒日常戶外活動時使用。
【設計反思】
中班幼兒在平時的戶外塗鴉區已經有了粉刷的經驗,動手能力也比較強。所以設計了幫小熊去粉重新整理房的情境,讓幼兒自己說粉刷需要的工具、材料和粉刷的方法,放手讓孩子自己想辦法,把主動權還給孩子。讓孩子在粉刷匠的角色中自主感受音樂,體會歌曲,學唱歌曲,並自主表演,最終在熟練歌曲的基礎上替換歌詞,創編歌曲,做到孩子能做的,教師絕不包辦。每一步設計目標明確,思路清晰,引導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逐步提升。
為保證活動時間,在圍裙的設計上可以再改進一些,做成吊帶圍裙,方便孩子自己套進脖子裡,圍裙後面設計粘口,方便孩子相互幫忙就能把圍裙後面粘對好,既節省時間,又鍛鍊孩子的自理和合作能力。
幼兒園歌曲小小粉刷匠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能用輕鬆愉快的聲音表現小小粉刷匠工作時的快樂。
2.能根據歌詞創編小粉刷匠工作時的動作,嘗試替換部分歌詞演唱。
3.體驗小粉刷匠勞動時的愉快,產生愛勞動的情感。
4.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1.《小小粉刷匠》音樂CD、圖譜。
2.小圍裙、工作帽、不同顏色的顏料桶和小刷子每名幼兒一套,紙箱做的小房子。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請你仔細聽一聽,歌曲裡有誰?他在幹什麼?
提問:(1)歌曲裡的我是什麼?
(2)小小粉刷匠在做什麼?
2.教師範唱,總結歌曲內容。
二、看圖譜記歌詞
1.提問:這首歌聽起來有什麼感覺?你們想學嗎?(引導幼兒說出高興、歡快的感覺。)
2.出示圖譜,幼兒隨歌曲節奏拍手念歌詞。
3.聽音樂伴奏在教師的動作提示下演唱歌曲。
三、創編動作表演歌曲
創設“粉刷匠勞動”的情境,教師引導幼兒自由的創編動作,表現歌曲。
四、創編歌詞
提問:
1.如果你是粉刷匠,你還會粉刷屋子裡的哪些地方呢?(幼兒自由回答)
2.現在讓我們穿上小圍裙,帶上小帽子,拿著小刷子一起邊表演邊唱歌好嗎?
活動延伸
現在讓我們到院裡看一看還可以粉刷哪裡?
教學反思:
透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透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透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幼兒園歌曲小小粉刷匠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主題背景:我們的孩子就生活在五彩繽紛的色彩世界裡,生活因為有了各種色彩而變得豐富,而生活中也有很多蘊含著色彩元素的的藝術作品。小班的孩子,他們對色彩有著特有的敏感和興趣。他們喜歡五彩繽紛的事物,也喜歡用各種色彩去表達心裡的想法,述說自己內心的感受,在發現和感受的過程中體驗著色彩帶來的美感和愉悅。
在之前的幾次活動和遊戲中,幼兒已經有初步的變色感受和經驗,但還缺乏完整性和系統性,需要老師對他們的經驗進行梳理。幼兒很喜歡玩色遊戲,如何讓他們在快樂的遊戲中獲得美的感受,豐富幼兒變色經驗。因此我們設計了這個活動。讓幼兒在生動完整的情境中,當了一回粉刷匠,在愉悅的玩色遊戲中獲得發展,積累經驗,感受成功的喜悅。
目標:
1、在刷牆的情境中,感知紅、黃、藍三原色兩兩混合所產生的色彩變化。
2、嘗試與同伴合作,大膽參與刷色遊戲,體驗當小小粉刷匠所帶來的樂趣。
準備:
白板課件
做好的房子5幢
每人一把刷子
調好的紅黃藍顏料每幢房子旁放置兩種顏料各兩盆
教師教具:兩把刷子藍黃顏料鉛畫紙(牆壁)
過程:
入場(粉刷匠)
1、情境匯入(演示白板)
師:是誰呀?小豬一家,豬媽媽,豬哥哥,豬弟弟。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2、故事講述,發現變色的秘密
師:豬媽媽說了要讓她的兩個寶寶自己動手來刷牆面,可以刷上自己喜歡的顏色。用什麼顏色刷牆呢?(幼兒自由回答)
在一塊牆面上,豬哥哥先刷上了黃色,豬弟弟又刷上了藍色,兩種顏色碰在一起會發生什麼奇妙的事情?
3、教師示範刷色
4、操作要求
(1)操作前要求
兩個小朋友合作刷一塊牆面,一個小朋友拿好一把刷子,一個小朋友先刷一種顏色再請好朋友刷另外一種顏色來抱一抱。看看兩種顏色碰在一起會發生什麼奇妙的事情。
(2)操作後要求
5、幼兒操作
6、交流展示
師:你和誰一起刷牆的?用了哪兩種顏色?發現了什麼奇妙的事情?
活動反思:
1、情境創設的有效作用。完整的情境貫穿整個活動,包括故事情境的創設,活動室的環境的佈置,粉刷匠音樂的烘托,教師情境性的語言的引導等,使幼兒充滿了興趣,營造了比較好的活動氛圍。
2、師幼互動的有效作用。在演示白板課件時,教師邊講述故事情境邊與幼兒進行互動,有針對性的提問,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並感受了黃色遇到藍色後會變出綠色。在師幼共同示範刷牆時,教師與幼兒間又有了熱烈的互動,在這過程中不僅滲透了合作刷牆的技巧,而且將一些規則也融入了其中。在幼兒操作中,教師依然與幼兒保持著這種互動。最後的講評,也在互動中欣賞表達,體驗了成功的樂趣。梳理了三原色兩兩混合後的變色經驗。
3、白板課件的有效作用。白板課件不僅生動形象地演示了一個故事情境,更重要的是將變色的奇妙直觀地展現出來。對三原色兩兩混合變色的現象進行了總結和梳理,讓幼兒一目瞭然,加深經驗。同時也彌補了實際操作中,藍色加紅色變出的紫色不明顯的問題,給幼兒一個較準確的概念。
4、不足:老師的語言不夠簡潔,有經驗的一些要求可以不用重複一遍。教學機智不夠靈活,當幼兒說變出黑色時老師可以及時做個對比。活動中還是要更多地關注每一個孩子,比如操作過程中的,可以再進行更好地引導。
5、建議:作為常規活動的話,可以進行簡化,繪畫的方式可以作調整,可以提供每人一塊磚(方形紙),讓幼兒用紅黃藍三原色在磚上刷色,完成後貼在老師做好的大牆上。在操作中教師也可以提出一些要求,比如提醒幼兒往一個方向刷色等等。
幼兒園歌曲小小粉刷匠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鮮豔的顏色對幼小兒童的視線有著強烈的吸引力,早期掌握多種顏色會促進幼兒認識能力的發展,可以培養幼兒美的情操,陶冶幼兒幼小的心靈。為此,我選擇了《顏色的秘密》主題中的教學內容。因為偶爾聽到班內孩子哼唱了《粉刷匠》的歌曲,同時結合幼兒心理活動的特點,給我靈機一動,想到以“小小粉刷匠”為主線展開情景教學。其中我創設了三個不同形式的情境展開活動:首先是表演情境,在第一環節“認識顏色”的過程中,我借用《小手拍拍》的歌曲,在一問、一答、一指的的表演中完成第一條目標中的“感知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其次是實踐情境,透過實踐,可以幫助幼兒提高認識,而他們也對實踐過程、實踐結果充滿強烈的新鮮感和好奇心。第二環節就採用此策略讓幼兒透過操作活動鞏固認識顏色。第三環節主要運用了遊戲情境,讓幼兒在進行“顏色寶寶回家”的遊戲中達成了按顏色標記分類的.目標。總之,在本次活動過程中,以情境和遊戲為主,結合課堂教學活動和認識事物的指導活動,把學習和運用揉合在一起,使孩子在興高采烈的活動中認識並掌握抽象的顏色,體現了活動的教學情趣性。
活動目標:
1、感知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學習按照顏色標記進行分類。
2、樂意參加數學活動,並能自己動腦完成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屋頂分別是紅、黃、藍顏色屋頂的房子;
2、紅黃藍三種顏色紙片若干;
3、顏色片片掛牌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認識顏色。
1、初步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教師扮粉刷匠邊唱邊出示紅、黃、藍三座房子:師:“我是一個粉刷匠,粉刷本領強,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亮。瞧,粉刷匠在重新整理房子,看看房頂是什麼顏色的?”(個別講述,請兩三個幼兒說說;遊戲:“那我們來玩一個遊戲,我來問,你來指出來,唱:小手拍拍,小手拍拍,紅色在哪裡?請你指出來”幼兒一起指;集體講述:一起告訴我,這是紅房子)
2、透過操作活動鞏固認識顏色。引導幼兒將顏色片片貼到相應顏色的屋頂下面。師:“這幾座房子還沒有粉刷好,要請小朋友幫忙呢!,請你們拿起顏色片片貼到一樣顏色的房頂下面,把房子變得更漂亮。”要求:先看一看,說一說自己拿的是什麼顏色的片片,然後邊貼邊說:紅片片刷成紅房子(幼兒操作)
3、簡單小結,糾正幼兒的錯誤。師:小朋友把房子刷好了,你們看看刷對了嗎?
二、認識顏色標記出示顏色標記,引導幼兒觀察、認識。
師:哇,紅房子、黃房子、藍房子真漂亮!老師這裡有三個顏色標記,紅色的叫紅標記,黃色的叫——藍色的叫——
三、按顏色標記回家。
1、分辨自己是什麼顏色寶寶師:“今天我們身上都掛了漂亮的顏色片片,看看高老師身上掛的是什麼顏色片片?(幼兒回答)。那我今天就是紅色寶寶了。小朋友看看自己身上掛的是什麼顏色的片片呢?你就是什麼顏色的寶寶(幼兒回答)
2、遊戲:顏色寶寶回家師:“房子刷好了,顏色寶寶要住新房子了。想一想紅色寶寶應該要回什麼顏色的家呢?”幼兒回答遊戲:顏色寶寶回家。我們一邊唱一邊回到自己的家。教師帶領幼兒遊戲:“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房子刷好了,寶寶快回家。寶寶聽到快回家就趕緊回自己的家。”要求:邊回家邊說:“xx寶寶回xx的家”。(遊戲一到二遍,檢查並糾正回錯家的寶寶)
3、結束師:我們幼兒園還有好多地方等著小朋友們去刷,小小粉刷匠們,我們去刷房子咯!唱著《粉刷匠》離開活動室。
活動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我選擇了“認識顏色”為題材的內容,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主要透過情境遊戲的形式展開活動,從中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在看一看、說一說、玩一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辨別紅、黃、藍三種顏色,並進行分類。從而提高他們的興趣,並在活動中斷糧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由於剛入學的小班幼兒年齡小易學易動好表現,他們在初步認識了紅、黃、藍三種顏色後,對顏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我讓幼兒以親歷親為的方式學習,體驗在遊戲中學習的樂趣,初步學習將紅、黃、藍三種顏色分類並把相同的顏色放在一起。在做遊戲的過程中發現,讓“粉刷匠”找相應的顏色片片和“顏色寶寶回家”這兩個環節中,我發現幼兒之間的差距還是有的,有的能力強的幼兒會很快找到並貼到相對應的房子上,而有的幼兒卻對顏色有點混淆,可以說“舉棋未定”。所以,從活動中我感覺到:根據不同幼兒的能力水平,提供給幼兒的操作材料、對幼兒的活動要求,也應該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尤其對於能力弱的幼兒,操作難度也應相應地降低一點。另外,在活動中孩子們都急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我就按著自己的思路來展開活動,沒有對孩子的行為積極回應,這是這堂課中老師所缺乏的教學藝術性。今後要在回應幼兒方面更加註意,孩子想說的,儘量讓他說出來,孩子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就要給她們充分的學習主動權。透過這節課的教學活動,幼兒在輕鬆活動的環境中基本掌握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根據此次教學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表現和掌握的程度,也使我受到了啟發:數學活動也要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景,創造快樂的學習氣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是幼兒在輕鬆、愉快、活潑的狀態下學習,體驗學習的快樂。
幼兒園歌曲小小粉刷匠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有些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都不怎麼會表達自己的意願,不敢放手大膽的動手去做。自己喜歡什麼都不敢說,或自己想要什麼,想做什麼也都不敢說 。透過此次活動來幫助小朋友能大膽表達,大膽動手。
活動目標
1.選擇喜歡的顏色大膽塗抹。
2.透過自己的嘗試,初步掌握塗刷的技能。
3.享受玩色遊戲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5.透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必須要讓幼兒大膽表達,大膽動手
活動準備
1.多間還待粉刷的房子,8種水粉顏料的塑膠小桶·小刷子若干把,溼布,報紙若干張,塑膠袋圍裙每人一份。
2.《粉刷匠》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設定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1)指導語:小朋友都聽說過小豬蓋房子的故事吧。小豬蓋的房子可結實了,但房子還沒有刷上漂亮的顏色,穿上漂亮的外衣呢。
(2)激發幼兒幫助小豬的願望:讓我們小朋友來幫助小豬刷房子吧!
2.學習小豬刷房子
(1穿好工作服,手拿小刷子,做好準備。
(2)討論如何粉刷,初步掌握塗刷的技能。演示粉刷的方法:我是小小粉刷匠,手拿刷子刷牙刷,向下刷,向上刷,上上下下都刷到。(在歌曲《粉刷匠》的伴奏下做模仿動作)
(3)用什麼顏色刷呢?請幼兒認識顏色並說出自己喜歡的顏色。
3.幫助小豬刷房子(教師與幼兒共同進行塗刷活動,並注意觀察幼兒塗刷情況。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塗刷).
4.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在此次遊戲活動《小小粉刷匠》中,有大部分的小朋友都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意願,說出自己所喜歡的,有個別小朋友看見別的小朋友用這種顏色也跟著用不過比還沒有做這個遊戲之前好好多。還有就是活動結束後沒有進行體驗勞動帶來的喜悅。在以後的教學當中我將更加努力,爭取更好。
幼兒園歌曲小小粉刷匠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參加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培養他們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透過自己的嘗試,初步掌握塗刷、印章的技能及合理佈局的能力。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場景:一間還待粉刷的房子(大紙板盒做),旁邊有欄杆、樹等佈景。
2、內裝黃色顏料塑膠小桶、底紋筆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
3、裝有紅、藍顏料的小碟、印章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
4、事先請一位教師扮貓姨。
活動過程
一、設定情景,激發幼兒興趣。教師導語:“貓阿姨蓋了一間新房,我們一起去參觀新房吧!”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去參觀貓阿姨的新房,發現貓阿姨的新房還沒有裝修好,激發幼兒幫助貓阿姨的願望。
二、幼兒幫助貓阿姨刷牆,透過嘗試引導幼兒掌握塗刷的技能。
1、教師導語:“請小朋友每人提一個小桶,試著用刷子幫貓阿姨在牆上刷上漂亮的色。”
2、教師與幼兒共同進行塗刷活動,並注意觀察幼兒塗刷情況。
3、透過觀察、比較,引導幼兒知道塗刷時手臂擺動的幅度要大,空白的地方都要塗上顏色,這樣塗刷起來才又快又好。
4、幼兒用最佳方式繼續塗刷。
三、請貓阿姨評價,提出新要求,給房子裝飾。
1、教師導語:“貓阿姨房子刷好了,你滿意嗎?”貓阿姨給予肯定後提出新要求:“如果在牆印上一些圖案那就更好了。”
2、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導語:“請你們每人選一種印章,任意蘸一種顏料在牆上印各種花的圖案。”
3、引導幼兒觀察幼兒佈局,提醒幼兒合理佈局。注意與同伴交換位置,使顏色分佈均勻合理。
四、總結評價,結束活動。共同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請貓阿姨給予評價。最後和貓阿姨告別。
活動反思
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興趣濃濃。在孩子們的自由作畫時間了,老師巡迴指導,發現較好或有自己創意的孩子就進行及時表揚,孩子們互相學習,很好的完成了作品。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設計了有趣的教學用具和遊戲設計,整個活動,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獲得初淺的社會經驗,體驗瞭解他人的快樂。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