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數字編碼》教案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數字編碼》教案
一、 教學目標
1.透過實踐活動了解日常生活中數字編碼的廣泛應用,掌握編碼編排的規則,初步學會編碼。
2.透過對資訊的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等數學活動,初步建立編碼思想。
3.體會數字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絡,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
探索日常生活中數字編碼的編排方法。
三、教學難點:
應用數字來記錄資訊,學會編碼
四、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同學們我們在給朋友寫信的時,在信封上不光要寫清楚地址與朋友的姓名,還要寫清楚當地的郵政編碼。誰知道為什麼還要寫出郵政編碼?
(提高信件傳遞速度)
2.其實我們每個人也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編碼,你知道是什麼嗎?
(身份證號碼)
(二)探索新知
1. 瞭解郵政編碼編排的規則。
出示國內各地郵政編碼。
(1)這些郵政編碼有什麼相同的地方?(都由6個數字組成。)
(2)你們覺得這6個數字應該體現哪些資訊呢?
(3)誰能介紹郵政編碼的資料?
(我國的`郵政編碼採用四級六位制的編排方式。以行政區為劃分基礎,採用六位數字,分四級編到投遞局。其中前兩位的組合表示省、市、自制區;前三位的組合表示郵區;前四位的組合表示縣(市)局;最後兩位數則表示投遞局。當某個省的區域太大,前兩位僅由一組數字表示不夠用,所以選擇相鄰的幾組數字。像浙江省,它的前兩位可以是:31、32 )
(4)我們以郵政編碼“448268”為例子。
(5)咱們學校的郵編是多少?你知道它的含義嗎?
2.瞭解身份證號碼編排的規則。
(1)出示身份證號碼,問:現在螢幕上出現了一組數字編碼,在這組數字編碼中包含著老師的很多個人資訊,你們知道是什麼號碼嗎?
(2)課前老師請同學們調查了身份證號碼,帶來了嗎?
以小組為單位,把收集到的身份證號碼放在一起,透過比較的方法進行研究。然後再猜一猜老師身份證中的號碼錶示的含義。
(3)彙報:把我們同學在小組中研究的成果向全班同學展示。
追問:你是怎樣知道的?(及時評價學生的多種獲取知識的方法)
(4)小結:身份證的前兩位表示省,三、四位表示市,五、六位表示區,七至十四位表示出生年月日,十五至十七位是順序碼,還表示性別。最後一位是校驗碼。
(5)這些數字編碼反映的資訊完全可以用文字來表示,那為什麼還要用數字編碼來表示呢?
(這麼簡簡單單的幾個數字就反映出這麼多的資訊,它更加科學、簡明、方便,這就是數字編碼的優越性。)
(三)拓展延伸
1. 生活中還有哪些數字編碼?你知道這些編碼包含的資訊嗎?
(車牌號、電話號碼、樓號……)
2.試試看,給學校的每名學生編一個學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