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餐具交響曲》教案
幼兒園中班《餐具交響曲》教案
活動目標:
1、願意跟老師一起聽音樂打節奏,訓練幼兒的節奏感。
2、幼兒會根據圖譜有節奏的敲擊餐具。
3、能透過同伴間的協作配合,創編演奏方式。
4、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5、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活動重難點:
幼兒根據圖譜有節奏的敲擊餐具。
同伴間的協作配合,三個人一組合奏。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課前幼兒隨音樂進行簡單的韻律活動,初步感知主旋律的情緒、風格能將韻律動作轉化為節奏型。
2、物質準備:伴奏音樂、可貼上的圖譜、(瓷碗、不鏽鋼餐盤、塑膠飯盒、筷子)若干。
3、空間準備:活動前幼兒的位置擺成U字形,擺上地墊,以利於幼兒進行表演。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熟悉旋律:以跳啦啦操的形式,讓幼兒聽著歌曲歡迎老師們的到來,教師帶領幼兒認識餐具?興趣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強有力的動力之一,引發了興趣,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就為以下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
2、嘗試體驗:出示圖譜,理解圖譜含義。幼兒自由敲擊餐具,感受它們的音色。知道兩相對的餐具是兩樣一起演奏的餐具;我沒有刻意的去和孩子解釋反覆記號,只是在打節奏的過程中稍微提醒了一下孩子。幼兒動手,在教師指揮下嘗試按圖譜演奏。將韻律動作與圖譜節奏相結合,使幼兒掌握演奏要領。整個活動在練習的部分我用自己唱的形式來讓孩子看圖譜練習節奏。跟隨歌曲嘗試按圖譜給這首歌曲伴奏。孩子們演奏有圖譜的地方,我給她們配做啦啦操擺造型的地方。這樣孩子對打擊樂有非常大的興趣,在合奏過程中集中注意力演奏她們自己的部分。
3、創編活動:幼兒嘗試大家一起創編圖譜。在創編圖譜的過程上來了好幾個孩子才把圖譜放對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引導孩子看看誰沒的演奏,就是說明餐具沒在上面孩子就沒的演奏。並引導幼兒互相學習,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在這個環節非常倉促的就結束了,下次可以吧這個環節放到第二課時去進行。
延伸活動:
其實還有很多種不同的方法可以演奏,下課以後我們一起來演奏吧!餐具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回家和爸爸媽媽分享好不好?
德育滲透:吃飯的時候不能亂敲餐具,要愛護餐具。
活動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我基本完成了預期目標,按照流程進行授課,作為新老師,在活動過程中我也發現了許多紕漏和不足。在操作表現這一環節,大部分幼兒能按老師的`要求有節奏地敲擊餐具,個別幼兒會發明自己的演奏方式,我對課堂的掌控能力還有待提高,在活動過程中要經常提醒孩子們在活動剛開始的時候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好幾次揭開藏打擊樂的花布,拿起筷子敲打起餐具。在我不斷的引導下孩子們終於把精力集中在我這裡了。按照我的解說孩子們能順利的敲打出圖譜所指導的節奏了。最後我給孩子們進行了創編活動,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創編了打擊樂,可是在創編過程中,一下沒了盤子一下沒了碗,這讓孩子們很糾結。最後老師的引導下終於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演奏的樂器了。按他們的想法再來演奏,課堂氣氛會更活躍,師幼配合會更默契。其實我可以把創編放在第二課時來上,在第一課時,我可以讓孩子們盡情的演奏之前老師給的節奏,讓孩子們能熟練配合其他同學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