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遊天姥吟留別》教案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案1

  教學目標

  1、把握文章內容,鑑賞重點語段,體會李白語言魅力。

  2、透過誦讀和討論,體會李白浪漫主義詩歌特色。

  3、通過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學習李白蔑視權貴的傲岸情懷以及追求個性自由的浪漫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李白浪漫主義詩歌特色。

  2、學習李白蔑視權貴的傲岸情懷以及追求個性自由的浪漫主義精神。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講授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小學到初中我們學習了很多李白的詩,比如《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溫故是為了知新,今天我們將學習李白的另一首詩歌《夢遊天姥吟留別》。

  二,解題

  “吟”是一種詩歌體裁,告訴我們這是一首古體詩,篇幅、句式和格律沒有嚴格的限制,很適合抒發起伏跌宕的感情。

  夢中游歷天姥山,和朋友離別

  三,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聽範讀,正字音,商討句讀。

  2、夢遊天姥吟/留別。

  3、標畫出夢境部分。

  我欲因之夢吳越:仙之人兮列如麻。

  板書:夢前、夢境、夢後

  四,讀課文,品鑑夢境

  1、誦讀夢境部分

  思考:本部分描繪了哪些畫面?有什麼特點?體現了什麼情感?

  (指導學生誦讀,在誦讀中體味畫面的特點和詩人飽含的情感)

  交流小結,點評提升

  明確:

  (1)、第2段“月夜之景”(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

  透過鏡湖、明月、剡溪淥水等意象描繪了清幽寧靜的意境,抒發了詩人輕鬆愉悅之情。可重點賞析“飛”“送”等詞語。

  清幽、愉悅、急切

  (2)、第2段“日出之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透過“海日”“天雞”“奇花”“異石”等意象描繪了壯美而至迷離的畫面,面對此景,心胸為之開闊,襟懷為之敞開,在美景中流連忘返,以至於忘記了時間,到了傍晚都沒有察覺。

  壯麗、豪放

  (3)、第2段“傍晚之景”(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熊在咆哮龍在長吟,天氣急劇變化,畫面變化多姿,驚心動魄,內心驚恐萬分。

  恐怖、害怕

  (4)、第3段“晚上之景”(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描繪了輝煌燦爛、融洽祥和的意境,仙人們齊聚一堂,老虎彈琴鼓瑟,鸞鳥駕車,熱鬧非凡。讀來讓人無比驚歎,沉醉其中。

  神奇、驚歎

  小結:

  這個浪漫的夢境變幻莫測,浪漫神奇,令人目不暇接,詩人想象豐富而瑰奇,流露的情感起伏跌宕,搖曳多姿,正彰顯了作者的浪漫主義的風格。讓我們集體誦讀詩歌,再次感受這奇妙的夢境。

  2、研讀“夢前”和“夢後”部分,探討李白入夢的原因

  (1)、夢境如此美妙奇特,可是,詩人為什麼會做這樣的夢呢?(讓學生在詩中找答案)

  明確:

  ①、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以“瀛洲”襯托天姥山,給天姥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②、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天姥山的高大,表達了對天姥山的嚮往。

  神奇、高大、嚮往

  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反抗、憤激

  (2)夢後部分還能讀出哪些情感呢?

  明確:失落、傷感

  (亦如此、虛幻的夢、人生如夢)

  小結:剛剛透過誦讀,我們知道夢境是美妙的奇特的。入夢不僅僅有天姥山的神奇和高大,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對現實的不滿,對權貴的蔑視。

  五、研讀探究,把握內涵

  關於夢的內涵,歷來有兩種說法:

  1、理想世界的象徵。

  2、宮廷生活的反映。

  同學們探討一下,談談你的理解

  明確:聯絡寫作背景(唐玄宗天寶三年,李白在長安受到權貴的排擠,被放出京。)對名山仙境的嚮往是出於對權貴的抗爭,神仙世界的美麗正是反襯現實世界的醜惡,寫自己一心想遨遊仙境,正是表現對現實的憎惡,不願與權貴同流合汙。

  無論是“理想的象徵”還是“宮廷生活的反映”,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夢境到最後都會幻滅,夢境的幻滅也就是理想的幻滅,短暫的政治生活的幻滅,但是李白卻能夠不向世俗低頭,不與權貴同流合汙,追求個性自由,發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高亢的呼喊,這是非常難得的。李白就是李白,不願為了名利而失去自由,丟棄人格。這個願意當劍俠當酒仙,卻不願意當奴才的李白,最終選擇了凝神傲立,傲岸不屈,這就是李白人格的偉大之處。

  六、再讀課文,讀出感情

  最後讓我們再次誦讀課文,在誦讀中再現畫面的美,體味情感的美,感受人格的美。

  七、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發揮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夢境中的某一畫面,寫成200字左右的短文。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案2

  教學目標:

  1 解古體詩的一些特點,在此基礎上把課文熟讀成誦,解李白及其詩作的相關背景。

  2 賞析詩歌的巧妙構思,理解詩作的主題思想。

  3 認識李白的“遊仙”之念是他對黑暗現實的消極反抗,表現他不事權貴的性格。

  教學重難點:

  鑑賞“夢遊”的意境,初步體會李白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基本特點。

  教學方法:

  誦讀法、鑑賞法。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新鴛鴦蝴蝶夢》歌曲:“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今日亂我心,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 熟悉的旋律響起,學生興趣調起,教師藉機發問,歌詞化用哪位詩人的詩?學生答,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學生齊背,“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這首詩作為古體詩的特點非常清晰,教師引導學生注意這首詩的特點,由此明確古體詩的特點。

  二 古體詩的特點:

  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多數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句或七言句為主而雜有長短句的.;平仄沒有嚴格的規定,體現自由的抑揚韻律;用韻比較自由,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換韻。篇幅一般較長,容量也較大。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李白的一首古體詩《夢遊天姥吟留別》。

  三 簡介李白及.寫作背景。

  由以下幾句李白的詩串接介紹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十五好劍術”“五步殺一人,千里不留人”

  “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素有“一飛沖天,一鳴驚人”之志,盼望有一天能由“布衣”而“卿相”。

  長安三年,佔盡風光,終被賜金放還。此次辭別東魯諸君,準備南遊吳越,本文為離別前夢遊,也就是真正“南遊吳越”之前的夢遊。

  四 誦讀課文

  1、播放錄音或教師朗誦。

  強調字音、語調、情感。

  2、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誦讀提示)

  3、學生齊讀課文(字音正確,有氣勢就行)

  五 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指正讀法,同時理清思路,弄清詩歌大意。

  問:

  1 題目中說是“夢遊”,詩中寫夢遊的部分是第幾段,夢遊的高潮又在哪裡?

  2“夢遊”之外的內容又是寫什麼的?

  由此可以明確脈絡:

  入夢緣由——夢遊歷程——仙境出現——夢醒時分——留別語

  六 指導誦讀,品味鑑賞

  1 品析第一段

  第一段,交錯使用五七言,長短多變化,強調誦讀節奏,前四句應輕讀,語氣稍帶誇張,後四句要雄渾有力,氣勢貫通。欣賞表現手法:起興、誇張、烘托,體會其表達效果。

  引導學生在誦讀中掌握本段內容:入夢緣由。

  2 品讀第二段

  學生齊讀第二段

  誦讀指導:開頭兩句應輕讀,“飛” 字可稍重些,以下四句應讀得輕快些,讀出作者的輕鬆愉悅歡暢之情。“千巖… …驚層巔” 四句應為一個小高潮,語氣厚重誇張些最好,這也是為與下一句的“平靜”形成對比,使情感顯出起伏。

  當然,“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一句的輕、慢、抑,就是為下文“仙境”出現蓄勢,“列缺霹靂”兩句,猶如一石擊起千層浪,極好的烘托仙境的到來。奇幻、瑰麗的仙境到來,讓人驚歎自然界的神力,語速應放慢些,儘可能誇張些,以表現詩人的無限驚喜之情。然而,當美夢化為泡影,當理想回歸現實,作者是悵然若失,長嘆不已!最後四句應放慢語速,融入深情以表現夢醒時分的悵惘之情。學生按以上指導,再讀、品第二段。

  重點鑑賞仙境

  要求:學生依據詩歌,透過合理想象,用現代散文的語言再現詩中意境。

  參考例文:閃電劃過天際,驚雷震響長空。山巒崩塌,大地動搖。仙境的石門轟然一聲從中間開啟。放眼望去,青色的高空廣闊無邊,望不到邊際,在日月的光輝照耀下,金銀的亭臺樓閣發出奪目的光彩。雲中的神仙們披著彩霞作為美麗的衣裳,架著長風當作自己的寶馬,紛紛趕來,參加盛大的宴會。你看,那彈琴的是溫柔的老虎,那架車的是嫵媚的鸞鳥。仙人們濟濟一堂,歡歌笑語,其樂融融!

  賞讀部分學生佳作。

  3 品味第三段

  當美夢頃刻間化為塵煙,所有的希望都已成為泡影,詩人是感慨萬千。人間之士長思神仙之世,或許這本身就是很荒謬的。與其空度流年,何如及時行樂!那青崖間的白鹿是我最忠實的伴侶,何不騎上它去尋訪名山大川!此生寧願與山水為伴,清白一生,快樂一生,也不能折腰侍奉汙濁的權貴!

  4 整體把握全詩

  《夢遊天姥吟留別》以“夢遊”為核心,從自然環境起始,到社會環境結束;以寫景始,以抒情終。

  第一部分用起興、誇張、烘托的手法極言天姥之高大,隱含嚮往之情,以為夢遊的緣起。

  第二部分開頭兩句和結尾的四句是由現實到夢幻,又由夢幻回到現實的連線點。中間集中渲染夢遊,又可分為兩部分,淺層次寫山景,詩人從不同的時間、角度、方位、感覺等方面有聲有色地描繪天姥山的高峻雄偉和奇特;深層次是寫仙境,“列缺霹靂”起,景色為之一變,金碧輝煌、壯麗無比的天上宮闕,雲中諸神即刻現身呈現在讀者面前。

  第三部分寫夢幻破滅後的心情,畫龍點睛,揭示主旨。

  七 探究思考:

  本詩是一首留別詩,作者沒有用自己的天才來抒寫離愁別緒,而是極力渲染夢遊仙境的壯美,為什麼?

  學生自由討論,然後發言,教師適時點撥。

  李白“夢遊”是透過一個離奇變幻、自由壯偉的極樂夢境表達自己對自由樂土的嚮往和對理想境界的熱烈追求。神仙世界的五彩繽紛,反襯出人間社會的極端醜惡,詩人藉此表達對黑暗現實的強烈不滿和憎惡。詩人認為,神仙世界虛無縹緲得難以尋覓,那就在人世間像神仙一樣縱情山水恣意遊樂吧,決不能“摧眉折腰事權貴”,這表現詩人蔑視權貴、放達樂觀的精神。

  “留別”有“留贈”之意,也有對長安三年“痛苦的留戀和凜然地作別”之意。

  李白是一個集儒、道、俠於一身的詩人,儒家的積極用世,道家的消極避世、不事權貴的思想,遊俠的反抗惡勢力與豪邁飄逸的精神,在這首詩中均有體現。

  八 指導背誦,深入體會李白創作的基本特色

  1、 依據詩歌的思路,引導背誦,讓學生在誦讀中體會詩歌特色。

  (第二段為重點)

  2 、總結詩歌的藝術風格。

  (1)想像、誇張手法的運用。

  (2)神話傳說的運用。

  (3)詞語的大膽運用。

  這一環節,可以直接告訴學生以上三點,然後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出例項,或者從以前所學的詩歌中尋找例子。這樣可以避免純粹理論的解說,理論聯絡例項,學生更容易理解、領會。

  九 結束語

  李白的詩歌是我國詩歌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他的詩是盛唐氣象的折射,是個性光輝的閃光,是橫溢才華的外化,是崇高追求的心聲。希望大家課下選讀李白的其他詩作,用心感受這課偉大心靈的跳動!

  十 作業

  課後練習四。

  《夢遊天姥吟留別》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認識李白詩歌的藝術特色;

  2、能力目標:鑑賞夢遊的意境;

  3、情感目標:領悟評價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初步體會李白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基本特點;

  2、認識李白的遊仙之念表現了他不事權貴的傲岸性格,也是他對黑暗現實消極反抗的表示。

  教學難點:鑑賞夢遊的意境。

  教法:誦讀法、討論法。

  學法:抓關鍵字把握文脈,抓關鍵句體會詩情,抓關鍵語段感悟意境。

  教學用具:朗誦帶、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回憶李白具有浪漫主義特色的詩句。

  二、整體把握

  1、學生試讀,看註解,懂得字面意思;

  ①初步感受詩歌的節奏;

  ②以時間順序概括全詩的每節大意,把握總體脈絡。

  三、品味鑑賞

  1、賞析第1節:

  ①問題背景設計:夢遊的原因是什麼?文中哪一處的關鍵詞語暗示了第1節是夢遊的原因?

  ②寫五嶽、天台的作用是什麼?(板書)

  ③最後四句,作者為了突現天姥山的高峻挺拔還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④析或,雲霞明滅或可睹給在夢境中才能遊覽的天姥山蒙上了一層什麼樣的色彩?

  2、賞析第2節:

  ①匯入:充滿神奇色彩的天姥山到底是一番怎樣的景緻呢,讓我們跟著詩人一步步地向那夢幻境界飛去!

  ②學生齊讀。思考:請找出本節中寫仙境的部分。

  ③第三層:

  A、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B、學生隨朗誦帶齊讀,把握節奏,感受意境,

  C、學生評價、教師點撥;

  D、檢查預習情況:以抒情散文的筆調譯寫仙境;

  (投影)要求:

  a.不能直譯原文;

  b.文筆要流暢優美;

  c、要能體現意境的特徵。

  E、交流點撥;

  F、其實,詩人在登上天姥山後至夢見仙境之前,也看到了許多奇異景象,雖不是仙境,但所渲染的意境似乎已接近仙境了,這與仙境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G、體會浪漫主義創作特色:

  a.再次出示李白的有關詩句,學生歸納;

  b.在讀過的1、2兩節中,其浪漫主義創作特色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豐富的想象/大膽的誇張)

  2、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①析留別(帶講背景),這首詩是為留給東魯的朋友而作的,那麼詩人要告訴東魯朋友的真意是什麼?(板書)

  ②找依據;

  ③但詩人夢醒之後的感受是什麼?(找依據)

  A、是一種什麼樣的情緒?

  B、哪幾句詩體現了詩人對此採取的做法?

  C、這是一種怎樣的人生態度?(板書)

  四、教師小結,學生背誦仙境部分。

  五、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完成練習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