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的初步認識》教案範文

小學《數的初步認識》教案範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的初步認識》教案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的初步認識》教案1

  一、設計思想:

  找準學生學習新知的“最近發展區”,在大背景下認識分數。同時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

  二、學情分析:

  分數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使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含義。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分數,從整數到分數是學生認識數的概念的一次質的飛躍,因為無論在意義上,還是在讀、寫方法上以及計算方法上,它們都有很大的差異。分數概念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不容易一次學好,所以,分數的知識是分段教學的,本單元只是"初步認識"。認識幾分之一又是認識幾分之幾的第一階段,是單元的"核心",是整個單元的起始課,對以後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要藉助一些圖形和學生所熟悉的具體事例,透過演示和操作,使學生逐漸形成分數的正確表象,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

  三、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透過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對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觀圖形的探討和研究,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建立分數的初步概念,會讀、寫幾分之一。

  2、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的大小。

  (二)能力目標

  1、透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

  (三)情感目標

  1、使學生在討論、交流的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探索意識、創新意識得到發展。

  2、在觀察比較、動手操作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自主學習的精神,感知數學來源於生活並用於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四、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幾分之一的表象。教學難點:初步認識分母、分子表示的含義。

  五、教學策略和手段: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充分重視學生對學具的操作,透過摺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特別是在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時,用圓片顯示豬八戒分西瓜的過程,學生直觀的認識到分的份數越多,一份就越小。從而使學生內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數大小的比較這一知識。同時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片各兩張,剪刀。

  2、教師的教學準備:課前瞭解學生對分數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3、教學環境的設計和佈置:黑板上準備好一些小磁鐵。

  4、教學用具的設計和準備: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片若干張,剪刀一把。兩個月餅圖。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要講一個西遊記裡的故事給大家聽。

  話說唐僧師徒一路向西取經,這一天他們來到了一個集鎮上,看到路上的人都手提著月餅,這才想起今天是中秋節了。這時剛好路過一個月餅店,“哇,好多的月餅呀!”八戒很快就看見店裡各種各樣的月餅,饞得直流口水,一個勁地說:“師傅我想吃月餅。”可是唐僧說:“想吃月兒餅可以,不過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說:“有4塊月餅,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塊?請寫下這個數。”豬八戒很快就寫下了這個數。唐僧又說:“有2塊月餅,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塊?請寫下這個數。”豬八戒想了想,又寫下了這個數。唐僧見豬八戒回答得這麼快就說:“很好,那麼要是隻有一塊月餅,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塊?該怎麼寫?”這可把八戒難住了。

  同學們,你們知道每人分幾塊嗎?(有的說每人分一半,有的說每人得半塊。)半塊月餅可以用什麼數來表示呢?看來同學們想不出該用什麼數來表示,沒關係,今天老師特意請了一位新朋友來幫助大家解決這個難題。它就是——分數。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分數的初步認識。

  [設計說明:思維始於疑問,而好奇是兒童的天性,是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點。根據小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從故事中創設問題情境不僅將學習分數的必要性自然展現(是因為用整數解決不了了,所以才要用到分數),且使學生的探究意識也孕育而生。]

  (二)動手實踐,自主探究

  認識二分之一

  (1)猜一猜: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怎樣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師:把一個圓平均分成兩份,一半就是這兩份裡面的一份,也就是這圓形的二分之一,寫作:1/2,結合書本中的月餅圖說說,“2”表示什麼?“1”表示什麼?

  (2)教師說明:2表示平均分的份數,1表示其中的一份。

  (3)動手實踐

  A、折一折:讓學生用各種的紙片動手摺出1/2,(圓形、長方形、正方形。)

  B、展示學生的幾種典型折法

  C、從操作過程中凸現思考過程。

  師:這些形狀不同的紙都可以折出它的1/2。想一想,同一張紙折出的形狀不一樣,為什麼都可以用1/2來表示呢?

  (4)在辨別中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

  折出幾種不是平均分的二分之一,想想這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嗎?(再次強調平均分)

  [設計說明:透過直觀演繹數學知識所蘊涵的思維發展過程,讓學生進行自我釋疑體驗,教師不直接告訴學生現成的結論,也不包辦學生的思維方式和過程,而是透過“折一折”了驅動學生內在的思維活力,感悟“平均分”的內涵與重要性,從而是學生的思維方式不拘泥與常規,思維實現跳躍式的發展。]

  認識四分之一

  (1)觀察推想

  師:大家推想一下,如果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四份,每塊是它的幾分之一?

  (2)開展折1/4的活動

  A、師:要得到一個圖形的1/4應該怎麼辦?用圓形紙片折一折,並用陰影部分表示出四分之一。

  B、彙報:你是怎麼得到1/4的?說一說1/4表示什麼?

  C、請學生拿出同樣大的正方形紙,小組合作折出不同的1/4塗上顏色貼在底板上,在相同的時間裡看哪組折出的方法最多。

  D、彙報怎樣折的。問:這些1/4的部分一樣大嗎?為什麼?

  強調:整體一樣大,它的1/4就一樣大。

  認識幾分之一

  (1)剛才我們認識了1/2和1/4,我們把1/2,1/4,這樣的數叫分數。你還想到了哪些幾分之一的分數?板書學生的回答。(有意識寫幾個分母大一點的分數)抽幾個說說分數所表示的意思。

  (2)找一找。(出示主題圖)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遊樂園的小朋友都在幹什麼?你發現哪裡有幾分之一?為什麼?

  (三)練習:做一做第1題

  [設計說明:有了1/2作基礎,1/4的學習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去分析、去解決新問題,學會把新知識和生活經驗與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絡著學習,學會在動手操作,實踐活動中認識理解知識,並學會舉一反三,有所創新。]

  再現情境,比較大小。

  (1)故事引出問題

  師:接下來老師繼續來講西遊記的故事,唐僧師徒在月餅店買了些月餅後繼續趕路,走著走著轉眼已到了中午,豬八戒餓得肚子咕咕直叫。這時唐僧拿出了一個的餅,給八戒和孫悟空分一分,說給孫悟空1/4,豬八戒1/2,豬八戒一聽急壞了,大聲說,不行,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吃大的,我要吃1/4。同學們,豬八戒他是不是得到便宜了,吃到大的一塊了嗎?(板書1/21/4)

  (2)解決問題:

  讓學生思考後說一說。

  師:你是怎麼想的?為什麼吃到1/2的要大,吃到1/4的反而小呢?

  你能不能用手中的`圓片代替餅來驗證一下。

  反饋,請2名學生說一說是怎樣進行驗證的。

  小結:原來分數也有大小,1/2表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2份,它的一份就比分成4份的要大,所以1/2>1/4。

  (3)拓展延伸:

  A、這時候,沙和尚過來他也要吃,他說要吃這個月餅的1/8,你覺得他們三個人誰吃得最多,誰吃得最少?

  B、看板書,你還能比較這些分數的大小嗎?任選兩個數比較大小,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板書),你發現了什麼?(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一塊就越小)上面這些分數中哪個,哪個最小?

  (4)練習:做一做第2題。

  [設計說明:再次用講故事的的方法引出分數的大小比較,讓學生從解決故事的疑問中尋找正確的答案,同時故事中也蘊含了正確的答案,把分數的大小比較和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絡在了一起,學生不難發現正確答案。並且再次用圓片代替月餅來進行證明,驗證答案。]

  (四)說說想想,課堂小結

  說說你對分數有了哪些瞭解?

  想想分數中的兩個數字分別表示的是什麼?你分清楚了嗎?

  小學《數的初步認識》教案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例項,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並能結合直觀圖形,初步學會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2、透過開展豐富的數學活動,使學生獲得對“平均分”及分子、分母含義的充分感知和體驗,為進一步認識分數積累感性經驗。

  3、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談話,出示場景圖,引導學生觀察場景圖中的各種食品。

  2、引導學生把場景圖中的各種食品平均分。

  (1)把4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個?

  (2)把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瓶?

  (3)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二、展開

  (一)認識1/2

  1、討論: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應該怎樣分?

  2、思考: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兩份,這一份就是這個蛋糕的一半,它就可以用哪個數來表示呢?

  3、介紹“二分之一”的寫法。

  4、討論:右面的這一份能不能用1/2來表示?為什麼?

  5、得出結論: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兩份,每份都是它的1/2。

  6、拓展:你還能把什麼物體平均分,表示出它的1/2?

  (1)請學生從老師課前提供的學具中任選一種,分一分,表示出它的1/2。

  (2)自己想一個物品,說一說怎樣可以得到它的1/2。

  (二)認識幾分之一

  1、啟發:剛才,我們一起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請大家想一想,如果把那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了3份、4份、5份,……又應該怎樣用分數來表示呢?(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的四幅圖。)

  2、小組裡議一議:每個圖形是怎樣分的?塗色部分應該是它的幾分之幾?

  3、全班交流,注意引導學生完整地敘述。

  5、拓展:請學生自選一樣物品,表示出它的幾分之一。

  6、辨析:有幾個小朋友是這樣表示1/4的,對不對?為什麼?(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題的四幅圖,讓學生看圖議一議,再作出判斷並說明道理。)

  (三)介紹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1、觀察比較: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1/2、1/3、1/6、1/8、……,它們都是分數。觀察這些數,它們都由幾部分組成?

  2、結合具體的例子介紹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3、讓學生舉例說一說。

  (四)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1、猜一猜:有兩塊同樣大的月餅(課件出示兩個圓),小明吃了其中一塊的1/2,小麗吃了另一塊的1/4,誰吃的多?

  2、交流猜的結果,藉助圖形驗證猜測。

  3、繼續猜一猜:有三塊同樣的巧克力,三個小朋友分別吃了一塊巧克力的一部分,大約是這塊巧克力的幾分之一?

  4、比一比:誰吃得最多?誰吃得最少?從中你發現了什麼?

  三、應用

  1、介紹生活中的分數:今天我們學習了分數,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都與分數有關。

  2、觀察黑板報(“想想做做”第六題中的圖):說說這些欄目分別大約是這塊黑板的幾分之一?

  3、向課外延伸: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做一個用心的人,善於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我們周圍的世界,你一定還會發現更多的分數!

  小學《數的初步認識》教案3

  教學目的:

  1、知道一、兩位小數的含義,能初步應用,會讀,會寫一位小數。

  2、聯絡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獨立探究與發現意識。

  3、讓學生認識小數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理解一位小數的含義。

  教學關鍵:

  一位小數與十分之幾的關係,兩位小數與百分之幾的關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物品,彩條。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這兒有一個小朋友,他要到文具店去買東西,不一會兒就買了一大袋東西。每件物品上都有價格標籤,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仔細觀察每一件物品的標價,按照物品標價的特點分類。

  (目的:透過分類讓學生把整數分為一類,小數分為一類。)

  師:那一小組起來彙報,你們是怎麼分的?為什麼要這樣分?

  (一類是整元的,另一類物品不是整元的。)

  第二組數是小數。(用課件分物品)

  師:透過同學們的彙報可以看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對小數有一定了解,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走進小數王國,去認識小數。(板書:(小數的初步認識)

  二、探究發現

  (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發現小數,透過自己觀察,討論行到小數的含義。)

  1、認識零點幾,發現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出示課件

  師:一支鉛筆的價錢是0.1元,你們去買這支鉛筆需要多少錢?(一角錢)

  我們可以發現什麼(1角可以用力0.1元來表示)

  出示一角錢,這是多少錢,幫我數一數有幾個一角(10個),也就是多少錢(1元),那麼1角是一元的幾分之幾,1角就是幾分之幾元(元),我們就可以得到1角就是元。

  元與0.1元有什麼關係呢?(意思一樣,寫法不同)

  師:1角可以用元表示,1角還可以用0.1元表示,那麼元還可以怎樣表示(元還可以寫成0.1元)板書。

  2、出示2角錢

  2角錢用元做單位可以怎樣表示(0.2元),我們是用什麼方式表示的(小數)還可以用分數怎樣表示(元)。

  3角呢、6角呢?

  觀察:元還可以寫成0.1元。元還可以寫成0.2元,從中可以發現什麼(零點幾的數就是十分之幾的數。)

  三、透過米尺量,發現一米幾分米

  1、(學生動手操作,鞏固零點幾的數就是十分之幾的數,然後給整數、分數、小數分類。)

  師:同捉兩位同學合作,用米尺量一量,每一根彩色的長度是多少分米?

  綠色彩條長1分米,用分數表示是多少米?(米)

  還可以用小數怎麼表示(0.1米)

  紅色彩條長3分米,用分數表示是多少米?(米)

  還可以用小數怎樣表示(0.2米)

  課件出示:1角就是元,也可以寫成0.1元

  2角就是元,還可以寫成0.2元

  1分米就是米,也可以寫成0.1米

  3分米就是米,也可以寫成0.3米

  師:上邊這些數,你們能不能分類

  1,2,3是整數,是分數,0.1、0.2、0.3叫做小數。

  出示小數,觀察他們的共同點

  (都是小數,都有一個點,小數前一位都是零點幾,它們都是一位小數,小數點後面是一位小數。)

  師: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十分之幾就可以寫成一位小數。

  對口令(說分數對小數,說小數對分數。)

  2、在認識一位小數的基礎上認識兩位小數。

  (引導學生學習1釐米=米=0.01米)

  出示釐米尺

  師:米尺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1小格,1小格的長度就是1釐米,也就是說,1釐米是1米的幾分之幾(一百分之一)寫成:1釐米=米

  討論:用小數這樣表示?

  3釐米呢?

  觀察

  從中我們又發現了什麼(小數點後邊有兩位數的叫兩位小數,用百分之幾來表示。)

  3、認識幾點幾

  用課件讓學生認識幾點幾

  師:象幾角不夠1元,幾分米不夠1米,如果用元、米來做單位,可以用小數零點幾來表示,但生活中呀我們常常遇到超過1元,1米的事,用小數該怎樣表示呢?接著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出示課件

  1、這兒有一個小朋友它叫小明,他每年都要量身高,上學前班的時候量的身高是7分米,用小數該怎樣表示(0.7米)

  現在他長高了,一年級時身高正好是1米,現在他已經是三年級了超過了1米,他的身高是1米幾分米,如果用米作單位用小數怎樣表示?(1.4米)

  2、怎麼想的?

  (先想4分米是0.4米,再想0.4米和1米和起來就是1.4米)

  3、出示錢幣圖樣

  師:這道題在大家又會做又會想,我們來觀察這些錢幣。

  1元3角=()元,怎樣想

  (3角就是0.3元,1元和0.3元合在一起就是1.3元)

  5元3角=()元

  50元3角=()元

  100元3角=()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