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騎腳踏車》教案
幼兒園大班《騎腳踏車》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騎腳踏車》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動目標:
1、透過開展騎腳踏車(三輪腳踏車)的體驗活動,理解“騎”“越”“趟”“衝”等詞的含義和用法。
2、掌握完整敘事要素,能按照時間順序有條理地敘述一件事。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3、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4、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學會騎腳踏車。
2、物質準備:大書及幼兒用書、適宜幼兒騎車遊戲的場地、腳踏車越過的障礙物。
活動重難點:
透過騎車遊戲,理解故事中動詞的意思。
體會動詞的含義並能正確使用。
活動過程:
1、大書匯入。
教師:小朋友們都喜歡騎腳踏車嗎?騎腳踏車有什麼感受?為什麼?(幼兒回答問題時可以邊說邊做動作。)
2、大書圖畫閱讀。
教師出示已被遮住文字的大書,引導幼兒逐頁猜想畫面內容。
教師:畫面上的小朋友騎腳踏車都經過了哪裡?每到一個地方,他做了哪些動作?
幼兒l:書上的小朋友騎著腳踏車經過大樹、小橋、小水坑、山坡。
幼兒2:這個小朋友繞過大樹;趟過小水坑;騎上山坡。
教師:小朋友們在騎腳踏車時做過這些動作嗎?
幼兒1:我也騎著車繞過大樹,繞就是車把向一個方向圍著大樹轉一個圈。
幼兒2:我騎車時,遇到小水坑就會加速趟過去。
幼兒3:我騎車經過小橋時是越過去的。
3、大書文字閱讀。
(1)教師指讀文字,每指讀一頁,可以先請幼兒傾聽,然後再請幼兒跟讀。
(2)結合文字,引導幼兒說一說:書中的小朋友是在什麼時間去騎腳踏車的?
(3)重點強調書中的動詞:“騎”“繞”“越”“趟”“衝”,每講到一個字請幼兒模仿,加深印象。
(4)請幼兒觀察、思考書中每一頁的句型有什麼聯絡,並發現:每一頁的句型都會重複前一頁的地點併到達一個新的地點。
(5)請幼兒仿照書中的句型創編出自己在一週之中都做了些什麼事。例如,星期一,我……星期二,我……能按照時間順序有條理地敘述。
幼兒1:五一假期時,我和爸爸去旅遊。星期一,我們去了北海公園;星期二,我們去了天安門廣場;星期三,我們去了遊樂園;星期四,我們去了長城;星期五,我們去了動物園;星期六,我們去了回龍觀公園;星期日,假期快結束了,我們在家休息,準備第二天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幼兒2:我幫媽媽做家務,星期一,我掃地;星期二,我擦桌子:星期三,我為花澆水;星期四,我洗碗;星期五,我自己洗襪子;星期六我發碗筷;星期日,媽媽誇我是乖孩子。
(6)引導幼兒指讀小書,找出反覆出現的文字:星期、我、騎腳踏車。
4、拓展學習。
(1)引導幼兒來到戶外活動場地,觀察場地上已佈置好的各種障礙物,猜測活動內容。
(2)一名幼兒騎著腳踏車出現在幼兒面前,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3)幼兒分成四隊,分別騎腳踏車用書中提到的各種動詞穿越地上的障礙物。在通過後,大聲說出:“我……過了障礙,我勝利了!”引導幼兒透過實踐進一步感受詞彙所表達的含義。
幼兒1:我騎著腳踏車繞過飲料瓶。
幼兒2:我趟過皺紋紙做成的`小水坑。
幼兒3:我衝過大門。
(4)幼兒創新活動:創新騎腳踏車越過障礙的方法,並用語言表述。
幼兒1:我越過了地板塊做成的小橋!
幼兒2:我繞過了椅子做成的樹樁!
幼兒3:我衝過了柱子門1
5、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其他與動作有關的詞並與家長合作,記錄幼兒尋找的動詞,製作圖文並茂的動詞小書。
個人反思:
本次活動注重將幼兒的已有經驗與學習內容相結合,設定幼兒感興趣的情境,引導幼兒透過親身體驗,更加直觀地理解了各種動詞的含義。由於活動內容是幼兒感興趣的且符合本班幼兒特點,所以幼兒在活動中認真投人,完全融人其中。在提問上,層層深入、思路清晰,引導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感知體驗,使幼兒在參與活動時,充分發揮了想象力與創造力,創新能力得到提高。即使是不善表達的幼兒也能夠在體驗活動中展示自己,體驗到成功。活動既滿足了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又使幼兒體驗到了讀本的內涵,基本達到了活動目標。