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鄉歌》的教案

《水鄉歌》的教案

  一、談話匯入新課:

  請使用站內搜尋引擎查詢本課全部資料。

  1、師:小朋友,你們遊覽過哪些地方呢?

  2。師:這節課,老師也想帶小朋友去遊覽一個地方。

  (課件出示水鄉圖和“水鄉”兩個字。)

  二、過生字關。

  1、(課件演示:水鄉的小河裡開來了一艘小船)

  師:小朋友,遊覽水鄉的小船已經開來了,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張船票,如果你們能把船票後面的詞語讀出來,你們就能上船了。現在就請小朋友先自己讀,然後讀給小組裡的同學聽,哪個小朋友讀不出來,就幫幫他。

  生:自由讀,互相讀。

  2、師:會讀了嗎?那就請小朋友拿好船票,準備上船了。誰先來驗票?

  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師注意及時鼓勵:(你真棒,歡迎你上船!)

  (祝賀你,你也可以上船了。)

  (真不錯,請上船!)

  3、(課件演示:小朋友上船,船兒開了)

  歡迎各位小朋友乘上瀏覽水鄉的小船,請坐好,船兒就要開了。讓我們一邊瀏覽水鄉的美麗風光,一邊聽一曲水鄉歌。

  (課件播放水鄉風光)

  (評:教師巧妙地利用“船票”的形式,充分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一種強烈的學習慾望中自主學習生字,並透過自讀和小組互讀,使生字的學習真正落到了實處,為下面的教學做好了必要的鋪墊。)

  三、品讀課文

  1、學習第一小節

  師:你們覺得水鄉怎麼樣?

  生:水鄉的水很多

  師:是啊,水鄉的水多,船多,水鄉美。那就讓我們划著船兒,趕緊去欣賞水鄉的水吧!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一小節。

  生:自由讀。

  師:誰來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認真聽,他讀正確了嗎?(指名讀)

  師:你們覺得他讀得怎麼樣?

  (評:新課改中的新課堂應該是充滿人文關懷的課堂。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讓學生評議,這既是對學生的尊重,也是對學生的鼓勵,很好地體現了民主的教學思想。)

  師:水鄉的水真的很多嗎?請小朋友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想象,你都看到了什麼?(師配樂範讀)

  生1:我看到池塘,一個連一個。

  生2:我看到水鄉的水被風一吹,蕩起了波紋。

  生3:我看到了水鄉的水很清,水裡還有許多魚兒在游來游去。

  師:看到如此多,如此美的水,你們最想去幹什麼?

  生1:我想到河裡去玩水。

  生2:我想到池塘裡去捉小魚。

  小朋友這麼喜歡水鄉的水,我們能把它讀好嗎?(指名讀)

  師:就這麼讀,誰還能讀得更美些?

  誰能把小河、池塘讀得再多些?

  (評:在學習這一小節時,教師透過範讀,學生邊聽邊想象,你看到了什麼呢?孩子的思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也讓二維的文字在孩子們的小腦瓜裡變成了三維的動畫。我覺得一旦孩子頭腦裡出現了鮮活的畫面,他就會對課文產生強烈的情感,學習的積極性會更加高漲。在接下來的朗讀指導中,沒有枯燥乏味的繁瑣分析,也沒有滔滔不絕的告訴,有的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自讀自悟,學生在自讀自悟“過電影”的過程中,已經學懂了課文,感受到了渠水嘩嘩流淌,河水清澈盪漾,池塘波光粼粼的.景象。)

  2、學習第二小節

  師:水鄉的水多,船也多,船是水鄉重要的交通工具,現在我們就去欣賞水鄉的船吧!

  生自由讀這一小節。

  師:水鄉的船各種各樣,小朋友做的船又是怎樣的呢?(生展示)

  師:如果你划著這麼美麗的小船來到水鄉,你最想去幹什麼?

  生:我想去撈魚

  師:無論你想到水鄉來捕魚撈蝦,還是旅遊觀光,開上你的小船出發吧!

  生:上臺貼畫

  師:你們能給這幅圖配上朗讀嗎?呆會兒我們來選出最佳配音員。

  先在四人小組裡練一練,可以一個人讀,也可以幾個人合作讀,還可以加上動作讀。

  生上臺表演。

  生評議。

  (評:學生在品悟了上一小節後,在潛移默化中積累了不少朗讀方法,提高了品悟能力。在這一小節中,教師透過啟發想象,透過“貼畫”“配音”“表演”,既發揮了學生的自主合作精神,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又透過合作學習將所學方法不斷內化,學以致用,真正做到以讀促悟,讀中見悟。很好地達到了“讓學生想象船上人們的勞作情況”這一目的。)

  3、學習第三小節

  師:讀完這一小節,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生1:歌怎麼能裝在籮裡呢?

  生2:水鄉的新生活是什麼樣的?

  生3:

  師:你們該怎樣解決這些問題?

  生1:小組討論

  生2:到課文裡去找答案

  師:那就請我們一邊讀書,一邊解決這些問題。

  師:如今的水鄉,房子高了,環境美了,魚兒肥了,交通便利了,通訊發達了,水鄉人心中也裝滿了幸福的歌,能透過你們的朗讀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嗎?

  個人、男女比賽讀。

  (評:質疑質在有疑處。思維的啟用,起於對問題的困惑和探究,對問題的思考,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質疑問難,但也不是漫無邊際地提問,教師能抓住課文的難點,讓學生在真正有疑問的最後一小節去質疑,並透過讀書、討論自己解決。讓學生在和文字、教師的互相對話中,充分地說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問題讓他們去提,問題讓他們去議,答案讓他們去辯,結論讓他們去得。)

  四、拓展

  1、你想給水鄉的小朋友介紹一下你的家鄉嗎?(課件出示:大餘什麼多?)

  2、你們能學著課文的樣子,也來寫一首小詩嗎?

  (分四人小組討論)

  3、展示交流。

  五、總的評析

  一堂好課應上得學生“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這是充滿生命活力的具體體現。

  整整一堂課裡,孩子們的小臉都充盈著驚奇和喜悅。因此,在新課程中的課堂教學裡,不僅能聽到讀書聲,還有笑聲、歌聲、擊掌聲;不僅讓孩子們學的快樂,還能讓孩子們玩的快樂。當然,新課堂教學不但應該充滿生命活力,還應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我們教師,既要教書,更要育人;既要重視孩子們認知發展,更要重視孩子們情感的發展;既要重視眼前的教學成果,更要著眼孩子們未來終身的發展。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新課改中的新課堂教學要引領學生攀登知識的高山,攀登情感的高山,攀登思維的高山,攀登人格的高山!而這些新課改理念,在韓老師執教的《水鄉歌》裡得到了很好地印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